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迷失在一六二九 > 四七三 好像……忘了皇帝的那份儿?(下)

……“…………”,…………,作为北京城,乃至于整个大明帝国最尊贵。最有权力的一家子,皇帝对于北京城里的消息并不算闭塞,锦衣卫,东厂这些特务组织就是为了让皇帝及时了解下面情形而设置。京城里所发生的大小事件,虽不能说是马上就能知道,却也不至于两眼一摸黑。

一想当初海瑞给老母亲过生日买了几斤肉,都被锦衣卫记录下来,作为新闻汇报上去,可见大明朝的情报部门还是相当给力。不过这一次的情形却有点特殊一正当满城都在为几车水果蔬菜骚动不已时,负有情报上奏任务的锦衣卫,东厂,甚至连直接经手处理过此事的五城兵马司,以及肩负着京畿治安要务的顺天府,种种机构,对这次风波不约而同都采取了视而不见的态度,上报的消息中也没有一条提到此事。

公家不提,私人居然也不沾口内宫的那位曹如意曹公公先前和陈涛他们关系处得还不错。这胖子为人还是比较实诚的,以前有事没事的常常来驿馆探望一二,看看这边有没有什么缺的少的,虽然未必会亲自出手帮忙。却也能说上几句话一当前他在宫里也算是个有点小权力的中层管理人员了,说出话来还是有点效果的。

可是最近几天曹如意仿佛要避嫌一般,压根就不登驿馆的门了。搞得陈涛专门为他留了几筐果蔬都送不出去。托人去宫门前打听,也只说曹公公最近忙得很,出不来。多多见谅之类。

陈涛很奇怪,心说咱要是倒霉了,你怕受牵连躲远点倒也无可厚非。可现在明明是有好东西给你,为什么要故意躲开?都说太监最是贪婪,先前交往中也能看出曹如意是个挺爱占小便宜的。往常他们这儿一有什么好东西,曹太监就能象长着个狗鼻子似的摸过来,咋这回却痿了呢?

一他在这方面毕竟还是嫩了点,后来去拜访老钱,问起这件事情,钱谦益哈哈大笑,方才跟他说了缘故……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天子富有四海,似乎永远应该享有最好的房子。最好的用具,以及最好的美食。有好东西肯定应该率先留给皇帝一家享用。紫禁城的御膳房里,理所当然都应该堆满了全天下最好的食材……,对于大多数一辈子没进过紫禁城的平民百姓来说,这似乎应该是一条铁律。

然而果真如此吗?事实上。御膳房的大厨们教导那些新入门的小学徒,往往都会这么说:,“要想出人头地”还是要依靠自家手里真功夫。千万别指望靠进奉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去媚上。若是万岁爷吃顺了。。大冬天里想吃西瓜,那你就等着上吊吧!。。

一眼下大冬天里还真有西瓜了,可有人敢献上去吗?没有一万一皇上吃对口了”来一句,“不错,下顿也是这样吧”。,御膳房那些大小师傅们岂不要统统上吊去?

就算天子仁德,不提这事。可毕竟这些东西是错了时令的,不合天地自然之道。如果天子用了之后才个头痛腹泻肚子疼什么,或者哪怕是正巧在这段时间里身体稍稍有些不适,这责任肯定都会被归结到吃坏了东西上面那些宫廷御医本事没多少。推卸责任的能耐绝对是一等一。到时候岂不是平白惹下滔天大祸?

所以在历朝历代的宫廷里。一直有这么一条不成文的规安:凡是过于新奇,不合时令的膳食,一律不得敬上。就是怕惹麻烦。皇帝老子吃到的东西。虽然都是制作的精细万分。但在食材上却都是普普通通,反而很难象民间那样享受到种种珍奇异味的。

一既然没人敢献,自然也没人愿意提起各级情报部门的主管都是人精子,对于哪些消息应该上报,哪些消息应该隐瞒”那都是才着近乎于本能般的直觉。一看到是这种消息,想都不想便给,“淹”。掉了一万一报上去之后天子一看来了食欲。批上一句,“挺好的。去弄些来尝尝吧”。,他们岂不是自找麻烦。就算皇帝老子没把这任务交代到自己头上”回头另外找人办这事儿,那也是给别人找了麻烦,会树敌的一这种蠢事可不能做!

