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当特种兵来到大秦 > 第四十一章 会盟开始

当特种兵来到大秦 第四十一章 会盟开始

作者:天灵仙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1: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钟鸣乐动。礼宾官引导着韩昭侯步入辕门。他依旧(shēn)着绿色大布袍,头戴一柱青竹冠,似凝重又似愁苦的悠悠而来,虽在豪华的场面中显得寒素注目,但却坦然自若,目不斜视,直入大帐。

“这韩昭侯怎地这等盛大场合还是这般寒酸,这真是抠门扣到骨子里了......”秦风看着最先进入大帐却又是最为寒酸的韩昭侯,心中暗暗想着。

相继跟进的是燕文公,瘦削的脸上三绺长须,蓝色大披风,头顶一柱高高的蓝玉冠,一派老贵族的矜持气度。他踏着极有节奏的步伐,有意与前行的韩昭侯拉开距离。

再次跟进的是赵成侯,一领红蓝披风,一顶高高玉冠,连鬓胡须,气度威猛。他是六位国君中年龄最长、掌权最长的长者,在甲士甬道中信步而行,随意打量着甲士的服饰兵器,嘴角永远流露着轻蔑的笑意。

乐声稍停,三位国君被礼宾官引导入座。韩昭侯坐于西侧末位,燕文公坐于西侧首位,赵成侯坐于东侧末位。燕文公对与之并座的韩昭侯侧目一瞄,轻蔑而又无奈的闭上眼睛。赵成侯则对相邻虚空的首位嗤之以鼻,仰脸望着帐顶。唯韩昭侯平淡似水,肃然端坐。

这时,辕门入口处的司礼大臣突然提高声音:“齐国齐王到——!”

年轻英(tǐng)的齐威王(shēn)披紫色大披风,头戴没有流苏的天平冠,腰系长剑,大步穿过甲士甬道。帐口礼宾官未及引导,他已径自走到东侧首位入座,将长剑摘下,横置案头。先入三君的目光一齐瞄向齐威王,含义不同的淡淡微笑。

辕门入口处的司礼大臣又是高亢宣诵:“楚国楚王到——!”

四名黄衣壮汉用状如滑竿的抬椅,抬进肥大壮硕的楚宣王。他那肥硕的大腹凸出在扶手之上,双手不断在肥腹上抚摩。一顶黄色无流苏的天平冠下,肥脸上细汗闪亮。椅旁随行两名侍女,不断用精致的大圆绸扇向他送风。今(rì)祭坛下,他见魏惠王威风十足风头出尽,心中很不是滋味,揣摩会盟大典时要来一番非同寻常的气度,否则颜面何存?

于是就有了这“非走”入帐的杰作。帐口礼宾官引导抬椅入帐,被庞涓早已经分派好的四名壮汉抬扶入南面王座。两名纤细的侍女轻盈的跪坐两侧,时缓时急的摇动绸扇。楚王转动肥颈,打量四国君主,(qíng)不自(jìn)的大笑拍案,悠然道:“会盟大典,盟主何在啦?”

秦风看着这属实有些搞笑的出场方式,不(jìn)在心中暗暗失笑。这楚王每次想要出风头时总是另辟蹊径,使人忍俊不(jìn)。

先入四君对楚宣王的乖张做作不约而同的显出蔑视。赵成侯和齐威王同声大笑,燕文公矜持的皱着眉头嘴角抽搐,韩昭侯则不屑一顾的转过头望着大帐入口。

司礼大臣突然拔高了嗓音:“大魏国大魏王到——!”

在宏大的乐声中,(shēn)着软甲披风的庞

涓和一员顶盔贯甲的大将,护卫着健壮而又略显肥胖的魏惠王缓步而来。精神饱满的魏惠王(shēn)着一领大红披风,头戴一顶前后流苏遮面、镶嵌一颗光芒四(shè)宝珠的天平冠,脸色凝重,目不斜视。礼宾官连忙趋前引导魏惠王进入正北王座,两员大将侍立于后。

“这魏王,治国理政的能力一般,但是这表面功夫......耍帅的功夫还真是(tǐng)高。”秦风看着犹如天神一般的魏王,若是不知道魏王治国理政能力的。光看着一(shēn)行头,恐怕会以为这是极为有才能的铁腕雄主。

五国君主座中一齐拱手,“参见盟主魏王。”

魏惠王自信平淡地点头受礼,环视全场有顷,右手一伸,“列位,这位是六国会盟特使,我的上将军庞涓,列位想是很与他相熟了。本盟主命庞涓上将军为会盟大典之掌笔大臣。”

东侧的庞涓肃然拱手:“庞涓参见五国君上。”礼罢,即走向魏惠王主案右前方摆有笔砚羊皮的长案前入座。

魏惠王左手一伸:“这是我的王弟公子卬,本盟主命他为会盟护军。”

“公子卬?”秦风听到这个名字,瞳孔骤然一缩。

这个人秦国朝野上下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这位公子卬,乃是用狼毒箭(shè)杀秦献公的凶手!乃是秦国的仇敌。秦风甚至有种想要掏枪(shè)杀公子卬为秦献公报仇的冲动。不过,秦风还是顾全大局的,最终他硬生生地忍住了内心中的冲动,他明白。此时六国会盟才是最重要的。

西侧大将(tǐng)(xiōng)拱手:“魏卬参见五国君上。”礼罢,傲慢冷漠的持剑肃立于魏惠王(shēn)后。

五国君主相顾探询,却都是不动声色,面色矜持。

司礼大臣高声宣诵:“六国逢泽会盟,盟主开宗——!”

