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公子威武 > 第0475章 都会有钱花

公子威武 第0475章 都会有钱花

作者:血沃中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8: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玉林摇摇头说:并不是那么简单,咱们要让花溪的面貌改变自然容易,要让那里的百姓能长期挣到银子就不简单啦。还要将花溪村办成咱新宋国的样板,又是一番学问啦。

央金说她左右无事,就带着呼兰先去看看,寻思一下他日呼兰如何做花溪村的都保正。

都保,保正这个官职大概是宋人对国家官吏最低级别的称呼了。央金是说呼兰要从新宋最低一级的行政长官做起,入仕便去改造一个村子的面貌。

赵玉林不管她们如何调侃了,自个儿去书房里忙碌。

他刚抱着侍女送上来的茶碗还没喝过一口呐,马灵、飞燕还有凤凰和顺直娣都钻进来找他了。大家都觉得让呼兰去做一个都保正,最多叫个总都保的官职不妥,大大的不妥,太埋汰人啦。

草堂书院放出去的学子哪一个不是一县官见习,见习期满了吏部都会拔擢成为县级官员。

凤凰眼里鄙视他,认为太不公平,这是在歧视呼兰,认为她是蒙古人不放心,不放心还娶进门干啥?

欺负呼兰就是欺负她们这些弱女子,哥儿还口口声声要保护妇女儿童呐,咋就对自家女人如此狠心?

仙人板板,这是后宫在联合起来批斗他了。

赵玉林刚吃过一口茶,还没放下就被凤凰拿住放去桌子上,叫他说清楚再吃茶,没得那么多婆婆妈妈的事。

日摸摸的,当真惹怒了这群姑奶奶啦,连一口水都不让吃了。

他正襟危坐的清了清嗓子说:呼兰连总都保都做不成,只能做花溪村的大总管。

这不是成心找她们的不快吗?

几个女人又气又吃惊的怒视着他,赵飞燕第一个大喊:她不同意,坚决不同意。

赵玉林笑嘻嘻的说因为他要亲自去做这个总都保,呼兰就只能做大总管啦。

女人们稍微一愣神马上醒转,围上去狠劲儿挠他,嘴里还不停地说:挠,都使劲挠,叫他捉弄人,看他还捉弄咱们不?

老大不小的一家子人很快在院子里疯玩起来。

次日,新宋国的新春大假结束,中枢院召集诸公议事。

赵玉林看到两浙投奔过来的谢灵运谢公已经就任礼部副使啦。

赵飞燕热情的上前施礼,大大方方的告诉诸公谢公是她们娘家少有的老人了,请诸公多多关照。

呵呵,赵玉林发现飞燕的状态很不错,坐上国主之位后经过这段时间的历练已经把心态和政务都理顺畅了。

一行人进入议事厅坐下,顺直娣过年加班草拟的支农、助农、扶农文件已经呈现在诸公面前。他仔细看过,发现样式和后世制作的一号文件无异。

赵玉林手拿文件看着向央金,此女正嘚瑟的对着他微笑。

呵呵,她们姐妹互帮互学的互动搞得很不错嘛。

赵玉林心里欢喜,见诸公发了表意见,告诉大家他这里也有一个提议,要在光华新村对面的花溪村搞一个促进农村增收的样板。

众人立即向他这里聚焦了。

他说:眼下种地的农民都是一家一户的在单干,土地就像小盆友拉的便便一样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庄稼地,道路和沟渠都是弯弯曲曲的增加了行程,白白浪费了大量的土地,沟渠过于弯曲,水流不畅还容易出现水患。

他打算将花溪村的土地全部收回来,算作村子集体所有,将田坎去掉,重新分割成大小一致的田块,本着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将不适合种植的坡地、洼地改成林地和堰塘,把道路和沟渠都拉直了。

名字他都想好啦,就叫花溪新村吧。

户部尚书杜凡马上问他:将布衣的土地都收回来不好吧,中原大地还在分田地呢,咱们这里就要收回来,种田人肯定有顾虑。

赵玉林点点头说这只是做试验,咱们的报纸也不要去报道这个事情,做好了,百姓欢喜、满意了再去宣传。杜公的思路也要调整过来,土地收归村里所有,依然是百姓的,是全村人共有的土地。

这个改变在于,过去是一家一户的百姓守着自己的几亩地打算;现在要村里的种地能手站出来为全村的土地谋划如何种植,如果这个方法好,今后就是全县,全州的土地由农事行家来总体布置打理,收益肯定会大幅提高。

