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荒野时代 > 第127章 置办院子

荒野时代 第127章 置办院子

作者:烟竹海棠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6-22 02:32: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后来的两人府尊老爷最是知道这中间的厉害的,哪里再敢跟中堂老爷过招,上任次月就恢复了玉刚当年拟定的条款,放开市场,放开管理,官府只管收税,各地的生业这才又恢复了起来,并没有因为边关战火而有所影响,甚至有时候两边的人都来同一个市场做生意,做完生意再打仗。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现在大儿子最紧要的就是如何迅速在省桓之地站稳脚跟,帮助新任巡抚、总督玉刚迅速稳定全省生业形势,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有钱花、有饭吃、有生意可做。

与长庚谈话之后第三天,大儿子就带着一帮人从婺江出发了,来到了省桓白沙。

这里早有总督府的师爷孙启秀安排人,给他们物色了一个地方,作为临时办事处。

考虑到人生地不熟,大儿子虽然感觉这个地方有点别扭,但好在离总督府近,过去与玉刚商量事情也方便,就决定暂时先住下来。

这个地方没有个名字,大儿子请玉刚专门题写了门牌,名叫“西府”,暗寓“西言府”。

来到省桓的当天下午,刚刚放下东西,洗了一把脸,换了一身衣服,到总督府拜会玉刚。

刚到省桓的玉刚,还是婺江时期的老样子,嘻嘻呵呵,好不亲切。

不过看得出来,刚接手这么一摊子事,也够他忙的了,光师爷就增加到了四个,每个人负责一方面事情,个个都忙的脚不点地,估计过一段时间等一切理顺了应该要好一些。

因为刚来也不是很了解情况,各方面的人物也需要拜会安抚,玉刚也就顾不上跟他长谈,只是交待有事情随时过府商谈,至于生业方面,玉刚则请大儿子帮忙拟出一个条陈,到时大家再行商议。

临走的时候。玉刚拉着大儿子的手,长久舍不得离开,说省桓的事情不好弄啊。

大儿子待玉刚走了好远,他这才转身过来回府。

礼节之事他要做周到。不能因为人家对你客气,你就认为那就是真客气。

回到府里,他迅速叫二儿子、三儿子、金泰等一帮子人通报他到总督府的情况,并听他们的意见,从哪里着手为好。

金泰是跟大儿子一起来的。把黔城会馆的事交给了铁桥打理,金泰则跟来打理西府。

西府跟黔城会馆不一样,这里纯粹就是一个府邸,不再接待外人,也不需要吵吵闹闹地那样子,不过这样猛然清净下来,大家好久都不适应。

金泰就在这里当了管家,而他的家人就全部接到了紫烟坪,另起了一栋楼居住。

当然,金泰的任务。不光是伺候大儿子和大家一顿饭这么简单,真正这方面的管家有人专门去做,一天操心做饭、安排下人等事情,而他主要是接待各方面过来的人,交换货物,收集信息,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五天以后,大儿子和大家已经拿出了一份条陈,主要有三点。

一是把在婺江试验的生业模式,向湖西全省推广。合适的时候,再向另外湖东、岭南两省推开。

二是西言家迅速扩充商业网点,在湖西全省铺开,形成一个示范性的商业网络。吸引其它商家效仿。

三是迅速向湖西、湖东、岭南三省全境发出通告,将新任总督的施政纲领、生业理念让阖境人等知晓,激发全民创业生业热情,一举振兴地方经济。

玉刚听了大儿子的想法,觉得很对胃口,当下就让孙师爷安排照此办理。至于西言府构建网络网点的事情,则只有他们自己去做了,遇到困难或者需要地方出面协调的事情,就知会一声,让他们关照。

既然官府不便出面,大儿子就想到了一个办法,直接把玉刚给他新府邸题词的“西府”二字,让金泰随时带在身上,以便让其他官员明白他与玉刚的特殊关系。

西府挂红之后,这里就算是正式成了西言家在省桓的一个落脚之地,老家又来了一些小字辈的孩子,也算是在这里学习历练吧,刚开头整个院子里还冷冷清清的,没多久就热闹起来,金泰忙得整天吃不好睡不好,一脸的黑眼圈,心疼得大儿子好几次让他多多休息,后来给他悄悄吃了些千年水萝卜,这才恢复过来。

