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独行 > 第二百八十章 刘复下山之亲事

汉末独行 第二百八十章 刘复下山之亲事

作者:王家小郎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34: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马忠看着满脸笑意的诸葛亮,不由的也跟着轻笑了起来,蜀汉丞相诸葛亮亲自做媒,也不知道是谁家的姑娘有这么大的能耐。

“不知道丞相大人要去哪一家?”马忠跟在诸葛亮的身后,轻声的问道,“刚刚丞相大人说,是要给李遗做媒,不知道可是李恢之子李遗?”

“除了这个小子,还能有谁!”蜀汉丞相诸葛亮毫不客气的说道,“既然李恢想要让老夫表态,那老夫就给他一个态度!”

马忠本来高高兴兴的,但是听到了这么一句话之后,他的心情就变得有些低落了起来。

“丞相大人这是要去哪里?”马忠知道这是要给李遗说亲,同样也是要用一个权贵之家的女子,来安下李恢和李家的心思。

刚刚还感觉是好事的马忠,突然感觉这个即将面对的家族,即将面对这件事的女子,或许未必是那么的好。

诸葛亮没有回答,而是一直带着马忠朝前走去,知道来到一家高大的府门面前,轻声说道,“到了,就是这一家了!”

马忠抬头看去,高大宽阔的府门上面,赫然写着“汉寿亭侯,关府”几个大字。

这是当初的驻守荆州的大汉汉寿亭侯,蜀汉前将军,襄阳太守关羽关云长的府邸,而这一家似乎只有一个适龄的女子,那就是关家关羽的三小姐关银屏了。

“丞相是想要给关三小姐做媒?”

“李遗乃是温厚良善之人,家世更是不错,自然是良配,关银屏也算得上是大家闺秀,两个人,正好合适!”

诸葛亮的话让马忠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看着关家的老夫人带着关兴等人大开府门,满脸兴奋的前来迎接他们,看看他们的脸色,想来诸葛亮的前来,让他们感觉到了蓬荜生辉吧。

马忠知道自己现在不应该瞎想,但是马忠特比想要知道,若是当初威震天下的云长将军,看到了这一幕,会不会被自己的家人给逗笑了。

(关于关家三小姐关银屏的传说,因为史记之中记载不全,首先,关三小姐确有其人,这一点不要否认了,也没有办法去否认。

当然了,这并不只是因为罗老先生在《三国演义》之中说的那一句简简单单的“虎女焉能嫁犬子”,还有很多证明他的存在,另外孙权想要和关羽政治联姻这也是真的,所以关三小姐的真实性就不要多说了。

先说一说关三小姐的故事或者说是传说,关银屏又名嫣,闺名凤儿,河东解县人这些自不必多说了,该名不见史书记载,仅在民间传说中出现,因在关羽的四个子女中排行第三,故又被称作“关三小姐”、“关氏三姐”或“关家三小姐”。

另外,在传说中她是黄月英的弟子、并随同诸葛亮平定南蛮,嫁给蜀国名臣李恢之子李遗,最终也在建宁俞元(今云南澄江)去世,现澄江存有夫妻二人的合墓。

关于前面的事情,或真或假的先不多说,说了也没有什么用,所以咱们直接说后面,关三小姐嫁给了李恢之子,只有爵位没有官职在身的李遗公子,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先说证据,除了各种民间传说之中,最大的证据就是澄江坝子东山脚的旧城金莲山靠西南方向的“关三小姐墓”。

澄江坝子东山脚的旧城金莲山靠西南方向,有一冢看上去很平常的墓,墓前有一用大石围砌的平台,拾级上台阶,就可见墓上有一块高约四尺、宽两尺多的石碑,碑的两侧镌刻着一副墓联:

墓近圣人宫,父女相睽祗数武;神游荆襄界,魂魄长恨于千秋。

墓碑中央镌刻有:"汉忠臣兴亭侯子李蔚(当为遗)、寿亭侯女关氏三姐之墓"的碑文。并有"宣统二年三月,阁邑士庶敬立"的落款。

这冢墓就是蜀汉兴亭侯、澄江人李恢之子李遗与汉寿亭侯关羽的三女儿关银屏结为夫妻,他们死后,家乡人民为他俩建立的合葬墓,但民间一直只称关三小姐墓。他们还有很多的英雄事迹一直流传在民间。

同时民间关于他的传说也是有着很多的问题。

传闻,关三小姐在俞元也常常想念自己的故乡,但又舍不得离开爱她的俞元人民,便在每天早起登上金莲山,一边仔细梳洗晨妆,一边遥望故乡。后来这个地方就叫关三小姐梳妆台,至今此地地名一直仍叫"梳妆台"。

和按个不知道真假的关索不同,关三小姐,关凤关银屏可以说是在民间的传说和事迹,以及留下来的痕迹也更多一些的。

当然了,因为暂时还没有人想着如何去将关三小姐的坟墓给刨开考古,所以这坟墓里面的真假并不是很重要的工作。

另外既然说了关三小姐真实存在这件事情,同时我们也找到了很多证据,那么就可以聊一聊关银屏为什么要嫁给李恢之子李遗。

先说关银屏是谁,襄阳太守,蜀汉前将军,大汉汉寿亭侯关羽关云长的女儿,当初关羽活着的时候,无论是名份上还是实际上关银屏都算得上是一个天之骄女了。

现在即便关羽死了,他也是先得的老将,也是陛下见了他的灵位都要磕头行礼,那也是这蜀汉顶尖的权贵,哪怕他过得不好!哪怕关家其实都是危机四伏的,但是她的身份和地位,可没有变化。

单独说说关家的子弟,到底都是一群什么人,关平作为长子做到了将军之位,然后和自己的父亲一起战死了,之后就是次子关兴。

关兴只活到了不到三十岁,然后就将自己的位置和从父亲手中继承的爵位交给了自己的孩子关统!

