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独行 > 第二百八十一章 刘复下山之鄂焕

汉末独行 第二百八十一章 刘复下山之鄂焕

作者:王家小郎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34: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某家鄂焕,你是何人!”说话的是一个异常高达的蛮夷。

刘复朝着他看去,粗略估计,这个家伙恐怕不止身高丈二,手中拿着一柄锋利的方天画戟,这种兵刃可不常见,模样也是异常的狰狞可怖。

虽然不是什么青面獠牙,但是面容粗矿,面色黝黑,阔口方鼻不说,两只眼睛也是通红通红的,和数天没有睡觉了一般。

另外虽然相隔不远,但是他们之间也还是有着些许的距离的,不够此时刘复却是动了动鼻子,轻易的从他的身上闻到了一股浓烈的血腥味道。

这个家伙是刚刚经历过厮杀的。

就在刘复来回打量刘复的时候,那鄂焕却是看他半晌不回答,以为他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直接抄起手中的方天画戟,然后朝着刘复的脑袋上就砍了过去。

方天画戟由上而下直直的劈向了刘复的头顶,看那气势,看那力度,此时已经算是久经沙场的刘复自然是知道这个家伙,这一刀不是什么简简单单就能解决的。

“噹~”

“砰~”

第一声是刘复长刀在手,直接将那方天画戟的力道卸了下去,虽然依旧是让刘复的双手被震得发麻,不过好歹是让他能够将这一方天画戟给躲了过去了。

当然,鄂焕的这一戟虽然没有伤害到刘复,但是一戟下去之后,地面上那就是尘土飞扬了,“砰”的一声巨响,直接让众人心神颤动不已。

看着那沉重的一戟,刘复心头更是震颤,同时看向了面前的这个不知道从哪里出现的这么一号人物。

这高定所在的越嶲郡之中,旄牛、定笮、卑水等地多为垒守,都是崇山峻岭,都是险要之地,所以蛮夷之辈也多处于此,这不是什么问题。

问题是这么一个勇猛异常,高大无比的家伙是从哪里跑出来的。

苍天的,别说这个小小的越嶲郡,便是整个南中,乃至于整个益州,又有多少身高丈二的家伙?

西川之地多是崇山峻岭,所以这里的人也大多都是身形娇小,但是灵敏异常之人,尤其是这南中蛮荒之地,别说刘复没有见过,便是他当初在北方,都没有见过几次。

这个突然出现的高大蛮夷,还真是让刘复大吃一惊大开眼界了。

不过吃惊之后,刘复的好胜之心也算是提了起来,别的不说,这个该死的家伙,也不是一个泛泛之辈,但是好久都没有真正的捉对儿厮杀过的刘复,本以为这个念头会留到下辈子了。

没想到在最后的这段日子之中,自己居然还能够有机会看到这么一个家伙,这真是上天赐给自己的好机会了。

“哈哈哈,来来来!”刘复突然大吼了一声,直接抡起自己的大刀,朝着鄂焕的头顶就招呼了过去。

刘复知道自己的力道和这个比自己高出一头的家伙相比差了很远,但是刘复也知道这么一个看起来就很笨重的家伙,居然敢使用方天画戟这么灵巧的兵刃,恐怕也不是什么善茬。

所以刘复唯一的就会就是在他攻击自己之前,直接抢攻上去,靠着自己的本事,先一步将自己的节奏带出来,同时也看一看这个家伙的本事到底是如何的。

看着刘复一刀强攻而来,鄂焕非但没有丝毫的害怕,反倒是露出了一个淡淡的冷笑。

众人都以为他们南中的蛮夷都是一群脑子里也都是骨头的莽撞汉子,他们谁都不曾想到他鄂焕就是这南中蛮夷之中的另类。

“走开!”鄂焕看着当头一刀,只是将方天画戟轮舞一般,直接将刘复的大刀架开。

之后更是和大刀连连碰撞,一副要和刘复打个你来我往的架势。

不过鄂焕的目的可不是如此。

就在刘复都认为节奏已经像他这边打过来的时候,鄂焕突然冷笑了一声,手中方天画戟用更快的速度直接冲了过来。

“小子,死!”鄂焕一声大吼,手中的方天画戟竟然后发先至,直接朝着刘复的脖子上坎了过来。

看着那直直冲过来的方天画戟,刘复没有向鄂焕想出来的那个样子,抽刀防守。

而是看到越来越近的方天画戟之后,非但没有想着防守,反而直接用更快的速度冲杀了过去。

鄂焕也是久经沙场,自然是看得出来什么是虚张声势,什么是真的要鱼死网破。

现在在鄂焕的眼中,这个家伙就是要鱼死网破的模样。

这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家伙,他不在乎自己会不会死,只在乎他能不能杀了自己!

这就是鄂焕看出来的东西。

“杀!”

“吼!”

两个人同时发出了大吼,每一个人都不想要防守,在他们的心中,杀敌比自保更加重要!

“住手!”一声大吼从他们的身后传了过来,让他们两个人同时停住了自己的动作。

刘复停下自己的动作是因为那一声大吼,是岚山部落的族老吼出来的。

而鄂焕停下动作也是因为这是岚山部落的族老!抗下来也是

停下动作的两人也看出来了他们之前的差距如何。

鄂焕手中的方天画戟就停在了刘复的面前,距离他的脖颈已经没有了距离,若是从这里看的话,他的脖子上还有一道浅浅的血痕。

而刘复的大刀距离鄂焕的脖子还有不足一寸的距离,若是族老不将他叫停的话,恐怕刘复的脑袋就没了,但是鄂焕能不能活着走下去那也是一个未知数。

刘复的大刀势大力沉着实是让人不敢轻视。

“族老”

“族老”

两个人都看到了那位族老,朝着那位族老躬身行礼。

“小子…”岚山部落的族老先是看了看刘复,看到他没有什么大事,这才放下心来,“你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说完之后,那岚山部落的族老快步走到了鄂焕的身边,一脚就踹了过去,“你这个莽撞的小子,怎么不问青红皂白你就敢动手!”

