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独行 > 第三百零五章 赵云

汉末独行 第三百零五章 赵云

作者:王家小郎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34: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诸葛亮再一次出兵了,这的确是有些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之前诸葛亮第一次主动攻打中原的时候,的确是好生惊艳了众人一把,别的不说,那请老将赵云亲自带着将近四成的大军充当主力,然后直接兵出斜谷道,然后一战占据箕谷!

生生的让赵云打出了主力的意思,然后将曹真的雍凉大军给勾引了过去,一下子让整个雍凉之地都空荡荡了起来,这下子可算是让诸葛亮抓到了机会,一战迫降了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基本上拿下了整个陇右之地。

这是蜀汉的惊喜,也是曹氏的惊惧,那个被称之为不善兵法的家伙,这次一出手就是这么大的手笔,不得不说,这是十分让人害怕的。

诸葛亮的执政之能已经不用说了,执掌蜀汉这短短的数年之间,挖掘了大量的有才之士不说,更是让百姓快速的回复了元气,同时也让蜀汉慢慢恢复了底气。

同时还有在南中大肆的收敛蛮夷充当百姓,那个叫做王平的小将,靠着一群蛮夷士卒就挡住了他们曹魏大将张郃将军的进攻,这都是曹魏朝廷看得到的,也是蜀汉给他们的惊讶。

可以说,到现在位置,蜀汉的朝堂之上,能够走到这一步,诸葛亮这个蜀汉丞相居功至伟,但是现在诸葛亮不单单执政能力出众,他的治兵的本事那也是十分的厉害的。

这就让他们有些震撼了,难不成这个家伙还是一个全才不成么?

此时听到这寒冬腊月之中,诸葛孔明再次出兵,不由的众人有些震撼,生怕这次再次让他诸葛孔明得到什么机会,再将哪里给夺走了,他们总不能再次奢求诸葛孔明犯第二次糊涂,然后再出现一个马谡吧。

(在这里作为为诸葛孔明叫一声屈,因为诸葛亮也曾经一度成为武庙十哲之一,被无数武将供奉,而很多人都说,这个家伙之所以进入武庙十哲之中是因为忠诚!

先不说他诸葛孔明是不是真的忠诚,就说他诸葛孔明的兵法是不是真的只会一个稳妥,平平凡凡毫无能力!

诸葛亮被批判的最多的原因,应该责怪罗老先生,因为他用了太多别人的事迹来虫吃到了诸葛孔明的身上。

火烧博望坡的是刘玄德,草船借箭是孙权自己不小心玩脱了,空城计很可能是文仲业,最不济那也是赵子龙身上的。

六出祁山也凑不够数,对阵的不是司马仲达而是曹子丹,并且被曹子丹打的大败,数次北伐毫无成绩,实在是一个废人,空被神话了。

今天既然说到这里了,作者就说一说这所谓的前两次北伐,也就是那六出祁山之中的前两次,或者说第一次!

第一北伐应该说是公认的最好的机会之一,因为开局真的是太漂亮了,陇右之地几乎毫不费力的被诸葛亮收入了囊中,其中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诸多官吏将校都被诸葛亮收入囊中,更是有着他的关门弟子,得意门生姜伯约的存在。

可以说是大赚特赚,但是最后诸葛亮却是发了昏招,摒弃了众多将校的请令,直接将吴懿和魏延放到了后面,重用资历和能力明显不如众多老将的马谡,最后导致了功亏一篑。

不过这件事情,的确是诸葛亮错了,除了自私之外,还有很多不可告人的目的,甚至可以说,诸葛亮也没有办法,他必须要这个样子!

就如同作者刚刚所说, 诸葛亮在征伐南中之前那是一丁点的兵都没有带过,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就不认可他蜀汉丞相诸葛孔明,会带兵打仗这件事情!

至于征伐南中,蜀汉所有的老臣看都没有看一样,因为说说话,对于南中的异族,他们实在是看不上眼,别说啊汉中那个倨傲的魏延了,便是永安的李严,都觉得两年的时间才平定南中,诸葛亮废物的有些厉害了。

至于吴懿和吴班兄弟,那更是医生没坑,坐等看戏的模样了。

这种情况下,他诸葛孔明第一次出兵北伐中原,他怎么使唤的动这些老将,赵子龙不找他的麻烦,那已经是他天大的幸运了。

可是赵子龙懂事儿,他吴懿和魏延懂事儿么?

