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迷失在一六二九 > 二七三 战后事宜

迷失在一六二九 二七三 战后事宜

作者:陆双鹤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1:42: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二七三 战后事宜

公元一六三一年,十一月,在经历过一场惊天动地的激烈大战之后,大明王朝终于不得不放弃依靠武力剿灭琼州府短毛势力的念头,转而考虑些比较温和的手段。

随着北京城中皇帝旨意的下达,这个规模庞大,运转缓慢的政权开始正式把“琼州髡人”作为一股可以与之打交道的政治势力对待,而不像先前那样仅仅视之为叛逆了。

对于穿越众们,这当然是一个好消息。只不过,最近这段时间他们完全无暇顾及明王朝的反应,因为接二连三冒出来的诸多“战后事宜”,让原以为战争结束后就可以放松一点的短毛们个个焦头烂额……

首先就是收纳本年度粮税的事情,本来这事儿在打仗之前就该进行。只是当时所有人都忙于备战,上头短毛大爷们顾不到,下面小吏自然也乐得轻松,拖拖拉拉的,这件事情就被耽搁了。

不过官府可以忘记,下面那些纳税户可不敢忘。自古官字两张口,现在是上面一时疏忽没想到要来收税,到时候却反口一喷:你们这些刁民蓄意逃税!说不定就是几倍的重罚下来啦――大明胥吏玩这套很熟练的,虽说现在琼州岛上是短毛当权,可下头小吏还都是原来那些人,难保这一手不再被用出来。

更何况短毛这次是打了大胜仗,朝廷出动好几万大军,还拉上西洋夷人充当先锋,却连海滩都没能走出就被打了个落花流水。现在就是最迟钝的人也能判断出:这琼州岛上一切以后必定是短毛说了算,既然以后一直都要在短毛手里混饭吃,那这时候还不放聪明点,赶紧主动来投效么?

于是,在经过了几天的消息传播期之后,从十一月初开始,琼州岛上各地就陆续有人牵牛驱马,推着大车小车前来主动向短毛纳粮完税了。去年已经向短毛交纳过物资钱粮的富户们自不用说,这时候都举着去年发给的“标兵户”“模范户”之类牌匾,敲锣打鼓的前来祝贺。而很多本来属于官绅免征地,去年时短毛都没敢去骚扰的,这时候却也自动找上门来,表示要“劳军”。

穿越众这边也能想到他们的心思――所谓“官绅免征”不过是大明的规矩,去年短毛没去动他们只是因为立足未稳,不想树敌太多而已。这一点那些士绅自己也清楚。到了现在,既然短毛已经在岛上站稳脚跟,这些以明帝国官职作为靠山的家族当然也不会逍遥太久了――短毛们连大明的皇帝都不鸟,怎么可能在乎大明的官儿?

能够做到一个大家族掌门人的,肯定不会是傻蛋,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他们肯定明白。既然明帝国的势力已不太可能卷土重来,那么及时转变立场,尽可能保持家族延续下去才是上策。

而且,经过一年多的冷眼旁观,短毛已经证明他们的统治能力并不差,比起明王朝的短视和愚蠢,短毛的政策在很多方面都要远远超出。前些日子凡是与短毛合作的商家,地主,甚至是普通农户都取得了相当大的好处――那些士绅虽然不加入,却都看着呢。

在这种情况下,就是当初对战斗结果最为乐观的解席等人也没料到,他们所取得的这场“反围剿”战斗的胜利,其效果居然如此之大――从十月末开始,前来“劳军”以及“慰问”的本地乡绅就络绎不绝。那些当初他们想要去拜访,却遭到婉拒的很多书香大户,其当家人物这时候却主动找上门来,不惜在门房等上好几个钟头,喝上一肚子清茶,只是为了能和短毛首领说上一两句话……

临高方面自然是以李明远教授为首,琼州府这边则由解席带头,但其实所有人都要出面接待――否则人手不够。整整半个多月,穿越众都忙着接待“人民来访”。

――首先要热情接受对方的祝贺,并且向对方表示最诚挚的感谢,之后就彼此都关心的话题……主要是关于这些大明王朝士绅在短毛统治下的地位问题……进行一系列友好而亲切的交谈,向对方充分传达短毛将建设一个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等等诸如此类。谈话的基调乃是根据李老爷子和参谋组共同制定出的底稿来进行,无非就是那几句,不过那些士绅们想听的也就是这几句,基本上都会满意而归。

