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金鳞开 > 九九章 西风催客上马去(四)

金鳞开 九九章 西风催客上马去(四)

作者:美味罗宋汤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5 04:44: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父皇陛下,”朱慈烺道,“蒋先生所言甚是,只是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若是援兵不至,莫说让秦督一举剿灭闯贼,怕就怕闯贼献贼合兵一处,反攻洛阳。到那时,秦兵锐气已丧,客居异地,如何守得?洛阳若是再陷贼手,官军恐怕再无胆气与贼兵血战。”

崇祯听太子字字铿锵有力,心中已经信了大半,道:“我儿自幼长在宫中,这临阵对敌之事,调度诸将之要,可有章程?”

“军中自有军法。”朱慈烺一听有戏,振声道:“儿臣以为,武周则天虽然是逆伦女主,其言却有可观。”

“哦?道来听听。”崇祯听朱慈烺引用武周的典故,颇有些意外。

“当i唐太宗有狮子骢不能驯服,武媚以三策进呈太宗皇帝。”朱慈烺知道在场诸位没有不知道武则天驯马这则典故的,故而言简意赅道:“一曰铁鞭,一曰铁锤,一曰匕首。问之则曰:良驹当为天子之坐骑,若是不得驯服,留之何用?如今各镇皆如此狮子骢,若是不能忠心王事,反而残虐百姓,败坏官军威名,留之何用?”

崇祯最仰慕唐太宗,说穿了是仰慕唐太宗的杀伐果断,能给他带来充沛的烈阳之气。此时听儿子郑重其事地说着如此霸气的论调,心中甚是欣慰,只觉得自己之前的“帝王之术”,“王霸相杂”的教育没有落空,果然被儿子吸收接纳了。

“我儿此言甚是!”崇祯点头道。

蒋德璟却是十分不满。他也是给东宫上过课授过书的,可不认同东宫这番言论。姑且不说如此激进是否会导致天下大乱,湖广糜烂,光是引用女祸之言便不甚吉利。更何况武媚对唐太宗进言之后,因锋芒太甚而被太宗置于冷宫,原本就不是什么好兆头。

朱慈烺见蒋德璟要说话,连忙抢先道:“儿臣恳请父皇陛下下旨,让儿臣赴洛阳抚军!”

明代文人多有游侠情怀,即便武将地位低下,也认为弃笔投戎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就连万历皇帝小时候,也曾在内宫中玩过军训,只是被张居正喝止了而已。如今皇族藩王中多有贪婪胆怯而死者,若是太子真能去前线抚军,也的确能够大振声威。

“只是不知秦督如何看法,洛阳之地是否能够保卫皇太子周全。”陈演进言道。

他说得无比忠恳,好像真心为太子的生命安全着想一般。

朱慈烺对这位首辅没有任何好感,振声道:“天下如此动荡,兵凶战危,谈何周全?孤只有杀贼之心,断无苟且之理!”

崇祯听得身中热血沸腾,耳边仿佛响起鼓角争鸣。他身上微微颤抖,忍不住轻轻拍了拍扶手:“既然太子有此忠勇之心,朕自当成全!我儿散去之后,可题录名单,一并充入东宫幕府。着礼部、工部择i筑坛拜将,祭告二祖列宗,以求庇佑。皇长子慈烺代朕亲征!”

代天亲征!

这比太子抚军的待遇可是高出了不少啊!

朱慈烺原本只是期望得到一封抚军洛阳的明旨,不成想竟然获得了代天亲征的待遇。既然是代替御驾亲征,便能够以天子仪仗行军在外,各地州县谁敢不从?而且皇帝陛下有“充入东宫幕府”之语,这就让朱慈烺有了人事权和决断权。只要碰到人才,就可以收入幕府。看到不顺眼的地方官,也可利用天子仪仗就地处置。

朱慈烺喜出望外之余,自然不会忘记乘胜追击,当即道:“父皇陛下,太医院如今正要去天津卫防疫,侍卫营既然要移镇洛阳,则请陛下以天津城防营交由东宫节制。”

这件事倒是无所谓,崇祯皇帝仍在热血上头的状态,大袖一挥道:“准!”