诸葛亮是托孤重臣啊,不过这又如何?吴懿是皇太后的亲哥哥,益州世家的第一人,更是当年刘璋麾下排名前三的大将,这威望可不是一个区区的托孤重臣,蜀汉丞相能够比得了的。

至于魏延那就更不要说了,魏延魏文长,这位爷别说诸葛孔明了,当年那个神仙满地走的时代,他都是没有几个能够看得上眼的,他的倨傲和当年坐镇荆州的二爷是有的一拼的。

所以这种情况下,若是诸葛孔明不想大权旁落成为一个军师的话,他就必须将权利,尤其是军权,必须抓到自己的手中。

所以马谡成为诸葛孔明的先锋,这件事,也就不是那么不能够理解了,毕竟现在的诸葛孔明心中合适的那个人,还真就是马谡了,其他人要么不够称心如意,要么能力不够。

至于这第一次兵出祁山和第二次北伐攻打陈仓,这里作者说几句。

关于六出祁山,恐怕所有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兵出子午谷,也就是魏延提出来的这一条,关于兵出子午谷这条计策能不能行,这个暂时先放到一边去。

依《三国志》补注《魏略》的记载: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延曾在军议上提出建议,因长安守将夏侯楙怯而无谋,故愿自请精兵五千,由子午谷直取长安,并认为夏侯楙一定会弃城逃走,而诸葛亮认为此计悬危而不用。

《魏略》:夏侯楙为安西将军,镇长安,亮於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

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亮以为此县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

这样的计策,好,的确是很好,作为夏侯惇的儿子,安西将军,坐镇长安的夏侯楙也算是完美的继承了他父亲夏侯惇的军事素养,怎么打怎么输,说的就是他这种人。

但是他不是废物,夏侯家后代之中,若是论清谈之人,夏侯玄首当其冲,若是论行军打仗,那夏侯尚才是翘楚,若是论威武勇猛,那就应该算得上是夏侯儒了。

但是若是论踏实肯干,持家有道,这夏侯家所有人加一块,都他娘的得给夏侯楙让路,这位爷可是被称之为没有丢了大将军门风之人。

所以,这个计策好,但是夏侯楙会不会真的跑,这种事情没准儿!

而诸葛亮真的只是单纯的拒绝了魏延就结束了?

诸葛亮不是拒绝了,他是直接将这个计策换成了自己能够用的计策,将这条计策变得更加的稳妥了。

看看第一次北伐中原,兵出祁山,诸葛亮用的计策。

蜀建兴四年,魏文帝曹丕死,其子曹叡继位,缺乏统治经验。诸葛亮抓住有利时机,决定出师北伐。次年三月,率军进驻汉中,顿兵沔阳。

建兴六年春,诸葛亮事先扬声走斜谷道取郿,让赵云、邓芝设疑兵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军攻祁山。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关中震响。

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率领步骑五万人前往,大破马谡于街亭。而同时赵云寡不敌众,失利于箕谷。诸葛亮乃拔西县千余家返回汉中。第一次北伐失败。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志·诸葛亮传》: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馀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

看看这动作,和魏延的兵出子午谷,是不是基本上完全一样高的,一路大军在前,大军变成了疑军,然后将曹魏的主力,也就是曹子丹的大军勾引到自己大军的面前。

然后直接出奇兵,兵出子午谷,直接打下长安,然后将长安拿下之后,就是虎踞关中过半,然后一个关门打狗,只要半个月之内,主战场能够胜利,这事儿就成了!

但是这种计策的危险在于两处,第一是夏侯楙会不会真的就跑掉,第二就是主力战场上面,能不能在魏延偷袭长安结束之后,快速的打通之间的道路。

毕竟雍凉之地,可是从曹丕的时代就收回去了,其中张既,孟建两个人都在凉州治理过,同时还有郭淮在雍州,郝昭在河西,魏平在金城,之后费耀等大将在侧,曹子丹统帅大军。

这种阵容,诸葛亮可不敢保证他能够快速的赶过去,至于内部问题,长安之后的洛阳大军也不是赶不过去,所以这条计策不可控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太多来了。

诸葛亮拒绝了他,这也是情有可原。

但是,诸葛亮拒绝了之后他做出了改进,也就是延伸版!

兵出子午谷为什么让无数人觉得可惜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是可行的法子!

兵出子午谷的根源在于他的奇正结合,诸葛亮大军在明,作为正路之兵,也算是吸引敌方火力的大军,同时魏延统帅五千精锐在后,直接绕道攻打长安!

这个作战方针,和诸葛亮的一出祁山,赵子龙兵出斜谷,吸引曹子丹麾下大军,然后诸葛孔明趁势直驱陇右之地,连下三郡,是不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用!

双方都是奇正结合,所有人都看着的是诸葛亮的大军攻伐,最后带着不少的百姓回来,就觉得诸葛亮出兵乃是因为蜀汉缺少百姓,所以迁徙百姓进入西川之地,填充东川汉中。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诸葛孔明又何尝不是想要让蜀汉胜利呢,再说了,诸葛亮若非是用错了人,陇右之地一旦归属了西川,那他他不是不能兵锋直指雍凉之地!

再说这第一次大战的必然成功性,也是诸葛亮用兵之法。

诸葛亮用兵稳妥否?

他用兵并不稳妥,这也从第一次和第二次兵出祁山,北伐中原就能够看出来。

先说第一次,赵云兵出斜谷道,作为疑兵让曹子丹调转枪头攻伐赵云,这是为什么,曹子丹可是当年曹魏太祖曹操的样子,从黄巾之乱就跟在曹操的身后。

一度被称之为曹氏二代之中的第一人,甚至可以与鄢陵候曹彰齐名,最后威望直逼曹魏第一任大司马曹仁曹子孝,他为什么会放开陇右之地却是跑到了斜谷道,和赵云打了起来。

这说明了两件事,第一,赵云会相爱的士卒绝不是什么两三千人,他至少能够伪装成诸葛孔明麾下的大军主力,否者他做不到这一点,将曹子丹勾引过来。

第二,赵子龙的威名,的确是值得曹子丹这般的行动!