刚刚还异常爆裂的鄂焕,在看到这个苍老的族老之时,只是不停的挠着头,脸上嘿嘿直笑,一点也没有刚刚那种狂傲的感觉,就像是一个被长辈训斥了的犯错小鬼一般。

这样子的鄂焕,让刘复也是有些吃惊,不过看着他们也实在是插不进话去。

之前虽然岚山部落的族老对自己十分的客气,但是现在正常人都能够看得出来,这位族老是更加的喜欢这个家伙的。

鄂焕应该和岚山部落,或者说和这个族老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

“刘复大哥....”就在刘复发呆一样看着他们的时候,身后同样传来了一个声音,那是之前负责教他怎么说夷人话的女子,“鄂焕大哥并不是我们岚山部落的人,他和你一样也是外来之人。

不过他来得时候比较早,几岁的时候因为自己原本的部落让人灭杀了,所以一个人逃了出来,最后昏迷在我们岚山部落的前面,族老看他可怜便将他救了回来。

为了他还得罪了一个很大的部落,族老心善,那个时候我们岚山部落也是一个大部落,自然是不在乎得罪什么人,不过等着鄂焕长大了,但是我们却是因为跟随者高定大人出征,损失很大,实力也是一蹶不振。

就开始被大部落打压了起来,最后鄂焕大哥看我们部落过的不太好,便主动投靠了高定大人,想要让高定大人出面庇护我们,这些年一直也是这么做的。

不过前一阵子,因为鄂焕大哥不在越嶲郡,这才给了那群人机会,让他们差点就将我们的岚山部落给灭杀了,想来这是鄂焕大哥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赶回来的,看到了刘复大哥这才误会了。”

刘复听完之后也是点了点头,“他是去干什么了?”

刘复刚刚和鄂焕交手,发现这个家伙的本事的确是不弱,整个南中他会如何不重要,但是整个越嶲郡,恐怕所有的夷人应该没有几个人能够和他相互对上手的。

不是他看不起这群夷人,而是鄂焕的力道和灵活都是数的上号的,就以刘复的见识来说,这个家伙的本事,恐怕比他那子龙叔父差上一些,但是差的不多,至于曹营之中。

恐怕近些年能够稳稳当当的拿下来他的,也就是许褚和曹彰两个人了,至于曹真等人,恐怕还真是差点,或是张辽将军和曹仁将军全盛之时,应该也能够办到。

“鄂焕大哥走的时候他说是去了益州郡找刚刚回来的雍闿将军,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那夷人女子的话让刘复眼睛微微一缩,然后突然就冷笑了一声,声音不大但是却足够让一旁一直被训斥的鄂焕听到了。

本来老老实实的鄂焕,听到了刘复那一声冷笑,眉头一下子就立起来了,虽然刚刚族老已经说了这个汉人将岚山部落救了,而且这段时间一直照顾着岚山部落,并且他的本事也算是不错。

但是鄂焕听到这一声冷笑还是眉头立刻就立了起来,朝着刘复冷哼了一声,“你这厮什么意思!”

看到鄂焕上钩了,刘复也是继续满脸不屑的说道,“没什么意思,只不过说你们被人利用,说他雍闿在利用你们,都是一群蠢货罢了!”

“放屁,你这汉人,说的什么屁话!”鄂焕登时大怒,若非是身边的族老拦着,他定然要和这个家伙好生吵上一架不可。

“你们汉人,就是狡诈,你定然是那成都之人,要来这里挑拨离间!”

那族老看着鄂焕又要和刘复冲突起来,不由的也是眉头皱了起来,看着鄂焕不断的呵斥着。

不过刘复可是不怕这个,他的目的就是要做到这个地步,所以看着鄂焕这般的愤怒,他还是更加挑衅的说道。

“你既然觉得我们汉人狡诈,那你们还要和雍闿那个家伙合作,那岂不是更加的狡诈的,你们岂不是更加的危险?”

“你!”鄂焕虽然勇武异常,但是嘴皮子可是不利索的,“雍闿乃是南中的大人物,更是雍家的家主,雍家乃是南中的大家族,哪里能够和你们这种狡诈的汉人相比较!”

“哈哈哈哈哈.....”刘复突然狂笑不止,笑的鄂焕的脸色无比的尴尬。

“你这厮,你笑什么!你笑什么!”

“你可知雍闿的大家族是怎么来的?”刘复停下了大小,然后继续变成了冷笑,“你可知雍闿所在的雍家,是个什么东西?”

“你...他们...你们汉人乃是军功封侯,雍闿大人,他的家族据说也是一个侯爷,那定然是战场厮杀而来的!”

“放屁!”刘复直接催了一口,然后直接朝着他们怒骂起来,“一群让人卖了还给人数钱呢,某家还说你没是怎么混成这个样子,今日算是知道了,你没这就是让人给卖了!今日某家告诉告诉你们,这雍闿算是个什么东西的后人!”