但是哪怕关兴短命,他也在二十岁左右的时候侍中、中监军!

而关家的第三代之中,关统作为三代长子,袭爵汉寿亭侯,娶公主为妻,官至虎贲中郎将,死后无子。

而李恢是什么,说得好听一点是南中的庲降都督,但是说白了他不够格!

关羽输的再惨那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李恢的功绩和能力着实一般!

李恢之子娶了关羽的女儿,这不是关羽女人高攀他们李家,这就是**裸的下嫁了!

同样是女儿,所谓的“五虎上将”除了老黄忠没有子嗣存活之外,其他四个人都有女儿。

其中赵云的女儿嫁给了当时正是如日中天的关羽长子,虽然他们两个人的感情多见于野史之中,不过也算是良配,算是门当户对了。

马超的女儿嫁给了刘玄德的幼子刘理。

张翼德的两个女儿更是被刘禅先后封为皇后之位。

便是关银屏在关云长在世的时候那也是被孙权看成儿媳妇的存在。

这般人最后嫁给了南中出身的李恢之子!

不是作者看不起南中士人,而是李恢实在是拿不出什么可以称道的东西!

他不能说没有才能,但是也绝对不能说他的才能多么高!

可是这么一个家族是怎么娶了眼光奇高无比的关银屏的?

这种情况下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传说中的联姻,政治联姻!

关家没有了顶梁柱关羽,失去了那个征战多年的长子关平,只留下了一个少年聪慧的小儿子关兴,还有一个小门小户出身的关夫人!

两个人能不能撑得住偌大的关家,这是毋庸置疑的一件事,肯定撑不住!

所以政治联姻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关兴在关羽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成婚了,按照关羽的性格,定然是不会给关兴安排什么世家豪族的大家闺秀,充其量和关家夫人一样是小门小户家的女子。

所以在没有关索的前提下,关银屏这个关家三小姐就成了必须的一个联姻工具,虽然这个词语很难听,但是这却是事实,关三小姐在这个时候就是一个负责联姻的工具罢了。

关银屏的联姻能够让关家成功的再次融入到蜀汉之中,而且关羽当年的傲气可是得罪了不少的人,而且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士人和官员。

关兴不管有没有自己的那种傲气,他都没有关羽的本事,这还不算,最重要的是,他不能够低下身子,因为他一旦低下了自己的态度,他就会被称之为丢了关羽的脸面。

士人就是这么的纠结,他们厌恶关羽看不上自己,更加的厌恶关羽对自己这种士人的轻视,但如果关羽的儿子向他们低头了,他们不会感觉到自己胜利了,而是会觉得关兴丢了自己父亲关羽的脸面,也就是他丢了关家的脸面!

这种诡异的心态让关兴变得不上不下的,想要上位,可是凭着他的能力和死去父亲的名声,他上不去,便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再喜欢他也没有什么办法。

可是关兴想要自暴自弃都做不到,因为在他身后的还有整个关家,有母亲有妹妹,甚至还有自己的儿子,关兴不能够如此自暴自弃,他只能努力的往前面走去,哪怕这么走下去,他会失去的东西很多很多,他也没有办法。

关羽死了之后的关家,本就是一个没有选择的关家。

关银屏嫁给了没有任何官职,没有任何权利甚至都没有任何名声的李遗,她是真的因为李恢的关系么?

她或者说关家是因为诸葛亮!

关羽关三小姐和李遗之间的记载都是民间传说之中,但是有几件事情却是史书之中记载过的。

建兴九年的时候,李恢去世了,但是再次之前,他用了一路惨败换来了自己晚年的辉煌。

建兴三年三月,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南中,亲率一军从左路从成都进发,自安上县由水路攻向越巂郡;别遣李恢中路进军,从平夷出发按大道进攻益州郡;门下督马忠从右路进攻牂柯郡乱夷。

李恢孤军深入,建宁郡各县叛军相互集合成大队人马,在滇池县也就是益州郡的郡城,包围了李恢军。当时叛军的人数是汉军的几倍,而且又没有得到诸葛亮的消息,形势非常严峻。

《三国志》之中记载的是,李恢施计骗南夷道:“官军粮草已尽,已准备撤军回去了。我们中间有的人久离家乡,而今得到机会回来,如果不能回到北方的话,就打算与你们共同谋划大事,所以在此坦诚相告。”

南夷叛军相信了李恢的话,因而对包围的防守有所懈怠。李恢抓住机会主动出击,大败南夷叛军,并追逐败敌的残部,南至盘江,东到牂牁,与诸葛亮军声势相连。与此同时,汉军其余两路进军也都取得了胜利。同年秋,南中叛乱悉数平定,李恢立功最多,被封为汉兴亭侯,并加拜安汉将军。

但是在另外的《华阳国志》和《魏晋春秋》之中关于这里的记载都是李恢大败,也就是前半部分,并没有后面他将南中南蛮攻破的记录,反而是说了他突围之后守住了益州郡,而此时马忠和诸葛亮都已经打完了。

最后是诸葛亮回到了益州郡,直接从益州郡开始了第二次大战,也就是所谓的进攻南中,而包括孟获等人,都是在第二次大战的时候,诸葛亮给拿回来的。

包括孟获后期对他敬服,以及回到成都去当御史中丞等等,都是诸葛亮将他带走的,和他李恢有什么关系!