所以曹如意最近不敢登门的原因也很清楚了他不来,就不知道,当然也没什么事情。可若走过来了,看到有这些东西却不上报,那不大不小也是个罪过。至于陈涛打算送他的那些好货更是不敢收了一太监和外面大臣不一样。你再得意也不过是个奴才,主子都没能享受到的东西。你一个狗奴才居然吃上了?若是运气不好,碰到上头心情不愉快,随便找个理由活活打死都有可能。

若是先前九千岁魏忠贤那个级别的大太监,肯定不会在乎这等事情,但眼下崇祯初年的太监们才刚刚被收拾过,还都比较谨慎,不敢犯这忌讳的。曹如意的身份不高不低,上面还有个干爹和一堆大招挡在,自是更不敢出这头。

所以哪怕他曹胖子嘴巴再谗,这段时候也只能忍着,只希望等这股风潮过去了,陈涛那边还有点存货,可以让他过过瘾,尝个鲜儿。

大家都不提起,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后,这事儿本来也就该结束了。可偏偏到了正月十六这天,宫廷里却是横生枝节这天下永远都不缺不按常理出牌,喜欢走捷径抄小路的“聪明人”,别人都守的规矩,总才人偏偏要去打破,以求从中获取利益。

当然有资格破坏规矩的多半不会是普通人,只有那些上位者才有这胆子一因为他们可以不受惩罚。御膳房不敢做的事情。那些一心想要争宠的嫔妃们却敢西宫娘娘田妃在正月十六这天,皇帝驾临她所居住的承乾宫时。端上了一碗据说是她亲手制作的面条……

如果有个现代人在场,肯定会说这面条做得实在太简陋了!一汤头只放了些葱huā,漂了几根青菜,几片黄瓜,另外还有几片番茄,红红绿绿的倒煞是好看。可全是素的,压根儿没啥好东西啊!

但崇祯皇帝却吃的胃口大开,连面汤都给喝了个干干净净。饭后田妃又端上了一盘子水果,颜色也搭配得很漂亮:红色的西瓜,黄色的菠萝,以及橙色的甜柚子,果然令皇帝看得眼huā缭乱,吃起来味道也确实不错。

事后少不得也要问一声,说大冬天的哪儿来这些新鲜果蔬?田妃对此只是一言带过,说是家里人送进宫让自己尝尝鲜的。嗯着陛下终日为国事操劳,自己身处后宫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在饮食上细心一些了。

于是崇祯就夺赞了几句,说这虽然只有一碗面,感觉上却要胜过昨天的元宵正宴呢。卿之心意可见一斑,“随即夫妇两人其乐融融,一夜温馨自不待提。

田妃这边开心了,周皇后那里可就恼火了宫廷里没有不透风的墙,皇帝对元宵御宴的评价很快传到周后耳中。身为后宫之主,周皇后负责执掌天子家务。天子说御筵办得不好当然就是对她的管理水平不满意了。

想那周皇后做事情也一直勤勤恳恳,元宵节的宴会本就是按规矩行事,这平白无故却被人踩了一脚,岂不暴怒就你田妃家有钱是吧?京师地面上谁不知道是短毛从南方运来了蔬菜水果,只是恪于旧规不好让这些东西入宫罢了。真要拼势力,咱们周家也不是吃素的!

于是周皇后当即让心腹回了一趟娘家,她父亲嘉定伯周奎在京城里也算是有钱有势的主儿,要弄些鲜货并不难。随后也在坤宁宫小厨房里安排了几次新鲜小菜,同样让皇帝吃的甚为开心,很快把在天子那里的失分抢了回来。她们这一后一妃玩宫斗,互拼家世拼得不亦乐乎,宫廷里其他人可看不过去了。崇祯皇帝的三位后妃中,贵妃袁氏一向忠厚勤谨,很少参与周田二妃的后宫斗争,但这次也受了池鱼之殃皇帝被好饭好菜“钓”着,已经好几天不去她那里了,不得不站出来说句话。

袁氏家中没有那两位的显赫,指望不了后方的支援,只能把注意力放在宫廷本身。于是她找个机会。跟负责御膳房的管事太监轻飘飘说了一句一你们御膳房乃是天下第一厨房,不能过于墨守陈规啊,搞得现在天子经常去吃妃嫔们的后宫小厨房,总也不像个样子。

这句话一压下来,御膳房的管事太监顿时傻眼了。咱能怎么办?御膳房的材料都是有专人固定采买,不像那些小厨房自己搞,机制灵活啊。

但领导交待下来的事情必须办好。这是没才任何理由能推脱的。才条件要办,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办!在这方面,不管古今中外,宫廷民间,都是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