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型月,人类爱模拟器 > 第二章 失败的教化

型月,人类爱模拟器 第二章 失败的教化

作者:一只咪咕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0: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越国,果然是最后的霸主,态度真是傲慢啊……”

苏凯看到越国使者要求的,所有能够出兵万人的诸侯,都要去鄫地参加诸侯会盟,届时承认越国为诸侯霸主。

这个选址非常有趣,就在几年前,越王翳趁着田和忙活着代齐事宜的时候发病讨伐,鄫地的国君亲齐而轻越,认为齐国肯定会帮他,结果就是齐国执政田和不敢派兵,生怕带兵的将军心向姜姓吕氏,反过来攻击自己。

现在田和满脑子都是想的怎么把齐国宗室灭掉,小弟没了还可以再找,越国打上门来就龟缩认怂,自己代齐失败可是要全族完犊子的。

结果自然就是鄫国灭,越国选择在这里炫耀武力,召开诸侯会盟。

但苏凯却知道这是越国最后的辉煌了,在越王翳晚年开始了越国贵族相互攻杀的诸咎之乱,一直到几十年后的无颛才算是终结。

“去看看也好,考察一下这神代华夏的大地。”

苏凯从自家的藏书中了解过如今的华夏族处于大分裂时期,不仅语言不通,货币不通,习俗不通,就连度量衡也不相同。

甚至在更早之前,华夏和蛮夷的区分都很模糊,很多诸侯会驱使蛮夷攻伐其他诸侯,直到发生被封为诸侯的蛮夷,申戎攻杀周天子事件。

“申戎都已经是诸侯了,就为了一个太子位就直接攻杀天子……”

苏凯觉得莫名其妙,对申侯的脑回路感到惊奇。

毕竟他也没落得好,天子东迁,却把祖地西岐封给了秦国,申国自然很快就被秦国历代贤君灭了。

“难道蛮夷的脑回路都是这么费解的嘛?”

苏凯想了想,决定去观察一下赤狄人。

赤狄人不建城邑,他们会修建城邑,但是却从不建城而居,比如苏凯驱使他们修建苏国国都温邑,他们也能修的干净利索。

可苏凯叫他们进城,他们却说什么山中野人不便进城而居,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活的,他们已经适应了,还是不进城了。

“少君,您来了。”壮汉黐脸上挂着货真价实的感激涕零:“您这样,将我们卑贱的野人放在心中,实在是让我们这些野人如何是好?”

“我们该如何报答您的恩情?”

“……黐,你们赤狄人识字率多少?”苏凯站在山顶,俯视着脚下如同蚂蚁一样的人:“有多少人可以看懂文字,懂得法术?”

“蛮夷野人没有文字,就连语言都是学习文明的华夏族。”

黐依旧恭敬的说道:“所以儒家圣贤孔夫子才会说我们是不堪教化的蛮夷,并且提出了华夷之辩。”

“华夷之辩啊……”作为后世的现代人,他其实并不认同华夷之辩,只不过是礼仪不通,就将对方粗暴的列为敌人,未免也太过于极端。

更何况,就算华夏诸侯也不怎么尊重周礼,相互之间杀的人也不比蛮夷杀的少。

于是苏凯说道:“我不认同这样的道理,孔子是两百年前的先贤,他的道理或许适用于那个时代,或许不适用……”

“但是,一个两百年前的死人,他的道理一定不适用于现在!”

历史是一道向上螺旋发展的长河,任何崇古行为都是愚蠢的,古时贤王的政策到了现在也一样不适用。

不说几百年前的人,就算是现任君主,颁发的政策,不管是善政还是恶政,至多两三年,就会被扭曲偏移原本的意义,被贵族曲解为对自己有利的政策。

就比如被现在所有华夏人尊崇的周礼,在后世看来还不如搞点封建制度,还先进一些。

黐低下了头,再抬起时眼中满是泪水,他哽咽的说道:“少君,您是第一个愿意为吾等蛮夷辩解的好人……”

——

“所以,好人的下场,自然就是被夺走一切啊……”

黐站在温邑面前,他的身后是十几万狄人,不仅是赤狄,还有长狄人,白狄人。

不过白狄人来的很少,他们是狄人中最强的部族,已经谋划在晋国内部建国了,国号就是中山。

苏凯已经离开了温邑,自然是为了响应那位春秋霸主的号召,不过和其他诸侯不通,他什么都没带,只有自己一个人,一个十一岁的小孩儿,自己一个人前往了鄫地,去参加诸侯会盟。

苏明站在城墙上,淡然的看着十几万狄人聚集,他目光平静的摇头叹道:“真是年轻啊,一不留神就搞出这么大的乱子。”

“不过这样也好,用苏国上下所有子民的命,来换取凯对蛮夷的警惕,否则那个天真善良的家伙,迟早要被蛮夷害死。”

明知会死,可苏明毫无波澜,他早就做好了苏国灭国的准备,有苏凯镇着多当了几年苏君已经满足了。

而且,他已经很累了。

所以,他没有选择用语言劝阻苏凯,而是默默地看着,看着苏凯这几年的所作所为,最终,他露出了一个满足的微笑:“这小子,真能干啊,就算不当国君,去别的国家,也能混到上卿吧?”

