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君子岳大掌门 > 第一百四十八章 解惑

君子岳大掌门 第一百四十八章 解惑

作者:何子易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5 04:33: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众仕子都咦了一声,这样的断句还是第一次听说。qiuyelou不过按照岳不群这种断句方式,似乎并无不可。岳不群继续说道:“此时,许多事物已经不能再像远古洪荒时期,所采用一味的要求百姓去做,而不让他们理解为何去做,这种简单的手段了。为何?之前说过‘时移则事异’,时事与当初发生了极大变化。一个变化是,随着文化知识的增长、技术的进步,事情已经越来越复杂了。假如简单的让百姓照着死板的命令去做,很可能做不好这个事情。另一个变化,百姓的文化知识素养的提高,已经能去理解命令背后的含义了。所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就是说,百姓皆认可了,就让他跟着走,跟着做;假如不认可,就要耐心地解释让他知晓。这阶段可称之为知行社会。”众仕子净皆叹服,孔圣人的话经岳不群逐一解释,果然可以与时俱进。

有仕子问道:“老师,某以为,对于百姓只需要让他们闷头干活,不需要让他们知晓太多。假如他们知晓过多,难免每日里会想东想西的,怎么会有心思去干活?一旦想入非非,走火入魔,焉知肖小们不会用来生事?这样做只会徒惹事端而已。历代之暴民之乱,邪教之乱不正是如此吗?”

其余仕子一想,此言似乎亦有道理。岳不群微笑着摇头,脸上有种悲天悯人的神情,人们所处的时代,决定了他们的思想意识。假如岳不群不是来自后世,而是与在坐的同一时代人,只会重新走上岳不群的那条老路。qiuyelou再说,奉行愚民政策在华夏有数千年的传统,即使在那场文化动乱中,不是也有人叫嚣“知识越多越反动”吗?

岳不群想了想,说道:“尔等可曾思考过为何三国时期的诸葛武侯,会在五十四岁便早逝了?为何诸葛武侯去世之后,不到三十年蜀汉就灭亡了?”不待有人回答,岳不群继续说道:“是因为,诸葛武侯事必亲躬。蜀汉上下大小事务,诸葛武侯都不放心别人去做,都要亲自做了才会放心。所以纵使诸葛武侯的天纵之才,也只能在繁缛的军国事务当中支撑到五十四岁。诸葛武侯这样做不但提前透支了自己的生命,也为蜀汉的灭亡埋下了祸根。因为他事亲躬,所以下属就得不到锻炼的机会。等诸葛亮撒手西寰,蜀国就再也没可用之材了。其实诸葛武侯在晚期已然发现这个问题,所以才收服姜维,培养其做为接班人。可惜为时已晚,单靠一个姜维,又如何能挽回蜀汉的颓势?反观魏国,司马懿死后,尚有司马炎、司马昭、钟会、邓艾等,每个都是独挡一方的大将之才,所以最后三国归晋自然就在情理之中。”

岳不群停顿一会又道:“由此,以一国丞相推之,需要使下属将领知之。以一州太守推之,则需要使属下幕僚知之。再以一县县令推之,则需要治下百姓知。只有所有的人都知晓,都理解,都掌握,所以无论那个部位发生变化,朝庭都能够应对如常,不会因为‘知之’的人离去或者故去而猝不及防。”

诸仕子大赞:“老师之言,确是真理!”

岳不群又说道:“昔日,唐时太宗曾言‘民,水也,能载舟,亦能覆舟。’是百姓这浩荡之水载君王之舟,载着历史之舟前行。所以,我们解读古代圣人的语言,一定要站在百姓的角度去解读,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否则,即使考虑了‘时移势异’的情况,我们的解读也不一定正确。仍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来讲。如若不从黎民百姓的角度出发,而是从主宰者的角度出发,很可能解读为‘百姓如果顺服,就由他去,如果不顺服,就要教导、教训,让他顺服。这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也!”

王守仁似有所悟,似乎未悟,岳不群说道:“伯安,你有你自已的路要走,为师不想把自已的想法强加给你。你可再去各地游历三年,还可去西域吐鲁番汗国一游,三年后再至蓟辽一游。相互对比一番,或许你就会有所得了。”

王守仁连忙拜谢岳不群的指点。唐寅拱手说道:“老师,我等成立了一个‘西岳先生学说文会’,可否请老师赐下警句名言?警醒诸位学生。”

岳不群想了想说道:“我就留下几句吧,第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第二句,吏肃惟遵民和法,官清不爱名与钱。第三句,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豆腐。”

岳不群接下来就是考察王守仁的武功了,王守仁在拜师之前不过四流水平,经过近两年的修练,剑术、拳法皆大有长进,有了三流上品之境,以摸到了二流的水平。岳不群又喜又惜,喜的是王守仁不愧圣人之名,习武的天份也是极高。这还是不喜习武的性子,更没有服用什么天材地宝,内力进境也是不慢,有三流中品的水平。如此算来,不出六七年,王守仁就能有一流下品的武功了,再过十年,绝对的一流上品大宗师高手。惜的是王守仁不能成为华山派弟子,传承华山派武功。

岳不群想了想,让王守仁日后将自身所学,在文人中择良人传授,也算是华山派武功的另一分枝吧。此时唐寅、祝允明、文壁三人也有意拜岳不群为师,王守仁亦有意重拜岳不群为师,成为正式的师徒之谊。虽然这师徒不如江湖中的师徒那般严格,但岳不群还是大喜,当下择一静室,摆下香案收徒。并告知四人自已的华山派和五德教的两个身份,让四人惊讶万分,并立下重誓不得向他人透露岳不群的身份行藏。

岳不群见唐寅、祝允明、文壁三人皆擅书法,王守仁的书法也不差,于是又传授了四人得自魔教的秘籍,改名为《春秋笔法》和《一元指法》的功法以及《君子正气步》。又让王守仁这师兄将自已的所学,代为传授给另外三人。不过高级内功,则传授唐寅《极乐大法》,祝允明习《灵虚大法》,文壁习《寒冰雪魄功》。有了这三四个文学功底极强的弟子,岳不群当初答应了湘西僵尸门找书一事也可安排下去了。真书没有,造假却可。(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