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凶宅诡闻录 > 第二卷江湖恩怨 84章裤带当领带的尴尬

凶宅诡闻录 第二卷江湖恩怨 84章裤带当领带的尴尬

作者:华夫子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0: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自己没有的,他们不去想凭什么我会没有的?

无非是因为有的人手中有权,门下有势力范围,有为她们卖命的专业队伍,有武器装备和等等。种田人什么都不具备,什么都没有,只能租借别人的田地租种粮食。等粮食有了收获,他们得首先将自己的地租交上去。

剩下的,才能是一家老小的全年口粮。关键是,那些贪得无厌的手里掌握所有田地的人,他们要求太高。

上缴国库,层层剥夺,层层横征暴敛。

哪怕你种一年的田地收获的粮食,全部被他们掠夺,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们对你下手。因为,你一家一户力量单薄,加之奴才心里,宁愿饿死,也不愿意反抗的向右看齐的心理,更加助长了权贵们的残酷、贪婪的本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权贵和地主的残酷剥削,源自于种田人、底层人的穷人思维向右看齐。即别人能忍受得了的,我为什么就不能忍受?何况,选择反抗会丢掉性命。这就是为什么种粮人,因为得不到粮食而被饿死的真正原因所在。

所以说,向右看齐,不是智慧的结晶,而是懦弱无能的表现。

如果一个民族孽根和惰性思维,是丢失在没有血性的基础上,那么,这个民族终将被以森林定律为生存基础的世界淘汰。反抗资本剥夺,实行无产阶级革命,是推翻压在底层人身上的三座大山。命,固然珍贵。对每个人来说,他只有一次。

可是苟且的贪生怕死活着,意义何在?

人死为鬼,鬼死为聻,聻死为希,希死为夷,夷死为虚无,虚无失去便生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乾坤,乾坤生阴阳;阴阳生矛盾,矛盾生对立。人类既然从海洋动物演变进化而来,身上的动物自私习性就永远不会消失。

有了自私心理因素,矛盾对立就会不断产生。

人类生生不息,相互对立就永远不会消失。也就是说,只要有人类的地方存在,就别指望会有和平相处的太平日子。因为人类本身即是相互彼此利用,又相互对立的两个除自身以外,绝不能融洽两个矛盾的对立面。

人类有了数量衡为单位的数字记载,大脑中有了大小多少的数据概念以后,高度集中的利己主义个人便是贪欲成性,不能自控。

所以,一个朝代,一代君王以利益或者以物欲作为人民晋升高等民族为标志的象征,那么,这个朝代,或者这个君王离他的统治和土崩瓦解的时日已经近在咫尺。

官逼民反,箍紧必炸!

检索历史记载,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确确证明了这一点!

综上所述,种田人、底层人的血性为什么尽失,多半是因为失去自我的奴才心理,加上怕死,苟且偷生的概念灌输于骨髓。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被当权者的愚民政策忽悠自残。

跪拜苟且,成了全民族模仿的对象。

当倭寇踏上这块大地的那一瞬间,他们便发现国人的脊梁骨被当权者折磨得体无完肤。连站起来的勇气都没有,眼看着被他们一个个当着活靶子处死,没等到被处死的人,还在侥幸,他们宁愿寄希望杀到他这里,倭寇就会开恩,也绝不相信自己联合起来,可以赶走倭寇。

于是,看着自己的同胞死在倭寇的刺刀下,有些人为了讨好倭寇,还故意装着拍手称快。

殊不知下一个他就被倭寇拉走绑到大树上,当着活靶子。

确原来什么病夫这一词的发明,并不是倭寇随心所愿,而是具有时代的背景意义。和秦世勇接受的是西方教育不一样,来到夷陵镇,懦弱仿佛已经成为东方文明的象征,人们在精神上被道家儒家佛家世家学说的束缚,久久地走不出来。

因此,被西方人称之为熟睡的雄狮,本人认为那是对=本民族的敬称。

我倒想访问自己,请问,你真的是一头熟睡的合格的雄狮吗?

呵呵,那还真的不见得!

多恩不如多养志气;多言不如多些宁静;多才不如多蓄德载厚;多艺不如多成大器。自己是个三代连续单传的人,如果有个三长两短,秦家日后大业有谁来承担?这个问题,已经到了秦世勇不得不提上自己生活历程的时候。

“哦,我林家三男两女,门下,只有大姑娘林卓秀舍不得将她嫁出去。唉,将小女林卓静嫁到马家荡的老孙家的表哥,现在想起来真是当时犯下的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太远了,去一趟马家荡,雇佣大马车也得一天来回。所以啊,我们家大姑娘绝对不给他嫁远门。哈哈......”