如果将汉末三国分开,大概可以划分成三个时代。

第一个就是诸侯混战的上古时代,这个时代大概可以说成群星璀璨,也可以说成神仙妖魔遍地走,当世良将多如狗,那个时候想要出名很难,想要名声大噪,更难!

田国让和牵昭这种将异族打的和三孙子一样的家伙,在那个时代直接被拍死在了沙滩上,压根就没有出头的机会。

公孙瓒麾下的公孙瓒自己那就是一个实打实的人物,麾下白马义从谁见了谁头疼。

遥想当年刘虞集合十万大军讨伐公孙瓒,从事程绪劝谏,刘虞不听,还下令斩了程绪,最后却是被公孙瓒几百人给打成了孙子样,刘虞北逃至居庸,公孙瓒追击,抓住了刘虞,并最终杀害刘虞。

袁绍麾下的河北四亭柱到底怎么样先放到一边,那将白马公孙的神话覆灭的麴义,绝对算得上是当初的袁氏麾下第一大将。

田丰沮授,便是那爱财的许攸都不能让人轻视一丝一毫。

西凉的马孟起和庞令明,韩遂麾下成公英,吕奉先,袁公路这群已经失败了的家伙,他们那个人麾下不是英才赫赫,那个时候,想要成为名将那是相当的艰难了。

更别说曹刘孙三家了,一个个麾下和变态一样,只要打仗就失败的曹魏第一大将夏侯惇,三日疾驰八百里,一战下金城的夏侯渊,虎豹横行天下惊的曹纯,坐镇荆州抗孙刘的曹仁,还有横行大漠的曹彰。

另外悍勇果敢的乐进,外将之中第一人的于禁,长驱直入的徐晃,威风八面的张郃,可让江东小儿止啼的张文远。

这群人在的时候,曹真哪一个敢硬碰硬?

所以到了这个群星璀璨的时代过去之后,他曹真也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或者说成为了一个炙手可热的大将!

而蜀汉方面,只有一个那个时代遗留的产物了,那就是赵云赵子龙,这个时候,当初在汉水那般风光的老将,再次出山,他曹子丹除非是疯了傻了,否则不会不动手的。

这就是诸葛亮的攻敌所必救!

之后再说兵出陈仓,这一次大战,最出彩的是曹真,变强也算得上是郝昭,因为他们两个阻止了第二次进攻北伐的诸葛孔明。

第一次北伐失败之后,曹真便让郝昭坐镇陈仓去了,《三国志》:诸葛亮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帝遣真督诸军军郿,遣张郃击亮将马谡,大破之。安定民杨条等略吏民保月支城,真进军围之条谓其众曰:“大将军自来,吾愿早降耳。”遂自缚出,三郡皆平。

《三国志》:真以亮惩于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增邑,并前二千九百户。

第一次祁山大战之后,曹真认为诸葛亮必攻陈仓,于是命将军郝昭、王生也就是王双守陈仓,修筑城池。

诸葛亮果然攻打陈仓,郝昭早已有备而战,诸葛亮不能攻克,同时蜀汉军队兵粮不足,致使诸葛亮无功而还。曹真因功被增加食邑,并前二千九百户。

这个看着,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这里面缺少了一个最关键的东西,时间!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蜀大将诸葛亮寇边,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叛应亮。一遣大将军曹真都督关右,并进兵。右将军张合击亮于街亭,大破之。

亮败走,三郡平。丁未,行幸长安。二夏四月丁酉,还洛阳宫。三赦系囚非殊死以下。乙巳,论讨亮功,封爵增邑各有差。五月,大旱。

六月,诏曰:“尊儒贵学,王教之本也。自顷儒官或非其人,将何以宣明圣道?其高选博士,才任侍中常侍者。申敕郡国,贡士以经学为先。”

秋九月,曹休率诸军至皖,与吴将陆议战于石亭,败绩。乙酉,立皇子穆为繁阳王。庚子,大司马曹休薨。冬十月,诏公卿近臣举良将各一人。

十一月,司徒王朗薨。

十二月,诸葛亮围陈仓,曹真遣将军费曜等拒之。四辽东太守公孙恭兄子渊,劫夺恭位,遂以渊领辽东太守。

这是诸葛亮攻打陈仓的时间,农历十二月,除夕前面,最冷的时候,诸葛亮再次抓住了最不可能的时候,出兵了,因为那个时候,曹真也要回到曹叡的身边去朝拜!

所以他这一次再次抓到了机会,只不过这次,曹真也比较聪明了。

曹真和郝昭之所以能够将诸葛亮挡住,除了郝昭的能力出众,陈仓的地势险峻之外,最重要的是,寒冬腊月,压根就不是打攻坚战的时候,难不成要和他们在冰天雪地里打仗?

诸葛亮这次的目的是突袭,效仿当初韩信之事,只不过诸葛亮想到的事情,曹真也想到了。

所以,这一次诸葛亮之所以失败,是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再,被曹真截胡了。)

言归正传........

