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凶宅诡闻录 > 第二卷江湖恩怨 83章饿死种粮人

凶宅诡闻录 第二卷江湖恩怨 83章饿死种粮人

作者:华夫子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0: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林叔,伯母,二位上午好。见你们看我的眼神,似呼感觉有点陌生是不是?

当然,请允许自我介绍一下:我是秦世勇,你们家的隔壁邻居秦昊和马秀奎的大公子,从国外留学刚回来。啊哟,回来几个月,你看看,左邻右舍的,我都没跟来得及跟诸位打声招呼,算是晚失礼在先。

今天么,呵呵,别来无恙,只是跟二老通报一下,我回来了!

继承家业,干我父亲没干完的事。这一点,我想,不用我介绍二位也憋在心里,嘴上不说,一大早明白啊!哈哈,不提干什么,言归正传。唠,给二位买点长白山野山参,我爹让我送你们二位享用。他说,他说......”

可能是因为看到对方见自己走进林家大院,几乎令所有人凝神注目,停下手里的伙计,一股脑的像进了动物园看大熊猫似的,看得他有点极不好意思。加之自己自作主张,根本没有和他爹妈商量,说到他爹说了什么,嘿嘿,一下子大脑断片。

原本他父亲就没跟他说什么,所以吗,一时接不上话茬。

不过,作为留学西洋的高才生,秦世勇头脑反应还算是灵敏。

“哦,他说过年过节,我们家从来都用不着买酱油,都是你们家白送给我们的。平时,我们家也没什么自产自销的特产回礼。林叔、伯母你说我爹总不能拿燕门买卖的绝招送人吧?那林叔不恨死我爹娘才怪。

哈哈哈,所以,等我回来给他们买回野山参,她们俩总算找到答谢二位的机会了。就当为您老捎个酱油钱呗,嗨嗨,请笑纳!”说完,双手奉上野山参,站在林浩诸面前,单膝跪拜。单膝下跪,可不是上面卑躬屈膝,低人一等。而是晚辈见长辈的必行大礼。

那一会的人,都是从大清朝演变过来。见人就下跪的大清朝上面清规斋律,一下子还没被完全消除。倒是男人头上的辫子,被取消得干净切底。

林浩诸正要起身,大太太孙雨荟急忙对身后丫鬟吩咐道:“小菊,还不快见眼生勤供给隔壁大相公的礼物收下?这些丫小丫头,居然不懂得规矩。快,快给隔壁的大相公堪坐上茶呀!呀呀呀,都乱套了,你待人接物都不知道了啊!一个个给我傻站着,瞧什么瞧?”

边上的丫鬟急忙走过来,不好意思地对着秦世勇莞尔一笑,伸手接野山参盒。

“啊哟,那,那我替我们家老爷太太谢谢隔壁大相公了!

秦家大公子,请这边就座。”幸亏小丫鬟反应过快,因为,林家所有人对这位不速之客的到来,备感惊讶!多少年来,两家人虽然心照不宣,却从不给对方找麻烦。但始终不和对方投其所好,各人自扫门前雪,井水不犯河水已经被两家人默默地接受、相处惹干年。

可是,这小子不知道发的什么疯,穿得西装革履,戴一副金丝边眼镜,留着小分头三七开。

脖颈处还系着领带,看得林家人有些难以招架,顿感有些不伦不类。

你说民国初期,夷陵镇上的人,能见到穿西装的人,比看到洋鬼子走在大街上更稀奇。就拿林卓秀的舅舅,民国中央银行分管华东地区的银行分行长来说,他也不过穿着打扮的是中三装着身。

那可是孙先生的发明创造,亲自设计的服装,那年头,中三装风靡一时。

能穿一身中三装走在大街上,十有**是民国官府做官人的象征。

人们对中三装视为权贵的象征,但这小子穿一身西装,看上去飘飘然,昏昏然,几分得意,几分得体,又有几分时髦,走到哪里,不能说是蓬荜生辉,但至少令人眼前一亮,给人一种视觉享受,真的不是夸大其词。

“呵呵,隔壁的大相公啊?哎呦喂,你从国外回来,能踏上我们家的门,算是老夫三生有幸,三生有幸啦!哈哈哈,酱油嘛,不值几个钱,自己家买点粮食酿造,除了费一点人工之外,没下多大本钱。可你大相公送来两盒野山参,那可是太尊贵了吧?

不能说是价值连城,但至少是皇宫大吏的上上尊品名副其实吧!哈哈,如此贵重厚礼,你说,你说我们作为邻居,可受用不起,受用不起啊!林某不配,不配。烦请大相公赶快带回去给你爹娘享用,赶快!”

