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528章 水下小人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528章 水下小人

作者:十月廿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1: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国家遥感中心?”

张晰轻轻揉了揉有些胀痛的额头。

没有事先通气的军地协调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容易,涉及到很多程序上的问题。

“本次任务的关键是测试无侦8侦察机本身的飞行性能以及突防能力……”他有些迟疑地开口道,“从目前的情况看,任务已经超规格完成,真的要为了一个异常的雷达数据去协调其它地方部门么?”

稍后,他又提出了一个退而求其次的方案:

“考虑到‘对抗-北方’演习舰队已经撤离相关海域,可以让星城号编队在返航途中派一艘船去看看……如果那里真有什么特殊的水下地貌,那么舰壳声呐的探深功能肯定可以发现异常。”

此时,就连最早提议的程俊红也有些迟疑。

中高频电磁波终究不可能在物理上穿透大厚度水体,所以合成孔径雷达探测海底地形说白了还是依靠特殊的功能模块结合反演算法,很可能因为某些大气信号波动导致探测结果出现误差。

“不用那么麻烦。”就在气氛陷入僵持之时,前方不远处的袁孝康突然开口,“海洋系列卫星的星载SAR也是我们集团开发的,无非负责不同模块的可能不是同一个研究所而以,但总归比对外协调其它单位来得方便。”

程俊红这下也反应过来,电科集团的研究员就在旁边,自己去找遥感中心反而是舍近求远了。

他快步走到袁孝康身边:“那袁工,你还能不能想起来,具体是哪个单位负责的数据处理算法部分?”

“这个得查一查……我记着当年研制海洋一号的时候中途受挫,涉及到的人和部门都有点杂。”后者从公文包里抽出笔记本电脑,在旁边找了个地方坐下,“不过大概跑不出九所、二十五所或者……”

话到一半,声音却戛然而止。

“怎么了?”

程俊红和张晰几人好奇地凑上前去。

“真他……真是见鬼了……”

袁孝康强行把爆了一半的粗口给圆回来,然后把笔记本电脑调转180°。

只见方案负责人一栏赫然签着三个字——

常浩南。

张晰和王志瑾都干了大半辈子海军,一下子当然反应不过来这人是谁,但程俊红在几个月前才刚刚参与过人家的项目,这会儿也跟着一起傻了眼。

“啊?”

周围安静下来,只剩下技术人员偶尔敲击键盘或鼠标的哒哒声。

几秒钟后,程俊红才再次确认道:“不是重名?”

实际上,过去很多人在看到这个名字之后的第一反应都是如此。

“后面写着航空动力集团。”袁孝康飞速将设计方案翻到第三页,“估计不会有那么巧。”

“……”

又是一阵沉默过后,张晰两人也差不多回过味来了,意识到眼前这应该是个熟人。

“去个加密视频通话?”

他试探着提醒道。

“现在凌晨两点四十……咱们不睡觉人家也要睡觉的。”程俊红翻了个白眼。

他其实知道常浩南的工作习惯,但大半夜哪怕是领导给下属打电话都是容易挨骂的行为,更别提还是求人家帮忙了。

“我们整理好数据,也顺便休息一下,等天亮之后再联系常院士……”

……

当时针指向9点整的位置时,程俊红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拨通了那个加密号码。

经过几次转接之后,视频通话终于接通,常浩南一边给实验服扣上扣子一边坐到椅子上,看起来毫无倦意。

“程总师?”常浩南也没想到从南海舰队接过来的视频通话中会出现程俊红的面孔,手上的动作明显顿了一下,“这么早,有急事?”

“常院士,抱歉打扰您休息……”简单寒暄一番后,程俊红就进入正题,“昨天晚上,我们用无侦8进行了一次海上侦察和突防测试……”

“海上突防……”常浩南面露欣喜:“意思是乙号方案已经可以执行任务了?”

他最近一直在怀柔科学城和火炬实验室两头跑,自然没工夫关注区区一次多国联合演习。

至于无侦8的乙号方案,在通过几轮试飞收集到足够的发电数据之后,也没必要继续跟进。

没想到这区区小半年功夫,整个项目进展神速。

“呃……其实是有突发情况……总之,具体情况请袁工跟您说明好了。”

早已跃跃欲试的袁孝康赶紧来到摄像头前面:

“常院士,得益于飞机整体发电能力的提升,我在海洋系列卫星的星载SAR基础上为无侦8的SAR开发了新的水底探测功能,这次飞行也顺便对相关海域的浅水区进行了一次水下地形探测,但对结果分析之后,在吕宋海槽区域内发现了异常雷达回波,想请您帮忙分析一下……”

“……”

“总之,我马上把具体的开发情况,还有这次飞行的侦察结果发到您那里……”

袁孝康一边说着,一边已经把文件分别打包,准备进行专线加密传输。

但动作却被网线另一边的常浩南隔着屏幕打断。

“等一下。”

袁孝康重新抬起头。

“我猜,袁工你应该是在原有SAR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速度聚束作用模块,又在分析过程中引入了归一化灰度变换和三尺度散射模型?”

袁孝康双眼猛地瞪大,过了好半天才呆滞地点了点头。

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在想,对方是不是一直都在关注着自己的研发进度。

如果是,那又是不是说明自己有可能飞黄腾达……

就在他想入非非的时候,旁边程俊红赶紧重新接上话题,以免冷场:“您看过我们的侦察载荷设计?”

“那倒没有。”常浩南摆摆手,“其实我在最早设计海洋一号时就考虑过让SAR具备水下探测功能,只不过当初的雷达设备已经濒临超重,再加上平台限制,才不得已删除了速度聚束作用模块。”

一句话,直接让袁孝康梦想破裂。

好在他心理承受能力尚可,很快回过神来:

“也就是说,原本星载SAR上面的倾斜调制模块和流体调制模块,都是您专门保留下来的?”

常浩南点头:“这两个模块虽然没有直接作用,但可以强化对大型舰艇尾迹的探测能力,最后还是决定保留下来了。”

此时此刻,袁孝康的心中只有敬佩。

他之前还窃喜过,自己发现了一个前面无人注意到的升级窗口。

结果一通操作猛如虎,最后发现那窗口是别人早就留出来的。

“总之,在信号处理之前进行归一化灰度变换确实可以保留浅海区域的水下地形特征,但无法完全过滤掉水体内部的水动力波,因此会带有大量噪音信号。”常浩南总结道,“只需要再额外进行一次高斯过滤即可。”

听到这里,袁孝康的表情重新严肃起来:“但我之前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也设定了高斯滤波的门槛。”

他把经过处理之后的SAR图像调出到电脑屏幕上,然后点击共享画面:“但还是没能滤除图像上的一处异常信号。”

常浩南听罢也觉得对方好像不太可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而且画面上的杂波只有一处而且非常明显,并不符合一般水动力噪声的特征。

“如果是这样……”他低头想了想,“那或许说明这里的水动力波规模非常大,以至于常规滤波无法作为噪点滤除……”

“……”

说到最后,他的声音小了下来。

紧接着,一众人几乎同时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

所谓“大规模水动力波”,说穿了只有三种情况。

一是两股洋流恰好交汇在一处浅海区域。

二是成群结队的蓝鲸在水下游动。

但显然,这两种情况都不符合SAR图中海域的实际情况。

那么,就只剩下了最后一种可能。

有一条几千上万吨的“鱼”,恰好在浅水区域内航行——

水下小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