另外所说的诸葛亮在位其间,南中不再出现问题那也是胡说八道了,反倒是等到诸葛亮带着李遗和关银屏去了南中,给了李恢信任之后,他却是一改当初那软弱可欺的模样,一时间变得相当的狂暴。

先不说他在益州郡是大败南中,还是被南中蛮人大败,在诸葛亮离开了之后没有多久,南中就再次乱了起来。

史书记载,平南大军胜利回师后,南夷又再次反叛,杀害朝廷守将。李恢亲自统兵前往平叛,铲尽行凶做恶的夷人,并把它们的首领迁往成都,从夷人中的叟、濮部落中征收耕牛、战马、金银以及犀牛皮作为赋税,用以充实朝廷的军用物资,使得当时蜀汉的财物开支不会缺乏。

建兴七年四月,孙权称帝,建立吴国。蜀汉朝廷派出使者与孙吴歃血为盟,达成二分天下的盟议。因当时交州属于孙吴,蜀汉朝廷因此解除了李恢交州刺史的职务,变更为建宁郡太守,并让李恢从牂牁郡平夷县返回居住在本郡,后来又迁居汉中,这一走就直到两年之后,李恢死在了汉中都没有再回到南中。

这说明李恢对于蜀汉,蜀汉对于李恢都是不信任的,包括第二任的庲降都督张翼还有第三人庲降都督马忠,都不会再和李恢一样,是南中八大姓的人了。

同样,关于李恢的子侄,他有一个亲儿子李遗,直接就没有怎么出现在史书中,只知道他在李恢逝世后,继承李恢汉兴亭侯的爵位。

而他还有一个亲侄子李球,李恢弟弟的儿子,任蜀汉羽林右部督。曹魏进攻蜀汉时,随卫将军诸葛瞻战死于绵竹。

直到李遗的儿子,也就是回到南中不再出仕的李遗在南中从新扎根,这才让他们李家没有绝了后代的荣耀。

李恢的孙子,李逷当时在晋朝任益州郡太守,与梁水郡太守董慬、建宁爨量一起反抗李雄,保住东晋宁州一方领土。

这也说明了,李恢所在的李家和他姑父爨习所在的爨家那就是南中八大姓中的两个,同时也是世交的关系!

而且看看李恢的子侄,亲儿子李遗最后回了南中,但是并没有再出仕,反而是他的侄子李球去了官场,这也说明蜀汉朝廷对于李恢一家的防范。

既然如此,本就因为关羽丢失了荆州而声名狼藉的关家又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李恢的儿子?

因为媒人是诸葛亮,这一场婚事,看似是李恢之子李遗和关家三小姐关银屏他们两个人的婚事,实则是关兴用关银屏的婚事表达了自己愿意像荆州势力低头!

这样,关兴保住了自己父亲关羽的颜面,保住了自己的颜面更是保住了自己关家的生存之道!)

此时关府大门之前,一行人早就已经走了出来,看到诸葛亮和马忠的到来,那更是十分高兴的迎了过去。

马忠看着言笑晏晏的关兴等人,心中没由来的有了些许反感,当初威名赫赫的关云长,若是他看到了这一幕不知道会是什么感慨!

“关兴见过丞相大人!”

“老身关氏,见过丞相大人!”

和关兴一样,关氏也朝着诸葛亮躬身行礼。

这一下子诸葛亮都要快走两步,将他们两个人搀扶起来,当然诸葛亮的这幅做派也是也并不是因为关兴或者是关氏两个人,而是因为他们背后的那个牌匾,汉寿亭候。

那是关羽用了一生换来的荣耀和尊重,虽然最后他输在了荆州,他的目的也没有达成,但是这不妨碍他是一个英雄。

关羽就像是当年的周瑜一样,一生的羽扇纶巾,一生精妙绝伦,最后虽有小败,但是无损他的一生功绩,只能说一声,造化弄人。

诸葛亮跟着他们来到了关家的大堂之中,一直没有露面的关银屏也已经走了出来,朝着诸葛亮行了叔侄礼,同时亲自给诸葛亮等人奉茶。

作为这次的主人公,关银屏自然是要到位的,其他的不重要,她至少得知道,自己最后是嫁给了谁。

“丞相!”关兴看着大家都已经落座了,这才朝着诸葛亮说道,“听闻丞相今日前来,是有事情要和我家三妹说?”

“对!”诸葛亮也没有继续寒暄下去的心情,如今偌大的蜀汉都压在了他的身上,他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来了这里就算关兴不问,他也是打算直接看门见山的,“这次老夫前来,主要是想要给关家三小姐,说一门亲事!”

听到诸葛亮亲自做媒,关兴和关氏老夫人两个人都是一脸惊喜的模样,只有一旁伺候的关三小姐关银屏,脸上无喜无悲,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和表情,仿佛刚刚诸葛亮说的并不是自己一样。

“不知道,是哪家的公子竟然能够劳烦丞相大人?”

关氏老夫人虽然是一介女流,但是现在她却是唯一一个有身份说出这种话的,毕竟询问女子的夫家,关银屏问的话太轻浮,关兴问又显得不懂礼数了些,只有关老夫人能说自己在乎女儿,毫不客气的问对方的身份。

同时她的脑海中也出现了为数不多的几个名字,毕竟现在偌大的蜀汉,能够让诸葛亮做媒的恐怕,不多了。

张翼德家的大公子已经有了妻子,小公子张绍倒是正当年,而且母亲是曹氏夏侯家的女子,妹妹又是皇后,年纪小一点也没有关系,大不了让自己的女儿去了多容忍一番。

骠骑将军马孟起家的公子马承年纪也不算大,不过骠骑将军马孟起已经去世了,这家里恐怕也是混乱,两个家族抱着取暖却也....