林浩诸这才想起待客之道,急忙接着小丫鬟的话,跟秦世勇谦让起来。也许是为了客套,总不能人家说送,你就只收无辞,那不是给对方一种贪小便宜的印象么。

想要,也得走个过场,以示自己坐在家里不做家三品。

“唉,叔叔阿姨,送人的东西甭提贵贱,都是礼物,哪有送人礼物带回头的呀?何况,何况我是个读书留洋的人。嘿嘿!不好这样为难送礼人的呀!”说话间,林卓秀结果小丫鬟给秦世勇挪过来一把木头椅子。

在示意秦世勇坐下来的同时,腼腆的一笑,然后,弯腰点头向后退去。

秦世勇眼睛一亮,急忙将话题转到林卓秀身上。

他先稳稳地坐下,上下打量自己一番,对自己来林家的表现,秦世勇还是比较满意。他生怕第一次来隔壁邻居家里,给自己闹出笑话。由于在国外多年,回到国内,某些行为诡异,令国人每每看到他们的行为举止,都能被别人找到笑点。

他被笑怕了!不敢说国人的井底之蛙,目光短浅。

只能说,国人见识单一,不知道外边的世界如此之大,无奇不有。所以,在外出的过程中,回到国内,秦世勇大部分时间用在自己的准备工作上,因为害怕别人笑话自己。尽管,属于国人的无知,造成自己的尴尬。

他无法跟这帮人解释清楚,只能给自己下达尽其所能和他们融为一体。

林浩诸翻来覆去看着野山参,有点爱不释手。

嘴里不停地啧啧称赞,赞不绝口。他看过了,又递给大太太孙雨荟。

听得秦世勇诚心诚意送自己,那就不必退让。

将一双伸出去的手,又收回来,心里想,孺子可教也。

便借机对秦世勇说:“哈哈,隔壁大相公既然说得如此这般中肯,那我也只能恭敬不如从命了。小菊,快给隔壁客人上茶呀。哦,不能说是客人,是邻居!邻居多好啊,天天相见,俗话说得好啊,远亲不如近邻,客人难得一次见面,做个好邻居,天天好相见,哈哈哈......”

收到别人送来的礼物,且,送礼的人出乎自己意料之外,难怪林老爷子满脸堆笑。

丫鬟小菊端来一杯热乎乎的碧螺春:“茶来了,老爷太太,厨房特意为贵客现煮了一杯明前茶碧螺春,闻起来都清香扑鼻,嘿嘿,您可得小心点,慢用,有点烫嘴吆!”小菊调皮地给秦世勇端上茶杯,然后,一溜烟跑走。

林卓秀只是出于对秦世勇身上穿着的好奇,她走在自己父亲的背后,用手悄悄地给他捶着背。

时不时抬头偷偷地瞄一眼秦世勇,母亲孙雨荟坐在父亲的身边,她站起身朝秦世勇走过去。也不知道要干什么,好像秦世勇见了也有点茫然。

“客气,客气,林叔,如果我记性不错的话,贵府应该有一位和我年纪差不多大的千金大小姐是吧!我记得小时候我们在一起玩过,后来因为我去读私塾,就再也没见过面。从八岁进入私塾,二十岁去西洋留学八年,唉,夷陵镇老家人都认不出我来了。”

秦世勇挪一挪屁股,感觉自己坐沙发习惯了。现在坐板凳椅子上,感觉屁股受不了。

“噢,这不就是你说的我们家大小姐么!长大了,也没小时候乖巧了!”林浩诸指一指自己身后,却发现林卓秀停下给他按摩的一双手,正在抬头用手将从屋梁上挂下来的一只大喜喜蛛屁股后边的丝扯断。她顺手将大蜘蛛扔在地上,准备抬起脚去踩。

林浩诸急忙制止:“唉,别动!嘻嘻蛛子堂前挂,好事临门在当下。哈哈哈,看来我们家最近要有大喜事要发生啦!”林卓秀一听爹爹说有什么大喜事发生,一头雾水。

但见得爹爹林浩诸笑得如此这般开心,她心里想:幸亏我刚才没一脚踩死大蜘蛛,要不然岂不是坏了我们家即将到来的大好事?

尽管,他不知道那是一件什么样的大好事!

