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民国诡闻实录 > 第八百二十四章:胡家深院

民国诡闻实录 第八百二十四章:胡家深院

作者:漆奥峤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8: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流船驶入凤足河埠口,岸上的农户见是外地船,互相交头接耳嘀咕个不停,岳观潮他们站在栏杆边,看向远处的江南田园美景,朝后喊道:“金师傅,黄田镇到了。”语毕,金道长带着花和尚,从船舱里慢慢起身,站在栏杆边,见到远处的田园民舍,虚空眼神略略聚光,长呼出一口气:“多年不见,村落变化还挺大的。”乡野人从不怠慢修道人,见道士和和尚都来了,一个扎着总角辫子的男娃娃,跑到船边说道:“道长、师傅,你们找哪啯?这儿是黄田镇。”

“小善信,你可曾听说过胡玉湘姑娘?”金道长刚问出来,就意识到几十年过去了,连忙改口说道:“照她的年纪,现在大概也六七十岁了。”

“胡玉湘……哦,你指的是胡太婆啊,她是我们这儿的老祖宗,我带你去他们家。”总角孩童既然都这么说了,他们在埠口拴了行船,一行人跟在小童背后,穿越拱桥石板路和稠密民宅,来到高岗山脚下的宅子。

从这里看过去,胡家的宅子建在几十米高的岗子上,远处就是都庞岭的野山余脉,可见岗子缓慢下落,周围分布着十几座宗族民宅,所有宅子都掩映在茂密树林中,只见灰瓦屋檐时而露出灌木丛。

再往左右看,牛背脊梁似的野山抬起岗子,各处有上山坡道朝上分割宅邸,再往下就是平川河滩。

岗子山道前,石牌坊矗立山门,雕栏斗拱早已褪色,粉刷数次出现不少叠层漆痕,

“皇田妃坊”四个字清晰可见,风吹日晒略有裂缝,至少存在了千百年。

上岗子时,小童说道:“我叫胡金豆,胡太婆是我太奶奶,这座岗子上的宅院是胡家的主宗宅子,周围这些宅子是小宗偏房,更远的河滩附近,多是外来户或者是早已分家不连亲的宗族,你们看样子都是年轻人,怎么会认识我太奶奶?”这小童子虽然还没有岳观潮膝盖高,圆溜溜眼睛极为机灵,现在已经开始打探他们的消息了。

“这位金道长和你太奶奶是故交,你太奶年轻时候曾经救过他一命,他是回来看望她的。”胡金豆听着这话,回头看了金道长一眼,带着他们又加快了步伐,等步入岗子上,可见平顶岗子上出现坐西朝东的四五进院落,白墙灰瓦勾勒出规整宅邸。

一进门,周围仆从见是胡金豆回来了,上前给他拍了下衣服上的泥土,见周围多是壮年且有道士和和尚混在其中,眼神当即警惕起来:“哥儿,你又把什么人领家里来了,你爹知道还叫你跪祠堂。”胡金豆嚷嚷道:“这不是外人,这是给太奶奶报恩的,听说那老道士和太奶奶认识。”这话,叫老头子打扮的仆从谨慎起来,走到他们身边,合十说道:“道长,师父,老太太今日刚好是寿诞,大老远跑来辛苦了,若是故交,递个名帖上去,我也好回话给老太太,给您准备上座。”这老仆说话很是周到,他不确定这些人的身份,也不知道老太太是什么意思,光听说是老太太故交,甚至都没办法确定真假,那就只能先把名帖要过来递给老太太,若老太太认识就是故交,若不认识,那就寻个理由打发出去。

金道长闻言,拿出身上的名帖递送过去,老仆带着金豆回了庄园。岳观潮趁着这个机会,打量着胡家宅院,前院子在深宅大院里也不算小了,跟朝家比也不相上下,进门右边是门房和仆舍,左边是客堂、书房、客房耳院,一道方形垂花门分隔前院,标有

“德园”的金漆匾文,四处张灯结彩,可见,确实是过寿诞不假。院子里,时常有仆从在洒扫干活,宾客到了以后,递上名帖就被油辫丫鬟们引着穿越垂花门,进入中院,各自忙碌,往来有序,从不见什么偷奸耍滑的刁仆滑奴,刚才,哪怕是个普通仆从,也不见有怠慢轻贱人的意思,可见治府严谨。

大概一炷香时间,那个老仆满脸喜气走出来,赶紧拱手道:“我家老太太说,正盼着老神仙来呢,已经为各位贵客备好了上座,你们请移步入院。”话语间,老仆已经带着岳观潮他们进入德院,这座德院内,尚且有四五座院子,以

