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都督请留步 > 第638章 甚急!

都督请留步 第638章 甚急!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8:50:50 来源:小说旗

赵郡平棘城附近的李氏坞堡,一间陈设极为普通的书房里,李氏东祖嫡系的李希宗正在阅读长子派人送来的信件。

这条送信线路很是刁钻,它是通过建康走海路沿着海岸线北上,从海河入口沿着河道(天津市以西不远)西进,一直往西走,最后到常山下船,快马送到赵郡。

完全避开了高欢嫡系势力的控制区。

这条路不仅速度快,而且路线安全。如今河北各世家都处于“应激”状态,自从上次高欢邀请他们去邺城,一个都没有去以后,双方基本上就处于撕破脸的边缘。

互相提防!

表面上看,河北世家在政务上还是支持东魏朝廷,但实际上已经做好了自保甚至翻脸的准备。

这条线路服务的可不止是李氏一家!

所以李祖升派人送来的这封信就很重要,李希宗迫切需要得到额外的支持,已经到了无所顾忌的地步,以至于他不惜将宝贝女儿李祖猗都送了出去。

不求名分,只求有人撑腰。

外界传闻刘益守如何,都是虚的,李希宗一直都认为那些信息不尽不实,都是别人希望外人知道的事情。

只有让李祖升近距离观察,辅以从旁打听,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

对于李祖升这次南下建康“求官”,李希宗是寄予厚望的。

河北世家相对于南方的那些世家而言,整体作风比较偏低调务实。北方世家整体的圈子氛围,也比较崇尚儒学,而不是像南方那样玄学流行,推崇个性解放,以清谈为乐。

按道理说,以克己复礼为修身追求的李希宗,无论看到信中写了什么内容都会波澜不惊才对。然而李祖升信中透露的第一个消息,就把李希宗给吓到了。

梁国在全国范围内取消盐税!并且辅以一系列配套政策,作风非常激进!

刘益守他怎么敢!

看到这个消息,李希宗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看到李祖升后面说了些细节后才相信这是真的。随即陷入沉思,隐约感觉刘益守并不是完全在瞎搞。

免税固然惊世骇俗,可那些后续出台不起眼的盐政,很可能才是隐藏的后手!

如果说梁国朝廷要从世家手里抢盐池,李希宗是相信的。毕竟高欢也干过类似的事情,将地方豪右控制的盐池收归“国有”。

其中河北沧州沿海地界就有巨型盐场,盛产优质海盐(长芦盐场的前身),但因为还是采用的煮盐法,生产率不高。

之前高欢在河北站稳脚跟,就立即将此盐场据为己有,以为官盐源头。

其实这种事情在刘益守前世的历史上,不少大老都干过。

高欢干过,宇文泰干过,宇文邕干过,甚至杨坚也干过!完全就是“基操”,狗听到了都不会叫一声的那种。

然而开放盐禁,全国范围内废除盐税这种事……真的很猖狂啊!这不是正常脑壳的人能想出来的事情,更别提发动国家的力量去做了。

李希宗真的很难想象,一个国家要是不收盐税,会乱成什么样子。只能说拭目以待,看看刘益守后续还有什么大招了。

至于刘益守这个人如何,李祖升就一句话概括:旷古烁今,能人所不能!

显然是对其推崇备至!

长子如父,之前李祖升对于家中把嫡亲妹妹李祖猗送去给人做妾,甚至是供人亵玩,内心产生了极大的不满!

要不然他也不会提出与李祖猗同行了。目的就是想看看刘益守是个怎样的人,到时候再“临机决断”要不要促成这件事。

没想到李祖升如今居然会这么说,让李希宗非常意外。

李祖升在信中还说了好几件事情,描述了一下南梁的政局。反正总结一下就是:现在梁国已经是刘益守一家独大,甚至是只手遮天,仅剩下蜀地萧纪想自立又想借力西魏,犹豫不决没有公开翻脸。

而萧纪在跟朝廷斗法的过程中,长期处于下风。

建康朝堂上刘益守甚至可以棍打侍中(王克),直接扒了对方的官袍轰出台城!而南方世家连哼一声的反应都没有,完全当做此事没发生一般。

其权势之大,离成为掌控朝廷内外的雄主皇帝,仅仅一步之遥!

李祖升判断,刘益守篡位只需要一场灭国之战,而这场战争,很有可能是进攻河北,歼灭高欢势力。

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河北的战争就在眼前,家里要早做打算。

然而,李祖升的判断,跟李希宗想的还是稍有些出入。

李希宗觉得,李祖升看问题太过片面,仅仅只看到别人想让他看到的。说白了,看得太多,想得太少了。

若是要一统天下,自然是不可能不对河北动刀的。然而什么时候动手,这里头可是大有名堂。

李希宗反倒是认为刘益守不太可能这么快攻打河北,一定会先歼灭萧纪,实控蜀地,打通进入关中的通道,没有后顾之忧后再对河北动手。

如果先平河北,以灭国之功称帝,则蜀地必反。萧纪极有可能与贺拔岳等人联合,那时候就不好对付了。

李祖升从政经历很浅,还不明白这些老硬币们的套路,猜不透刘益守的真实意图。李希宗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这不是能力欠缺,而是缺少了历练。

河北易攻难守,而且取了河北还不能停,必须西进并州,拿下并州以后,才算是得到攻略关中的入场券,不至于担心河北被人频繁出兵骚扰。

大军能不能打进关中,依然要看个人本事,这里头又是少不了一番恶战,总之离天下太平还远的很!

