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天宝谜案 > 第8章 夜探秘窟惊雷现

天宝谜案 第8章 夜探秘窟惊雷现

作者:衙门人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1:2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圣旨的墨迹未干,刑部衙署的空气却已彻底凝固。高平阴鸷的目光如同黏腻的蛛网,紧紧缠绕着侯砚卿交出的那些卷宗——关于波斯邸的搜查记录、米赫达德的初步口供(自然是经过删减的)、萨珊居的地图,甚至包括那个被重新锁死的、象征性的空金匣。唯独那几张承载着癸巳夜滔天血案和谋逆铁证的焦黄乐谱残页,早已被侯砚卿贴身藏匿,如同蛰伏的毒龙,紧贴着他滚烫的心脏。

“侯大人,好自为之。”高平尖细的嗓音带着一丝得逞的冷意,手指拂过封存的卷宗木箱,如同抚摸战利品。他身后,京兆府和御史台的官员垂手肃立,眼神复杂,既有对这位年轻侍郎突遭罢黜的同情,更有对上意难测的惶恐。

侯砚卿面无表情,深青色的常服取代了绯袍,银鱼袋也已解下。他立在堂中,身影在灯火下显得有些单薄,却又像一柄收入鞘中的绝世名剑,敛去了锋芒,只余下深不见底的沉静。他微微颔首,声音平淡无波:“有劳高常侍。”说罢,不再看任何人,转身便走。步履沉稳,穿过一道道或惊愕、或惋惜、或幸灾乐祸的目光,径直走出了刑部那扇象征着权力与律法的森严大门。

门外夜色如墨,浓云低压,不见星月。湿冷的晚风卷起街角的落叶,打着旋儿扑在脸上。侯砚卿没有停留,没有回头,身影迅速融入务本坊纵横交错的幽深巷道。他熟悉这里的每一块石板,每一条岔路。七拐八绕,确认身后绝无跟踪的“尾巴”后,他在一座供奉着不知名土地神、香火早已冷落的破败小庙后墙阴影处停下。

墙角一块松动的地砖被无声移开,露出仅容一人钻入的狭窄洞口。一股混杂着泥土和陈年香灰的潮湿气息扑面而来。这是早年一位隐遁的刑部老吏留下的秘密通道,连通着早已废弃的、前朝遗留的一段地下引水暗渠。侯砚卿侧身滑入,又将地砖复原。眼前彻底陷入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

他并未点燃火折,而是凭着惊人的方向感和触觉,在狭窄、湿滑、弥漫着腐朽气息的甬道中无声穿行。指尖划过冰冷粗糙的石壁,脚下是深浅不一的积水。黑暗中,只有自己压抑的呼吸和心跳声被无限放大,如同战鼓擂在胸腔。癸巳血案的真相、安禄山的狼子野心、柳含烟(霓裳娘子)以生命刻下的控诉,还有那停职的屈辱与杨国忠狰狞的嘴脸…在绝对的黑暗中反复交织、碰撞,灼烧着他的神经。

不知过了多久,前方终于传来极其微弱的水流声和一丝若有若无的、混杂着霉味和乐器的陈旧气息。他停下脚步,摸索到一处石壁的缝隙。将耳朵紧紧贴上去。

外面,是死寂。太乐署库房特有的、那种被尘封时光和无数秘密压得喘不过气的死寂。看守的老吏似乎早已睡熟,连鼾声都听不见一丝。

侯砚卿屏住呼吸,从怀中摸出一根细若牛毛、顶端带着精巧倒钩的乌金丝。这是西域老仵作所赠,专破精巧机括。他将乌金丝缓缓探入石壁缝隙,极其缓慢地、如同最耐心的毒蛇般向深处探去。指尖传来细微的触感反馈,他全神贯注,感受着内部机括的咬合与纹理。

“咔哒…”

一声轻微到几乎被水流声掩盖的脆响。石壁内传来极其细微的齿轮转动声。紧接着,一块三尺见方的石板,如同被无形的力量推动,悄无声息地向内滑开!露出一个仅容一人匍匐通过的黝黑洞口!

一股更加浓烈的、纸张霉变、虫蛀和尘封乐器散发的陈腐气息,如同沉睡了十年的幽灵,猛地涌出!