至于赵子龙赵将军,镇东将军位高权重,成都军权第一人,可是赵家和关家的关系,似乎一直不是很好,这都要怪那个不懂事的家伙。

剩下的吴家的公子哥之中没有什么出名的,难不成是太子府身边的几个近臣,虽然家世一般,但是每一个都是精英不说,他们还是太子府出身的亲近大臣,日后陛下亲政之后,他定然会将这些亲信委以重任的。

关老夫人脑海里想了这么半天,实在是没有想到会是哪一个,他也不知道哪一个是最好的,脸色逐渐的有些纠结了起来,颇有些患得患失的意思了。

诸葛亮看到她这副模样,就知道她的心里又在瞎想了,不过诸葛亮也是能够理解,朝着关家的母子轻声一笑,说出了一个让他们两个脸色都是微微一变的名字来。

“庲降都督李恢之子,李遗!”

关兴还没有说什么,关老夫人听到了这个名字就已经惊呼了一声,“李遗不就是那个小南蛮么!”

这句话说出来之后,便是老夫人都有些后悔了,毕竟诸葛亮亲自来给他说媒,自己这么不客气的说他是小南蛮,实在是有些难听,幸亏那个小南蛮子...不是,那个李遗不在这里。

关兴在自己母亲说完这句话之后,也赶紧亲身朝着诸葛亮解释了起来。

“丞相莫要怪罪,家母只是爱女心切罢了!”

关兴其实不解释诸葛亮也不会怪罪,毕竟诸葛亮自己也知道,单单凭借一个庲降都督,实在是有些说不出去。

蜀汉现在是有着四个都督,分别是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在赢得汉中之战的胜利后,正式设立汉中都督,现在的汉中都督乃是老将魏延,算得上是刘玄德时期的名将了。

等到刘备建立蜀汉后,设立庲降都督区,首任庲降都督乃是老将邓方,之后才是现在的庲降都督李恢。

蜀汉还设江州都督,这是在永安之后,这个作用就很尴尬了,不过首任都督乃是费观,现在是由李严兼任。

夷陵之战后,刘备退至永安白帝城,设永安都督,也就是最后一个都督府,永安都督就是江州都督李严兼任。

这四个都督除了汉中都督那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之外,其他三个的作用都不相同。

汉中都督魏延是刘玄德亲自任命不说,手中也握着现在蜀汉麾下最精锐的人马,同时虽然没有表态,其实大家都是知道的,汉中魏延虽然心高气傲的很,虽然对谁都是一副看不起的模样,但是他是谁的人,蜀汉众人却是知道的,若非是刘禅,恐怕魏延在汉中也待的不安稳。

剩下的三个都督之中,李严的永安都督就是为了防备江东,可谓是丝毫不比汉中差,更别说起主将李严乃是蜀汉尚书令,和诸葛亮都是齐名的一个人。

而江州都督本身是为了防范永安都督的,而费观又是一个出了名的老好人,和李严的关系也是极好,但是事实说明,交情在权力面前,什么都不是!

诸葛亮前脚和江东正式结盟,并且要回来了被江东扣押的益州郡太守张裔以及数万大军和将校,一下子让蜀汉的元气恢复了三成之多。

而诸葛亮凭借着这份儿功绩,也算是将李严压制了下去,让他在永安不敢再继续拿着江东当什么理由招兵买马,肆意妄为。

同时成都回下增加了数万精锐,李严也不敢再和之前一样的放肆了。

但是紧跟着,费观就死了,然后江州都督被李严请命自领,而且直接带兵进驻了江州,说是为了重新构建江东防线,而且江东如今和西川的蜀汉已经结盟,所以他没有必要在永安和江东继续针锋相对了。

这个理由让李严显得十分的正义,便是诸葛亮和刘禅也没有办法,所以江州都督和永安都督都是一体的,也是极为重要的。

最后才是李恢的这个所谓的庲降都督,庲降都督官职高不高,李恢担任庲降都督都督的时候还是一个益州的别驾.....从事!

这是最后当上了庲降都督,给他一个领交州刺史的官职,但是交州在江东呢,谁不知道呢,这就是一个虚职。

至于庲降都督都督负责坐镇地势广袤的南中,看似重要,但是想想现在南中都乱套了一年多快两年了,成都一丁点出兵的意思都没有,就知道南中到底重不重要了,庲降都督到底重不重要了。

至于所谓的地势广袤,那种地方,对于他们来说有什么用,他们何必须要那种地方!

这种要官职没有官职,要能力没有能力的,怎么能够配得上差点成为了吴王太子妃的关银屏。

诸葛亮看着脸色都十分难看的母子俩,也没有着急或者担心什么的,而是直接朝着关兴轻声说了起来。

“如今南中事情已经起了,我等明年开春将要前去南中,日后南中数郡也将是益州的要地,其次庲降都督李恢在南中也是豪门之家,日后飞黄腾达也不是难事...”

诸葛亮看着自己说了这么半天,只是关兴在哪里皮笑肉不笑的,至于关老夫人还是满脸的晦气,虽然他们没有反驳,但是能够看得出来,他们却是不是很愿意。

“安国到时候跟随老夫前去汉中,老夫已经找了陛下请命,封你为侍中,入了南中之后,你会成为老夫的中监军!”

