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金鳞开 > 四六六 沙场昼夜多风雨(二)

金鳞开 四六六 沙场昼夜多风雨(二)

作者:美味罗宋汤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5 10:39:48 来源:蚂蚁文学

赵炜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如此紧张,忍不住扶额定神,却发现额头上一片油光。他深吸两口气,方才道:“刚才说到小团山堡,这是东虏两白旗先锋盘踞之地,看得出他们本是想直接渡河攻打宁远的。我军主力从南攻打此堡,正是要扯住两白旗主力决战。从现阶段而言,一切行动都在之前的计划之中。”

“重点说说东面的虏兵。”卢翘楚觉得赵炜挺有意思的。

“东面这支虏兵目前不知道来历,但是职部以为,其大约有两种来历。”赵炜渐渐镇定下来:“其一来自沈阳,东虏僭称伪京的留守兵马。不过按照辽东师最近的通报,其兵势已经抵达盖州,所以沈阳即便有留守人马,也该先往盖州阻击辽东师的劲头,没道理跑宁远来。”

卢翘楚好不容易在脑中建立了整个辽东地图,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

赵炜得到了鼓励,继续道:“其二,职部以为,这批人马是从北面来的东虏两黄旗人马。如果有蒙鞑混迹其中,那就更能证明这点了。”

“北面都是山,怎么过来?”卢翘楚问道。

宁远背山面海,延绵自大兴安岭的松岭南麓和源自燕山系大团山成为其屏障,后世也正是以此划分内蒙古和辽宁省的界线。

“山地不便行军,但并非不能行军。”赵炜道:“两黄旗离京最早,而这一块区域全是鞑虏所占,没有敌军——也就是我军的活动,完全可以从容地走山路插入辽西走廊,直接从锦州以西向宁远发起攻势。”

卢翘楚不能判断这种情况在军事上可能性,望向了常志凡。

常志凡道:“这也不是不可能。若说山是屏障,那的确不假,但长城都是沿山修建的,不一样被鞑虏潜越?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翻山越岭固然对马兵不利,但害在无法展开阵型作战,若只是翻越,问题却也不会太大。”

“何况他们都是走惯的。”赵炜补充道。

“不管他们从哪里来,总之是冲着宁远来的。”卢翘楚将话题带回了正题:“贵部可有方略?”

“如果照探马所言,其正在准备攻城器械,看来并非有备而来……”

“嗯?这个结论怎么得出的?”卢翘楚一愣。

“鞑虏作战并不愿攻城。他们的攻城手段除去内应之外。只有围困。如果这批人马早有攻城打算,必然是备足了粮草辎重,先兵临城下,试探攻击,然后挖沟围困。而现在他们着急准备攻城器械,显然是粮草不足。后劲虚乏,欲图速战速决。”赵炜道。

卢翘楚皱了皱眉:“就不许人家换个打法?”

常志凡先笑了,道:“卢训导,打仗这事最讲究一个‘成法’。一套《李卫公问对》用了一千年;沐公爷创出了排枪阵,神机营就用了三百年;戚少保创出了鸳鸯阵,时至今日我军还在用。所以说,打仗这事儿。只要吃着了一次甜头,不栽跟头之前是肯定不会变的。”

卢翘楚犹不肯松口:“可东虏不是没少吃苦头啊。”

“训导,他们就算想变也没法变。”赵炜忍不住道:“东虏之所以败给我军,主要是败在阵列、火器这两项上。阵列只有靠士气维持,而士气的关键在于足衣足食、有耻且格。东虏以酷刑驱使其奴仆,以厚利驱动其甲兵,前者只求苟活,后者但求财货。士气上怎可能打赢我军?”

卢翘楚不由惭愧。士气正是她的本职工作,现在却轮到参谋来说,这无疑是因为自己对本职工作还没有吃透的缘故。这也正是秦都督派她下来的原因,若是一直呆在总部,不接触活生生的战士,只靠章程、条例是不可能有如此深刻的认识。

如果换个训导官如此问下来,常志凡等人肯定会直截了当给出一句“训导预军事者斩”。当然。萧东楼和曹宁更不可能让训导官坐镇一方。正因为卢象升的烟火之情,常志凡等人都不愿看到卢翘楚尴尬,体谅地将议题继续下去。

“故而职部以为,固守不出实为最佳应对之策。正所谓避敌锋芒击其惰归。待其攻城势头减弱,自然可以呼应主力,一股击溃。”赵炜定下了总纲,旋即展开各方面布置。虽然大致内容与常志凡说的相类,只是更加详细,但常志凡与卢翘楚的沟通只是私下聊天,而军议上的发言却是未来考功衡过的根据。

卢翘楚按照军中规矩最后提问道:“可有人提出异议?”

在场军官无人应声。

“本官以师部令镇守宁远,即因此确认方略堪用,着发各部执行。”卢翘楚清晰地将私下背了数十遍的“决策稿”清晰吐出,一边环视在场军官的表情,以免有人“敢想不敢言”。等她这段话说完,参谋的建言就会转化为一道道军令,若非特殊情况再难更改,正所谓军令如山。

整个宁远迅速运动起来,非但要对城内进行布防,还要派兵进驻西北面白塔峪堡、东北面的首山堡,以此牵制清军。虽然婴守孤城听起来很雄壮,但还是不要沦为孤城更好。

而且宁远的作用是为大军提供军粮,所以还有保护粮道畅通的任务。之前曹宁在宁远西南二里处沿河修建了一处营寨,用以大军运粮过河。这处寨子若是被东虏侦知,必然是难逃一战,若是此寨沦陷,也就等于断了第二师主力的粮道。

卢翘楚是在军议结束之后方才想起这处寨子的。她颇为纳闷,自己没有军事经验,一时没想到也就罢了。常志凡和朱睿两位上校竟然也会有这个疏忽?那个对辽东地理了如指掌的参谋官也恰好没想起来?