诸葛亮在寒冬腊月之间,再次出兵,这一次他效仿的乃是当初淮阴侯之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虽然他做不到明修栈道,但是之前的大败,和着满天飞雪,他仍然是能够做到这一点,暗度陈仓。

之前在淮阴侯偷袭陈仓之后,这个地方就慢慢的荒废了,毕竟陈仓之后就是关中,若是能够突袭陈仓之后,半个关中都可以落入自己的掌握之中了,到了那时候,这北伐就变得容易太多了。

此时的诸葛孔明,仿佛淮阴侯的英灵,进入了自己的身子!

不过当他来到陈仓城外的时候,诸葛亮和他麾下的大军,傻眼了。

此时陈仓城墙之上,只有千余人,但是,守将乃是郝昭!

河西第一守将,曹子丹麾下心腹,郝昭!

而且紧跟着,他的两侧也出现了大军,左边乃是猛将王双,当初跟随曹仁突击江东,结果被江东生擒了,最后又被曹丕给要了回来。

另外,还有费耀等大将在右边,这一下子,虽然不是进入了曹氏的埋伏之中,不过却也算得上是知道自己这一次让人给算计了。

诸葛亮素闻郝昭在河西时的威名,考虑到难以攻下,便让郝昭同乡人靳详在城外远远地劝降,郝昭在城楼上对靳详说:“你不必多说,只有一死而已。你回去告诉诸葛亮,就来攻打吧。”靳详只好返回。

诸葛亮自以为几万兵马,而郝昭才有一千多兵众,又估计东来的救兵未必就能赶到,于是进军攻打郝昭。昼夜攻守相持了几天,诸葛亮仍无法攻下,此时曹真派遣费曜领援军到来,诸葛亮唯有退军。

不过在双方交战的时候,知道这件事的雍涼众多将校却是各自表情不同!

此时远在百里之外,同样得到消息的曹真,此时却是非常的轻松。

他的身边就是这雍州刺史郭淮,以及雍凉之地的其他大将。

而现在,众人对于曹真那是奉若神明一般,本来曹真应该在洛阳等待着朝拜曹叡,但是这次曹真却是没有走,而是以各种理由拖延自己的行程不说,更是直接不断的让大军偷偷的前往陈仓躲藏。

这一下子,众人就更加的看不懂曹真的做法了,不知道曹真这是想要干什么了,看这个样子,曹真似乎是想要将这雍凉之地再次构建防线。

但是寒冬腊月的,他这般的往陈仓调拨兵马,这简直就是折腾人了,所以众多将领的怨念还是颇深的。

毕竟曹子丹现在可不是曹丕时期的曹子丹了,这个是的曹真,不过就是一边疆大将,他的心腹还都已经不再身边了,所以这段时间他过得,并不是很舒心的。

但是现在,所有的质疑都消失了,便是曹叡都给了曹真偌大的权利,让他全权负责雍凉之事。

料敌先机,这可不是常人所能办到的,而且他料到的还是诸葛孔明的先机,厉害了!

此时看着众多大将的崇敬,曹真只是淡然的笑了起来,轻声说道,“诸葛孔明,不知兵啊!”

这句话在郭淮等人听着就有些夸大了,虽然这次曹真胜了,但是曹真毕竟是刚刚才输了一阵,若非是张郃将军或者是马谡愚蠢,恐怕现在曹真将军也得...

曹真看着众人的脸色就知道他们的心思了,不过他不在意,而是淡淡的解释了起来。

“尔等可知道诸葛亮是从何时开始的带领兵马,可有什么手段?”

这个问题并不难,此时诸葛孔明的事迹和消息都已经传了出来,他们也知道诸葛亮都干了什么。

“诸葛亮在先帝时期曾经征伐南中,半年而还,收敛无数牛马蛮夷,还有一只万余人的大军回到成都。”

“还有年初的时候,兵出祁山,一战迫降陇右三郡之地,实在是让我等惊为天人!”

众将能够数得着的也就是这三次大战了,第一次南中大战,第二次北伐中原,第三次偷袭陈仓,每一次都让他们感觉到很厉害,但是对于曹真来说,这就是太明显了。

“今日本将军就和你们好好说说这诸葛孔明的用兵,还有本将军为何知道他一定会偷袭陈仓!”

“请将军赐教!”

“诸葛亮,好用险!”曹真第一句话就将众人给镇住了,“尔等莫要吃惊,你们仔细看看这几次的大战,倒是他诸葛孔明是什么一个打法。

诸葛亮的行军之道,全都在他的《隆中对》之中。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当初就是这么一篇《隆中对》才将迷茫的刘玄德给忽悠住了,而且他的这套说辞除了理想化之外,还有就是步步为营的方针,所以给了你们一个错觉,诸葛亮用兵稳妥!

但是他本人却并非如此,他执政朝堂倒是真的很好,但是他想要带兵打仗,不是他能不能行的问题,而是他的风格的问题。

南中之地如何,南中四郡,朱提,越嶲,牂牁,益州,除了朱提郡算的上是没有动静儿之外,剩下的三个又有那个是善于之辈。

可是这种情况下,诸葛亮用为数不多的兵力,兵分三路,将偌大的牂牁郡这么重要的地方然给了一个叫做马忠的籍籍无名的将领,让益州郡的世家之子李恢,去平定益州郡世家的叛乱,最后自己走水路直接深入越嶲郡。

这种事情,若是你们几个人,你们敢干么?”