朱慈烺应声归座,目光扫过李邦华与冯元飙,留下一丝微笑。二位老臣面无余sè,好像自己与东宫毫无交往一般。

崇祯帝内中也是十分高兴,一则是有儿若此,接连两代英明之主,说不定真能复兴皇明。再者是今i召对商议,竟然能够立时解决,也算是罕见的高效。若是每件事都能如此轻松决断,这皇帝做得也就不那么累了。

又鼓励几句,崇祯帝宣布散班,看看今i也没什么重要公文,便往坤宁宫去了。太子要代天亲征,这种大事总得知会一下皇后。天家无私事,有私情,太子能够以冲龄出征是国家社稷之福,但是对于父母而言,担心忧虑是难免的。

周皇后是个极有妇德的皇后,听闻儿子要去洛阳前线,默然不语。

她一直以自己从不干涉外事而自豪,然而当i不准儿子出宫防疫已经破了例。那时候还能说儿子长在内宫,什么都不懂,可如今防疫之事的确是卓有成效,市井中渐渐恢复了繁荣,就连周镜每次入宫都不住赞叹,可见皇长子的确是个能成事的大人了。既然如此,皇后还有什么理由出言干涉?

——儿臣……臣字当先……

周皇后突然回想起这么一句支离破碎的话来。当i听儿子说起来,并没有觉得什么不对,隐隐还有些儿子长大了的欣慰,但此刻回忆起来,却没来由地一阵酸楚,不由鼻根发紧,一股眼泪就像是要涌出来似的。

“太子回宫之前,坤宁宫便一直持斋。”周皇后的鼻腔被堵住了一般,闷声道:“一干女官,随我早晚诵经,祈求神佛保佑。”

……

朱慈烺照例派了陆素瑶去坤宁宫请安,只说如今王命在身,不敢懈怠私归,待得凯旋之i再行拜见母后,旋即便在文华殿的偏殿召见李邦华与冯元飙二位重臣。

文华殿位处紫禁城之东,属东方青位,早前都是用碧sè琉璃瓦,乃太子视事之所在。直到嘉靖十五年,这里才被改为皇帝便殿,换上了黄sè琉璃瓦,后来作为经筵之所。朱慈烺原本是想在东宫外邸召见这两位重臣,看看天sè却已经晚了,索xing暂借文华殿一用。只要不用正殿,宫内的偏殿太子都是有资格使用的。

“两位先生坐。”朱慈烺没有上主座,与冯元飙、李邦华对面而坐。

李邦华与朱慈烺更为熟络一些,知道太子礼贤下士的风范,并不介意。冯元飙自然也跟着轻松了许多,何况今i他还是太子的功臣,太过拘谨反倒显得生分。

“今i我能得皇上信赖,代天御狩,多亏二位先生之功。”朱慈烺当i为了避嫌,与李邦华都没有明面上的往来。如今得到了开府的明旨,与大臣往来就是遵旨办事了。

不等两位重臣谦逊,朱慈烺又道:“东宫幕友,二位先生可有贤才高士相荐?”

这时候推荐过去的人,只要有些能力的,总会得到重用。李邦华和冯元飙年事已高,族中子弟不少,正是推荐一些科举无力者晋身权贵的好机会。i后太子得登大位,总能恩赐个府县官当当。

两人也毫不客气,当即应允回去整理名录进呈。

正是主屏相悦时节,冯元飙突然胸口一阵刺痛,连连咳嗽,用手一掩,只觉得喉间喷出一股热流,满嘴腥膻,竟然是咳血了。

吐出一口血后,冯元飙只觉得清爽了许多,只是不敢在这个时候让人看到,以免冲犯不祥,自己偷偷抹了抹嘴,将手袖入袖中。

朱慈烺却已经从指缝里看到了些许红光,身子微微前倾,问道:“喻御医不曾去看过本兵么?”

“喻先生来过了,来过了。”冯元飙颇为不好意思:“只是老臣这病根已深,若要根除恐怕不易。”

“本兵还是多加休养,我大明名医国手甚多,断无不治之症。”朱慈烺宽慰道。

“说起国手,”冯元飙眼中突然滚落两滴老泪,“老臣有一不情之请,还请殿下恕罪。”

“先生请说。”

“殿下可还记得吴甡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