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金鳞开 > 四六九 沙场昼夜多风雨(五)

金鳞开 四六九 沙场昼夜多风雨(五)

作者:美味罗宋汤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5 10:39:48 来源:蚂蚁文学

马铭从陕西到山西,再到山东、北直,乃至于如今成了第二师第三营第二千总部探马局百总,人称探长。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马背上的老探马,他从小听到大的故事是:爷爷曾经带着三个手下,四人六马偷袭了一处上百人的鞑子营地,抢了五六十匹上好的良马……

当然,故事的结局是良马被军中收走了,功劳被上司瓜分了,而他老人家只能继续给围炉夜话的子孙讲述当年的故事。

从马铭十六岁杀了第一个寇边的鞑子之后,他爹给他换上了磨得光亮的马鞍,那是故事中至今尚存的唯一证明。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不相信爷爷的故事,直到今夜,他突然发现,或许爷爷的故事可能是真的。

今夜,全局的探马都汇聚到了一处,衔枚裹蹄,静静地朝清军大营摸去。

身手最好的小伙子潜伏在寒气未尽的林木之中,以最快的速度解决掉伏路兵,然后继续前行。

整整四里路,清军设了三处伏路兵,还有两处游动的明哨,都被轻而易举地从这个世界上抹去。马铭已经过了自己动手的年龄,看着手下的小伙子如此利落,他心中更是比自己得手还高兴些。

尤其是这些小伙子中还有他的两个儿子。

走在前面的探马越过沟壕,挪开拒马,摸到清军营寨之外。在这种天光之下,很难看清里面是否停放着攻城器械。也很难判断是否有人挨着这些冲车、盾车睡觉。

“探长,怎么办?”回报的探马退回来找到了马铭。

“寨墙多高?”

“一丈多,有箭楼。”探马道:“就跟图上一样。”

“要是实在不行……”马铭道:“混进去!”

“万一被发现了呢?咱们又不会说满洲话。”探马摸了摸脑袋,尴尬道:“我连头都没剃呢。”

“出息!”马铭啐道:“就不会换个地方先放把火么!”

清军临时营寨是用原木搭建出来的,虽然有一定的警戒防御的作用,但这些原木并不防火。甚至因为里面混用了松木,一旦被人放火还会产生大量的浓烟,也不容易被浇灭。

更为悲催的是。索海和图赖找到了一条小河作为饮水地,但那条河距离八里铺营寨还有一里之遥,短时间内根本救不了火,只能看着火借风势,越烧越大。

明军探马看着烟火冲天,也听到了里面的慌乱喧哗,这才选了个没人的角落。抛出钩爪,派了个身手最好战士抓着绳子爬了上去。只要有一个人上去,便有五七条绳索垂下来,不一时功夫便已经翻过去了十余人。

马铭带着其他人在外面接应,另外又分出三五人去火上浇油,引起更大的混乱。他虽然面子上看似镇定。心中却恨不得飞进去看看,看看那帮猴崽子怎么过了这么久都没动静!

足足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清军营寨之中终于传出了动静。

一团团火光接连腾起,登时将寨墙上的光芒抢夺过来,照亮了整个夜幕!

——得手了!

马铭重重往地上一锤,低声道:“去两个人接他们。”

果然不出片刻就有两个黑影出现了寨墙上,却不肯下来。示意战友将更多的猛火油送上去。

这是找到了大鱼的迹象。

马铭的心越发紧张起来。

终于,当清军营寨内腾起一股更大的火光之后,潜入其中的探马终于翻了出来。除了一人被火焰燎去了眉毛,并无半点受伤。

“你们烧了啥?”马铭劈手抓住一人,正是自己的大儿子。

“是个粮仓。”大儿子也很兴奋:“二愣见里面出来的人扛着粮包,说顺便给烧了。”

马铭颇有些失望,放开儿子,对左右道:“原路。咱们回去。”

在马铭才回到宁远城的时候,常志凡已经拿到了战果清点的报告。

王钟就连晚上都没有从热气球上下来,非要重头到尾看探马局大显身手。

“报告千总,探马局不负使命。”马铭报上了战果,比王钟报的还少了一具冲车。应该是在点算上有些差错。

常志凡本来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安排这次夜袭,没想到一击得手,欣然道:“干得好!本官这就为你局请功!”

“千总。还有一事,卑职有个想头,不知该不该说。”马铭是在回来的路上才萌发了一个主意。若是说了,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若是不说。又憋得心里发胀。

“尽管说!”常志凡正在兴头上,大手一挥,高兴道。

“千总,我部为啥自己不弄个特侦营呢?”马铭道:“孩儿们身手又不弱。也不用像特侦营那么大张旗鼓,就在部里挑挑人,自家的参谋给上上课,讲一讲。像今晚这种事咱们不也能干么?”