蜀地关中狭道相连,且道路都不太好走。想完全平定两地,基本等同于曹魏灭蜀汉,而且还是诸葛丞相占据了长安,控制了关中以后的加强版蜀汉(这是当年曹魏最害怕的事情之一)。

怎么看怎么觉得这地方会形成尾大不掉之势,长期与平定河北后的梁国对峙。时间一场,一切皆有可能,谁知道刘益守这一代人能不能实现天下一统呢?

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的,一统天下的势头被打断也很正常。

李希宗觉得,刘益守如果真的懂战略,就一定不会在没有打通入蜀地的通道之前就对河北动手。最差的底线,也是要先拿下汉中,再来动手打灭国之战!

河北的问题不单单在军事上,一百多万户的人口,怎么治理,怎么利用好这些资源,都是大学问。

军事上征服河北,固然可以在财富与人力上获得巨大优势,然而短期来看,这些东西都无法转换成实力,需要大量时间去消化。

战果只是看起来很美,实际上战后处理各种事宜,哪怕手里满把好牌,也要高手来打,不可得意忘形。

到时候,歼灭高欢势力所得来的那些财帛,不仅要用以安抚河北人心,而且还要安置各路豪强,然后还要犒赏三军,想一碗水端平是很不容易的。

可是,从战略与地形上看,征服河北,却并不能对攻克关中与蜀地造成直接影响。之前打不进去的地方,攻克河北以后依旧是打不进去!

反而需要分出很多兵马去河北各地维持基本秩序!防备关中的那些人偷袭,身上的包袱多了不少!

在没有打通蜀地以前,这么做在战略上绝对是一场噩梦。

放下心中的杂念,李希宗把这封信翻来覆去的看,居然没有看到关于李祖猗的任何消息。李祖升说的这些都是次要的,李祖猗在刘益守那边过得如何,那才是李希宗最关注的事情。

哪怕不知道现在李祖猗怀孕与否,起码也要写一些知道的吧?李祖升平日里挺机灵的,怎么这点事情做不好呢?

李希宗在心中抱怨长子不会办事,该说的事情居然一个字都不提!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不是李祖升不想写,而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去写。

吴王府里面有些不好的传闻在飘,隐约暗示李祖猗不识大体,为人浪浮,而且总是勾引吴王白日宣淫,没有大家闺秀该有的矜持。

李祖猗未必如传言中那样,但看得出来,吴王府里某些女人忌惮她家的背景与实力倒是千真万确。李祖升很是担忧这些,却并不想将其告知河北家中。

正在这时,李希宗次子李祖勋走进来,行了一礼问道:“父亲,阿姐写信回来没,能不能推荐我过去建康那边当官?”

李希宗听到这话就一肚子火,不过依旧没有发作,只是将李祖升的信递了过去。

李祖勋如获至宝,看完后大喜道:“父亲,这还犹豫什么啊,孩儿也想过去做官!现在什么局面都是明摆着的!”

“住口!慎言!”

李希宗厉声呵斥道,李祖勋讪讪退后一步,不说话了。

“高欢现在仍然握有不少兵马,掌控一方朝政,你何德何能,有什么资格看不起他?”

李希宗对着李祖勋大吼道。

比起稳重的长子李祖升,次子李祖勋为人就跳脱得多,而且性格贪婪冲动,不足以托付大事。时常令李希宗失望。

高欢的势力现在确实元气大伤,甚至用将近分崩离析来形容也没差太多。

只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啊!

刘益守雄踞一方,兵精粮足,幅员辽阔,他当然可以瞧不起高欢,那确实没多大问题。可赵郡李氏怎么能瞧不起高欢呢?

不过李祖勋的话倒是提醒了李希宗,河北的人心,确实变了。或许底层百姓还是那样,谁到河北来,只要不像葛荣那样倒行逆施,他们都觉得无所谓。

但河北世家子弟,如李祖勋般想法的人不知凡几。

“去操练兵马吧,河北估计大战不远了。”

李希宗沉声说道,没有过多的解释什么。

事关生死,李祖勋也冷静下来,压低声音问道:“父亲以为梁国会攻河北么?”