雍闿乃是先汉高祖之时,什邡侯雍齿的后人,或者说现在的雍家就是什邡侯雍齿所创立的,之所以说现在的雍家,那是因为在什邡侯雍齿的那个时候,雍家就已经是一个氏族了。

雍齿,秦末泗水郡沛县人,原为沛县世族子弟,《史记》上记载他“出身豪强”,可以说是高祖身边的那群老兄弟之中,身份最高的那个人。

当然,他之所以投靠他压根就看不上的刘邦,也是因为他和王陵交厚,跟着自己的朋友投靠的刘邦罢了。

秦二世皇帝元年,随刘邦起兵反秦,曾被委以重任,秦军围攻刘邦于丰邑大营,刘邦打败秦军后,命雍齿驻守丰邑大营,可谓是直接将自己的大本营给交了出去。

但是雍齿素来是看不起刘邦这个还没有成事的家伙,所以在第二年的时候,雍齿经魏国人周巿的游说,直接将他所驻守的丰邑大营,献给了魏国周市,并且直接宣布自己投靠了他。

作为他的前任主公刘邦,自然是止不住的大怒,但是连续两次攻打丰邑,但是都失败了,根本就攻打不下来,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好到薛地去投奔之前有些许交情的项梁。

而项梁也没有多犹豫,直接将麾下的兵马借给了刘邦,让他从新开始,也帮助他去攻打雍齿,将自己的大本营夺回来。

项梁给他的可是精锐中的精锐,数千大军更是一股可以颠覆一个势力的力量,在刘邦的手中,自然是相当的厉害,他很容易就将雍齿打败了,同样也将自己的丰邑给抢了回来。

但是从这里也能够看得出来,若是没有项梁的这数千大军的话,恐怕雍齿一个人就能够将刘邦逼死了,他甚至可以算得上是刘邦麾下最有军事才能的一个人了。

不单单如此,雍齿被打败之后,高祖刘邦非但没有杀了他,反而是对他十分的恩重,让他投降自己,对他如故!

可是雍齿干了什么,雍齿在之后的战争之中,更是三番五次的陷害刘邦,甚至投降敌人。

雍齿是刘邦的同乡好友,从小一起长大,但此人非常卑鄙,不断的陷害刘邦。还帮助项羽害得刘邦差点丧命,据说当初项羽想要烹杀了刘邦的父亲就是雍齿的主意。

后来刘邦成为皇帝,大封自己喜欢的人和同姓亲友,一些人开始窃窃私语了,很多人不服,张良说他封分不均。张良问他最讨厌的,一生最恨的,群臣都知道的那个人是谁?

刘邦说:雍齿啊。这家伙和我积怨很深,曾多次使我难堪,使我受辱,很想杀他。 张良说:好,现在当务之急是先封雍齿,以示群臣。于是,刘邦赶快下令封雍齿为什邡侯。

一方面叫丞相御史办理定功行封手册,一方面置酒, 亲自款待雍齿。? 于是群臣背喜曰:雍齿都能封,我们还有啥话说呢。雍齿呢,相当于捡了一个什邡侯来当。

试想:以刘邦的脾气,雍齿曾经背叛过他,充其是排在“不杀”之列,哪能给什么好处。况且汉朝本来就实行的是郡县制,分封诸侯与国家的体 制又相矛盾。

没办法,要保住刚刚打下来的江山,权宜之计吧。也因此有了历史典故在民间流传——“汉高祖咬牙封雍齿”。就当时论,刘邦发圣旨的时侯肯定是咬着牙的。

但君无戏 言,圣旨一下,雍齿仰天大笑,到什邡走马上任去了。 什邡侯,食邑二千五百户。虽不及张良的万户,也不错了,毕竟是独占一方的诸侯国,级别也与将相排在一起,并且荫及三世子孙达89年。

什邡,虽区区一小县,却因为有了雍齿,被称为“国中之国”达89年,而县城也被称为雍城 ,沿用至今。雍齿死后,专为他修了墓,墓高四丈,宽四亩,墓园约六十亩地;

还专为他建 了一座寺庙,名西雍寺,塑雍齿坐像,享香火朝拜。这雍齿,风头也出得够足了。雍齿封侯,连雍齿本人也没料到。

史书上写得清清楚楚,司马迁的《史记》有一个醒目的标题《高祖封雍齿为什邡侯》。弟叛之。

司马迁大人写的《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记载陈王使魏人周市略地。周市使人谓雍齿曰:“丰,故梁徙也。今魏地已定者数十城。齿今下魏,魏以齿为侯守丰。不下,且屠丰。”雍齿雅不欲属沛公,及魏招之,即反为魏守丰。

司马迁·《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第二十五》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上曰:“此何语?”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

上曰:“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

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上乃忧曰:“为之柰何?”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

上曰:“雍齿与我故,数尝窘辱我。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於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

可是就这么一个玩意,就这么一个东西,能够封了侯已经算是不错了,给他这么大的殊荣也算是高祖对得起他了,可是雍齿不算东西,他的子孙也是和雍齿一个德行。

汉高祖六年,刘邦听从张良的意见,封雍齿为什邡侯,食邑二千五百户,位次居五十七。

汉惠帝三年,雍齿卒,谥肃侯,葬于什邡西郊,。他的第三代孙雍桓,袭爵终侯。

汉武帝元鼎五年,九月,发夜郎兵,下牂牁,会番禺。终侯不肯从军击南越;又因所筹酎,金和献祭事不合要求,被削掉侯位,计其后代先后在什邡世袭共八十九年。

八十九年,三代子孙两个人不是好东西,再加上现在的雍闿,这就是一个作死的家族,这就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一架,这种家伙,居然还有人相信,刘复觉得他们是脑子不好用,这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么?

