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当特种兵来到大秦 > 第四十二章 回秦

当特种兵来到大秦 第四十二章 回秦

作者:天灵仙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1: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楚宣王又是一阵尴尬,“齐王笑谈啦,不是说秦国么?”

赵成侯一直在静思默想,此时悠然笑道:“齐王之言有理,我等不要大意。六国分秦,务在一鼓而下,耽延时日,必生变故。而论陈兵决战,秦国虽弱,必做困兽之斗,急切未必能下。以赵种愚见,必得双管齐下,方能一鼓分秦。”

“双管齐下?何意?”魏惠王大感兴趣。

“一则,六国各出兵五万压向秦境。二则,策动秦国西部后方的戎狄部族叛乱。内外夹击,秦国纵有回天之力,也当不战自溃。六国坐收渔利,岂不妙哉?”赵成侯竟是从来没有如此自信悠闲的讲过话。

“妙也——!”一席话落点,满座竟是拍案拊掌,大笑不止。六国君主终于在双管齐下的谋划中,一扫最终疑虑,在眼看到手的利益面前达到了一致,也使会盟大典终于产生出所需要的热烈**。

“双管齐下,好一个双管齐下。”秦风站在帐门外听得清清楚楚,心中也是对于六国的计划有了一个认知。

“若真是被他们策反了戎狄,恐怕秦国就真的没有抵抗之力了。”秦风心中盘算着,戎狄所在乃是秦国的大后方,若是后院起火加上大军压境。恐怕秦国立刻就会土崩瓦解,亡国灭种!

魏惠王兴奋的举爵,“列位,为赵侯妙算奇策,干此一爵!”

“干——!”六国君主第一次同声相应,一饮而尽。

魏惠王仿佛想起了什么,满脸笑意的看看庞涓,“上将军以为如何啊?”

庞涓心中很不是滋味。凭心而论,赵种的谋划的确老辣,对于一个衰败小国可谓是内外霹雳。庞涓感到不是滋味的是,自己为何竟没有想到这条奇计?

如今由赵种提出,赵国在六国分秦中的分量无疑将大大加重,这对魏国的利益和盟主权威必然有所减弱。以兵法而论,庞涓出了谋划,赵种出了一支奇兵,最多打了个平手,这对自己也不利。

魏王素来疏于智计,还兴高采烈的为赵种喊好。“不行,必须压压赵种。”

想到这里,庞涓肃然站起,恭敬的环场拱手道:“列位君上,灭国战胜,奇正相因,正道为主,奇术为辅。六国分秦,实力第一,没有破国摧城之威,纵然奇计百出,也无以奏效。庞涓以为,六国首要之点,仍在大兵压秦。赵侯谋划,辅以奇计,为六国分秦增一树之木,诚可贵也。”

一席话落点,偌大帐中竟是静得出奇,连魏惠王也困惑的看着庞涓不说话。赵种却是突然间爽朗大笑:“高明!上将军高明!六国分秦,自当靠魏国的三十万铁骑当先。我赵种那点儿东西,算个鸟!”

“好一个赵侯,有勇有谋啊!”秦风赞叹道,这赵侯嬉笑怒骂之间就将魏国的盟主权威削减许多,不可谓不强。

一句粗俗,竟使这大雅之堂轰然大笑,庞涓的正告顿成子虚乌有。

魏惠王微笑着举起手中铜爵:“列位,会盟大典异常圆满,甚合本王之意,来,为六

国分秦,安定天下,干此一爵!”

五国君主一齐举爵相向:“六国分秦,安定天下,干——!”

随即六国君主又是谈了许多不相干的事宜。而秦风的心却已经是早已飞回了秦国,无心再听了。

这日黄昏时分,秦风就利用轻功轻易甩开了守卫,偷了一匹战马,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赶往秦国。他不敢不快,因为他冥冥中感觉到,这一次秦国是真正的到了生死关头!

两日一夜当中,秦风风餐露宿,昼夜兼程地赶路回秦国,也就是秦风,武功造诣震古烁今才能够支撑得住,若换成一般人恐怕也得歇息浪费时间。当然了,秦风在一路上也已经是换了三匹马才能做到不断赶路。

第三日夕阳西下时分,秦风终于是赶到了函谷关!