“爹......”

林卓秀推一把笑得合不拢嘴的林浩诸,害羞地扭着身体,甩着头上的麻花辫,红着脸走出客厅。

林卓秀母亲孙雨荟,见着秦世勇那花花绿绿的领带系在脖颈上,她走过去看看就得了呗!

还好生奇怪地用手去摸一摸,反过来复过去,想看个明白。心里默念着:我去,这玩意是个什么东西?乍一看,就像女人用的裤带。都是用碎布条用针线缝合而成,可以说是废物利用。想到这里,她忍不住笑起来了。

醍醐灌顶地问秦世勇:“我说林家大少爷,你,你怎么把裤带系到脖颈上去了啊?他爹,你看看这孩子多会逗人开心啦!咯咯咯......”

客厅里,充满热闹的氛围!

秦世勇听了孙雨荟的一席话,他也是“噗呲”一口笑出声。

听得大厅里,所有人听了孙雨荟一句话,一个个捧腹大笑,秦世勇这才感觉这伙人的笑点和自己不在同一层意思上面。他笑的是孙雨荟少见多怪,居然将高雅的领带误以为是系在腰间的布裤带,所以,他忍不住的笑出声。

而林浩诸他们家人的笑意则是,顺着孙雨荟的语气,笑他将那根裤带系在脖颈上。

那么多人想看猴子似的,异口同声,捧腹大笑,只不过笑点各异。他这才知道笑人之人被人嘲笑之后,是一种多么尴尬的境界。顿时,脸色“唰”一下红到脖颈,嘴里鼓动几下,想说话,可又因为自己第一次来邻居家里做客,不能为一己私利而大失体统。

尽管自己被他们笑得有点不耐烦,也只能以大局为重。

看一眼林家人笑得东倒西歪,前俯后合。

丫鬟,佣人,一股脑地各自捂住肚皮,笑个不停。秦世勇被笑得尴尬至极,他从座椅上站起身要走,却见得林卓秀徐徐而来。这才打消自己要走的念头,心里想,不是我尴尬,那就是笑我的人尴尬。

因为他们才是井底之蛙,不知道的事太多了,孤陋寡闻,所以才这样的笑他。

若不是他秦世勇被人笑,那定是笑人之人必有可笑之处。

“啊哟,笑什么笑?人家那是外国人戴的领带,为了搭配西装刻意的打扮和装束,显得庄重、严肃。什么裤带系在脖颈上啊?纯粹是你们自己没见识。”

林卓秀说完,转身即走。

她好像不是为了来帮助秦世勇解围,而是为母亲和其他人等的无知感到羞愧。

有责任制止家人无知的嘲风,是对维护林家人的自尊心不遭受秦世勇的羞辱,这才出面制止家人的无知和不礼貌的表现。不至于给秦世勇一种林家人,什么也不懂的定义,给他们家扣上。

所以,说完话,羞答答地走开了。

仿佛整个屋子里尴尬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林卓秀。

孙雨荟被自己姑娘说教一番,心里几分不满,又有几分得意。

不满的是,姑娘不懂规矩,对长辈有不敬之嫌;满足的是,她自己和这笑弯了腰的一大帮人什么也不懂,养个姑娘啥都知道,得到几分欣慰那是自然。

为了不给自己的无知带给对方更多的认为没见识的负面影响,孙雨荟马上转怒为喜。

“哎呦喂,都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你看看,我们这些大门不出的人今天算是出了洋相,长了见识了吧?他隔别的大少爷,你可不要往心里去啊!你说我们一帮走不出夷陵镇的人,哪有像你出过国的那么多见多识广啊!多有得罪,多有得罪。”

老林头嘴里叼着水烟袋,咕噜吸一口,用眼神瞪一眼孙雨荟。

那神色,好像孙雨荟做了什么亏心事似的,露出一副他难以接受的样子,然后,转过脸对秦世勇陪笑道:

“他大侄子,不要和这帮女人一般见识。她们,都是一些秀才不出门知道天下事的人。茶余饭后,没什么事,专门寻找张家长李家短的厕所消息,聚在一起嚼嚼舌头根,以示解解闷。呵呵,你还真的别说妇道人家见识浅薄,就你脖颈打的这个领带结,估计夷陵镇也没几个人能像你这样的打得不紧不松。啊哟,那叫个恰到好处。”