这算是给关兴的交代了,而且不止如此,诸葛亮还直接对着关兴说道。

“安国也已经不小了,日后当多和我等荆州士子们交流交流!”

这句话才是重点,关兴听到这句话之后,顿时就开心了起来,他知道这是诸葛亮代表荆州世家接受了他们现在正在弱势的关家。

关兴最好的一点就是,知道自己的才能,更加知道自己的身份,现在的关兴没有资格挑三拣四,他能够不丢身份的将自己的关家延续下去,那就是最好不过的了。

“多谢丞相,关家便要丞相多加照料了!”

此时关兴朝着诸葛亮拜了下去,这一拜不单单是将关家交了出去,也是将关银屏交了出去,对于这件事,关银屏只是单单的闭上了眼睛,没有说一个不该说的字。

在今天之前,她的母亲已经找过她很多次了,告诉了她此时关家已经走投无路,一旦关家真的没落了,一旦刘禅,张苞,赵云,诸葛亮等人对他们放弃了之后,他们就会被撕碎的。

这是世家的斗争,关银屏对此并不陌生,她也知道这不是自己的母亲在吓唬自己,只是她没有想到,这一天来得竟然会这么快。

“既然如此,那老夫回头就去找李遗那小子,准备三媒六聘,到时候便让他来提亲!”

诸葛亮看到关家的家主关兴同意之后,便忍不住微笑了起来,如此南中最后的一步棋也已经布置好了,剩下的就是南中的消息,和明年春天的到来了。

就在诸葛亮准备离开的时候,门口的下人再次跑了进来,十分没有礼数的跑了进来。

“混账东西!”看到自己的下人竟然这般无礼,明知道自己在和诸葛亮交谈还敢前来打扰,关兴就一肚子的火气,“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家主,有客来访!”那下人也知道自己这么做实在是不对的,可是现在他只能够这么做,因为门口那位他也惹不起。

“混账,还有什么人,难不成比丞相大人更加尊贵不成!”这句话看似献媚,不过这却是关兴的无奈之举,若是不这么说,恐怕这个下人的动作可就是代表着关家,得罪了诸葛亮了。

就算是诸葛亮微微一笑将这件事给甩了出去,但是不代表这件事就没有了。

“家主....”那下人犹犹豫豫的还想再说什么,关兴已经没有了耐心,直接走过去就要将他下人一脚踹出去才是。

不过他刚刚走过去还没有来得及开始踹,就听到门口传来一个声音。

“关兴关家主,好大的火气啊!”随着这个声音,一个壮汉也走了进来。

虎背熊腰,异常雄壮说的就是他,不过看他脸色有些蜡黄,看来身体确实真的不怎么好的,而这个人也是在场所有人的熟人了。

已故西乡侯张飞张翼德长子,刘禅身边亲卫,张苞。

“阿苞你这是...”关兴看着张苞出现在这里,脸色一瞬间有些吃惊,也有些难看,“听闻你不是重病在家了么,这还没有好怎么就出来了。”

“某家来这里可不是来找你的!”张苞看着关兴,再看看身边的诸葛亮,“诸葛丞相来此是...罢了,你们继续谈,某家要找关统!”

“统儿?”关兴听到张苞的来意之后有些惊讶,不知道自己的嫡长子是怎么和张苞联系上的。

“对,某家来此就是找关统的!”张苞说话的时候,还指了指自己身后背着的一个木匣子,很大的木匣子,“这是某家送给他的,需要亲手交给他!”

“这....”关兴看着那可能和他人都差不多高的木匣子,不知道这又是要干什么。

“张苞,你最近这是去了南中之地么?”诸葛亮倒是从张苞这一身的打扮之中看出来了一些东西,“你这是刚刚回来?”

“丞相大人好眼力!”张苞这句夸奖那真是不带一丝一毫的感情,说完之后,就直接朝着关兴说道,“能否让某家进去了,后院之地,若是擅自闯进去,倒是我张苞的错了。”

关兴听完之后脸色更是黑了一下,他们两个曾经也是很不错的朋友,只不过他们都是被称之为天才,所以谁都不服气谁,但是他们之间的交情其实是很不错的。

如今和张苞闹成这个模样,其实他也是很不痛快的。

看了看身边的诸葛亮,最后关兴还是选择了让关统从后院走出来,就当是会客了,正好他也想要知道,张苞找自己的儿子是想要干什么。

诸葛亮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他反倒是很轻松,不过他没有选择离开不是因为别的, 主要是因为他等待着张苞办完事情之后,或许他能够从张苞的嘴里知道一些事情,南中的事情。

很快,满身大汗,一看就是刚刚练完武艺的关统就从里面走了出来,朝着张苞躬身行礼说道,“侄儿见过叔父!”

相比较于那个和他差不多大的庶子关彝,关统反倒是更加的懂事,或许是和他大伯关平更加的相像吧,这个下家伙的性格很是沉稳,但是天赋却是很好,和他爹一样。

看着虎头虎脑,眼睛里还透着些许机灵的关统,张苞突然叹息了一声,他不知道将这个消息在这里说出来,是不是正确的。

“你还记得你的老师么?”张苞说话的时候,轻轻的抚摸着关统的头顶,“叔父说的不是宗预那个老顽固!”

