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公子威武 > 第0476章 救民于水火

公子威武 第0476章 救民于水火

作者:血沃中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8: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老张头马上激动大声说:想啊,锤子才不想,有谁不想一夜暴富,天天都有银子花?

旋即,又迅速用手捂住嘴巴,疑惑中略带扭捏的看着赵玉林,似乎再审视眼前的三少爷是不是在忽悠老百姓了。

呦呵,这老头儿太过激动,脱口就把乡野村夫惯用的顶级形容词给吐了出来。

呼兰笑盈盈的说三少爷要来做花溪村的总都保,带着全村人挣银子发家致富呢。但是有一条,就是大家都要听三少爷的,三少爷说咋干就咋干。

老张头两口子马上呆住,惊讶的看着赵玉林不说话。

原来,三少爷是真的要来帮他们寻找挣钱的路子。

赵玉林笑呵呵的说:没想到吧,去给村里人说道说道,跟着我赵某干,不说能一夜暴富,至少一年一个样,连年都新变化,家家都有银子花,咱们要叫全村人都过上好日子。

老张头见他郑重其事的说道,晓得不是来虚的欢喜了,拉起他的老婆扑通一声跪下就使劲的磕头。

赵玉林和呼兰赶紧上前扶起来,连说如何使得,折煞余夫妇啦,新宋不兴跪礼,今后对谁都不许下跪行礼了。

老张头激动的说咱就跟着三少爷干了,三少爷说咋办咱们就咋办。

赵玉林吃下一口茶说这第一件事嘛,就是他们夫妇和朝廷里的一帮子官员要进村来议事,但没得地方住啊,可否将这个院子腾挪出来做公事房呢?

老张头的老婆立即一脸的黑线,嘀咕道:这院子可是住着十八户人家呐,搬去哪里居住?

赵玉林指指左右的坡地说咱们按照各家各户居住的大小新修房屋加倍奉还,让大家都住上新房子如何?

这么小的一个院子里竟然住着十八户人家,简直不敢想象,家家户户肯定拥挤极了。

老张头在房前搓着手走来走去的踱步思考,三个来回之后他站到赵玉林面前说就这么办,他们都搬出去住,请三少爷带着花溪村走致富路。

赵玉林笑笑说这就对咯,叫他一百个放心。今天就谈到这里,都保还要和左邻右舍的通气商议,咱们也不搞独断专行,要大家都没意见才干,对不?

老张头更加欢喜了,连说是是是,大伙儿的事情商议着干。

赵玉林和呼兰告辞离去。

出来上了成温官道,赵玉林指着花溪村说多好的地方啊,隔着官道就那么两里路却成了方外之地,世外桃源。

呼兰欢喜的在他脸上啵了一个问:哥儿咋就断定张都保要跟着咱们走呢?

他说:人穷志不穷,老百姓淳朴啊。这叫点火,那老张头看到路这边的光华新村富裕发达,肯定早就有想法啦,只不过是他没办法。

如今咱呼兰大总管去帮他们找银子,当然乐意跟着咱们走啦。

他叫呼兰先入吏部从执事干起,做花溪村的大总管,总管花溪村的变革,各部再抽调些执事过来协助办差,争取三年之内彻底改变花溪村的面貌。

小女子开森了,啪的在他脸上加盖印章确认,随即便骑坐到他身上伏在胸口装死了。

哇塞,这叫人如何受得了。

呵呵,他发现呼兰变性了,变得不再乖张跋扈,多了一份婉约温柔。

两人一回到家里就钻进书房忙起来,赵玉林得提前谋划,将花溪村的变革方略首先落实到纸上。

雁门关外春寒料峭,呼兰的两个哥哥大猛哥和呼毕力正在为他们的两个小弟送行,呼毕力拖家带口的为他们凑齐了五万人马和大量仿制神威军的新式武器。

大猛哥一通震耳发聩的动员后,旭列务领兵西征了。

猛哥和呼毕力获悉神威军抢修开封北面的寸金堤后晓得山东丢掉是迟早的事情,他们面对自己大量战力地下的军队想到了西征这一招,蒙军打神威军弱鸡,但是打西域的蛮夷却是不在话下。

这一点大猛哥深有体会。

西域再往西的大小诸国各自为战,还是一城一堡的城堡时期,单个儿看兵力都弱鸡得很,哪能和中原动辄几十万、上百万人的大战相比。

再看到中原大量的先进武器,仅仅是加了助力的回回炮就不得了,居然还有天上飞行的热气球投弹轰炸。他毫不犹豫的叫呼毕力给小兄弟装备两万精兵,一旦到了那边绝对是所向无敌。