曹真的话让众人有些发愣,他们此时才想到,南中之战没有那么的简单,兵分三路,不知名的主将之一,让敌人的朋友去攻打敌人,不顾自己的安危,直接就孤军深入。

这些动作都是让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而诸葛亮不单单想了,还是这么做了。

曹真看着众人想明白之后,这才继续说道。

“再看看平定了南中四郡之后,没有安抚这南中四郡的百姓,而是直接不管自己的后路会不会出现问题,直接就深入了不毛之地,将那南中的孟获七擒七纵,最后平定了南中的腹地。

然后就这么趁着众人的混乱和无力,强行瓜分了南中的各个势力,将当初的南中四郡拆的七零八碎的不说,还顺带的将南中之地外面的永昌郡也给连接了起来。

这些事情,若是让你们来做,你们大概用多久?

可是诸葛亮用了多久,他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从南中走回来了,半年的时间,便是从南中之地全都走一圈,他都没有绝对的把握,可是半年的时间,他将这个南中平定了。

知道这说明了什么么?”

众人此时已经反应过来了,半年走完了常人一到两年才能做好的事情,那只能说明他是真的努力,真的行险了。

而曹真的话还没有说完,他继续和众人说道。

“再看看年初的那一战,黄初七年的时候,先帝就已经驾崩了,而陛下继位之后,也没有隐藏消息,从蜀汉的建兴四年,诸葛孔明就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

反而是坐视江东和我曹氏的大战,却是不动声色,建兴四年,决定出师北伐。次年三月,率军进驻汉中,顿兵沔阳。

直到今年,也就是建兴六年的时候,诸葛亮事先扬声走斜谷道取郿,让赵云、邓芝设疑兵吸引某家的重兵,自己率大军攻祁山。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关中震响。

可是这个做法,你们看看,他将赵子龙作为疑兵,这是第一,自己率领为数不算多的大军,再出陇右之地,这是第二,放弃了众多老将,而选用自己的心腹,新人马谡,这是第三!

这连续的三次行险,几乎已经算是确定了他诸葛亮好行险用兵,那么这第三次,若是不趁着这种寒冬腊月的好时候,那才真是见了鬼了!”

众将一听,也就都明白了过来,寒冬腊月是天时,荒废已久的陈仓是地利,突击进入了关中是为了人和,只不过这么好的算计,最后让曹真给破坏了!

现在的陈仓,可不是他诸葛亮能够对付的了的。

很快,陈仓的战斗就结束了,寒冬腊月,一旦诸葛亮突袭不能成功,那就只有后退,其他的别无原则。

太和二年冬,诸葛亮趁魏兵东下,关中虚弱,趁机北伐,出兵散关围陈仓,却是不幸为魏将郝昭所拒,诸葛亮劝降不成,而又粮草不继,不得已退还汉中。

对于这次出兵本来就没有强行攻打的打算,只不过就是,能够打赢那就是最好的了,若是打不赢,那就没有办法了,只能想尽办法劝降这个驻守陈仓的将领,但是,失败了。

在众多将领的注视之下,郝昭当然不能同意,甚至十分的严厉的拒绝了。

但是诸葛亮也不是没有收获,在最后离开的时候,他反手将追击而来的王双给斩杀了。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志·诸葛亮传》: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魏将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

《三国志·卷三十三·蜀志·后主传》:六年春,亮出攻祁山,不克。冬,复出散关,围陈仓,粮尽退。魏将王双率军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还汉中。

《三国志》里面的诸葛亮和刘禅传记,都能够证明,这就是一次被曹真预测到的转变。)

虽然折损了王双,但是换句话说,诸葛亮这次突袭也算是失败了,而曹真再一次奠定了他的威名。

曹真因功被增加食邑,并前二千九百户。

而诸葛亮也没有了再次进兵的打算,然后直接就回转了汉中,虽然没有回到成都,但是却可以让曹真放心了,最重要的是,他知道了一个让他十分兴奋的消息!

蜀汉最后的一个怪物,被称之为蜀汉唯一老将的家伙,赵云赵子龙病故了!

从斜谷出兵,若非是最后赵云身体不好了,强行冲阵没有成功,他曹真当时真的可能就完蛋了。

而就算是如此,赵子龙仍然是靠着额一己之力将这阵势给稳住了。

但是最后赵云算不得输,可也是被曹真曹子丹打退了,让曹真不由的感慨道,那个时代的人,果然不是一般人能够对付的了的。

相比于赵子龙,张郃要真的差上不少,能够在汉水一战让太祖折戟的,这天下都没有几个。

而此时的汉中,也是一片戚戚然,诸葛亮看着赵云的尸身,也是半晌没有说话。

“你这个老家伙啊,怎么就不能等等我呢....”诸葛亮是真的没有想到赵云竟然就这么的结束了。

赵云是标准的神魔时代之人,初平二年的时候,赵云受常山郡推举,率领本郡义从吏兵投奔公孙瓒。

而白马将军公孙瓒对于赵云的投奔也是并不信任,直接质问他为何前去投奔他来,而不是前去投奔袁绍,毕竟袁绍当时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