关统刚刚想说话,听到张苞后面那句之后突然眨了眨眼睛,“叔父是说刘复老师么?”、

关统这句话让在场的很多人都惊讶了一下,刘复这个名字在关家颇有些不同的含义,周仓平素里不声不响,尤其是在刘复离开之后,更是习惯于一言不发。

关兴对于这个曾经将自己的关家将灭亡的边缘拉回来的刘复,也是心存感激,只不过后面知道了他的身份了之后,他就毫不犹豫的将这个人送出了关家,只想要他离自己远远的。

至于诸葛亮,他倒是知道很多别人不知道,听到了刘复的名字,诸葛亮不由的沉吟了起来。

“对,就是他!”张苞轻笑着点了点头,然后朝着关统轻声说道,“你的老师,有一件东西要交给你!”

说完之后,张苞就将身后背着的大木匣子取了下来,然后直接当着所有人的面子,将木匣子放到桌案上,然后打开,取出来里面的东西。

“这是那个家伙,让我交给你的,他说让你莫要堕了你先祖的名声!”说话间,一柄大刀,就被张苞交到了年纪还小的关统的手上,沉重的分量让关统连连晃动。

下人和管家都想要上前帮助自家的小少爷,但是被张苞喝退了。

“都退下,谁都不许帮他!”

看着突然正经起来的张苞,众人都是蒙的愣住了,然后看着摇摇晃晃的小关统,努力的抬着那把比他都高出不知道多少的大刀,脚步虚浮,随时都有可能摔倒。

“噹~”最后一声闷响,关统站稳的同事,大刀也被他顿在了地上,算得上是正式将它接了过来。

看到关统这副模样,张苞也是不由的嗤笑了起来,“好,很好!”

看得出来张苞很是满意,甚至自己还使劲儿的咳嗽了几声,这个时候诸葛亮终于发话了。

“张苞你既然刚刚从南中回来,可知道现在南中是一个什么情况?”

张苞看了看不远处的蜀汉丞相诸葛孔明大人,不由的冷哼了一声,“甚好!”

听到这句怨气满满的甚好,诸葛亮也是被他噎了一下,不过倒是说他的脾气好,但是诸葛亮身后的马忠却是直接冷哼一声。

听到这声冷哼,张苞的脸色也阴沉下来了,看得出来,这两个家伙的心情似乎都不是很好的模样。

“咳咳咳!”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候,关兴终于还是出面了,一阵阵的咳嗽声,让他们相互之间都冷静一下。

“今日丞相大人是来这里和我等商议,小妹出嫁之事的,阿苞到时候记得喝一杯喜酒啊!”关兴本意是想要缓和一下双方的气氛,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张苞听完之后,直接脸色就更加的阴沉了。

“不知道关三小姐许配的是哪家的贵公子啊?”张苞这话说的让人都听不出来是赞赏还是嘲讽。

关兴不知道这个家伙是什么毛病,今日在这里难不成还是想要砸他家场子来的么,不过既然张苞问出来了,那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说道。

“丞相大人亲自做媒,将我家三妹许配给了驻守南中,此时正在抵挡南中暴乱的庲降都督李恢都督的长子,李遗!”

张苞听到这句话之后,脸色那就已经不能用更差劲儿了,先是阴沉,然后是戏谑,最后忍不住摇头笑了起来,而且越来笑的越开心。

“你这是什么意思?”关兴此时是真的有些发怒了,不过张苞没有搭理他,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坐在一旁如同看戏的诸葛孔明。

“关三小姐的这门亲事,是丞相大人做媒的?”

“是老夫做的媒!”诸葛亮也没有否认,这种事情,否认也是没有用的,很快整个成都都会知道。

“刚刚丞相大人,似乎为了某家,如今南中如何了?”

“对,不过张苞将军好像是累了。”

“刚刚没有听清,所以回答的有些不太好,还望丞相大人见谅!”张苞哈哈一笑,然后朝着诸葛亮躬身行礼,继续说道,“在半个多余之前,南中再次打乱,越嶲夷王高定和刚刚回到益州郡的雍闿闹僵了,然后越嶲郡的夷人和雍闿的部下甚至直接开始了大打出手,而牂牁郡的朱褒则是按兵不动的在郡中休养。”

听到了这个消息,不说别人,光是马忠就眼睛亮了起来,朝着诸葛亮看到,刚刚想要说话就被诸葛亮制止了。

“这件事,似乎还有后面的变化!”

“废话!”张苞突然毫不客气的催了一口,“若非是因为后面的变化,老子何苦这般模样!”

看着忍不住的怒火,众人知道这件事情的变化,似乎不是那么的友好....

“可是最终出了意外么?”

“意外?没有意外!”张苞冷哼了一声,“我等越是机缘巧合才做到了这一点,在做事之前,我等专门让人前去牂牁郡禀报了那位庲降都督李恢李都督,想要告诉他等到合适的时候,直接出兵相救,若是顺利,这南中之乱也就平定了。

可是我等直到最后,都没有看到李恢带领的南中大军,莫说是大军了,便是一个鬼影子都没有出现过,可怜我那刘复兄弟,就再越嶲郡,被一群南中的蛮夷给逼的自尽当场了!”

“哐当....”张苞刚刚说完这句话,一直伺候奉茶的关家三小姐关银屏,就直接将手中的茶盏跌落在地上,整个人还是无喜无悲的表情,但是她脸上的泪痕却是相当的明显。

众人看了一眼这个女人,便是张苞也看了看这个女人,很多事情他也是刚刚知道不久的,如今知道关家三小姐要嫁人了,他的心中久已经有些不舒服了,听到嫁的还是李恢的儿子,张苞现在想要杀人。

若非是他从小被自己母亲教导要学会心平气和,换成他那个更加火爆的父亲,经历了现在的这些事情之后,他诸葛孔明还能够活着?