远远地,秦风见到黄河南岸的大道上,一个红衣骑士向西飞驰,渐渐进入两山夹峙的谷口。

“唉,可惜我大秦函谷天险,如今却是一内关。”秦风看着这巍峨的函谷关,不禁有些感慨。

正是夕阳西下时分,幽暗漫长的峡谷仿佛大山之中开出了一个抽屉,这就是闻名天下的函谷险道。

因其纵深有如一个长长的匣子,时人便称其为函谷。

这条函谷险道位处黄河骤然折成东西流向后的南岸,东起崤山,中间穿过夸父逐日大渴而死的桃林高地,西至潼水渡口,莽莽苍苍长约一百余里。

峡谷两岸高峰绝谷,峻阪迂回,一条大道在谷底蜿蜒曲折,是山东(崤山以东)通往关中的唯一通道,号称函谷天险。

千余年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这样记载古函谷关:“邃岸天高,空谷幽深,涧道之峡,车不方轨,号曰天险”。

东汉名士王元雄心勃勃的为当时的西部豪强隗嚣策划:“请以一丸泥,东封函谷关,图王不成,其弊足霸矣。”战国之后千余年,函谷关还有如此的险峻雄姿与要塞功能,足可见战国时代函谷天险的荒绝险峻。

西周时期,函谷本无关隘。周平王从镐京东迁洛阳之后,将原来是周室王畿之地的渭水平川全部封给了秦部族。

秦成为诸侯国后,天下进入动荡不宁的春秋时代。为了防止山东诸侯西侵,秦国在函谷天险的东口筑起了一座砖石城堡,顺着函谷的地名,便称了函谷关。

不想这座简陋的关城,却在兵戎相向的数百年间大大起了作用,山东诸侯的隆隆战车总是无法逾越这道狭长险峻的山谷。

随着秦穆公称霸,秦国扩张,函谷关便也闻名天下。

进入战国初期,魏国率先变法而强大起来,对穷弱秦国开始了长期的蚕食。名将吴起用兵训练出的轻装骑兵大显威力,二十多年间,秦国在黄河西岸的五百多里土地被魏国一仗仗全部夺去。

作为天险屏障的函谷关与崤山桃林高地丢失了,石门要塞、潼水渡口等东部屏障也被魏国尽数占领了。若非吴起后来被迫离开魏国,这位和天下诸侯大战七十四次

竟无一败绩的著名统帅,决不仅仅只将秦国压迫到华山以西。

沉重的牛角号在城头响起,红色的“魏”字大纛旗几乎完全消融在晚霞之中。

当红衣骑士风驰电掣般飞到关下时,函谷关城门正在隆隆关闭。那匹神骏的黑色坐骑竟是通灵之极,长嘶一声,从行将合拢的石门中腾越而过,引起城头兵士的一片高声喝彩。

秦风看着这骑兵,心中也是盘算着过关之法,想要像这位骑兵一样大摇大摆地过去是不可能的。至少目前不太可能。那么就只有两种方法,一是绕路从山上迂回过关,但若是那样的话。恐怕这马匹就需要舍去。而且路途上所需要的时间也会大大的延长。在现下这种情况,时间就是秦国之存亡安危,根本不能浪费。而另外一种方案则是守株待兔,等待下一个来到函谷关通过的魏国骑兵,来一招狸猫换太子混进函谷关。这一招也是秦风最为常用的。

“过关者何人——”城头将军高声喊问。

“华山营斥候——”一声长长的回答扔在身后,骑士早已在一里之外。

函谷关对于秦国是国门咽喉,对于时下的魏国,却是国土内的一座寻常关口。所以魏国函谷关的盘查,远远不如秦国函谷关时的盘查严密。城头守军见出关者是魏**士装束,又报号华山营斥候,也就没有派飞骑追赶盘查,反而聚在城头高声议论赞叹这个斥候的高超骑术和罕见良马。

秦风正准备回马去稍远处守候,却是突然之间想到了什么,猛地一拍脑门。“我......我真是个。哎。”秦风低头看向了自己身上还没来得及换的魏国护卫军装......

是啊,秦风身上所穿的可不正是之前在探查六国会盟时所穿的护卫军装吗?有了这一身军装,恐怕在这宽松的过关盘查之下不会遇到什么大的麻烦。

况且就算真的有了什么变化,秦风凭借自己的身手以及......武器,也足以化险为夷。想到这,秦风也就不再犹豫,策马奔向函谷关。

不出所料,夕阳西下的函谷关守卫正是最为放松的时候,远远地他们看见一名魏国铁骑飞奔而来。甚至都不会去过问,只是看了一眼,随口问道:“来者何人?”

秦风看了一眼,没有使用真气送声,而是完全靠嗓子大喊道:“逢泽护卫,特此报信!”

那些函谷关守卫听到这话也是不再怀疑。秦风也是在一片惊叹声中穿越了这一片函谷关,直奔秦国而去。

远远地,秦风模糊看见了之前穿越函谷关的那名魏国斥候。然而,接下来的一幕却是让秦风大跌眼镜。

在夕阳落下的余晖中,骑士骏马象一朵红云,向西掠过空旷的原野和滔滔的河流。眼见左手的华山已经遥遥落在身后,骑士脱下身上的红色披风用力向地上一摔,顿时变成了一个黑衣劲装的秦国骑士。他愤怒的高声骂了一句什么,向坐下马猛抽一鞭!神骏的黑色战马突然间人立,一声长长的嘶鸣,展开四蹄腾空奔驰,箭一般向西而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