赵云回答说:“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是明主,百姓有倒悬之危,我们常山人经过商议讨论,决定要追随能够实施仁政的地方,并不是因为我们要疏远袁绍而偏向于将军您。”赵云自此随公孙瓒四处征讨。

(《云别传》: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诣公孙瓒。时袁绍称冀州牧,瓒深忧州人之从绍也,善云来附,嘲云曰:“闻贵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云答曰:“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遂与瓒征讨。)

当时蜀汉先帝刘玄德亦依附在公孙瓒处,赵云得以与先帝深交。

公孙瓒当年与袁绍交战,派遣青州刺史田楷占据青州西北部的土地,袁绍亦派数万大军前来争,公孙瓒便上表将刘备提升为别部司马,派刘备前去帮助田楷抵抗袁绍。赵云随刘备出征,为刘备掌管骑兵。

后来,赵云越发的得到重用和信任,可是赵云因为兄长去世,向公孙瓒请辞归乡,刘备知道赵云此去便不会再回来,因此握着赵云的手不舍得分别。赵云向刘备辞别说:“终究不能做有违德操的事。”

对此,赵云的理由让刘玄德也没有办法!

而在这个时候,公孙瓒确是不幸阵亡了!

建安五年,刘备在徐州被曹操打败之后前去依附袁绍。

而赵云终于到邺城见到先帝刘备,二人同床眠卧。

先帝刘备秘密派遣赵云招募兵士数百,对外宣称是左将军刘备的部曲,而此事袁绍并不知情,这就是刘玄德的暗卫。

(《云别传》:先主就袁绍,云见于邺。先主与云同床眠卧,密遣云合募得数百人,皆称刘左将军部曲,绍不能知。

遂随先主至荆州。)

先帝刘备在汝南侵扰曹操后方失败后,赵云便随先帝刘备来到荆州依附刘表。

建安七年,先帝刘备投靠刘表,并且屯兵于新野,而曹魏太祖曹操派夏侯惇、于禁等领军进攻刘备,双方战于博望。

先帝刘备以伏兵计击破曹军,赵云于战斗中生擒了敌将夏侯兰。

赵云与夏侯兰是同乡,自小相知,于是向刘备求情,免夏侯兰一死。

而夏侯兰又明于法律,刘备任用夏侯兰为军正。赵云不任用自己所亲近的人,他的谨慎思虑,正如他不会亲自任用夏侯兰那样。

建安十三年,曹魏太祖曹操亲自率领大军南下荆州,刘表次子刘琮先举州投降,然后才派人通知驻守樊城的刘备。

先帝刘备虽然想要骂娘,不过也知道无力抵抗曹操,只能不战而走,路过襄阳时,城中十余万百姓“自发”跟随刘备,致使行军速度非常缓慢。

曹操派遣曹纯率领五千虎豹骑仅用了一天一夜,就在在当阳长阪附近追上了刘备。

危急之下,刘备丢下妻子和孩子,仅带着张飞、诸葛亮、赵云等数十骑逃跑,混乱中不见了赵云。

有人对刘备说赵云往北边曹操那里去了,刘备直接用手戟打过去说:“子龙是不会弃我而去的。”

而后,赵云怀抱刘备的幼子刘禅,保护着刘备的妻子甘夫人,平安地回到刘备身边。

(《三国志·赵云传》: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此战之后,刘备便任命赵云为牙门将军。

赤壁之战后,赵云跟随刘备平定荆州四郡。刘备任命赵云为偏将军,并取代投降的赵范,兼任桂阳太守。

赵范有一个守寡的嫂嫂姓樊,有倾国的美貌,赵范想将她许配给赵云。

但是赵云不同意,推辞说:“我们是同姓,你的嫂子就像是我的嫂子一样。”

当时有人劝赵云接受这名美女,赵云回答说:“赵范是被迫投降的,心不可测,何况天下女子不少。”

不久之后,赵范果然藉机逃走,而赵云则毫无牵涉。

建安十四年,刘备在平定荆州南部四郡,又得到原属刘表的部曲万人之后,成为荆州牧。

先帝刘玄德声势渐大,孙权便建议他们双方结亲,先帝刘备便娶了其妹孙夫人。

两年之后益州牧刘璋为防备曹操势力而向刘备求援,刘备便领兵三万入益州,留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留守荆州!

先帝刘玄德离开荆州之前任命赵云为留营司马,管理军事事务。

此时孙夫人放纵骄横,她从东吴带来的侍卫和官吏,也多有不法的行为。

先帝刘备知晓后特命赵云掌管内事。孙权获知刘备西征益州之后,便派了大批舟船欲接孙夫人回去,孙夫人趁机将刘禅也一并带走,幸亏赵云与张飞一起带兵在长江截住东吴船队,并成功夺回刘禅。

(《云别传》:先主入益州,云领留营司马。此时先主孙夫人以权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权闻备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内欲将后主还吴,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

《汉晋春秋》:先主入益州,吴遣迎孙夫人。夫人欲将太子归吴,诸葛亮使赵云勒兵断江留太子,乃得止。)

建安十八年,刘备与刘璋决裂,从葭萌进攻刘璋,并召诸葛亮等人入蜀支援。

诸葛亮与赵云、张飞等率军溯江西上,一路平定郡县。

在攻克江州后,兵分两路,赵云率军由外水深入,攻取江阳、犍为等郡。

至次年于成都南面,完成对刘璋的包围。刘备攻下成都之后,任命赵云为翊军将军。

(在这里多一句嘴,赵云的翊军将军不是什么杂号将军!