魏惠王轻轻咳嗽一声,气度威严地开口:“六大战国会盟,磋商有年,终归同心。会盟之宗旨:罢兵息战,安定天下。安定方略之大要有三:其一,六国盟誓,互不为战,若违盟誓,五国共讨;其二,议定六国边界,并划定诸侯小邦的处置归属;其三,六国分秦,首定西土。本盟主以为,分秦为当务之急,其余事项若有争端,可徐徐图之,不知列位意下如何。”讲完环视全场,并向司礼大臣示意。

“果然啊!”秦风默默地叹息一声,虽然他之前已经听到了庞涓的会盟之大概,但是亲耳听到魏王这个会盟盟主亲口说出来还是不一样的。这代表着秦国的生死,已经是火烧眉毛了。

司礼大臣高宣:“盟主开鼎,鸣钟——!”

钟声悠扬而起。魏惠王双手伸出,肃然搬下案上食鼎的鼎盖,“钟鸣鼎食,礼仪之要。列位请开鼎畅饮。”魏惠王微笑着伸手做请。五位国君肃然开鼎,(rè)气腾出,缭绕帐中。这时,每座后的侍女便跪行座侧,用小铜勺将鼎中红亮的方(ròu)盛到铜盘中。

“列位,鼎中佳味乃逢泽鹿(ròu)极品,保长元神。”魏惠王巡视着微笑着。

座中唯有楚宣王(shēn)手不动,由侍女将(ròu)送到口中。他细嚼一阵鹿(ròu),悠然开口,“盟主所定分秦大计,我等竭诚拥戴啦。然则秦国近年(qíng)势如何?我等不甚了了啦。魏国与秦国经年征战,尚请见告,秦国果能一鼓而下么?”语态俨然以五国代言者居之。

“一股而下?嘿,只怕秦国并非你此时口中的鹿(ròu)那般细腻,你楚国若是咬上一口,恐怕满嘴黄牙都要崩掉!”秦风心中暗暗冷笑,心中对于楚王这种态度很是不满。

燕文公矜持地,“楚王过虑了。秦国何足轻重?牧马起家,西蛮而已,国力贫弱,礼仪不修,何堪六国一击也。”

赵成侯最腻歪这个燕国,冷冷笑道:“不堪一击?只怕我赵种也得费劲呢。”言外之意明显不过,你燕国只怕是力不从心呢。

韩昭侯很怕他们这时争吵起来,便温言圆场,“分秦大计,原本便无争端。然则中原战国和秦国来往甚少,近年秦事的确知之不多,此为楚王、燕公、赵侯担心之所在。盟主若有切实的分秦良策,尚请见告。”齐威王却只是悠然饮酒,一言不发的看着场中微笑。

“啪!”的一声,魏惠王拍案大笑,“本王实不曾想到列位竟在此处担忧?本次会盟何以要六国分秦?究其竟,秦国正在最小最弱最混乱之时。秦国始封诸侯时,有整个八百里渭水平川,再加上河西三百里和后来夺取的西戎之地,地广两千余里。当其时也,秦国是除晋国以外的第二大诸侯。此皆因为秦族对平王东迁有大功。然自战国以来,我大魏国非但将秦国的河西三百里夺了过来,且又将崤山地带与函谷关以西三百里夺了过来。赵国夺了秦国西北部一百余里,燕国也夺了秦国北部将近一百里嘛。如此一来,秦国已经龟缩到华山以西,地不过七八百里,人众不过一两百万,可用之兵不超过十五万。如今我六大强国能容其苟安,已是大仁大义了。今六国联手,一鼓而下岂非易如反掌?”

“这魏王。把秦国瞧得忒小了吧。”秦风却是冷笑,秦国看似可用之兵员不多,但真到了亡国之危到来时,秦国人人可战,人人皆兵。这就是老秦人。

楚宣王按捺不住,推开向他嘴里喂鹿(ròu)的侍女,肥厚的大手一拍长案,“言之有理啦!我大楚国有可战之兵五十万,魏国三十万,齐国二十五六万,燕国二十万,赵国二十多万,韩国十**万,任哪国也比秦国强出许多啦。会盟之后,我大楚国当先出兵啦!”

韩昭侯冷笑,“楚王要先下手为强啊。”

楚宣王尴尬的呵呵一笑,“岂有此理啦?韩国与秦国不是近在咫尺么?”

齐威王一直默然观察,此时淡然开言,“若以楚王算法算战力,楚国是当今第一强国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