想到这里,张苞再度看向了诸葛亮,“你应该庆幸家父已经死了,若是家父还在,今日说什么某家也得杀了你!”

说完之后,张苞直接拂袖而去,他还要回宫给陛下刘禅禀报这次事情。

等到张苞走了之后,刚刚的喜庆感觉顿时就没有了,只有一个关统,一直抚摸着身边的大刀。

“这件事....老夫会查清楚的!”诸葛亮也留下一句话,然后起身离去了。

时间放回一段去.....

刘复已经在岚山部落休息有一阵子了,夷人话学成了什么样暂且不说,他对于夷人的了解倒是非常的多了,而且还知道了很多关羽那位夷人之王高定和雍闿等人的内幕。

岚山部落的确不是什么大部落,但是曾经也是风光过的,虽然现在破破烂烂的,便是打猎都得靠刘复出手,但是他们知道的消息也是不少,虽然真真假假的,但是终归还是有用的。

比如现在刘复就知道了,夷人之王高定并不是因为和雍闿的关系多么的好,所以才选择了反叛的, 也不是因为高定和汉人不对路子才选择了反叛这一条路的。

越嶲郡的高定,益州郡的雍闿以及牂牁郡的朱褒三个人虽然经常被放在一起,但是其实他们三个关系,相当一般。

益州郡的雍闿是一个标准的汉人,虽然这么多年和南中的蛮人有不少的交情,甚至血统之中也有着些许南中南蛮的血统,但是他自己自认为是一个血统纯正的汉人,再加上他的先祖乃是先汉的汉什邡侯雍齿,所以自以为身份高贵。

而高定则是越嶲郡的夷人之王,在夷人或者说是叟人这个圈子里,高定的威望基本上可以称之为一时无两,而且和雍闿不一样,高定在越嶲郡的威望和地位还让他足够掌控大半个越嶲郡。

哪怕之前越嶲郡有很多人太守,但是相比较于他们而言,因为越嶲郡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情况,所以越嶲郡一直算是牢牢的掌控在高定这个人的手中。

至于朱褒,牂牁郡的一个官吏,他算不得势力雄厚,在三个郡之中,他应该是势力最小,同时也是最低调的,而且牂牁郡本身也是势力错综复杂的很,他轻易也不会真的表态。

这些是南中现在的行事,也是大众都知道的行事,但是现在刘复找到了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那就是三个人之间的关系。

众人都以为雍闿乃是益州最重要,也是威望最高的那个人,有这种感觉不单单是因为他和南中的那群天不怕地不怕的蛮人关系好,也不是因为他现在挑起反旗造反,更多的是因为江东将他作为代言之人,让他在南中大造声势!

可以说,雍闿应该是三方势力之中最为强大的,至少在众多百姓的心中,是这么一个意思。

但是如今刘复却是发现不是这么一回事,雍闿别说在这偌大的南中了,便是在他和高定还有牂牁郡的朱褒三个人之中,他都未必能够使最强的那一个!

雍闿在益州郡只不过是几个家族之中的一个罢了。

焦、雍、娄、爨、孟、量、毛、李八个姓氏加在一起,才是整个南中最大的汉人势力,其中雍闿的雍字不过排第二罢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他的能力不高定和朱褒两个人的原因,之所以这么说,完全是因为,八大姓氏之中,排名第一的焦氏一族恰恰就在高定所在的越嶲郡,而焦氏一族的族长焦璜,则是被高定一刀砍下了头颅。

除去一直低调让人分不出强弱的牂牁郡朱褒之外,整个南中若是非要说势力,高定应该是最大的,他的势力还有他的潜力,都是最大的。

而且雍闿和高定的关系,也并不是传言之中那么亲密无间,有时候刘复就感觉传言不可信,实在是很多事情传着传着就被不知道哪里开始给传飞了。

雍闿和高定别说根本就不输,高定之所以造反,完全就是因为雍闿请动了孟获,然后孟获说动了高定,而且高定本来是不需要杀了焦璜的,因为这个家伙是越嶲郡的守将。

高定的威势完全不需要去在乎一个早就不想管这件事的焦璜的,但是因为高定和雍闿之前的争锋,他还是选择立下威,所以就将焦璜这个南中八姓之首的家伙给杀了。

要知道,高定所在的越嶲郡是唯一一个在他造反的时候,没有郡守的郡,所有大小事情几乎都是他这个越嶲郡夷人之王来处理的。

另外,因为他们之间的关系,雍闿和高定,与其说是盟友,不如说是互相交易更加的妥当一些,高定并没有真正的和雍闿结盟,他们之间也不存在着什么交易。

至于益州郡,他们同样是想错了,他们最开始对于这里并不算很是了解,总觉得这里无非就是一个揭竿而起的叛乱,至于益州郡的雍闿杀了益州郡太守正昂,绑了另一个益州郡太守张裔,最后还投降了江东,可是最后却是没有占据益州郡。

本来众人也不是特别的理解,只感觉这里面或许是因为益州郡的士卒和百姓心中有着大义,让他们能够抵挡雍闿和南中蛮人。

这事后众人才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雍闿不是没有占据益州郡,而是根本就不敢占据益州郡!