(汉六年,正月刘邦正式开始了册封群臣,本来第一个被封赏的应该是张良,但是因为中间很多人都不好决定,所以犹豫不决,也让众多文武大臣担心刘邦会不会卸磨杀驴。

张良不曾有战功,高帝说:“出谋划策于营帐之中,决定胜负在千里之外,这就是子房的功劳。让张良自己从齐国选择三万户作为封邑。”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事,与主上会合在留县,这是上天把我交给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谋,幸而经常生效,我只愿受封留县就足够了,不敢承受三万户。”于是封张良为留侯,同萧何等人一起受封。

高祖皇帝刘邦封赏大功臣二十多人,其余的人日夜争功,不能决定高下,未能进行封赏。皇上在洛阳南宫,从桥上望见一些将领常常坐在沙地上彼此议论。皇上说:“这些人在说什么?”留侯说:“陛下不知道吗?这是在商议反叛呀。”

高祖皇帝刘邦说:“天下刚刚安定,为什么还要谋反呢?”留侯说:“陛下以平民身分起事,靠着这些人取得了天下,现在陛下做了天子,而所封赏的都是萧何、曹参这些陛下所亲近宠幸的老友,所诛杀的都是一生中仇恨的人。

如今军官们计算功劳,认为天下的土地不够一一封赏的,这些人怕陛下不能全部封到,恐怕又被怀疑到平生的过失而至于遭受诛杀,所以就聚在一起图谋造反了。”

高祖皇帝于是忧心忡忡地说:“这件事该怎么办呢?”留侯说:“皇上平生憎恨,又是群臣都知道的,谁最突出?”

高祖说:“雍齿与我有宿怨,曾多次使我受窘受辱。我原想杀掉他,因为他的功劳多,所以不忍心。”留侯说:“现在赶紧先封赏雍齿来给群臣看,群臣见雍齿都被封赏,那么每人对自己能受封就坚信不疑了。”

于是高祖便摆设酒宴,封雍齿为什邡侯,并紧迫地催促丞相、御史评定功劳,施行封赏。群臣吃过酒后,都高兴地说:“雍齿尚且被封为侯,我们这些人就不用担忧了。”

这就是雍齿封侯的真相,而且给他的封地也就是什邡县,可以说是相当小,相当偏僻的一个地方了,这就是用来堵住其他人嘴的而已的小人物。)

鄂焕和岚山部落的族老听完了刘复的话,他们也是十分的惊讶。

他们只知道南中有着很多的大氏族,很多姓氏都是很尊贵的,他们几乎都不和他们这些所谓的“蛮夷”交往,更加不可能通婚。

他们保持着自己所谓的高贵的血统,他们看着互相联姻和通婚互为一体。

当初高定大人所斩杀的的那个越嶲郡守将焦璜就是几大家族之一。

这次鄂焕前去,主要也是因为这件事,现在蜀汉大军随时可能会出动,所以他们不能再这般的各自为战了。

鄂焕这次前去就是为了能够让他们三方从新回归友好,共同抵抗蜀汉即将到来的大军!

“就算你说的都是真的,那么和我等有什么样子的关系!”

“关系?”刘复朝着鄂焕无情的嗤笑了一声,“你们这群脑子里不知道是什么的家伙,你以为雍闿为什么叛乱?

还不是因为交州的那群人以及江东之人,想要报复死去的刘玄德!”

(雍闿在南中发动叛乱,杀死太守正昂,并且在士燮的引诱下,归附东吴并将太守张裔送给东吴。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李恢除了那所谓的庲降都督之外,还有一个交州刺史!

众所周知交州可是江东的地盘,当初刘玄德心中有怒气,所以哪怕不能真的动交州,也够不到交州,不过不妨碍他们占占便宜!

而且现在交州可还算是士家做主,而且雍闿的确是士燮劝说投降江东的,这就是士家在报复刘玄德!