常志凡一愣,心中倒是认同了一大半。他知道在特侦营出现之前,夜袭、偷袭也都没少过。这种事往往临时拉一队死士就做了,至于那些探马夜不收,更是几代人干这活计,哪里就比特侦营差了?

“这个有道理呀。”常志凡斜着眼望向天花板,道:“就说提高探马局的战斗力,改进作训方式。”

马铭心中一乐,连忙道:“千总,那这事成么?”

“我看成。”

“能按特侦营的本色发么?”

“这个啊……这个我先跟营部谈谈。”

……

“我看行。”萧东楼站在帅纛之下,一双戴着铁手甲的大手撞在了一起:“特侦营好用是好用,但不归我们管啊!要是自己弄一个就好了。”

“你知道特侦营花多少银子?”曹宁道:“特侦营特侦营,那就是当一个营在养。你养得起?”

萧东楼砸了砸手,暗叹自己还真是养不起。

“弄不出特侦营没关系,弄个厉害些的探马营总没问题吧。”萧东楼退了一步:“把本色给提上去三成,这没问题吧?”

“你先呈报大都督府,看能不能批吧。”曹宁心思不在这上面,指着前面的阵列道:“你发现东虏有何不同了不?”

“不任是一群土鸡瓦狗?”萧东楼大手一挥,毫不介意道。

“他们的阵列。”曹宁道:“这几天打下来,明显是从最初的横阵在转向方阵。他们在学咱们。”

“给你这么一说倒真有点那个意思,但他们的方阵也太好破了吧。”萧东楼呵呵笑道:“我都没认出来他们就散了。”

“我说你装什么装!适可而止吧。”曹宁转过头去,啐了一口,回过头来看着对面似是而非的方阵道:“他们没有火炮火铳,战意又不坚定。你看,前排还没死完,后面就有人逃了……啧啧,这方阵还没跟咱们相接呢,就被自己人砍散了。”

打着正白旗的清军的确在研究明军的战术,并有样学样地列成了方阵。方阵并不比横阵难列,问题在于方阵也是需要训练的。如今明军的方阵可以做到行进时脚步同一,丝毫不乱,而清军临时组建起来的方阵只要往前驱动,登时就有快有慢,阵型变形。

而且横阵冲锋后就如同散兵,包衣有足够的空间装死、磨蹭,但在方阵之中,一眼就会被后面的督战队发现。督战的甲兵可不会怜惜这些冲在前面的包衣,当然是一手一个砍翻在地。

往往明军一个排射,清军方阵就溃散了。

“你没想过?如果东虏脑子反应过来,不用包衣顶在前面,改用甲兵,甚至是白甲兵,到时候组成的方阵是否能跟咱们的拼一拼了?”曹宁略有忧虑道。

“我觉得你这个想法很有道理。”萧东楼点了点头:“但是狗能改得了吃屎么?他们抢包衣是干嘛的?是为了保住包衣性命的?”萧东楼摇头道:“除非把他们逼上绝路,他们肯定不会自己站在前面的。”

“他们跟我们不一样。”萧东楼最后总结道。

曹宁没有反驳,他现在更希望想找到一个攻破东虏大军的“点”,彻底结束这场伏击战役。对于一个万人级别的战役,持续时间越长,对于人数少的一方就越发处于劣势。就算明军的战斗力是东虏兵的五倍,但人体的生理、精神负重却没有如此之大的差距。

实际上这支东虏展现出的战斗力已经让萧东楼和曹宁刮目相看。他们的将领非但想到了学习明军的方阵,甚至还在劣势中寻求战胜的机会,发动夜间佯攻,想用人多的优势拖垮眼前这支明军。

这位虏将正是多尔衮在军中的心腹,武拜。

武拜虽然声名不彰,却从父亲身上学到了用兵之法。

其家族本属于海西女真。当时奴儿哈赤起兵后,武拜之父武理堪前往投奔,屡立战功。初定八旗制度时,武理堪被任命为正白族第一甲喇所属第八牛录额真。武理堪死后,长子武拜袭管本牛录,次子苏拜成了奴儿哈赤和黄台吉的侍卫。

入关之后,武拜留在多尔衮身边,兼领正白、镶白两旗军务,授巴牙喇纛章京。苏拜则跟着阿济格一路往西,现在已经退到了关外蒙古。

相比鳌拜拥有的勇悍之名,武拜和苏拜更善于用兵打仗。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ps:上回有人说我把鳌拜打成了武拜,其实一直都是两个人啊……最后点一下鳌拜的名字,作为区别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