“多谢长辈夸奖,您要这么说,我还真有点飘飘欲仙的感觉!西方人讲究自由民主,只要在法律的框架下行事,你可以毫无顾忌地尽情发挥自我。只要自己愿意,没有什么对与不对,或者说为了讨好别人,而不惜委屈自己。固步自封什么所谓的规矩。在西方,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选择。估计,在东方行不通。因为,我们这个民族提倡的是循规蹈矩。”

两个人攀谈起来,一个愿说,一个愿意听。

那林浩诸,只是想从秦世勇嘴里掏出一些有关于西方人的生活习惯,没去过,也要从别人嘴里过一把出国的瘾。

这小子看上去有点不诚实,乳臭未干,但从他嘴里说出来的话,俨然不是他林浩诸在夷陵镇能从其他人嘴里听到,别具一格,具有独特见解,令林浩诸对秦世勇的侃侃而谈暗地里吃惊不小。

我的个去,还真的不能小看秦昊的后生。

他吃的是江湖饭,干的事燕门买卖。可人家生出这么个出污泥而不染的毛头小子,应该不会传代靠女人吃饭吧?既然送来那么贵重的礼物,在秦世勇他们家,两根野山参说明不了什么。但在老林头家人看来,那可是一大笔价格不菲的贵重礼物,自然要以礼相待。

老林头见得秦世勇谈话彬彬有礼,且谈话滴水不漏,咬文嚼字,颇有一介书生之气,便愉快邀请秦世勇说道:“啊哟,今儿个你来得正巧,我们家来亲戚了。你孙阿姨家弟弟从京城开会路过夷陵镇,估计这一会正在和他外甥女在谈他的那一套银行业务。

来得早,真的不如来得巧。来来来,带我去你们家邀请你父母一同来我们家做客。

一来呢,是为了答谢你的这份厚礼;这二来么,也是为了将来的邻里关系。你说一墙之隔,老死不相往来,我们两家人倒没什么大不了的。谁的饭碗也不放在谁家的锅台上盛饭,可总免不了别人猜疑的眼神和疑问是吧?我想,那也不是贵府的想法,也不是我们两家人的出事格局和风格。”

老林头戴上自己的圆顶帽,整一整自己身上衣服,主意已定。

秦世勇看到这样的结果,他有点诧异。

因为,老林头他们家一直视他们家不是什么正行正业。和自己家撇清关系,一直是夷陵镇大多数人的壁垒。为什么会这样?自己也没得罪夷陵镇上任何人呀!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他秦世勇牢记祖训,燕门买卖招收的姑娘,都是来自外地。

本地人,秦世勇回来继承家业的时候,始终牢记江湖规矩。

什么是江湖规矩?

相不吃相,是江湖人走遍五湖四海,都绝对无条件遵守的普遍规矩。不管你是哪门哪派,只要是同行,只能遵循同行是言家。而不是和普通人一样,同行是冤家。每一个门派,私底下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如遇特殊情况,必须遵守本地门派规矩,奉上纹银以借租贵地谋生。

其次,即是本地人视本地人为衣食父母。

遇荒年也绝对不允许在本地恃强凌弱,欺行霸市。

江湖人称拳头往外打,打得一拳来,收获一大片。且,有义务协助地方官府维护本地治安。举例说明即秦世勇从外地招收姑娘回到夷陵镇,再协助外地人,从本地带走姑娘。名义上是兔子不吃窝边草,实质上是等价交换的一种手段而已。

“啊哟,林叔,你要这么客气,那晚辈只能恭敬不如从命。您慢走,我这就请您到我们家坐一坐。”

秦世勇原本,只是想看一看那位孙姓银行行长。没想到误打误撞碰见小时候的青梅竹马林卓秀,心里顿起波澜。也说不清他有什么想法,只能说心里好像有借此机会,和林卓秀说说话的嫌疑。

秦昊,秦世勇父亲是马占奎的姐夫。

母亲,马秀奎,是马占奎的姐姐。乌金荡的马书奎,是他们家最小的一个小兄弟。马占奎从事的是雀门买卖,而秦世勇从事的是燕门买卖,同吃江湖饭,按理说他们俩应该属于同行。只是门派不同,导致谋生手段不尽相同。

雀门买卖,以家庭为单位,在某一个区域,或者某一个村庄,集贸市场为切入点。

对从事正行正业的人,实行吹打弹唱,编造事实,或者引起恐慌,扰人心智。以达到自己将别人家财据为己有为最终目的的这种行为,俗称马扁,即行骗。凭三寸不烂之舌罔顾事实,而取得普通人信任的这种行为,在上海被称之为“大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