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476章 高超音速导弹,上舰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476章 高超音速导弹,上舰

作者:十月廿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1: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厂房内的空气似乎凝固了一瞬。

刑牧春能理解到杜霖所面临的压力。

对于海军来说,航空母舰是一个过去完全没接触过领域,从0到1的每个细节都最好能提前布局。

但他更清楚科学研究的客观规律,只好苦笑道:

“乘波体的吻切锥外形、发动机参数,甚至很多材料细节都还没有最终确定,现在给出的任何重量和尺寸数据都只是个大概值,很可能与最终产品有较大出入,更别说模拟点火了……”

杜霖的表情略显失望,但很快恢复了平静:

“我明白了……技术问题确实不能勉强。”

刑牧春松了口气,却又忍不住问道:

“杜主任,从目前的概念设计来看,整发弹重量最少最少也要在2吨以上,歼15的机腹挂点虽然能承受这个重量,但考虑到16号舰是滑跃起飞……”

对于他这一代军工人来说,别管自己是专精于什么方面的,对“航空母舰”都或多或少会有一种执念。

现在刚好谈起这个话题,肯定得趁机问上两句。

“你是担心作战半径问题?”

杜霖接过话头。

“是的。”

刑牧春点点头,随即又有些不好意思:

“当然,我不是航空系统领域的专家,只是带上一枚这么重的导弹,就算使用重载起飞点,也肯定要对飞机的载油量产生影响,加速到1.5马赫投掷后恐怕就得立即返航……这不但作战半径堪忧,还会严重影响甲板调度效率。”

他直言不讳,

“既然如此,那从战术角度看,或许让护航的驱逐舰发射,航母只负责起飞战斗机或者预警直升机进行中继引导更合理?”

吸气式高超在设计时就考虑了双向高通量数据链的布置问题,完全可以克服黑障影响,顺畅地实现A射B导。

“刑总考虑得很全面……16号舰在这方面的作战能力确实有一定缺陷。”

杜霖嘴角此时浮现一丝笑意:

“不过我可以透露一点,电磁弹射器的研制进度远超预期,所以未来第一艘国产航母不会是16号舰的简单复刻,而是会在1143.6基础上有限放大,安装电磁弹射和拦阻系统。”

这个消息让刑牧春眼前一亮:

“这么说,歼15也会有弹射型号?”

“当然……”杜霖确认道,“或者说,考虑到这两艘舰的下水间隔应该不会很长,所以歼15的设计工作也只能合二为一,基础型号就是弹射型号……这也是我们急着编制使用载荷谱的最主要原因……”

正当谈话气氛有所缓和时,房间的外门突然被打开。

解锁时发出的“嘀嘀”两声,吸引了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力。

一个熟悉的年轻身影出现在门口,实验工装下面是简单的衬衫和西裤,头发略显凌乱,眼睛却炯炯有神——

正是应该处于闭关状态的常浩南院士。

这个略显突然的变故,让现场所有人都愣住了一瞬。

“常院士?”刑牧春惊讶地迎上去。

他本来想问您怎么突然出来了,但顾虑到有外人在场,就犹豫了一瞬间。

结果被抢占了先机。

杜霖大步走向常浩南,热情地伸出手:

“常院士,久仰大名!没想到今天能见到您。”

常浩南一边跟他握手,一边微笑道:

“杜主任,抱歉打扰你们的视察,我刚从实验室出来,正好听说海军领导来了,就赶过来看看。”

这一幕完全不在杜霖的行程计划当中,但电光火石之间还是做出了本能的反应:

“哪里是什么视察……学习,来学习的。”

然而,常浩南却直接点破了他的目的:

“杜主任是为了舰载机适配问题而来的吧?”

