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公子威武 > 第0436章 两眼一抹黑

公子威武 第0436章 两眼一抹黑

作者:血沃中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8: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孟珙犹豫了一下说:其实他和余街想去成都做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临安府,老孟踩踩脚下,又伸手指了指江南。

他说史公来人联络他了,竟然还在妄想要割据两浙呐。

而这里的官员又全是管家钦命,他和余街都是靠情感联络才能做事。眼下朝廷已经改朝换代,他们继续呆在这里显然不利于新宋朝廷做事。

赵玉林明白他的意思,这是他们觉得都不好出面处置,抑或是无法从中周旋、调和,干脆三十六计走为上了。

他笑笑说无妨,孟公便放心的去成都,新宋肯定会拿出最大的诚意来处置两浙事宜的。

次日,孟珙召集府衙议事,把建康府托付给赵玉林后立即和曹友万赶去邳州面见余街。

赵玉林接手建康府却不急于做事,只是简单一句该干啥干啥就让诸公散了,各自忙去。

夜里,顺风处行动营的楚宇轩隐蔽过来啦。

楚宇轩过去是赵玉林的卫队长,此人心思缜密,赵玉林将他放出来做建康顺风处行动营总管。

楚宇轩秘密来到赵玉林的下榻处报告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建康府顺风处大总管疑惑和江南的临安府有染。

他说这位总管叫谢无悔,从名字上听着就有点做特勤的味道。此人是皇城司人,江南的阳大全到来那一段时间里楚宇轩发现他有过与使臣接头的情况。

赵玉林听着也有感触,他来建康算是两眼一抹黑,啥都不晓得。顺风处是朝廷消息打探,暗中监控官员动向的重要机构,可不能给耍了。

但是,眼下稳定压倒一切,又必须谨慎处理。

他给宇轩讲:建康是和平统一收复回来的,这些臣工都属于有功之臣,没有确凿的证据不许随便动人。

楚宇轩嘀咕起来了,觉得他们来到建康府这不能做,那不能做的眼看着朝廷的银子大量流失,官员尸位素餐贪墨成风,街头地痞流氓横行,兄弟们眼里在滴血,都窝着一肚子的火,觉得还没有跟着少爷活得爽快呐。

赵玉林忍不住笑了,问他是不是觉得憋屈了?当初做他的卫士时是不是认为他要求太高,管的严啦?

小伙子老实的笑笑说没有、没有。

他说这就是社会,就是江湖,各种环境咱们都要应对,要做好一件事情哪有都是一帆风顺的?

他让小楚别胡思乱想,好生盯着巡查和守备,这些才是关键所在。他计划将守备队都调去边关,叫曹友万带来的两广军驻防建康府,等到两军换了防就可以松口气了。

楚宇轩猛然醒悟,开森的告辞离去。

赵玉林回屋,呼兰已经睡去。

这女人自从在开封和他生分之后两人就拉开了距离,突然从热恋降级为熟人。不是因为有夫妻的名分,怕是睡觉都要分房而居啦。

他摸索着褪去衣衫上床,小女人却主动开口和他说话了。

呼兰告诉他,她要去成都读书,孟大将军的夫人也要去成都的书院跟读,她想回成都的草堂书院念书。新宋吏部有规矩,入士必须是书院毕业方可,没有毕业就只能做个参谋官。

这是呼兰在呛他,不满赵玉林的安排了。在开封任职的时候赵玉林就叫她做陈宸的参谋呢。

当时他考虑到呼兰刚接触政务,得先熟悉熟悉,就让呼兰做了陈宸的助手专司财务之责,没想到小女人还给他记上一笔了。

赵玉林伸手去揽呼兰,人家还不要,推开他叫各自躺着说话。

他说:没错,新宋已有规矩,入士必须要大学毕业才行,回去接着念书吧,不是已经上过一年的学了,很快就会完成学业的。

呼兰告诉他孟夫人也要去念书,孟大将军希望孟夫人像她们一样出去做事,说不能坏了新宋的规矩。

赵玉林“嗯”了一声说要做好一地主管:断事首先要下去巡查清楚,既要深思熟虑,又要刀切斧断的行事,这一点她爷爷就做得很好。

往后,新宋的官员拔擢,他还要加上一条,就是入士者不论男女必须从军满两年,参加过实战的优先,他要让官员将神威军的优良军纪作为做官的戒条传承下去。

过去,大宋朝廷过于强调文官治国,搞出个争吵不休的文官朝廷误国害民,他要慢慢改过来。

呼兰扭动身子“嗯”了一声,继续听他讲。

赵玉林迟疑了一下说:她哥回王庭去争汗位了,估计不会有啥结果,贵友的母亲早就在王庭奔走拉拢,欲促成贵友上位。此次汗位之争不是贵友上位就是他娘莱玛珍垂帘听政。

呼兰听得身子一震,马上又躺平安静下来。

赵玉林随即吐出“不过”两个字来了大转折,他说:不过,她们家族的实力在这次汗位更迭中应该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然而,蒙古帝国会就此转向衰落,草原迟早要回到咱新宋国来。