侯砚卿没有丝毫犹豫,身体如同没有骨头的狸猫,瞬间钻入洞中,反手将石板轻轻推回原位。眼前依旧是浓稠的黑暗,但那股熟悉的库房气息让他瞬间确定了自己的位置——正是他白日发现《太乐署内廷供奉实录》和《破阵乐》残谱的那个角落!

他伏在冰冷、积满灰尘的地砖上,一动不动,如同融入黑暗的石块。耳朵捕捉着库房内的一切声响。远处角落,传来看守老吏几声模糊的梦呓和翻身压动床板的吱呀声,随即又陷入死寂。

安全。

侯砚卿这才摸出一个小小的、裹着厚厚黑布的风灯。掀开布罩一角,只透出极其微弱的一线昏黄光芒,堪堪照亮眼前尺许之地。他如同暗夜中的壁虎,贴着巨大的木架阴影,无声地移动到白日翻动过的那堆卷册前。

目标明确——柳含烟(霓裳娘子)!那个以“替”身份进入癸巳夜死局,最终带着惊天秘密隐姓埋名、最终又惨烈焚身的女舞伎!她在这太乐署十年,以霓裳娘子的身份名动平康坊之前,必然还留下过别的痕迹!那些被署丞刻意忽略、甚至企图销毁的痕迹!

借着微弱的光线,他的手指如同最精密的探针,拂过一册册落满厚尘的舞部名录、日常用度记录、俸禄发放册…纸张脆弱,墨迹模糊。他看得极快,目光扫过一个个陌生的名字,寻找着开元二十一年之后,与柳含烟可能相关的任何蛛丝马迹。

时间一点点流逝。库房内的死寂和黑暗仿佛有重量,压得人喘不过气。看守老吏的鼾声时断时续,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

突然,侯砚卿的手指在一本极其破旧、边缘被虫蛀得如同蕾丝般的《舞部杂役器物损补录》上停住。开元二十二年春的记录里,一行潦草的字迹引起了他的注意:

三月初七,丙字库旧鼓架散,弃置。杂役柳氏(名不详,新入),擅取鼓架残木数片,私用。申斥。

柳氏?新入杂役?擅取鼓架残木?

侯砚卿的心跳骤然加速!柳含烟癸巳夜(开元二十一年九月)后失踪,开元二十二年春便以“柳氏”的模糊身份重新出现在太乐署杂役名册中!她取鼓架残木做什么?一个杂役,要木头何用?

他立刻循着这条线索,在旁边的《丙字库器物进出流水》中快速翻找。终于,在开元二十二年三月初八的记录中,找到一条更不起眼的备注:

丙字库东墙根,废弃鼓架残骸一堆,清点无误。唯缺…中心承轴圆木一段,长约一尺二寸,径约三寸,疑被鼠啮或…前日杂役柳氏所取?无关紧要,遂罢。

中心承轴圆木?长约一尺二寸,径约三寸?这尺寸…不像能做寻常器物!

侯砚卿眼中精光爆射!他猛地站起身,借着风灯微弱的光芒,锐利的目光如同探照灯般扫向库房深处那个阴暗的角落——丙字库的位置!他记得那里堆满了破旧的乐器、废弃的布景道具,如同一个被遗忘的坟场。

他悄无声息地潜行过去。角落里蛛网密布,灰尘厚积。破鼓、断弦的琴、褪色的锦幡…杂乱地堆叠着。他目标明确,直接走向最里面靠墙的位置。果然,一堆腐朽发黑的鼓架残骸被胡乱丢弃在墙角,散发着木头腐烂的酸气。

他蹲下身,不顾肮脏,仔细翻检着。断裂的支架、破碎的鼓皮…唯独不见那截中心承轴圆木!

柳含烟取走了它!她冒着被申斥的风险,取走这截看似无用的木头,必然有深意!

侯砚卿的目光一寸寸扫过鼓架残骸堆积处的墙壁。青砖墙面上布满灰尘和蛛网。他伸出戴着鱼鳔手套的手指,极其缓慢、极其轻柔地拂过冰冷的砖面。触感…触感在一处似乎有极其细微的不同!几块砖缝间的灰浆,颜色似乎比别处略深一些,质地也略显松软!