咱们还可以发现村里的能工巧匠,开工坊做出稀罕物事来赚钱,发家致富。

赵玉林越讲越细致深入,众人都听进去了,也有人被他讲的云里雾里糊涂起来。

赵飞燕早就晓得他要带着呼兰这么干,却没想到里面还有如此之多的道道。要想支持他呢,又和杜凡一样的担心百姓有意见,心中纠结起来。

央金提议由户部牵头,组织一个公差组前去召集老百姓商议,老百姓愿意做咱们就试一试,老百姓要是不愿意,就别搞啦。

诸公马上颔首吃茶。

赵玉林心里不爽央金了。

仙人板板,这娘们儿是在将他的军了。要他去问老百姓愿意不愿意?这是在赌他做不通百姓的思想工作啦。

他不服气了,接着说最近也没啥要紧事,就亲自去花溪村做总都保试试看,问问百姓要不要这样干。

诸公当即愣住了。

赵玉林摆明了是霸王硬上弓,铁了心要干这个试点。

范公马上笑呵呵的说哥儿何必亲自去呢,找个小执事按照哥儿的意思做不就妥了。

赵玉林还是坚持要去,因为这些理念太过先进,他担心呼兰都操作不好,更别说随便寻个执事下去干了。

第二天,赵玉林和呼兰就去了花溪村,小女子看着麦浪翻滚的田野兴奋不已,兴奋的在田间小径上跑来跑去的掰扯野花要给赵玉林做花环戴上。

两人走过一段窄窄的土路来到张家院子,都保正张云海就住在这里。这处院子过去是一个大地主的宅院,清匪反霸时查出地主身上有血案,人被砍了头,院子平分给了十几户无房的百姓居住。

赵玉林看到好好一座宅院被乱搭乱建,肆意开门破洞改得面目全非的有些心疼,寻思着要不要将这处宅院修复保留下来。

张都保老远打量着衣着华服的赵玉林一行惊呆了,他何时见过朝廷里国主级的人物,清醒过来后一阵疾跑过来见他,慌乱中啪的摔了一跤倒在地下弄得浑身灰溜溜,沾满泥土的双手不知所措的抱拳作揖,求赵玉林恕他无礼之举。

他摆摆手叫前面带路,去屋里坐坐。

三少爷要去他家里坐坐,老张头受宠若惊啦,马上快走两步引路,嘴里还敞开喉咙的大喊:老婆子啊,老婆子,来贵客啦,快些把板凳抬出来,再烧上两碗水。

赵玉林一看他家只有几条板凳,穷的水打过似的就知道有戏。

他让呼兰问了村里的人口、田地等基本情况后老张头的女人烧开了水用黑鱼碗盛着端了出来,十分歉意的说家里茶叶用完了,还没来得及采买呐。

赵玉林心里清楚,肯定是因为手头缺银子花,茶叶太贵,舍不得买了。

他马上叫柯镇邪去将马车上的茶叶取来送给老张头,问他日子过得咋样?没饿着吧?

老张头使劲点头,瑟瑟发抖的说:回大人的话,这几年日子好多了,家家户户都有田,交了皇粮还有余粮,老头十分欢喜的拉他去看米缸,果然有粮。

他问:咱花溪村和对面的光华新村相比,还是不咋地吧,看着他们住的房屋,感觉家家户户的日子都是紧巴巴的呢。

老张头的老脸红了,弱弱的说花溪咋能和光华新村比,那是他们运气不好,当初朝廷修皇城的时候要是选中他们这里修造民工房,花溪村一样的吃穿不愁,早就富起来啦。

说罢就无奈吐出一个长长的“哎”字,发出一声无尽的叹息。

赵玉林晓得机会来了。他见柯镇邪返回,接过玻璃茶叶罐来打开,抓出少许茶叶沏上伸手就递给老张头叫他收下,正宗的清城茶。

老张头赶紧双手接住,眼睛鼓得圆圆的问:这如何使得,所谓无功不受禄,清城茶可是皇家贡品,他万万不敢收下。

呼兰笑盈盈的说都保就收下吧,这是她们夫妇俩的一份心意。

老张头嘴里说着不收,手上却是紧紧的抱着生怕摔坏了,客套过后拉着自家女人小心的将茶罐拿回屋里放好。半天才出来站稳身子斩钉截铁地问:三少爷有啥事要在下干?只管讲,保证做得妥妥的。

赵玉林和呼兰都笑了。

刚才,老头儿进屋就和他女人嘀咕,三少爷送这么贵重的礼物肯定是要他做事,老婆子担心三少爷要他们做的事情太难,或者会损害左邻右舍,在权衡利弊呢。

不过,最后老张头还是相信三少爷不会害他,打定主意收下茶叶罐出来接单啦。

赵玉林笑着说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现下就有一事要麻烦老丈,而且往后还多着呐,他问老张头:想不想花溪村的人都富起来?

都有钱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