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529章 猫鼠游戏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529章 猫鼠游戏

作者:十月廿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1: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实际上,这倒不能怪琼省这边的众人反应太慢。

一来,用雷达,而且是机载雷达探测潜艇,确实还不是一项常规技术。

二来,合成孔径雷达的探测结果是一系列宽窄不一的暗色条纹,完全不符合任何意义上理解的舰船尾迹特征。

“等一下,还不能这么草率地下结论……”常浩南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如果想保留更多水动力波的特征,可以在归一化灰度变换之前进行一次低秩稀疏分解……我把算法原理发过去,袁工你马上处理一下。”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张晰已经完全坐不住了,已经开始指示旁边一名操作人员准备联系舰队方面,以便迅速汇报情况。

而当他重新抬起头来的时候。

屏幕上,原本模糊的条纹已经变得清晰起来,

那是一个巨大的V形波纹,尖端指向西南方向,后面拖着大约2.5公里的两条痕迹。

“开尔文船波……”王志瑾的呼吸几乎停滞,声音也突然变得锋利,“潜艇水下航行的特征波纹!”

“而且规模很大。”更熟悉潜艇业务的张晰补充道,“根据波纹角度和长度……呃……长度应该不可靠,总之航速应该在10节以下,排水量不小于3000吨级。”

SAR只能探测到浅水区的水波特征,而对方显然是在一边航行一边下潜,那么实际留下的尾迹很可能远远比图像上显示出来的更长,只不过没办法被探测到而已。

“快,接舰队指挥部!”张晰蹭地站起身,整了整身上的衣服,接着戴上军帽。

半分钟后,另一块屏幕上显示出一处繁忙的指挥所景象。

“指挥员同志。”张晰敬了个礼,也顾不上客气太多,开门见山地报告道,“我们在分析昨晚侦察结果的过程中,发现有一艘不明潜艇经吕宋海槽附近向西南方向航行,准备进入九段线……”

屏幕上原本还一脸和善的舰队指挥员迅速变成一脸核善:“坐标,还有目标属性?”

“正在发送侦察结果……”张晰的额头上已经流出了些许汗水,“但这项情报是由无侦8的空中侦察完成的,所以暂时无法确定目标属性,我建议出动一个驱护舰编队和固定翼反潜机进行搜索……”

“……”

这话说到后面,连张晰本人的声音都已经小了下来。

这张雷达图像拍摄于大约10小时之前,如果目标是一艘核潜艇,那么应该已经航行到了一百海里甚至更远以外。

以周边区域复杂的海域情况而言,靠几艘军舰和几架飞机搜索这样大的范围,属于物理意义上的大海捞针。

实际上,这也是为什么在信息化水平高度发达的现代,单打独斗的核潜艇仍然能发挥巨大的威慑作用——

除非扼守关键水道,否则实在是太难找了。

无论舰队还是反潜机,在浩瀚大洋面前都几乎不值一提。

以至于攻势反潜任务极其难以开展,只能时刻拉满警惕被动防守。

但这个时候,屏幕上的指挥员已经看完报告,抬头分析道:“还没有那么悲观……吕宋海槽的深度大于2000米,核潜艇完全没必要冒险上浮到这样浅的深度……所以这大概率只是一艘常规潜艇,为了充电或者高速航行,才临时选择了十几米的深度。”

这个结论让脸色有些发白的张晰重新打起精神:

“美国海军没有常规潜艇,所以大概率是苍龙级,或者……应该就是苍龙级”他迅速做出判断,“AIP系统能够维持长时间潜航能力,但速度很慢,在周边威胁度较低的情况下,有可能选择通气管航行或者充电。”

韩国的孙元一级同样拥有AIP系统,但排水量只有不到2000吨,不符合目标特征。

袁孝康的声音从旁边传来:“这张图像拍摄于大约10小时前,既然它已经回到了深水区,那么就以典型的4节航速计算……”

“40-50海里的半圆形范围,还有可能依靠舰队结合固定翼反潜机完成搜索!”张晰补充道。

仅仅几分钟后,作战命令下达:

星城号、江城号和黄山号编队结束对日向号的跟踪,用最快速度赶赴相关海域,同时派出两架空潜-200反潜机进行概略搜索,另外四架进入待命状态……

……

但会议室里的气氛依然凝重。

因为,他们还面临着另一个问题。

“那片区域大部分都是公海。”王志瑾眉头紧锁,“就算找到它,只要对方不主动上浮,我们也不好采取武力措施,最多只能吓唬一下。”

“但是海自的冬潮号在几年前曾经吃过一次亏。”张晰叹了口气,“如今恐怕没那么容易再被吓出来。”

“……”

“我有个设想。”

直到这时,众人才想起来另外一通的视频通话还没切断。

常浩南的眼睛微微眯起:“南海水下的地形相对复杂,潜艇高度依赖多波束声呐导航。”他停顿了一下,“理论上,如果能有一艘可以编辑声呐波形的水面舰艇,就可以定向干扰地形探测声呐的结果,迫使其无法正常航行,只能上浮到水面……”

画面上的指挥员愣了一下才明白情况,但很快想明白了常浩南的提议:“你是说,制造一个虚假的海底地形?”

“没错。”两个相互之间看不见的人隔空交谈,“当然不可能特别准确,但只要让艇长觉得面前一会儿是海槽一会儿又是海脊,肯定就不敢贸然前进了。”

“嗯……”

想法很好,但水面舰艇的声呐都是用于搜潜,不会多此一举地设计特别复杂的波形编辑能力。

这功能的成本一听就吓人,而且需要大师级的技术人员负责操作,在搜潜能力上还没什么明显优势。

谁家正经军舰玩这种花活?

“或许……竺可桢号?”张晰突然提议,“上个月刚刚完成改装的综合调查船,配备了新一代多波束测深系统和声学信号发生器……可能会有这项功能。”

636A型远洋综合调查测量船的首舰,虽然属于海军,但很多时候都是用来进行正儿八经的科学研究任务。

“872舰应该正在港口待命。”舰队指挥员当然对麾下舰艇的在航情况了如指掌,“按计划,下个星期会出海进行一次海底表层地质探测任务,如果有需要,可以临时改变任务。”

常浩南点头:“如果确定具有波形编辑功能,那就可以在潜艇声呐上制造虚拟障碍,引导对方进入预设区域……”

作战计划迅速成型。

几小时后,872舰解缆启程,在桃城号护卫舰的护航下前出与星城号编队汇合、两架C909平台的空潜200反潜机不间断轮换作业、海洋预报中心实时提供水文数据支持……

当“竺可桢“号驶离港口时,舰长周毅接到了详细的战术简报。

这艘看似普通的科考船,其声学实验室里安装着价值数亿的先进设备。

唯一的问题在于,这艘船从设计之初就不是为了执行作战任务,全体船员也没进行过战斗训练。

“我们不是去打仗的。”周毅对全体船员说,“但今天的任务,可能比一场实战更重要。”

……

与此同时,在200海里外的深海中。

日海上自卫队苍龙号潜艇正以2.5节航速静默漂行。

佐藤健二艇长刚刚下令关闭斯特林发动机,准备对周边的水下地形展开探测。

“电力剩余情况?”他低声询问。

尽管具备AIP能力,但苍龙号此行需要高频次使用多波束声呐,电量仍然比较紧张。

“93%,阁下。”机电长报告,“如果一直使用斯特林机航行,那么预计可以工作6-7天。”

佐藤点点头。

他需要规划一下航线,以便在一周后找到一个不太容易被发现的地方上浮充电。

当然,目前的重点还是执行任务。

“水面情况如何?”

一旁的声呐员沉声报告,“目前未发现水面舰艇活动。”

“开始地形绘制。”

这次秘密航行已经持续了超过两周,直到昨天晚上才终于成功进入任务海域。

常规动力的局限性在这个过程中暴露无遗。

由于较低的航速限制,一次出航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能用在执行任务上。

好在一旦进入任务海域,那么可以彻底静默的苍龙号就会比核潜艇更加隐蔽。

对于本国潜艇的性能,佐藤健二深信无疑。

他当然还不知道,一张由高空无人机在无意中拍摄的雷达图像,已经彻底改变了这场“猫鼠游戏”的格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