他屏住呼吸,从腰间皮囊中取出一根细长的银针,小心翼翼地探入那异常松软的灰浆缝隙。轻轻拨动。簌簌…细碎的灰粉落下。缝隙在扩大!

他放下银针,指尖发力,如同最精巧的匠人,沿着那细微的缝隙,一点一点地、无声地抠挖着。指甲缝里很快塞满了灰黑色的粉末。终于,一块巴掌大小的青砖,被他小心翼翼地、完整地取了出来!

砖后,是一个小小的、黑黢黢的墙洞!

一股更加陈腐、还带着一丝奇异木质清香的气息,从洞中幽幽飘出!

侯砚卿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稳住手,将风灯的光线小心地探入洞内。

洞不大,深约半尺。里面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两样东西。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卷用褪色的靛蓝粗布仔细包裹的卷轴。布匹已经朽坏,一碰就碎。露出里面一叠泛黄的、边缘同样有些焦黑卷曲的纸张。展开一看,上面绘制的并非乐谱,而是一幅幅姿态各异、线条极其流畅精准的舞蹈动作分解图!每一个姿态都充满了力量与韵律感,旁边还有细密的注解——正是柳含烟赖以成名的“拟态之舞”的舞谱真迹!其中一页,赫然描绘着一个舞者双臂向上极力伸展、头颅高高昂起、身体绷紧如满弓的姿态,旁边注着三个小字:“焚身祭”!正是霓裳娘子在曲江池畔最后时刻的绝命之舞!

而压在舞谱之下的,是一块长约一尺、直径三寸的深褐色硬木。木质细密坚硬,沉甸甸的,正是那截失踪的鼓架中心承轴圆木!圆木表面被利器精心削平、打磨光滑,上面密密麻麻刻满了细小的字迹!

不是汉字!是粟特文!

侯砚卿强抑住剧烈的心跳,将风灯凑近。微弱的光线下,那些扭曲的粟特文字如同活过来的蝌蚪,密密麻麻地爬满了木柱表面。他快速辨识着开头的词汇,血液几乎瞬间冻结!

癸巳血夜,麟德偏殿。狼神香起,众生皆殁。妾匿梁间,目眦尽裂。

太子(忠王)色如金纸,箸落于案。狼顾者(安禄山)近前,狞笑低语,口型曰:

“殿下勿惊…此乃清君侧第一步…待吾尽诛杨党(注:当时指武惠妃一党)…再为殿下扫平…(此处字迹被利器反复刮削,模糊难辨)…甲子之期…范阳铁骑…当踏破朱雀门…助殿下…登…(此处刮痕更深)”

金匣流转,香名阿勃参。狼神图腾,乃其军中信物。献香者,范阳别将史思明!

妾九死一生,携此秘辛,苟活于世。然狼顾之影,如跗骨之蛆。今香踪再现,大祸临头。此柱藏秘,留待…(字迹到此,变得极其潦草虚弱)…揭此魍魉…盼…青天…

柳含烟绝笔。天宝元年冬。

轰——!

仿佛九天惊雷直接在脑海深处炸响!侯砚卿握着那冰冷木柱的手,抑制不住地剧烈颤抖起来!

米赫达德的口供被证实了!乐谱破译的惊天之秘被铁证了!

癸巳夜血案,安禄山以“阿勃参”毒杀太子宾客及乐工舞伎,史思明献香!

安禄山当众对太子(忠王)耳语的,不仅是“清君侧”的幌子,更是**裸的“甲子血洗两京”、“踏破朱雀门”、“助殿下登…”的谋逆狂言!“登”什么?登基!这分明是安禄山以兵锋为筹码,逼迫、利诱太子与之合谋!而太子当时的反应…“色如金纸,箸落于案”!是惊恐?是默许?还是…心有所动?!

柳含烟不仅目睹了安禄山的罪行,更窥破了太子可能涉入的惊天秘密!这才是她必须被灭口的真正原因!霓裳娘子的焚身,不是结束,而是十年前癸巳血案的回响,是安禄山对知情者最后的清洗,更是对太子的一种警告或…灭口!