“这……”杜霖略显惊讶,片刻之后才有些尴尬地哂笑,“常院士消息灵通啊。”

“猜的。”常浩南笑道,“海军现在最关心的肯定是歼15形成战斗力的事……走,我们找个地方详谈。”

说是找个地方谈,但其实刚走出门之后不久,杜霖就已经有些按捺不住了。

“常院士对我们海军的装备发展也是居功至伟啊……涡扇10H应该也是您的手笔?”

常浩南谦虚地摆摆手:

“海军型的事情我已经没怎么过问了,不过当年的基础型号确实有我的一点工作在里面。”

“那还是基础打得好。“杜霖兴奋起来。

虽然最开始确实是恭维,但现在绝对已经是真情流露了:“在兴城那边的模拟测试上,涡扇10H的动力响应速度明显更快,所以拦阻失败之后的复飞成功率比对照组的AL31F-3高出23个百分点。”

聊起舰载机的研制工作,他作为海军装备部领导简直停不下来:

“现在只差海上系留测试还没做了,而且之前模拟盐雾环境下的表现也很出色,因为压气机级数比较少,故障间隔和维修时间都远超接收标准……”

“……”

随后,话题自然而然地逐渐转向了航母本身。

“第一艘国产航母我们暂定8万吨级,比16号舰略大,2-3条电磁弹射器,可以搭载固定翼预警机和反潜机……只有动力系统还在争论中——是继续用蒸汽轮机,还是上4台35兆瓦级别的大功率舰用燃机。”

“支持蒸汽轮机的一方认为可以更好过渡到未来的核动力,而支持燃气轮机的一方则认为在电磁弹射和电磁拦阻的技术框架下,燃气轮机完全可以满足要求,而且可以明显减少动力舱的体积……对了常院士,这件事上,我倒是想听听您的意见。”

常浩南本来只打算当个听众,毕竟航母这块他确实也没怎么参与过,但没想到还是脱不开表态的机会。

不过,他倒也没拒绝:

“如果决定走综合电力系统路线,其实动力形式反而不是关键……全电舰艇的动力包本质上是一座发电站,与传统的重油锅炉-蒸汽轮机组合设计理念完全不同,未必有什么明显的继承关系。”

说到这里,他突然意识到那个35NW的燃气轮机是自家公司研发的,这么说好像有点**裸地护短,所以又象征性地找补了一下:

“当然,如果不希望对全舰布局做出特别大的调整,那传统的蒸汽轮机也能接受。”

“常院士也看好全电推进?”杜霖显得很感兴趣,“海军内部确实有这种声音,但担心技术跨度太大,尤其是在……勇敢号那件事之后。”

“电磁弹射都敢上,全电推进又算什么跨度?”常浩南笑道,“尤其对航母来说,可以让动力舱设计脱离齿轮传动机构的桎梏,实现类似核动力的舰岛布局……”

“……”

谈话一直持续到众人进入会议室,才终于告一段落。

而刑牧春也总算得着机会,问出了那个他从刚才就想知道的问题:

“常院士,您今天过来是……计算过程需要什么帮助?”

常浩南还在想着航空母舰的事情,突然被这么一问,甚至显得有些茫然。

下一秒才反应过来。

“不……”他摇摇头,“我已经计算出结果了。”

杜霖&刑牧春:

“啊?”

尤其是后者,原本已经做好了进度放慢3-4个月的准备。

结果这连三个星期都没到。

“新型燃料的分子结构已经优化完成,化学热沉比我想象中乐观很多。”常浩南语气平静却充满自信,“实际上,我正打算重启风洞测试。”

“也就是说,'凌霄-1'可以重新测试了?”刑牧春难掩兴奋

“那我们……”

杜霖也紧跟着把身子往前探了一些。

常浩南示意二人先稍安勿躁,接着低头略微盘算了一下:

“两个月内,我们会提供一个重量和尺寸与最终产品误差不超过5%的模拟弹体……如果愿意再多等一段时间,那还能往里面塞一个只有亚燃工作模态的模拟动力系统,就当是提前做一次实际的空中启动测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