“飙,你带着国内最后的珍藏,去找你的家主吧,做完这一切,你就自由了,可以为自己而活。”

苏明看着身后站立的几位家臣,说道:“今日一同赴死,你们为我殉葬,倒也不负当初誓言。”

“给全城国人发放武器,我也要启动苏国最后的手段了。”

有苏氏传承古老,自夏末追随成汤入主中原,最著名的人物就是冀州侯苏护之女,九尾狐苏妲己。

而这位被称之为‘九尾妖狐’的祸国妖妃,其真身乃是崇高的太阳神。

苏明打开了王宫中的密室,他抬头看着上面绘着的金面白毛九尾狐,擦了擦眼角的泪,感慨道:“子孙无能,今日宗庙即毁,倒不如由祖先亲自来毁灭!”

别人不知道怎么回事,苏氏自然清楚苏妲己的本相,也知道这位性格恶劣的妖妃祖先,根本不可能留下什么温和的手段。

故而千年以来,哪怕苏国遭遇邻国欺凌,天子偏袒,也都没想过拿出来跟他们爆了。

但是现在,苏明心中已经没有遗憾,虽然没有宗庙社稷,但是有子孙传承,不至于使祖宗无祀。

——

黐看着宫殿上方浮现的九尾狐虚影,目光中透着贪婪,他撕开衣服,身体上有着一只神骏的山鸡。

这是赤狄人的图腾,长尾山稚。

“区区九尾狐,还好也是图腾,而不是神位,更不是天帝。”

黐心生侥幸,在华夏神代,图腾神才是主流,但是在图腾神之上,则是各国的天帝。

比如秦国的四帝、齐地八主、楚国太一,晋国昊天等等……

而在这些被尊奉为天帝的大神之下,还有诸如东君、风伯雨师、雷公电母的神明,每一种都在图腾神之上。

图腾神想要晋升真正的天神,自然就需要吞噬其他的图腾。

九尾狐图腾的确不算少,但白毛九尾狐却不一样。

因为这代表了象征着太阳神的金面白毛九尾狐,放眼全世界的神代,也是最崇高的大神之一。

黐身上的山鸡图腾越发活跃,在场的狄人甚至能听到那图腾兴奋的尖鸣。

宫殿上方的九尾狐虚影越发凝时,但却依旧不如苏凯那天,身后那如有实质的九尾狐。

温邑已经被攻破,黐身上的山鸡图腾已经化虚为实,眼见那山鸡正要扑向九尾狐的时候,却戛然而止。

因为,天上出现了第二个太阳。

“羲和之未扬,若光何华?”

最后的最后,黐只能听到这豪迈、苍凉的歌声,他无奈的叹了口气:“真是的,怎么还有这种手段啊,之前从来没暴露过的,华夏人可真卑鄙。”

“可惜看不到少君回来之时的神色了,那表情一定有趣极了。”

“嗯……可什么是有趣呢?”