——这其中总有些怪异的感觉。

卢翘楚想到这里,再也坐不住了,就要出去找常志凡和朱睿问个清楚。谁知还没下楼,两位上校已经来了。

“卢训导,之前军议漏了一处,我等想与训导商量一下。”常志凡未语先笑道:“之前军议已经议决,职部率主力固守宁远城。朱千总分兵首山和白塔峪,本部驻扎白塔峪……”

“是河渡寨没人守么?”卢翘楚直问道。

常志凡笑道:“训导所言甚是。河渡寨虽非必守,但此寨若有闪失。对主力军心总有妨碍。然而此处又无法囤积重兵,最多只能放两个局,必要一个善于鼓舞士气的军官统领才好。”

卢翘楚从这整句话里只听到了四个字:“虽非必守”。再加上常志凡和朱睿显然是想让自己去河渡寨,这无疑是说:若是东虏强攻,那就渡河逃回大营吧。

这是一条最安全的生路。

卢翘楚却觉得脸上滚烫,心中只有“羞耻”两字。

这种耻辱比之陈德对她的冷嘲热讽更是伤人!

“如果我拒绝呢!我才是宁远镇守。”卢翘楚冷声道。

常志凡脸上的笑容凝固了,变得僵硬而不自在。

朱睿看了常志凡一眼。向身后参谋招了招手。

那参谋上前一步,地上一个木盒。朱睿接过木盒,当着卢翘楚的面打开,里面静静地躺着一份军令。

“这是刚收到的军令。”朱睿递了过去:“请训导官检阅。”

“刚收到的?”卢翘楚根本不相信有这么巧合的事。她凭着女人的直觉,已经猜到了军令里的内容,多半是要解除自己的指挥权吧。

卢翘楚颤抖的手展开了这纸新陈不一的军令。果然看到了宁远城防指挥权移交常志凡,一应官兵均听从常志凡指挥。

“卢训导,守城时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并非师部信不过你,实在是这方面职部更有经验些。”常志凡解释道。

卢翘楚口中发苦,强挤出一个笑脸:“是,我也知道自己有些做不来。当日师长和大参也都是说让我重点安抚百姓,督促重建而已。”

常志凡轻松了些。道:“那河渡寨……”

“卢某遵命,即刻前往河渡寨履职。”卢翘楚强压下心头委屈,立正行礼。

常志凡和朱睿当然能感觉到卢翘楚胸中郁闷,但与此相比性命总还是更重要些。当日曹宁留下这道手令本就是预防万一,没想到竟然真的用上了。若是让卢督后人受困危城,这让两人情何以堪?日后又如何面对当年的袍泽故旧?

“我怕卢训导坚守河渡寨。”

两人并辔而行良久,朱睿突然开口道。

常志凡一脸镇定,道:“放心。我安排的人很可靠。到时候打晕了送上船,等她醒来的时候也该到大营了。”

朱睿点了点头,又走了好几步开外,方才吐出两个字:“轻点。”

……

突然增多的明军探马让东北面来的清军格外紧张,攻城准备也就更加仓促。

这支打着纯黄色旗帜队伍正是走喜峰口出关的满洲正黄旗,皇帝的亲领旗。

统领这支人马的是费英东的两个儿子,第六子索海和第七子图赖。此二人原本跟着阿巴泰在南路天保前线。然而却双双败在了明军手中。尤其是索海,一万大军只是一阵便败得全军覆没,若不是鳌拜穿着女装回来,他将在更长的时间里成为人们的笑柄。

虽然按照满洲旧制。打了败仗就要受到惩罚,然而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何况他们两人的小败在天津、保定的大败面前也不算什么,只是被降了一级世职。如今他们领着自己祖父开创的人马,越过高山,来到宁远,正是为了将功赎罪。

做出这个决策的人,自然不是七岁的小孩子皇帝,也不是被后世美化得失真的永福宫庄妃,而是总被黄台吉尊为“巴克什”的索尼。

索尼在满洲人中以博学多识著称,对于军事虽然外行,但对于权谋却不陌生。他早就洞察了多尔衮心中的小算盘,故而刚出喜峰口就命索海和图赖点起本部人马,从喀喇沁蒙古插入辽西,抢占辽西走廊中断的宁远城,拖延多尔衮返回盛京的时间。

索尼虽然眼光毒辣,下手也深谙黑、准、狠的精髓,终究不能未卜先知,猜到明军竟然会渡海登陆,抢占宁远。在他看来,任何一支军队,都该首先迎圣驾回京,安顿四方,告祭太庙,然后再兴兵出师。可他偏偏没想到,皇明太子从来不是个按照常理出牌的人。

索海和图赖过了连山驿,发现宁远城已经落入了明军之手,虽然不在乎多尔衮的死活,但有机会一雪前耻终究是好的。更何况,已经是戴罪之身,若是不战而退,未来也就毫无前程可言了。

ps:求推荐票~~!求月票支援~~~!难道一定得开单章才能证明小汤的诚意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