好好念书,等着去做大漠的王吧。

呼兰却是平静的再没有任何回应。

宜宾的翠屏山,马灵儿年前给曹国主告假,早早的回来和老人孩子过年,眼见着元宵节快到了,就要回去做事啦。

这个女人一心贴在赵玉林身上为国事操劳,将新宋的财务打理的井井有条,税赋年年攀升,全国的财务收入已经接近三个亿了。

回到翠屏山,马灵儿又做起了慈祥的大主母,领着一大群娃子欢笑嬉戏,左邻右舍的都夸奖马灵儿贤惠,堂堂新宋朝廷的转运尚书一点架子都没有,和老宅街上的阿公、阿婆,叔叔、婶婶交谈的甚欢,赵玉林他娘晓得后乐得合不拢嘴,逢人便夸她这个媳妇儿贤惠。

翠屏山上,马灵儿亲自张罗,吴晶和陈柳帮村着刷漆铺砖,将府邸修葺一新,把孩子们的生活都安排的妥妥的。

晚上一起吃饭的时候她看到一大桌子的娃,欢喜的留下了热泪。

吴晶以为马灵在想念她大哥马瑗了,立即凑过去说:大娘,咱大哥好着呢,住的地方就在建康府,隔着咱爹爹不远,他们肯定能经常见面的,大哥才安逸呐。

马灵儿笑了,摸摸吴晶的秀发说小妮子真是懂事,大哥来信了,他想念弟弟妹妹呢。

随即叫吃饭哦,你们爹爹要为娘的监督着呢。

大年夜,马灵儿和老鲁叔商议,在翠屏山搞了千桌宴,两岸施放焰火礼花迎新春,耆老宗亲都汇聚到两岸的码头上吃酒喝茶看焰火。

鲁有朋开森了,给陈显说有好几年没这样过了,还是要马灵夫人回来了才热闹啊。

陈忠顺喝得脑子晕晕的说今年咱吃五谷丰,明年的千桌宴要吃他的古井玉液,酱酒的味儿才香呐。

老辈儿的一个个跟着开怀大笑。

新年过后,宜宾收到了《成都旬报》,一看赵飞燕坐上了国主立马热闹啦,整座城池都在燃放鞭炮庆贺。

赵玉林他爹,老秀才又在院子里度着方步教训老婆孩子了,一家人汇聚在客厅里,老秀才捂住嘴巴咳嗽两声后沉声警告:咱祖上积德,三儿媳妇做了国主,大大的光宗耀祖。咱家更要遵守朝廷的规矩,切不可造次越制,都记住啦,谁要是犯了王法,老夫绝不会去朝廷求情宽恕。

呵呵,赵飞燕做了国主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宜宾城的每一个角落,赵玉林他娘和赵家人都欢喜得不要不要的,他爹还召集族人开祠堂,焚香祭祖后邀请族亲去码头的柴火鸡欢聚一堂,玩了个尽兴才罢休。

元宵节快到了,马灵儿收拾行囊,带着几个大娃娃踏上西去成都的行程。他娘舍不得乖媳妇儿离开,站在码头望着逆流而上的官船方向不走。

老秀才说船儿都没影子了啊,还是回去吧,江水寒呐……

江东的建康府,赵玉林也在码头上迎接孟珙和余街归来,一行人刚进入府衙坐下余街就给他讲:他都想好咯,先回成都走走看看。

赵玉林笑呵呵的点头说行,一应事务他都上奏成都中枢院了,相信朝廷会安排得妥妥的。

余街诚恳的检讨,他说:不比不晓得,一比就吓一跳,他的部下看到东集团战果辉煌,战损却是远低于他带的江南集团,都晓得该好好学学了,有好几个年轻的部下找苗尚书要去翠屏山的军营操练呢。

赵玉林说水无常势,兵无常态,不能以一战论英雄。打仗嘛,肯定是有牺牲的,余公不比挂怀。

余街却是使劲的摇头,嘟哝着说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怎能无动于衷?他的战法却是落后太多了。

孟珙也说现在已不是几个猛将打头,拿着刀枪棍棒一阵冲杀就能决定胜负的了,不仅是神威军在变化,就连蒙军也在应对神威军的变化。北蛮也制造了大量新式的火器,那个巨大的孔明灯就不一般,咱们的确应该调整打法了。

赵玉林很欣慰,这些都是久经沙场的宿将了,他们的思想转变非常重要,能得到他们对新军的如此评价,他的努力就值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