这话其实问得很没水平,因为梁军在荥阳与虎牢关屯扎重兵,在洛阳也让当地人组织了一支郡兵守城,并让彭乐守河阳关与北中城。已经布防完毕。

梁军只要愿意,一夜便能过黄河到河北。这点距离,跟火烧眉毛差不多,哪里有什么攻和不攻的区别呢?

李祖勋应该是指梁国会打灭国之战,而不仅仅是在说字面上的意思。

“应该不假。”李希宗微微点头说道。

听到这话李祖勋吓了一跳,连忙出去组织自家私军操练,脚步匆忙。等他走后,李希宗这才轻叹一声。

他刚刚说了谎,因为怕不成器的次子以为河北无事,故意放纵自己。

其实李希宗觉得刘益守应该先攻蜀地,再入关中,从关中出来取河东与并州,最后再打河北,这是军事上的最优解。

不过现实情况可能不允许。刘益守不是皇帝,他要拿到灭国之功来行禅代之事,先灭一国乃是必然。这是权力斗争的必然规律,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有句话叫夜长梦多,真不是在乱说。

只是刘益守会先灭谁呢?

李希宗也知道,陷入困顿,艰难盘踞在易攻难守的河北,几乎摇摇欲坠的高欢与东魏,显然是上上之选。

但无论如何,刘益守也应该先拿下蜀地,打通进入关中的突破口,同时扼守住关中入荆襄的缺口,这个是毫无疑问的。

具体怎么操作,还真令人不好猜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刘益守会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失策,谁也说不好。

当然了,这些话就不必跟李祖勋说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赵郡李氏枝繁叶茂,在这里并不是只有他们一家人姓李。赵郡李氏其他房的人怎么想,会做怎样的选择,只能说人心隔肚皮,哪怕是同族,也要保留几分戒备。

赵郡李氏分东祖西祖,还在江夏有个南祖,并没有绝对占优势的支脉,可以看做各房并行发展,一般情况下互不干扰。

李希宗这一支,也不能完全代表赵郡李氏的看法。况且赵郡李氏内部,对于当前的局势,其实也是举棋不定,内部成员分歧巨大!

比如说李氏还有李元忠这样已经与高欢决裂,隐藏在常山地界招兵买马准备搞事情的“激进派”,却也不缺在东魏朝廷里面为官的“妥协派”,典型的就是李昌仪家的人。因为高浪娶了她,实际上赵郡李氏这一支已经在某种程度上与高欢达成了合作的共识。

所以目前还未明确表达立场的李希宗,也要寻找外部的助力,不然并不足以保他们这一房的安全。刘益守就是个财大气粗,有实力而且还有极大潜力没有挖掘的超级粗大腿!

“若是能生下一子就好了。”

李希宗自言自语道。

……

秋日悄然来临,建康鸡鸣山上的吴王府张灯结彩,哪怕刚刚入夜,也将府里府外照得如同白昼一般。

府衙院子里,堆得到处都是的礼物,如同小山一般,各种珍奇物件都有,其中甚至还有一株比成年人还高不少的珍贵红色珊瑚!

羊姜叉着腰,指挥府里的下人清点这些礼物,一一记录在册。这些都不是礼物,而是梁国官场众人对刘益守的态度。

送礼送得好的,定然是有求于刘益守的。至于那些礼物都不送,甚至只送来一纸拜帖的,那肯定是跟刘益守不对付的。全部都要拉清单,一个都不能放过。

府衙大堂内,刘益守正在安排麾下亲信们吃他的生日寿宴。

只要是还在建康城内的大员,几乎都是悉数到场。

今年和往年大有不同。

往年只要有时间,刘益守过生日都是跟妹子们一起过,还要开银趴。

但是如今不行了,他的地位与以往不一样,生日已经不再是他自己一个人的事情,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了。

如今哪怕是刘益守寿宴,也带着强烈的政治属性!谁能来谁不能来,要请谁不请谁,都不是一件可以随便操作的事情!

酒过三巡后,胡吃海喝的亲信们都不约而同的安静下来。

刘益守端起酒杯,对众人感慨的说道:“挡不住的似水流年,留不住的此间少年。一转眼,我便到了而立之年了。你们跟随我多年,汗马功劳,我都记在心里,他日必有回报。”

“主公而立之年就有如此基业,何愁大事不成呢?在此祝主公早日一统天下!”

刚刚从岭南返回建康没几天的王伟,端起酒杯敬酒说道。

众人刚刚要开口,就看到外放荆襄的毛喜,急匆匆的走进大堂,不顾众人诧异的目光,来到刘益守耳边滴滴咕咕的说了半天。

他是怎么丢下公职从荆襄回来的,说的是什么,为什么之前没有入大堂吃酒等等一系列问题,在众人心中留下了浓厚的疑问。

“先散了,都回去待命,不要离开自家府邸。”

刘益守站起身,轻轻一抬手,示意麾下亲信大员们可以走了。

等众人都离去后,毛喜这才敢大声说话。

“主公,事情真到很急,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

“明白了,来我书房一叙。”

刘益守微微点头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