秦世勇在夷陵镇,是第一个留学西洋的人。

毫无疑问,第一个穿西装的人,莫过于秦世勇。

中华大地,再有权有势的人,不过是一身中三装。能穿上西装的人,不用说,那绝对在国外长大,或者说留学在国外。西方的工业革命带来的国家力量的飙升,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个普通外国人的一个月收入,相当于当时大清国人的三年收入,绝对不是子虚乌有。

国外的商人回国,那一会走亲访友的有之,能从国外经商回来做生意买卖的人,屈指可数。因为国难当头,北方沦陷为殖民地。北伐推翻袁世凯立帝,军阀轮番盘踞,内忧外患,国人难以生存。

来自东方岛国人,觊觎中华大地多少个朝代,企图霸占华夏历来是倭寇的野心。

于是乎,中华大地又多了一种人,那种人叫做倭寇!

经济匮乏,民不聊生!

能和世界接轨穿上西装的人,绝非等闲之辈。

要说接受西方先进文明的教育,不能说大清国关门锁国。因为,他们派出去西方学习的莘莘学子,代表着大清国还是有一批能人志士,为报效国家未雨绸缪。当然,他们只是为了维护属于他们的那个封建制度的王朝而努力进取。

以至于像秦世勇这样的优秀人才,虽然学业有成,还是因为国难当头,国土沦陷,不得不选择待在家里妄图保命谋财。以发扬光大自身家族为主要目的,对倭寇入境谁赢谁输,对以投机谋生的江湖人家来说,力求保命,比什么都重要。

何况,那秦世勇是三代单传,本来就不是像人家林家那样的人丁兴旺。

所以,怎么说也不会让秦世勇再在京城为官。

因为,京城沦陷,不过是时间上的事。尽管秦世勇出国留学,是受大清国委培。现如今大清国以灭,改朝换代,民国元年。袁世凯百日皇帝梦破灭,一批军阀轮流执政。京城遂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是非之地,危在旦夕。

如此乱世之秋,怎么可能将秦世勇留在京城,那不是等于白白将自己置身于火海之中么。

让秦世勇接管秦家产业,以此为借口,挽留秦世勇总算勉强的被秦世勇接受。

战争年代,由于资源被掠夺,各种需求紧缺匮乏。

以人类难以生存的粮食为主导,接下来便是吃穿住行四大关键性消费的供应。

穷人,大多数来自农村的种田人,说来也怪,你说历个朝代,为什么饿死的大多数是种田人?种田人种的是粮食,到最后饿死的大多数是种粮食的人,这种现象奇不奇怪?

一点都不奇怪,种田人如同一盘散沙。

他们各自为了自身利益而选择自保,这是其中之一。

其次就是种田人,喜欢向右看齐。为什么喜欢向右看齐?因为他们不去思考我为什么要种田,种田的目的为的是什么?而是一味地习惯于被别人安排去做,我也只能这么去做。从来不考虑我自己应该怎么做。

失去自我价值,不自信,宁愿将自己交给别人,直至生死存亡。

这就是一代代农村人,种田人没有自我价值发现的悲哀。

按理说,不管是什么人,哪一个国家的人,或者说是哪一个民族的人,只要生活在自然状态下,应该是自我独立的各个个体。人类既然是各个独立的个体,她们的社会地位就应该享受自由的,自然的权利赋予,我们称之为天赋人权。

那么,天赋人权包含着哪些因素在里面?

人类为了得到各自拥有的权利,包括得到或者拥有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的权利和利益的平衡,不至于自己应该拥有的自然权利,因为社会或者某个组织、管理者的无序、没有规律的秩序,因此而受到某种程度上的伤害。

所以,人们自发从人性本真的观点出发,希望建立起一种能对彼此之间的承诺或者称之为规矩,或者说来自公共社会应该担负责任的一种契约,也就是能对所有人,形成一种彼此约束的条例、规范,人们称之为某个集团组织的权威性的条文等等。

为了使得这种契约或者说是承诺得到实施,人类必须将自然赋予的自由权,生存权等等其中一部分,作为自我放弃的条件。

这种条件,被人类本身交给一个所有人都认可的,大家都认为是至高无上的权力机构,也可以称之为权利之源。也就是现在人称之为的,所谓政策制定者,或者说决策者的部门,来执行或者说行驶。

政策制定者和行驶者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人类自然权得到合理分配和安顿。

也就是说,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是对人类赋予自然权利的保护。

她们是人类自然权利赋予的守护神,而不是君权神授,或者说是来自上帝,或者说是来自某种佛祖的意志等等,任意挥霍手中权利愚民害民,将自己置身于不伦不类之中。

尽管人类为了自保,为了安妥自觉自愿牺牲自己手中本应该具备的某些天然权利。

但对待至关重要的权利,人类绝对不能奉手供上。

不可剥夺的权利,包括人类的生命权、生存权。种田人被饿死的主要原因,就是吃亏在她们将自己的一切权利都交由管理她们的政策决定者手里,你不被饿死,难道饿死的是那些当权者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