木柱上那被反复刮削、模糊不清的字迹,如同无声的控诉和恐惧!柳含烟刻下这惊天之秘,却又在临死前(天宝元年冬)本能地想要抹去某些过于骇人的字眼(尤其是涉及太子的部分)!她最终选择了留下,带着绝望,也带着一丝渺茫的期盼——“盼…青天…”

侯砚卿只觉得一股冰冷的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瞬间蔓延四肢百骸!他背靠着冰冷潮湿的库房墙壁,滑坐在地。手中的风灯光芒摇曳,将他因极度震惊而苍白的脸映照得如同鬼魅。木柱上冰冷的触感和那些扭曲的粟特文字,如同毒蛇的信子,舔舐着他紧绷的神经。

太子!当朝太子李亨(即当年的忠王)!竟然可能…与安禄山的谋逆有染?!十年前那场血案,竟可能是一场针对政敌(杨党前身)的毒杀,一场裹挟储君的阴谋,一场叛乱的前奏?!

这真相的重量,比那金匣,比那乐谱,沉重千倍万倍!足以将整个大唐的根基彻底震塌!

库房内死寂如墓。只有风灯火焰跳跃的哔剥声,和他自己沉重如擂鼓的心跳。

“青天…”侯砚卿低声念着柳含烟绝笔中那绝望的期盼,声音干涩沙哑。他低头,看着手中这截如同烧红烙铁般的木柱,看着那舞谱上“焚身祭”的凄美姿态。

青天何在?这煌煌盛唐之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早已被蛀空!阴谋如同藤蔓,缠绕着帝国的梁柱,勒紧着每一个试图呼吸真相的咽喉。

他猛地攥紧了木柱!坚硬的木质边缘深深硌入掌心,带来一丝尖锐的痛楚,也让他从巨大的震惊中强行拉回一丝清明。不能乱!绝不能乱!

柳含烟用生命守护的秘密,绝不能就此湮灭!安禄山的獠牙已露,太子的嫌疑如山…而杨国忠,那个蠢货,还在为了一己私利,拼命地捂盖子,将唯一能洞察真相的自己踢出局!

必须将这铁证送出去!送到一个杨国忠的手伸不到、安禄山的刀够不着的地方!送到…能真正动摇这危局的人手中!

谁?满朝朱紫,谁是青天?谁能在太子与安禄山这两座大山之间,撕开一道口子?谁…又值得信任?

侯砚卿的脑海中飞速闪过一张张面孔:刚直不阿却势单力薄的御史?手握兵权却态度暧昧的边将?深居简出、明哲保身的宗室亲王?还是…那位看似昏聩、却深谙制衡之术、将皇权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当今天子?!

每一个选择都如同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

就在这时——

“哒…哒…哒…”

一阵极其轻微、却异常清晰的马蹄声,由远及近,踏破了务本坊深夜的死寂!声音急促,正朝着太乐署方向而来!不止一骑!

侯砚卿浑身汗毛瞬间倒竖!他猛地吹熄风灯!库房彻底陷入绝对的黑暗!他如同壁虎般紧贴墙壁,将舞谱和那截致命的木柱迅速塞入怀中,目光如电,射向库房那扇紧闭的、通往外界的小门!

马蹄声在太乐署墙外停下!紧接着是重物落地的声音,压低的呵斥声,还有…金属甲叶摩擦的轻微铿锵!

京兆府?金吾卫?还是…杨国忠派来“善后”的爪牙?!他们怎么会这么快?!

冷汗,瞬间浸透了侯砚卿的后背。他握紧了袖中仅剩的几枚边缘锋利的铜钱,指关节因用力而发出轻微的爆响。黑暗中,他缓缓抽出了腰间那柄从未轻易示人的、薄如柳叶的软剑。剑身冰凉,在绝对的黑暗中,仿佛也敛去了最后一丝微光。

怀中的舞谱和木柱,如同两块烧红的炭,烫着他的胸膛。柳含烟绝笔的期盼,癸巳夜的血,曲江池的火,麟德殿的毒烟…所有画面在黑暗中汹涌翻腾。

退路已绝。秘窟之外,是张开的罗网。

侯砚卿深吸一口气,将冰冷的空气压入肺腑。黑暗中,他的嘴角,缓缓勾起一丝冰冷而决绝的弧度。

那就…杀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