对于有更进一步合作要求的――主要在商业方面,则由林峰或茱莉这类“专业人士”出面接待。如果是以前,让茱莉这样的女性去和别人谈商业合作,很可能会被认为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但是现在,这位女掌柜的名声已经流传在外,那些家族首脑们反而为能够和这位传奇女性当面对话为荣,再也不敢对其有丝毫小觑。

除了士绅富户向短毛表示臣服之外,海南岛上其它地区的前明官府也逐渐改变了他们的态度。本来,除了短毛直接占领的临高,琼州两地,以及夹在两地间的澄迈有点摇摆不定外,岛上其它地方的官府仍然是奉大明为正朔。

当然他们既没有能力,也不敢直接出兵来讨伐短毛,但对于这边的统治也完全不加以理睬,除非要钱要粮的时候倒是会大大方方伸手,不过打过来的报告也依然是发给大明的琼州府官员,准确说是发给王璞――尽管人人都知道王璞终究还要从短毛手里要钱要粮,而非从大陆上调拨。

先前穿越众倒是容忍了他们这种两面派行为,对于地方上的物资要求也尽量予以满足。本来穿越众对于这些州县的要求并不高――花钱买个平安,别给琼州这边找麻烦就行。工业组所需要的不少矿产资源和原材料是需要从各地购入的。拿人手短,依靠这些物资的力量,这一年来当地官府对于老百姓把矿石原料卖给短毛基本采取了默认态度,虽不主动支持,却也从来没阻挠过。

不过同样是在这场大战之后,用不着短毛方面表露出来,那些地方政府官员们自己就意识到――原来的观望骑墙态度快要行不通了。攘外更要安内,在摆脱了外部威胁之后,短毛军迟早会把注意力转向琼岛内部。中国人历来注重大一统,琼州岛作为一个整体,短毛肯定不会再容忍其它州县游离于他们的统治之外。

于是,从十一月开始,先是附近的安定,文昌,儋州,然后就是稍远一点的昌化,感恩,乐会,文昌等县……最后包括处在岛屿最南面的陵水,万州,崖州等地,其官府先后派来了县中主簿,佐吏等二三号人物,携带了龙诞犀角等珍稀土特产,前来探听消息。

对于这些人,穿越众这边是安排了王璞,严文昌等人去接待。因为到现在为止,他们其实还不太会和明王朝的官员打交道。跟本地官员的交流是在己方占据了绝对优势,根本不用在乎对面想法的前提下得以进行;而先前和明朝大陆官员的谈判则是在半对抗,半敷衍的气氛中展开;对于当前这种虽然占据大义名份,却还不能完全控制局面,彼此之间相对较为平等条件下的交流,他们还不太能控制好尺度。

好在王璞对这方面却很擅长,他的身份也很合适――即使在原来那个明王朝的官僚系统中,王璞也是那些人的上司。在接见那些人时,摆出长官的架子也是理所当然。只不过让那些小吏们颇感意外的是,这位王推官大人明明是为短毛在干活的,也是在短毛的允许下才能出面。可在会谈中却居然一本正经告诫他们:在具体的行政事务上,他们要听从琼州府的安排。但在是非观念上,却要继续向大明朝保持忠诚!

这种看起来自相矛盾的说法让那些地方官员们迷惑不已――不是说变天了么?对此王璞则很快乐的告诉他们:短毛无意反叛大明,关于招抚的事情很快就会有个定论,短毛在明王朝的地位问题不久就会得到解决。

这也许只是王介山的个人执念,但对于那些本来就是明朝士子出身的地方官员们,却是一个很好的借口:既然仍是在为大明效力,他们在执行来自琼州府的命令时,心理压力就会减小许多,不必担心因此背上叛逆之名。这样哪怕到时候朝廷再要追究起来,他们也有托辞可以解释了。

最终,通过王璞等人的斡旋,琼州岛上三州十县,除去原来就被短毛占领的临高,琼山两地外,其它各处官衙的首脑人物,陆续派人携带记录着本地人口钱粮的簿册,于崇祯四年的最后一个月中,先后来到州府,正式向短毛表示输诚。

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然而就在穿越众们以为从此之后岛上将会是他们的天下之时,一桩意外事件却打破了他们的幻想。

十一月十五日,正当琼州府众人聚在一起,度过他们来到明朝后的第二个纪念日时,从临高方面忽然传来一条消息:

地质勘探组的首脑人物舒中被人扣押了!而扣押他的,竟然是一直以来同他们合作愉快的那处“花脚黎”寨子。

回来了,呵呵。

少的一节明天会补上,后天正常更新不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