“器”形分布在周围,每座院落各自独立,中间有七八米宽的路,他们沿着垂花门的主路走到中间的大院前,已经见里面喧哗热闹,戏曲咿呀吟唱。

“老太太,我把人给您带来了。”

“好了,站在门外作甚,赶紧把老神仙请进来。”老仆引着他们进入院子后,绕过一道影壁,可见中间搭着高四五米的彩楼戏台,正有昆剧名角儿在上面咿呀贺寿,周围如众星拱月摆满了大型圆桌,上面佳肴酒水、茶果糕点摆得满桌气派,男女老少、亲疏宾客个个都喜气洋洋,围坐在院子里,包围着正堂的一个遮阳棚檐,下面,摆放着一张八仙长桌,堆放各类茶点瓜果,后头摆着一张高背寿椅,周围也都摆满低一级的桌椅,坐满了胡家的主宗少君、妯娌姨奶,穿得富丽贵气。

坐在寿椅上的,正是被孝子贤孙簇拥下的胡老太太。这老太太年纪已经七老八十,略白的皮肤满脸寿褶,头发已经全白了,华发油润泛光梳起发髻,发髻后插着几根金簪,额头戴着秋色牡丹花的抹额,身上衣服宝蓝石绿为主,面料上彩锈珠翠,看起来沉稳又华丽。

双手尽管多斑纹却并不瘦弱,白白胖胖戴着水种玉镯,另有一套祖母绿的翡翠头面儿穿戴在发髻、耳朵、手指,看起来雍容华贵,眉眼尽管已经萎缩,却能看得出,年轻时,绝对算是美人。

金道长走向那附近行礼道:“老道祝愿胡老太太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今日仓促前来,也没带什么厚礼,唯独老道身上戴着一串玛瑙流珠,日积月累念经诵读加持,愿意献给老太君。”说罢,从腰间拿出一串道珠,这串流珠大概有一百零八颗,顶珠为红玛瑙,其余配珠为黑曜石或者水晶玉,长年累月摩挲盘拨,外面已经形成油光水润的包浆,在朗日下散发油润金光。

来者都是客,这些胡家主宗的孝子贤孙,见是个老道士又和老太太是旧相识,当即奉承起来:“哎呦,老太太,今日可是老神仙降临啊,这流珠经年累月都有了灵光了,这可是大宝贝。”

“金道长,别来无恙啊,老身还以为这辈子都再没法见面,没成想,老天爷还算待我不薄,时隔几十年竟然又让我遇见了你,赶紧上座吧。”金道长带着岳观潮他们,走进遮阳棚下新腾出来的圆桌旁,老太太和蔼可亲说道:“想当年,我还是个乌发油亮的闺中女子,如今也是华发鸡皮、发齿掉落了,您那时比我还要大,看您宽腮福肉,身体健硕,就连头发都只白了一点,想是得了老君的大道。”金道长微微低头说道:“不过是略养生惜身,出家人远离红尘,得道与否都是孑然一身,哪里比得上老太君儿孙绕膝、天伦永乐。”

“嗨,都是些不成器的子孙,等我老去,不知道要把这个家败到什么地步,还是您清闲,每日只要打坐念经即可,我也曾听族里去岳阳的商人说过,本地有个金道长,颇为敦厚,乐善好施,神通广大,只是年代久远,我不敢认下。”说完这话,她仔细瞅了瞅金道长,眼神分外好奇。

“老太君说的正是贫道,只是略有浮名罢了,不值挂齿。”自从金道长到了后,胡老太似乎对昆曲和戏剧也没了兴趣,说话间眉目舒展,怡然欢乐,之前,儿孙聚齐她也确实高兴,但也只是因为阖家欢乐,而非是真正的开心。

人生四大喜,他乡遇知己,久别逢故友,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金道长和胡老太也算久别逢故友,耄耋老年,今天活明天没的,连枕边人都失去了,还能遇到年轻时的故友,那是最欣慰高兴不过的了。

胡老太此刻的高兴,当然也得显得极为生动,就好像突然从吉祥物又活过来一样。

“金道长,我寿诞时,压根没有您的名帖,今日有带着那么多后辈前来,老身固然高兴,却也疑惑您为何前来?若有难处,老身就是豁出命也要帮忙。”金道长微微点头:“确实有些东西,要求胡老太太帮忙。”语毕,眼神示意看向宋思媛,她拿出玄书照片,叫仆从递给她,老太太想是不是敷衍的话,立马叫人取了眼镜戴上,仔仔细细观察起照片,看清楚上面的细节,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是了,是了,这是我胡家的玄书葬券,你们怎么会有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当然不可能说是他们盗窃宝船所得,只编出是古董店买来的东西,好奇上面的符文,有关,也就把东西带来,想求得她的帮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