大儿子在省城白沙的生意就这样开张了起来。

他在湖西八个州府全部设立了办事处,由办事处的人负责当地的销售,并联络当地的府尊老爷,同时由他们出面帮忙绥靖地方。

各地的生意开张起来后,原有的货物生产方式,现在已经远远供应不了全省的量了,没办法负责在家里生产的几个队的人员只有起早贪黑地干,可还是不行。

最后,只有减少供应量,提涨价钱,引起了市场上不小的骚动,尤其是一些老客户意见很大,说西言家只顾着做生意,不管老客户的的死活,有些话还说得很难听。

因为市场扩大,产量有限,涨价是必然的,有一些矛盾也是必然的。

针对这种情况自则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竞价,也就是让所有参加买货的买家集体竞价,底价是原来的价格,价高者得之,这样一来方方面面都不会伤了和气。

并且实话实说,告诉他们西言家目前遇到的困难,而且这些山珍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以无限制地增长,按照这个需求量,山里的出产是日渐减少,以后的价钱肯定还会继续上涨。

经过一段时间的波动,市场总算平稳下来。

大儿子又能安心做市场拓展的事情了。

经过约摸半年时间的交接,玉刚那里也安定了下来,政事进展都比较顺利,与上上下下的关系也理顺了。

这一天,大儿子正躺在藤椅上闭目养神,回想着最近生意的进展,看看哪里还有漏洞。

猛然听见门口传来吵吵闹闹的声音,因为西府不像黔城会馆,没有乱七八糟的人住进来,也没有外人打扰。所以平常都很安静,像这样直接在门口吵闹的事情,还是头一回。

清净很久的人,特别向往热闹。大儿子也是一样。他好奇而不是厌烦地问道:“去看看谁来了。”

小云答应一声,就要出去看。

可是院子外面却又人跑了进来,“院子外面来了一个人,说是沅场来的老朋友。问他是谁,他也不说。还说大爷你肯定记得他们家的米粉早饭。什么乱七八糟的。”

看门的大喜还要唠唠叨叨说下去,大儿子却已经知道是谁来了,鞋子都顾不上传,光着脚就跑出去了。

经过内院到外院,再经过两个回廊和一个厅堂,他老远就喊,“老耿,老耿!”

站在门口,正跟二喜他们纠缠的耿彪听见这个熟悉的声音,得意地说。“你们几个小兔崽子等着,有人松你们的皮!”

二喜他们听见身后传来大儿子的声音,情知不好,拦错人了,不过他们也知道大儿子绝不会为这事跟他们计较,也就没把这个当回事。

不过,大儿子见面之后,还是狠狠地批了他们一顿,说吃夜饭的时候再罚。

二喜他们从没见过大儿子这么认真过,紧张得有点不知所措。

大儿子一见。果然是沅场来的耿彪,身后还跟着耿欣晖,还有一个小厮模样的人不认识,不过他们的衣服好像穿得虽说不上破烂。但也风尘仆仆,旧得布的本色都快洗出来了。

大儿子不知道耿彪一行人为什么如此打扮。

耿彪一见面就把大儿子抱住了,“兄弟,你今日发达了啊,见你一面好难也。”

欣晖只是站在那里傻笑,叫什么都不合适。如果他不跟他父亲在一起,他跟大儿子也是“哥哥”地叫个亲切,可是毕竟父亲刚刚叫了大儿子兄弟,他再叫哥的话,还真把辈分搞乱了。

大儿子一手挽一个,直往里走。

院子早有丫鬟下人排队等候,端水的端水,准备水果的准备水果,还有的提壶倒茶,忙个不停。

大儿子等他们在树荫下面洗去灰尘,吩咐就在葡萄架下摆上一桌,直接上菜吃饭。

这里因为经常招呼客商和各界官员小吏,饭菜最是便当了,这边吩咐一声,那边不到一袋烟功夫,就全部准备停当了。

今天的凉菜比较多,热菜准备过一会再起,大儿子就夹起一块凉粉,稳稳地放到了耿彪的小碟子里,以示亲近,不忘老朋友。

耿彪却对桌上的三小碗米粉感兴趣;“白沙也有这个?米粉到这里怎么成了凉菜了?”