苍梧广信出身的士燮,本就是当初赫赫有名的交州军阀,一生也是传奇。

士燮年少时师事学者刘陶,其后逐渐升任交趾太守。

后被朝廷加职绥南中郎将,迁安远将军,封龙度亭侯。

在步骘接管交州时积极配合,归附孙权,被孙权加为左将军;现在又因诱降益州豪族雍闿而迁任卫将军,进封龙编侯。

任交趾太守已经将近四十年了。

其先祖为鲁国汶阳人,为躲避新莽末年的动荡而移居交州,经过六世到士燮的父亲士赐,士氏成为当地豪族,士赐曾于汉桓帝时任日南太守。

中平四年,士燮被任命为交趾太守,正式开始了他的交趾太守生涯。

交州刺史朱符向各地收重税,引起反抗被杀,州郡秩序混乱。

此时朝廷已先后经历了多年的混乱,对交州的影响力大为减弱。

士燮名义上是效忠于汉朝的交趾太守,实际上已成为割据岭南各郡的军阀。

士氏的亲族多出任交州的要职,士燮上表奏请任命其弟士壹兼任合浦太守。

二弟徐闻县县令士?兼任九真太守,士?的弟弟士武兼任南海太守。

士燮性格宽厚有器量,谦虚下士,中原的士人中前往依附避难的人数以百计,如袁徽、许靖、刘巴、程秉、薛综等。士燮又沉醉于《春秋》,而为之作注解。

这就让他在儒家有着很不错的名声。

大儒袁徽在给尚书令荀彧的信中对他十分的推崇。

信中说道:“交趾士府君既学问优博,又通晓治政,处于大乱之中,保全一郡之地。

二十余年疆界内没有战祸,百姓没有失去他们的产业,商人旅客,都蒙受他的好处。

即如窦融保全河西之地,也不能超过他!处理公务的余暇,他还研习书、传。

尤其对《春秋左氏传》的研析简练精微,我曾多次就该书中的一些疑难之处向他询咨。

他都能举以师说,解释甚为详密。对《尚书》他能兼通古、今文,对其中大义理解十分详备。

听说京师古文经学派与今文经学派,各以为是争辩不休,他现在正打算分条论析《左氏春秋》、《尚书》的正确涵义上奏。”士燮便是如此受人称赞。

士燮兄弟一起担任各郡郡守,强力掌管着一州之政,因辖地偏在万里之外,所以威望尊贵至高无上。

他们出入时鸣钟响磬,备具威仪,笳箫鼓吹,车骑满道,常有几十位沙门夹在车马群中焚香。

他们的妻妾都乘坐配有盖帷的小车,子弟都有兵士骑马跟在身后,当时他们的尊贵显赫,震服各少数民族,就算是从前的南越王赵佗,也不过如此了。

朝廷在朱符死后派遣张津为新任刺史。但张津行为却荒诞不羁,不久即为部将区景杀死。

荆州牧刘表得知此事后,派赖恭前往接替了张津的之位;

同时派吴巨出任苍梧太守,接替已病死的原太守史璜。

为避免刘表的势力过于强大,曹操控制下的朝廷就赐予士燮有玺印、封号的书信

并且对他们说:“交州地处与中原隔绝之处,南面依江面海,朝廷的恩命无法宣达,臣下的话受到塞阻,得知逆贼刘表又派赖恭窥视南土,现在以士燮为绥南中郎将,总督交州七郡,兼任交趾太守如旧。”

不过士燮也不是那么没良心的人。

后来士燮派遣使者张旻奉送贡品到许都,正是天下大乱之时,道路隔绝。

而士燮没有放弃进贡的职责,朝廷为嘉奖特意下诏拜士燮为安远将军,封爵龙度亭侯。

此后,吴巨与赖恭发生冲突,而吴巨驱逐了赖恭。

建安十五年,孙权派遣步骘为交州刺史,士燮率兄弟归附,而吴巨却怀有异心,被步骘斩杀。此后,士燮被孙权封为左将军。

建安末年,士燮更是将儿子士廞送至东吴为人质,孙权任命其为武昌太守。

士燮、士壹在南方的儿子们,都被任为中郎将。

同时,士燮在吴国和蜀汉的冲突中支持吴国,诱导益州的豪族雍闿叛蜀附吴,被孙权拜为卫将军、龙编侯。

士燮常常派遣使者去觐见孙权,进献各种香料和细纹葛布,动辄就是数以千计。

其他如明珠、大贝、琉璃、翡翠、玳瑁、犀角、象牙之类珍品。

以及奇物异果,及香蕉、椰子、龙眼之类,无岁不贡。

士壹有时贡献好马几百匹。孙权总是亲自致信,厚加恩赐来回报慰抚他们。

可以说士燮是一个十分标准的军阀,他有办法的时候他就是最大的军阀。

可是当他找不到活路的时候,他会在最快的速度下,找到最合适的退路,并且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在士燮执政交州前夕,交州的经济、文化相对中原来说还是非常落后。

而士燮为政开明,在他的统治下,交州为当时的世外桃源,居民富庶,安享太平四十余年。

许多中原人也纷纷南下交州避难,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学文化,促进了交州的繁荣发展。

士燮热爱学术,治学精微,而且胸怀若谷,宽厚待人,礼贤下士,所以数以百计的中原名士前来投靠他。

其中名望较大的有刘熙、薛琮、程秉、许慈、刘巴、许靖、桓晔、袁徽、牟子、康僧会等人。牟子便是在这个时期,写成佛教要籍《牟子理惑论》。

顺带说一句,这个牟子可不是释迦牟尼,而且牟融,一个靠谱的佛学家而已!

士燮喜爱儒学研究,重视儒学传播,与前来交州避难的儒家学者一起交流儒家学术,著书立传。

掀起了交州儒学兴旺发达的局面,造就了岭南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

正是士燮的统治和他对教育文化的重视,使得儒学在交趾地区的传播得到了一次历史性的飞跃,交趾成为当时南方的学术文化中心。

可以说,交州能够做到这一步那是真的很不容易,士家能够将一个不毛之地弄成了世外桃源也算是神奇。

只可惜,他的神奇止步于此了,因为投靠交州的那些人物,有这能力的都不想再交州停留下去,他们有自己的雄心壮志。

而留下的那些不过就是清谈之人,还真帮不了他士家称雄称霸!

《三国志·卷四十九》:迁交趾太守。交州刺史朱符为夷贼所杀,州郡扰乱。燮乃表壹领合浦太守。次弟徐闻令领九真太守,弟武,领南海太守。

《三国志·卷三十八》:孙策东渡江,皆走交州以避其难,靖身坐崖边,先载附从,疏亲悉发,乃从后去,当时见者莫不叹息。既至交阯,交阯太守士燮厚加敬待。

《三国志·卷四十九》:燮体器宽厚,谦虚下士,中国士人往依避难者以百数。

耽玩春秋,为之注解。陈国袁徽与尚书令荀彧书曰:“交阯士府君既学问优博,又达於从政,处大乱之中,保全一郡,二十馀年疆埸无事,民不失业,羁旅之徒,皆蒙其庆,虽窦融保河西,曷以加之?官事小阕,辄玩习书传,春秋左氏传尤简练精微,吾数以咨问传中诸疑,皆有师说,意思甚密。又尚书兼通古今,大义详备。闻京师古今之学,是非忿争,今欲条左氏、尚书长义上之。”其见称如此。