紧接着,一切归于虚无。

——

苏凯来到了鄫地,却只觉得啼笑皆非,所谓的诸侯会盟,万乘之国齐楚晋秦都没有派人来,就连千乘之国郑卫鲁宋也没有,只有几个零星的小国。

苏凯本想转身离开的,不过来都来了,倒也不如先进去再说。

虽然苏凯是一个人来的,但在这个血脉尊卑论高低的时代,一个贵族在哪里都会受到尊敬,倒不如说越王翳其实很高兴,又来了一个诸侯,他这诸侯霸主的地位又高了一点。

不过有人对着越王翳耳语了一番,他的神色突然变得很怪异,他看了苏凯几眼,似乎想说什么最终还是没说,点了点头,宣布开始会盟。

会盟的流程很繁琐,持续好几天的大礼节,虽然大国没派人来,不过周天子赏赐了胙肉,也算是承认了越国的霸主地位。

苏凯每天都在和其他诸侯交流,在最开始的旁听,到后面的出主意,他总能一针见血的看出所有的问题的关键所在,并且给出针对性的策略。

苏凯之名很快在诸侯之间流传。

这也是这个时代贵族公卿扬名的最好手段,因为在这个时代,周礼将人分为三六九等,天子、诸侯、上卿、士大夫以及平民和奴隶。

周礼无所不包,制定周礼的周公旦甚至规定了每一个阶级的人每一顿饭吃什么,每天的活动、享乐的规模,乃至于死后的殉葬都有制度标准。

在这个时代,有名声传扬的人一定是被贵族群体所接纳宣扬,因为占据绝大多数的平民和奴隶没有发出声音的能力与渠道。

史书只会记载英雄才子,明君贤相,而不是芸芸众生。

直到会盟的最后一天,越王翳邀请苏凯问策。

在这之前,所有的诸侯都已经向苏凯问过策略,最重量级的人物自然要等到最后。

越王问道:“公子凯,你觉得寡人的国家如何?”

“日暮西山。”苏凯没有遮掩的意思:“昔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但就像吴王夫差灭越之后难以降服越人,才没有杀掉勾践一样,越人也难以降服吴人。”

“吴国旧贵族和越国贵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刻,而越王您只知道争霸,忽略了对国内矛盾的转移,还有越国宗室的内乱,总之在我看来,越国虽然是霸主,但却日暮西山,远不如晋楚秦齐。”

春秋末期是吴越争霸的时代,春秋末期一百年的霸主,只有吴国和越国。

但这却有前提,晋楚争霸相杀几百年,打了几百年,最终全都因为频繁的战争吃不消,所以晋国在楚国背后扶持了吴国,将晋国最先进的兵法战术带给了吴国。

而楚国也不甘示弱,一边和秦国结亲,一边扶持越国输入楚国的兵器战阵,使得越国在吴国背后牵制,晋楚两个大国开始了代理人战争,一旦吴越决出胜负,将决定晋国是否攻击楚国。

结果出现了伍子胥逃亡吴国,将吴国国力带到了鼎盛,又寻来了孙武,使得吴国的军队战无不胜,甚至一路攻克楚国国都。

本来晋国应该顺势南下灭楚,贯通南北,成为真正一家独大的大国,但是晋国恰好也发生了六卿内乱,最终经过百年厮杀,只剩下了赵魏韩三家,谋划分晋。

于是乎,楚国元气大伤,晋国内乱,秦国与西戎交战,齐国与东夷交战,最终霸主便是吴越二国。

但这却充满了侥幸,楚国元气大伤,却并不是无法恢复,经过一百年的修养,楚国的国力逐渐恢复到鼎盛,到时候一定不会是楚国的对手。

“是么?”越王翳虽然不信,但却没有发怒,他哈哈大笑道:“公子凯,你的理论很有趣,楚国前些年还一直都在派质子入越,如今以王后去世为借口叫回了太子,但也年年上供。”

“越国自先祖勾践争霸以来,百年来世代霸主,晋国三卿生乱,齐国田氏谋国,秦国远在边陲,而我越国靠近中原,当今天下,谁能与越国争霸?”

“不过你说的很有道理,不如来越国,寡人拜你为上卿。”

这就是以血脉尊卑论高低的时代,即便苏凯只有十一岁,即便他是外国人,但他是贵族,他就可以寸功未立,而被其他国家的国君拜为高官。

苏凯摇头叹息:“如此轻率的拜一稚子孩童为上卿,越王啊,我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了,你再这样下去,越国迟早要完。”

哎,你这小孩儿.jpg

越王翳终于生气了,他冷笑道:“也对,寡人求贤若渴,险些忽略了公子凯你是一个想要接纳蛮夷狄人为国人的蠢人,你真的不是宋人吗?”

“寡人的国土内也长了一点淮夷,可别到时候你又脑袋发昏,想要劝寡人也接纳淮夷为国人。”

“端下去吧端下去吧!”苏凯无奈的摇了摇头:“周礼把人分为三六九等也就罢了,怎么老百姓也分层啊?”

不说奴隶和贵族,甚至就连平民也分为国人和野人,而国人的地位高于野人,只有国人才能够当兵,野人不配。

看到苏凯的脸色,越王便知晓这小孩儿的意志坚定,没办法说服。

不过看在苏凯不远千里从温邑来到鄫地参加会盟的份上,他还是提醒道:“公子凯,寡人提醒你,蛮夷戎狄野性难驯,敌视诸夏文明历来已久,不光是因为华夷之辩。”

“早在夏启开创家天下的时代,蛮夷戎狄就开始了与诸夏文明交锋的先河,直到如今已有数千年。”

越王语重心长的说道:“可是为何古代贤王,从未有人能够降服蛮夷戎狄呢?”