然而,阿尔泰山脚下,草原女帝的亲儿子贵友正领着十万大军东归,这丫要回来继承汗位啦。

贵友的大军从去年秋天出发一路游牧回来,走到阿尔泰山已经是人困马乏牛羊瘦了,他们在那里扎营休整,吃掉瘦弱的牛羊减员,等到冬天过去春天来临,小草儿钻出地面了大军再次启程东归。

贵友心里急呀,他心里惦记着王庭的汗位,恨不得马上飞回去。若是他也有呼毕力制造的热气球天军,说不定还真的敢坐上热气球顺风飞回草原王庭接班登基呢。

所以,贵友不顾马瘦没草料,冰冻路难行的催促起又上路啦。

每一次,迁徙都有不少的人和牲口倒下,这条横跨欧亚的草原带上除了星星点点的牛羊粪,就是一路散发着磷光的皑皑白骨。

成都,赵玉林还在忙碌呢,呼兰叫家仆将书房的暖炉烧的旺旺的,两口子挑灯夜战,飞快的书写着。

夜已深,小女子上去从背后圈住他脖子叫歇着吧,已经很晚啦。

赵玉林说事儿还多呢,花溪村变革的人员架构有了,如何变却是一套大学问,够得弄。

小女子温柔的替他捏了捏肩颈出去,赵玉林又继续奋笔疾书。

不多一会儿,呼兰端了一碗燕窝粥来喂他,两口子你一口我一口的吃了继续干活。

突然,院子里有卫士迅速跑动起来,对着赵飞燕的房间大喊:国主啊,军情急报,紧急军报来啦。

很快,赵飞燕就穿戴的整整齐齐拿着军报来到赵玉林的书房。

他问啥事急得?

赵飞燕把军报递给他说:两浙的阳大全纠结一伙不肯放弃自立的贼人叛乱,已经和史公的人打起来啦。

赵玉林接过书信来看,原来临安的官员分化成了两派:一派以史儿子为首,要和新宋国商议投降归顺。一派以阳大全为首要继续割据称王。

眼下正值青黄不接之时,阳大全振臂一呼,将那些流氓地痞聚集到一起反了史儿子的水,冲进谢凌云三弟的宅院杀了谢老三全家祭旗后围攻临安府衙,要杀光史儿子他们那帮人重建临安小朝廷啦。

书信是兵部尚书苗贵从建康府发出的。

赵玉林看完后说无虑其他,苗老哥肯定会办得妥妥的。

只是谢老三一家被阳大全杀了可不是小事,谢凌云肯定心疼如刀绞,如何处理善后得好生动动脑子。

飞燕告诉他:吏部将谢凌云的大哥安排去接任了邛州知州,路途不算太远,她打算派人去将谢家长兄接回来告知实情,让谢大哥做谢凌云的安抚。

赵玉林点点头,觉得行。

谢凌云这次出逃临安,谢老三自己优柔寡断耽误了行程没走脱,按理不怪谢凌云。但是谢家出逃两浙毕竟是他的主意,谢凌云少不了悲痛自责。

赵飞燕让谢家老大先晓得,再做谢凌云的思想工作就容易多了。

他让飞燕按下谢老三被灭门一事暂时不提,召集诸公商议如何应对两浙事变。

赵飞燕立即出去调度安排。

天明,赵玉林拉起呼兰去九号院开会议事,小女子端端正正坐到最后面的椅子上列席聆听。

赵飞燕通报了临安府事变后问计于诸公。

都察院华岳第一个就说咱们已经授权两浙周围的驻军便宜行事,此刻两浙生变,正是我新宋大军统一、收复两浙之大好时机,当督促大军东进,完成江南的彻底一统。

接着其他人陆续发言,意思和华岳高度一致。

赵玉林赞同诸公的意见,认为咱们隔着两浙几千里,军报都是三日前的战况了,具体如何做就交给前方的将士和兵部苗尚书经办。

他完全赞成华公的意见,立即发起收复两浙的战役,中枢院督促江南各军前赴后继向临安府进军,消灭一切敢于抵抗的叛军救民于水火。

诸公都是颔首点头。

吏部尚书范公提议飞燕国主直接在《成都旬报》上撰文,号令三军儿郎进军两浙,完成收复大业。

赵玉林觉得行,估计建康府的军事行动早就展开了,就让飞燕在报纸宣示,昭告全天下。

赵飞燕当即点头同意,要大家接着商议第二项议题:诸公看到毛笔抄录的花溪村变革草案,华岳手里的那份还墨迹未干呐。

赵玉林歉意的说昨日走访了花溪村,都保正求变的心情很迫切,他昨晚一边思考一边成稿,这就拿来和诸公见面啦。

众人听说他为了一个村子的变革试点如此用心,足见他深思熟虑想干。

范公说:赵指挥使为了一个村子不遗余力,其必有独到之处,事儿也不大,就依着赵指挥使的方略试试吧,不行咱们再改回来,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