《三国志·卷四十九》:朱符死后,汉遣张津为交州刺史,津后又为其将区景所杀,而荆州牧刘表遣零陵赖恭代津。

是时,苍梧太守史璜死,表又遣吴巨代之,与恭俱至。

汉闻张津死,赐燮玺书曰:“交州绝域,南带江海,上恩不宣,下义壅隔,知逆贼刘表又遣赖恭窥看南土,今以燮为绥南中郎将,董督七郡,领交趾太守如故。”

后燮遣吏张旻奉贡诣京都。是时,天下丧乱,道路断绝。而燮不废贡职。特复下诏拜安远将军,封龙度亭侯。

《三国志·卷四十九》:建安末年,燮遣子廞人质,权以为武昌太守。

燮又诱导益州豪姓雍闿等,率郡人民使遥东附,权益嘉之,迁卫将军,封龙编侯。

燮每遣使诣权,致杂香细葛,辄以千数,明珠、大贝、流离、翡翠、玳瑁、犀、象之珍,奇物异果,蕉、邪、龙眼之属,无岁不至。

壹时贡马凡数百匹。权辄为书,厚加宠赐,以答慰之。

史书之中除了记载这些东西之外,还有很多神奇的事情。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俗话说穷乡避壤出鬼神的缘故,总之史书之中为数不多的几次灵异记载之中,就有交州的士燮!

葛洪《神仙传》:燮尝病死,已三日,仙人董奉以一丸药与服,以水含之,捧其头摇(捎)之,食顷,即开目动手,颜色渐复,半日能起坐,四日复能语,遂复常。

《异苑·卷七》:苍梧王士燮,汉末死于交趾,遂葬南境,而墓常蒙雾,灵异不恒。屡经离乱,不复发掘。晋兴宁中,太原温放之为刺史,躬乘骑往开之,还即坠马而卒。

这两件事大概意思就是什么呢。

士燮曾经病死,而且已过三日,仙人董奉以一丸药与士燮服下,再把水含在他口中,手捧其头不住摇动以消融丸药,服后不久,士燮即能开目动手,脸上渐复人色,半日而能起坐,四日更复能说话,终于恢复常态。

据《异苑》记载:士燮在汉末死于交趾(事实上已经是三国时期),于是葬在南边而墓旁常常有不规律的灵异事件发生。多次遭遇战乱,而没有人敢发掘。东晋兴宁年间,交州刺史温放之骑马前往,想要打开察看,结果在归途中上坠马而死。

这两种玩意肯定不是他们这么玄乎,但是不得不说,这交州的鬼怪传说是这么多!)

当刘复和鄂焕等人将雍闿自己江东那边的各种黑历史都说完之后,两个人也都变得有些震惊。

他们只知道那个叫做雍闿的家伙很是厉害,不但是世代在南中之地大富大贵,有权有势,更是被两个朝廷争相抢夺。

蜀汉朝廷对他杀了益州郡郡守这件事情都是不闻不问,江东更是为了拉拢他,亲自将他封为永昌郡郡守。

这种“看重”在他们这群南中蛮夷看来,那就是**裸的诱惑,他们这一辈子恐怕都当不上一个朝廷的小吏,他们能够生存除了靠着自己辛苦狩猎之外,只能够靠着和汉人交流通商等等。

他们对于汉人的生活很是羡慕,羡慕到嫉妒,所以说他们才想要去劫掠。

而雍闿抓住的就是这一点,他告诉越嶲郡的夷人,自己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

高定对于蜀汉太过于的不尊重了,所以他们没有机会在这里被蜀汉朝廷所接受,所以说,当士燮找到雍闿的时候,雍闿第一时间就将孟获给忽悠上了。

雍闿告诉孟获,你看看你们南中日子过得那么苦,你们能不能吃饱饭,还需要看人家对你们的感情如何,若是那些商队对你们不太好,你们就没有什么办法了。

所以说,与其将自己的肚子交到他们这群无良的商人手中,干什么不和自己一样,直接投奔了江东,然后去江东做官员和将领。

将自己的肚子掌控到自己的手中,让别人不敢再欺负你们。

雍闿说这些话的时候,他完全忘记了,自己以及自己所在的雍家也是那些无良商人之中的一个。

不过这些多不重要,重要的是,孟获这个南中威望颇高的南蛮首领竟然被说动了,直接选择了投靠雍闿,而且不单单如此,他还直接朝着越嶲郡而去,和自己多年的老朋友高定勾搭上了。

高定一听自己能够投靠江东,从此再也不用收到蜀汉“无良商人”的压迫了之后,也是立刻就高兴了起来,他觉得自己的好日子终于要来了。

而且在不久之前,他刚刚和自己所在的越嶲郡的守将,南中焦家的家主焦璜有了不少的矛盾,就是因为他对自己的压迫,所以....高定弄死了焦璜这个家伙,然后直接在越嶲郡拉起了反旗!