赵云任翊军将军时为成都既定,也就是刘玄德给赵云专门设立的,和他一样待遇的还有一个诸葛孔明,军师中郎将!

这也是为什么赵云能够和关张马黄的前后左右四将军并列的原因!

这个将军位,并不下于前后左右四将军的地位,而赵云也一直和黄忠被称之为并列!

《华阳国志》的作者常璩将赵云的翊军将军与关张马黄的前后左右将军并称。

《华阳国志·卷六》: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大司马。以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零陵赖恭为太常,南阳黄柱为光禄勋,王谋为少府,武陵廖立为侍中,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皆假节钺。又以黄忠为后将军,赵云翊军将军。其馀各进官号。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将黄忠、赵云以爪牙比于灌、滕。

从字形来看,“翊”通“翼”,形声。字从羽,从立,立亦声。“立”指“竖立”。“羽”指“双翼”。

“立”与“羽”联合起来表示“鸟之双翼竖立起来”。本义:鸟儿准备起飞的样子。鸟儿欲飞。

同时,三国蜀汉后期将领霍弋曾因功升任监军翊军将军。

成汉时期李寿之子李势在被立为王世子的时候,官拜翊军将军。

南朝梁置翊左、翊右、翊前、翊后四将军,为优礼大臣的虚号。

隋时出现四翊将军,即翊左、翊右、翊前、翊后,为重号将军!

以后大家不早说,赵云是个杂号将军了,你们看看是不是无用的知识又增加了!)

先帝刘备平定益州之后,有人主张将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给诸将。

还是赵云反驳说:“霍去病曾说过匈奴未灭,无用家为,现在国贼不只像匈奴只有一个,所以还不到可以安定下来的时候,须等到天下平定之后,再使众人返回家乡去耕耘田地,这才是最好的决定。

益州的百姓,刚刚遭遇战祸,现在应该将田宅房产归还给百姓,先让他们安居乐业,然后可以使他们服兵役、纳户税,这样也能得到益州的民心。”

先帝刘备当即便采纳了赵云的建议,不过也是因为这一点,赵子龙得罪了很多大将!

若非是他赵子龙资格足够老,本事足够大的话,恐怕这事儿不好做。

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刘备听从法正、黄权等人的建议进攻汉中,汉中守将夏侯渊被黄忠所斩。

三月,曹操亲自率领大军来争夺汉中,并运送大量的军粮到北山下,有数千万袋,黄忠认为可趁机夺取这些军粮。

赵云于是授予黄忠兵力去取北山,但是黄忠约定的时间之后仍未回来,赵云便带着数十骑出了营寨,查看黄忠等人的情况。

恰巧遇到曹操派出的大军,赵云遭到曹军先锋部队的攻击,刚与敌人交手,曹操的大军已来到面前,声势逼人。

赵云便一次又一次地突击曹军阵列,且战且退。

曹军散而复合,赵云突围而出并退入汉军的营寨内,此时部将张著受伤,又被曹军包围,赵云又一次驰马突击曹军,并救出张著,将他带回营寨内。

此时曹军已追至汉军的营寨前,沔阳长张翼正在防守营寨,见曹操大军杀到,便要闭门拒守。

赵云进入大营之后,却下令大开营门,然后令汉军偃旗息鼓。

曹军见此情况,怀疑赵云设有伏兵,便向后退去。

此时赵云下令鸣击战鼓,鼓声震天,又令军士以弩箭射曹军,曹军惊骇,自相蹂践,坠入汉水中淹死者甚多。

次日刘备亲自来到赵云兵营察看昨日战斗之处,赞叹说:“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于是设宴欢庆直到黄昏,军中称呼赵云为“虎威将军”。

(《云别传》:夏侯渊败,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数千万囊。黄忠以为可取,云兵随忠取米。忠过期不还, 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

值曹公扬兵大出, 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逼,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却。公军败,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将张著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著。

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于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

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作乐饮宴至暝。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

章武元年,刘备称帝,欲进攻东吴,以报孙权伐取荆州、杀害关羽之仇。

满朝文武意见一直没有统一,但是只有赵云上谏说:“国贼是曹操,并不是孙权,灭了曹魏之后,东吴孙权自然会臣服。

虽然曹操已经去世,但其子曹丕篡夺皇位,引起公愤,应该利用此民愤,先攻占关中,占据黄河、渭水上游以讨伐逆贼,那么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

不该放置曹魏,反而先打东吴。而且与东吴的战争一旦开始,就不易停止了,伐吴并非上策。”

赵云的话说的有理有据,但是赵子龙的话并没有被愤怒的刘备接受!