大儿子笑着说,“这是好东西啊,自从在你们家吃过了以后,就难以忘怀,我是见一次吃一次,始终吃不厌烦。这不,也随着我从婺江到了这里。老朋友来了,还是要老菜招呼为好。”说罢,又说,“来来来,尝尝我们家的手艺。”

耿彪顾不得客气,伸起筷子就夹了一下,“果然不错,有家乡味道!”接着,他们先吃了一阵,然后在上酒开吃。

可是耿彪说,“实不相瞒,老哥哥身子骨是不行了,这个东西吃不成了。”说罢神色黯然。

大儿子连忙问是怎么回事,欣晖说,“前年父亲得了一场病,在病床上足足躺了有三个多月。病好以后,就不能吃酒了,大夫说如果再吃酒,整个肚子可能就烂完了。”

耿彪接着说,“也怪我,年轻时候,不管身子,吃喝太烂,就是那个时候造下的孽。”

他话锋一转,又说:“这样也好,整天弄得烂醉如泥,也不好看。”

大儿子说,“既然这样,你老哥就多吃几口菜,欣晖老弟我还是要招呼一下的。”

说罢,就嚷嚷着换大碗,并叫大喜他们三个过来执壶。

欣晖有父亲在,也不好意思放开吃酒,不过看到大喜他们几个兴冲冲的样子,又不好意思扫了大儿子的兴。

酒席开吃以后,整个地方就是一片呼朋叫友之声,大喜他们几个为表示歉意,频频敬酒,不一会功夫,三个人就已经吃倒了一个,另两个也是倾力支撑。

大儿子则借机与耿彪说正事,他知道耿彪数百里过来找他,绝对不只是看老朋友这么简单,肯定有大事相商。

耿彪说,“这么些年,承蒙老弟你的关照,把沅场一半的货量交给我,着实让我发达了不少。可是自古民不与官斗,我这么些年就不再参与官府那些七七八八的事情,专心做我的生意。那年在我府上看门的**山,你还记得不?”

“我记得的。当年我差点命丧其手,要不是老哥你相救,哪有我的今天。”

“话是这么说。当年我也是一时意气,一棒子打断了他哥哥黛山的腰,后来也不知怎么回事,他哥哥就从镇上消失了,不知道哪里去了。一度有人怀疑是我做了手脚。后来青山报复你不成,害怕东窗事发,当夜也就逃跑了,听说是躲到了省城白沙。”

“哦,是这么回事啊。你不说我还差点把这档子事给忘记了。”

“去年年底,这青山不知得了哪里的春风,又回到了沅场,不过这次不是落魄回去,而是去赴任的,任沅场镇守使。他去了以后,一直在寻我的晦气,害得我生意根本做不成,还把我的房子一半征收出去了,说是要建一个渔船码头。加上他哥哥不见了,有人就窜脱说是我弄死了。最近又听说是要把我弄进号子里去。”

说完,一把年纪的人,竟然呜咽着哭了起来,令人好不心酸。

其实欣晖如鲠在喉,哪里吃得下酒去,只不过人在屋檐下不得不如此,何况大老远来大儿子招呼这么盛情,如果不吃不喝,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其实他是一边应付着吃酒,一边拿眼偷偷看着这边,同时还装着耳朵听他们说什么。

大儿子心说,怪不得今天就是有人阻拦,他也不顾身份地要见我,看样子耿家的家产也被青山祸害得差不多了。

欣晖正跟三喜他们几个扯酒,听到这里,也是都停下了杯箸,默默地看着这边,不知如何是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