这个时候,其实雍闿还在和正昂闹别扭,还没有完全答应士燮,还打算待价而沽的。

结果当他知道了越嶲郡的夷王高定元这个家伙直接打着自己的旗号,杀人造反,再看看自己对面的正昂,虽然他不想做,不过还是只能选择先下手为强了,否则若是自己没有先动手,被杀的恐怕就是自己了。

杀了正昂之后,他本以为自己已经是没有回头路了,再加上益州老刺史刘璋的儿子刘阐也出现在了交州,亲笔书信告诉自己,现在刘阐才是益州刺史,已经死去的刘玄德,那就是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家伙。

所以诚恳的邀请雍闿“共商大事”一同制霸益州,还给了他永昌郡太守的职位,虽然这两个地方,其实和刘阐这个所谓的益州刺史没有毛线的关系吧,但是雍闿此时觉得自己已经别无选择了。

毕竟自己上来就将益州郡太守正昂杀了,这非但是大罪,而且自己还没有隐瞒着别人,这是要人命的。

所以说,他没觉得成都朝廷哪里会在这里风尖浪口上原谅自己,便准备投靠江东了,最不济,他就直接躲到南中腹地去吧。

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成都朝廷没有和他想的那样对他直接动手发,反而是原谅了他第一次。

蜀汉朝廷没有直接对他下杀手,而是派出了另一位益州郡太守,蜀郡成都人,司金中郎将,益州名士张裔继续出任益州郡太守。

张裔也没有抓住他当初杀死正昂的事情不放,而是对着他说,毕竟雍闿所在的雍家乃是南中大族,所以这件事定然有些分说的,希望双方能够和平共处,在南中好生相处才是。

然后士燮的使者出现了,刘阐的使者出现了,这下子,大家都尴尬了。

士燮是交州一霸,刘阐更是和刘禅同辈的刘家人,正经八百的大汉子孙,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人家他爹原来才是大汉朝廷公认的益州刺史,人家的祖父那更是一手提出来州牧制度,然后在西川画地称王的主儿。

有这么两个大神,在雍闿这里出现了,张裔就算是再傻他也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

而雍闿看到这两个不请自入的家伙,他只要不傻他也知道怎么回事了,所以雍闿只能满是无奈的来了一出儿鬼上身。

南中多是蛮夷之外,还有很多鬼神教派,而雍闿身边就有这种“人才”,所以他一个眼色那边的鬼教祭祀就明白了一件事情,这个主公不想要杀了这个叫做张裔的家伙,所以说他赶紧的上前了。

“张府君像只葫芦,外面虽说光亮但内面实际很粗糙,不值得杀他,上神命令你们把他缚绑送往吴国。”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他们不用担上杀害张裔的这个罪过了,至于江东会不会杀了他,那就不是他能够管的了。

雍闿本以为到这里,他和蜀汉的缘分也就尽了吧,毕竟自己都这么做了,他蜀汉朝廷那也是要脸的,谁知道他再次失望了!

在成都朝廷派来的张裔被他送到江东之后,诸葛亮再次请求那个和他们南中有着不少关系的蜀汉尚书令李严写了一封信给他。

信里面或多或少的说了很多劝说的话,告诉他关于那两个益州郡太守的事情没有什么关系的,大家都知道那是误会。

包括张裔被送到江东这件事也一样,李严告诉了他,那也是误会,让他现在放弃抵抗就可以了!

李严作为尚书令保证雍闿在南中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若是这封信早些来,雍闿绝对不是那么选择啊,他现在已经彻底的投靠了江东,而最重要的是,他投靠的不单单是刘璋的儿子,而且还是刘家的死仇江东孙家!

这种情况下,你让雍闿怎么再去选择投降蜀汉!

所以对于这件事

只是回复了一句话!

“盖闻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是以远人惶惑,不知所归也。”

(雍闿是一个不幸的人,他被二刘之间的斗争给毁了。

刘璋曾经是正经八百的益州刺史不说,他的父亲刘焉更是一手提出了州牧制度的一个绝代狠人,而刘璋也是一个狠人,他不是刘焉的指定继承人,但是几乎算得上是一手弄死了他的三个哥哥!

而这么一个心狠手辣的主儿,最后也不知道是不是脑子抽抽了,先是让张鲁这个死敌直接将汉中这个生死要地给拿走了!

这么多年没有打出去,足以说明汉中地势多么险峻!

而丢了汉中的刘璋最后更是昏聩了一般,直接想到了找外援!

在这里不得不对此一下二刘!

俗话说成王败寇,所有人对于刘璋的评价就没有一句好话,暗弱更是他的代名词一样!

诸葛亮: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彭羕:仆昔有事於诸侯,以为曹操暴虐,孙权无道,振威闇弱,其惟主公有霸王之器,可与兴业致治,故乃翻然有轻举之志。

陈寿:璋才非人雄,而据土乱世,负乘致寇,自然之理,其见夺取,非不幸也。

最靠谱的应该就是范老先生的那句话了。

范晔:璋能闭隘养力,守案先图,尚可与时推移,而遽输利器,静受流斥,所谓羊质虎皮,见豹则恐,吁哉!

首先刘璋有大错,他闭塞养力,无异于当年的闭关锁国一般!

但是换句话说,他闭关是为了休养生息,并不是为了闭关自大,他是为了平西那两场动了他益州根基的大乱!

这样做的代价的确是让他被麾下的大臣给骗了,骗得什么都没有了。

但是同样的,百姓富饶也是真的!

中平五年,刘焉向汉灵帝建言设立州牧总管各地军政大权,自己出任益州牧,而刘璋与兄长刘范、刘诞都留在京城。

只有长子刘瑁随刘焉入蜀,而刘璋后来出任奉车都尉,受朝廷派遣诏谕刘焉,刘焉就把他留下不再返回朝中。

这就是刘璋夺权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脱离虎口!