不接受谏言的刘玄德,执意东征,留赵云都督江州。

(《云别传》:孙权袭荆州,先主大怒,欲讨权。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

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

直到章武二年刘备东征大军败于夷陵,刘备由秭归逃回永安,赵云进军至永安,而吴军已退。

之后先帝刘备病逝永安宫。

蜀汉后主刘禅继位,改元建兴。赵云由中护军、征南将军,迁为镇东将军,并封为永昌亭侯。

此时的赵子龙基本上已经算是站在了蜀汉朝廷的巅峰了!

建兴五年在平定南中并和东吴结盟之后,诸葛亮率领诸将进驻汉中准备北伐,赵云随诸葛亮转驻汉中。

建兴六年,诸葛亮出兵北伐,宣称将由斜谷道出兵,并令赵云、邓芝为疑军。

两人带领大军占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率领大军阻挡,诸葛亮令赵云、邓芝在斜谷道阻挡曹军而自己率领蜀军主力进攻祁山。

赵云、邓芝由于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但赵云及时聚拢部队,固守箕谷,没有造成大的损失。部队撤退时,赵云亲自断后,阻止曹军追击,因此军资和人员的损失都不大。

而在祁山战场,蜀军主力因其督军马谡违背诸葛亮的指示,举动失宜,被魏将张郃大败于街亭。

因此主帅诸葛亮只好退兵,此次北伐以失败告终,诸葛亮引疚上表自贬三级,赵云也被贬为镇军将军!

(《三国志·赵云传》:五年,随诸葛亮驻汉中。明年,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云、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军退,贬为镇军将军。)

蜀军退兵时,诸葛亮曾经问邓芝说:“街亭退兵时,我军编制皆混乱成一团,箕谷退兵,编制整齐一如出军之时,这是何故?”

邓芝回答说:“赵将军亲自断后,因此军资没有遗失,人员编制整齐。”

当时赵云军中尚有多余的绢布,诸葛亮下令分给赵云部队将士。

(《云别传》:亮曰:“街亭军退,兵将不复相录,箕谷军退,兵将初不相失,何故?”芝答曰:“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云有军资余绢,亮使分赐将士,云曰:“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府库,须十月为冬赐。”亮大善之。)

可是赵云说:“我军军事失利,怎么还能要赏赐呢?请将这些物资全部纳入赤岸府库,在十月寒冬的时候再赏赐给将士们使用。”

这次冬天出兵的时候,赵子龙其实已经是不行了,身体已经非常差了,但是他仍然坚持的冲了上去!

这一次诸葛亮再次失败了,这是他的罪过。

但是诸葛亮没有想到,自己的一个决定,竟然让这个老将军就这么结束了!

“送赵云将军,回成都!”诸葛亮并没有送他最后一程,他还有很多事情!

赵子龙将军去世,代表着那个时代的又一个著名的“余孽”消失了!

现在这天下的余孽之中,竟然让张颌那厮成了气势了!

此时诸葛孔明想到的是另一个人,神鬼辈出的年代,张颌不过尔尔。

当初在汉中的时候,别说那虎步关右的夏侯渊了,便是后面的曹真曹子丹张颌都比不上!

不过这个家伙现在,却隐隐有了天下第一名将的意思了!

还真是靠着老资格了!

诸葛孔明放下了自己的心情,然后继续外成都整军备战!

在蜀汉建兴六年,诸葛亮事先扬声走斜谷道取郿,让赵云、邓芝设疑兵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军攻祁山。

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关中震响。

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率领步骑五万人前往,大破马谡于街亭。而同时赵云寡不敌众,失利于箕谷。诸葛亮乃拔西县千余家返回汉中。

第一次北伐失败,但是蜀汉没有伤到筋骨不说,更是得到了不少百姓,还有很多的官吏和人才!

同年冬,诸葛亮趁魏兵东下,关中虚弱,趁机北伐,出兵散关围攻陈仓!

只可惜最后为魏将郝昭所拒,诸葛亮劝降不成,而又粮草不继,不得已退还汉中。魏将王双来追,被斩。

但是在建兴七年春天,诸葛亮遣陈式攻武都和阴平二郡!

雍州刺史郭淮带着大军救援,结果诸葛孔明亲自出兵至建威将他拦住了!

郭淮这一次被打退,蜀汉朝廷遂得到了武都和阴平二郡!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志·诸葛亮传》:七年,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诏策亮曰:“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君引愆,深自贬抑,重违君意,听顺所守。前年燿师,馘斩王双;今岁爰征,郭淮遁走;降集氐、羌,兴复二郡,威镇凶暴,功勋显然。方今天下骚扰,元恶未枭,君受大任,干国之重,而久自挹损,非所以光扬洪烈矣。今复君丞相,君其勿辞。”

《三国志·卷三十三·蜀志·后主传》:七年春,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遂克定二郡。冬,亮徙府营於南山下原上,筑汉、乐二城。 )

这一次,诸葛亮没有说什么出奇兵,只是堂堂正正的去攻打!

陈式为先锋在前攻打城池,曹真还没有回到雍涼,郭淮率军前来,结果不幸战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