“因为你们没有把人当人啊……”苏凯面色平静,没有被越王动摇心神:“你们打心眼里就不把人当人,对待子民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外人?”

“教化会失败,一定是因为你们教化的方法不对。”

“是么?”越王哈哈大笑了起来,良久,他终于放弃了与苏凯交流,他站起身来,看着苏凯,说道:“那么,我等着你成功的教化蛮夷,我等着你将自己的名字垂于青史之上。”

——

在返回温邑的路上,苏凯遇到了飙,父亲的家臣,也是苏氏的家臣。

一阵夹杂着风雷的声音响过,一个身材瘦长的男人出现在苏凯面前。

他单膝跪地,将竹简交给了苏凯,然后平静的叙述道:“少君,苏国亡了,国君殉国,他令我将有苏氏最后的珍藏带出来交给你。”

“苏国灭亡了……”苏凯心中已经有了预感,他总得和狄人脱不开关系。

“是的,您‘降服’的狄人引长狄、白狄入境,一同毁灭了苏国。”

飙的脸上闪过愤恨、厌恶和悲伤,最终化作无奈,他带着满腔的疲惫,长长的轻叹道:“唉……”

“国君交给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我们五人曾经相约,与国君同死,与国家同死,如今我已经晚了一步。”

说着,飙抽出剑来自刎而死。

温热的血溅在苏凯的脸上,他却满是疑惑的擦了擦脸上的血。

“不应该啊,难道是我待他们还不够好吗?”

“不,赤狄人和华夏人不一样,和人类不一样。”

苏凯的眼中闪过一丝迷茫,他认为自己观察的人类已经足够多了,但是现在,他却觉得还不够多。

若是真的了解赤狄人,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若是真的了解教化,他应该已经降服了赤狄人。

所以,他还要继续努力,继续积累。

“我对这个时代的了解还不够深。”苏凯收起竹简,并且决心将其束之高阁。

若以见闻来论,先人的见闻已经落后于这个时代,不再适用。

若是以法术来论,唯一能限制苏凯法术的只有想象力,只要他愿意,他可以创造出世上任何一种法术。

——

【12岁,你开始游历华夏,而你的行为也招致了诸侯的嘲笑,并且已经有人开始写书。】

【从前有一个宋国人,因为轻信蛮夷……】

【而你却依旧坚持己见,你认为,教化失败,只是因为你没有真正的了解赤狄人,没有了解对方想要什么。】

【你认为华夏人想要的东西,赤狄人却不一定喜欢,而赤狄人喜欢的东西,华夏人也不喜欢。】

【所以,以华夏人追求的东西去教化赤狄人,这才是失败的原因。】

【你开始思考如何入手。】

【13岁,你一筹莫展,你接触了不止一个蛮夷部落,远在西方边陲的鬼方、犬戎、义渠,中原的狄人,东方的夷人,北方的杂胡……】

【可所有人都拒绝了你的教化,并且在你走后继续杀人。】

【你的柔仁毫无用处,反而致使更多人遭遇迫害。】

【只要你使用法术,就可以很轻松的支配他们,但你现在对蛮夷依旧抱有希望,你不愿意让法术凌驾于人的智慧之上,你认为思想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

【只有活跃的思想,才能够激发创造出无限的可能。】

【14岁,你一无所获,除非支配人类,否则你无法阻止任何一场杀戮。】

【你没有救人的义务,即便是蛮夷在你面前搞大屠杀,你也可以袖手旁观。】

【但若是你想要插手别人的因果,就不能只做一半,要么不帮,帮人就要帮到底。】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蛮夷对华夏的敌意,似乎刻进了灵魂之中,你怎么也无法教化他们。】

【15岁,你的教化依旧没有任何进度,你终于放弃了自己独行。】

【你的见识或许因为源远流长的历史而变得深邃厚重,但将名字垂于青史之上的诸子先贤,他们的智慧一定有可取之处。】

【你选择游历,拜访各国的诸子学派,以别人的学说,丰富完善自己的理念。】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化蛮夷的想法,诸子学派,甚至是各大诸侯都有涉猎,只不过所有的学派都没有完成这个课题。】

【16岁,你回到了故土,而此时这里已经成为了韩国的地盘。】

【以你的实力,可以轻而易举的讨回故土,但是你没有这么做。】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纣亡,苏国的灭亡符合历史周期律,你没必要干涉,更何况你也不想做国君。】

【你转身来到了郑国,此时的郑国,已经在韩国的打击下摇摇欲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