兴平元年,刘范在长安与马腾密谋进攻权臣李傕,泄露之后与刘诞一起被杀,而刘璋则得以幸免。

刘焉的世交议郎庞羲保护刘焉的几个孙子,送入益州。刘焉因为逝子之痛,又逢绵竹城中大火,不得已迁治成都,背疽发作逝世。

刘焉死后,益州官吏赵韪等希望利用刘璋温仁,于是上书推举他继掌益州刺史,得朝廷诏为益州牧,同时任命赵韪为征束中郎将。

将领沈弥、娄发、甘宁因为是其兄长刘瑁的嫡系,所以起事反对刘璋,最后被赵韪打败后奔荆州。

在此以前荆州牧刘表上书朝廷告发刘焉僭越身份,在乘车器物衣服方面和天子比拟,因此赵韪驻兵朐腮以防备刘表。

当初南阳、三辅的几万家百姓流亡到益州,刘焉将他们全部收为部众,称为“东州兵”。

刘璋看似性情柔弱宽容,缺乏威信谋略。束州入侵凌横暴,成为百姓的灾难,刘璋没有能力制止,旧有的士人相当埋怨并且叛离。

赵韪在巴中,很得百姓士兵的欢心,刘璋将大权交给他。赵韪见到民心不和,就暗中勾结州中的世家望族。

建安五年,江东发生大变,对益州虎视眈眈的刘表这完全顾及不上益州的时候,益州也发生了大变!

赵韪发动叛乱,蜀地多处响应,幸得刘焉之前收容荆州、三辅流民建立的“东州兵”拼力死战,才平息了叛乱,杀赵韪于江州。

而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赵韪的所有行动都在刘璋的计划之中,这个时候刘璋赌命一般的一举夺权!

不过刘璋为人的确是有些懦弱,原本依附于刘焉的汉中张鲁骄纵,再加上他母亲和刘焉那点事,所以不听刘璋号令,于是刘璋杀张鲁母弟,双方成为仇敌,刘璋派庞羲攻击张鲁,但多次被张鲁所破。

这里倒不是说刘璋完全无能,要知道汉中真的是不好打,刘备派出张飞,马超还有那个诡异的吴兰,最后都没有拿下下辨!

所以对汉中拿不下来的刘璋只能去想办法找所谓的“外援” 了!

其实并不是他不选择曹操,而是当初他最开始想的是曹操,但却不是因为他蠢,而是他精明的过头了!

建安十三年,曹操亲自率兵征讨荆州,刘璋于是派出使者致以敬意。

曹操加封刘璋为振威将军,封其兄刘瑁为平寇将军。

刘璋因此派别驾从事张松到曹操那裹,但曹操没有按礼节接待。

张松心怀怀恨,回来后劝说刘璋同曹操断绝关系,他对刘璋说:“刘豫州与您为宗室兄弟,可以与他结交联盟。”

刘璋皆以为是,故派法正前往与刘备结好联盟,随即又指示法正和孟达送去数千兵卒帮刘备抵御曹军,法正完成使命归还。

这是史书记载的,但是咱们看看地图,益州和中原在哪儿?

益州在大汉西南边陲,和曹操所有的领地都隔着呢,要么打下来荆州,要么 打下来了汉中之地,而荆州曹操刚刚退出了出去,那么他唯一的选择就是汉中了,可是曹操若是打下来汉中,他能得到益州?

所以他是太精明了,精明的曹操都不想要搭理他了!

后面的事情就都知道了,从建安十六年到建安十九年,三年的时间刘玄德拿下来了整个益州,然后将刘璋全家上下都送到了荆州。

而当关羽失去了荆州之后,刘璋又被弄到了江东居住,并且在第二年就死了,这其中的事情,值得人们探索!

而刘璋的儿子可不仅仅是只有一个!

刘璋长子刘循,娶庞羲之女,曾经在刘备攻益州时,在雒城驻守抵抗刘备的攻势长达一年,刘璋投降后,由于岳父庞羲的推荐,一直在蜀汉任职,拜为奉车中郎将。

刘阐:刘璋次子,一名纬,随父刘璋流放荆州,在荆州丢了之后,他变成了江东的益州刺史给他们上眼药!

从这个家伙的人生之中可以看的出来两个关系。

刘璋和刘备父子关系不好!

江东和蜀汉貌合神离!)

刘复说到这里,鄂焕和族老他们已经完全听得入迷了。

在他们眼中,他们就是因为雍闿能够帮助他们喝江东之人拉上关系,仅此而已!

他们会选择帮助雍闿也不是因为别人,而是单纯的因为他们只能这么做,他们别无选择!

他们不知道原来雍闿还有这么多事儿,也不知道原来南中是因为这么多事儿!

不过刘复说了那么多,最后还是没有让鄂焕改变主意,毕竟鄂焕也算是征战多年的,哪里会被言语所打动?

而岚山部落的族老在看着双方再次出现僵持之后,族老便让鄂焕回到部落休息了。

至于当初想要屠灭他们的那个部落,鄂焕说等他吃饱喝足了,他就去报仇!

鄂焕从益州郡回来之后,就听说了自己的部落差点出了事儿,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只是离开了这么点时间,自己所在的部落差点就出事儿了!

所以别说吃饭睡觉了,便是连个如厕的时间都没有!

如今看着族老还在,部落还在,他终于微微放下心来了!

至于部落死伤那么多人,鄂焕记得,他非但记得,他还要给那群人报仇!

当然,报仇之前,他得吃一个饱饭才行!

刘复看着前面的鄂焕的背影,脸上露出了一个冷笑,他今日的确是没有顺通鄂焕,他也没有指望今天靠嘴就能够顺通鄂焕!

他要做的就是在必要的时候,让鄂焕明白雍闿的用心!

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

所有的南中蛮夷是不会真心相信他们这些汉人的,同样的,刘复也不会相信这群南中的夷人们会相信这么一个从祖宗开始就反复无常的雍闿!

刘复听自己的那几个不靠谱的朋友说过,一个人最害怕的就是这个,心中出现了种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