焦、雍、娄、爨、孟、量、毛、李这八个姓氏家族之中,其中大半都是益州郡之人,若是雍闿敢于和蜀汉朝廷作对,那无非就是一个社会性质的问题了,他的罪过就是聚众谋反,这种罪名很大,但是雍闿不在乎。

但是如果他还想要占领益州郡,并且在益州郡称王称霸,那么这就是大逆不道了,对于整个南中他都是大逆不道。

益州郡的各个势力不允许出现这么一个人物,除非他是真豪杰,能够让所有的势力都被他折服,不过这几乎算是不可能的。

就算是益州郡的各个势力被他折服之后也没有关系,还有南中的各路满意,孟获和孟家还有这千丝万缕的关系,就这样他也是用了大半生的时间才做到了现在的这种地步,才在南中有了这种威望。

(先说这个南中八姓,这不是胡说八道,这是真的有南中八姓。

《华阳国志》卷四《南中志》有如下记载:先主薨后,越巂叟帅高定元杀郡将军焦璜,举郡称王以叛。益州大姓雍闿亦杀太守正昂。更以蜀郡张裔为太守。

闿假鬼教曰:“张裔府君如瓠壶,外虽泽内实粗,杀之不可缚与吴。”于是执送裔于吴。吴主孙权遥用闿为永昌太守,遣故刘璋子阐为益州刺史,处交、益州际。

牂柯郡丞朱提朱褒领太守,恣睢。丞相诸葛亮以初遭大丧,未便加兵,遣越巂太守巴西龚禄住安上县,遥领郡。从事蜀郡常颀行部南入,以都护李严书晓喻闿。

闿答曰:“愚闻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天下派敝,正朔有三,远人惶惑,不知所归。”其傲慢如此。颀至牂柯,收郡主簿考讯奸。褒因杀颀为乱。

益州夷复不从闿,闿使建宁孟获说夷叟曰:“官欲得乌狗三百头,膺前尽黑,螨脑三斗,斫木构三丈者三千枚,汝能得不?”夷以为然,皆从闿。斫木坚刚,性委曲,高不至二丈,故获以欺夷。

建兴三年春,亮南征,自安上由水路入越巂。别遣马忠伐牂柯,李恢向益州,以犍为太守广汉王士为益州太守。高定元自旄牛、定笮、卑水多为垒守。

亮欲俟定元军众集合,并讨之,军卑水。定元部曲杀雍闿及士庶等,孟获代闿为主。亮既斩定元,而马忠破牂柯,李恢败于南中。夏五月,亮渡泸,进征益州。

生虏孟获,置军中,问曰:“我军如何?”获对曰:“恨不相知,公易胜耳。”亮以方务在北,而南中好叛乱,宜穷其诈,乃赦获使还,合军更战。

凡七虏七赦。获等心服,夷汉亦思反善。亮复问获,获对曰:“明公,天威也,边民长不为恶矣。”

秋,遂平四郡。改益州为建宁,以李恢为太守,加安汉将军,领交州刺史,移治味县。分建宁、越巂置云南郡,以吕凯为太守。又分建宁、牂柯置兴古郡。

以马忠为牂柯太守。移南中劲卒青羌万馀家于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分其羸弱配大姓焦、雍、娄、爨、孟、量、毛、李为部曲;置五部都尉,号“五子”,故南人言“四姓五子”也。

以夷多刚很,不宾大姓富豪,乃劝令出金帛,聘策恶夷为家部曲,得多者奕世袭官。于是夷人贪货物,以渐服属于汉,成夷、汉部曲。亮收其俊杰建宁爨习、朱提孟琰及获为官属,习官至领军,琰辅汉将军,获御史中丞。

出其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给军国之用。

其中的“ 以马忠为牂柯太守。移南中劲卒青羌万馀家于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分其羸弱配大姓焦、雍、娄、爨、孟、量、毛、李为部曲;置五部都尉,号“五子”,故南人言“四姓五子”也。”

这句话就说明了这南中八姓在南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南中的阶级实力,八个姓氏之中,娄家和量家以及毛家的确是在史书上真的是找不到他们的痕迹,应该是还没有够到这个地步。

不过能够在《华阳国志》之中留下自己的一道消息,想来在南中当初他们也是极为出名的吧。

另外,南中八姓之中分在五郡之中为都尉,也就是说其实在诸葛亮所谓的“平定南中”之后,整个南中依旧是被南中的这八大家族掌控在自己的手中,这也算是有些不给诸葛亮面子了。)

当初他们选择了分兵,蒯蒙前去益州郡,韩幸前去永昌郡,而他们则是来的高定所在的这个越嶲郡,实在是有些错了,他们不应该如此。

不过也没有办法,当初他们对于这里完全就是一穷二白,什么都不知道,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的摸索才行,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援军什么时候会出现,也就是成都会什么时候派来援军。

不过现在刘复在这里也过得还好,除了越发熟练的夷人话之外,他和这岚山部落也算是十分的熟识了。

而且周围的诸多部落看到了岚山部落这般的弱小了,都觉得有机可趁,但是被刘复击退过几次,单挑斩杀过几个勇士之后,他们也都知道了,这个家伙是岚山部落的人,还是很厉害的人。

总之在刘复的保护下,岚山部落总算是再次安定了下来。

而刘复除了在学习夷人话和夷人乃至于南中的风俗知识之余,也经常出去为岚山部落狩猎,一是为了能够让他们生存,而是因为这样能够让他们更多的夷人知道刘复的存在。

有了足够的身份之后,刘复也就能够和更多的夷人打成一片了,而且夷人崇尚勇者,这个不想着吞并他们,反而经常给他们很多好处和多余猎物的勇士,就是他们最新的朋友了。

直到某一天,正在打猎的刘复,和一个十分雄壮的夷人撞上了。

“某家鄂焕,你是何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