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都督请留步 > 第575章 谁是老六?

都督请留步 第575章 谁是老六?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8:50:50 来源:小说旗

雨一直下,气氛不算融洽。

江陵城内当年萧欢为江陵王时留下的王府大堂内,萧绎面色阴沉的环顾四周。外面阴雨连绵一如他的心情。

他麾下大员们都是不敢吭声,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这是什么?这是什么!你们谁收到过这样的信?”

萧绎愤怒的将手里的信纸揉成团,扔到地上。

今天王琳把刘益守派人送来的劝降信交给了萧绎,然后这位刚刚“登基”的“皇帝”,就完全按捺不住了。

既然王琳能够收到劝降信,那么其他人自然也可以。

只是王琳是萧绎的小舅子,他会把信交出来。但其他人会不会交,就不一定了。

果不其然,包括王僧辩在内的众多将领,都是失口否认,居然再也没有第二个人出来“献宝”。

这大大出乎了萧绎的意料。他本以为会有很多人站出来的。

“哼,朕就给你们看看那刘益守之前摇尾乞怜的样子。”

萧绎从袖口的掏出两封信来,都是刘益守写来缓和气氛的信,行文之中颇有讨好的意思。

“刘益守对朕尚且如此,你们要是投靠于他,岂不是自寻死路?”

萧绎很是得意的反问道。

虽然他说得似乎有那么几分道理,然而,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

萧绎怎么能保证刘益守不是在故意示弱呢?人家对你笑一笑,难道就是要当你的舔狗了么?

大堂内不少将领都感觉萧绎有些自我感觉太良好,已经被目前的胜利给冲昏头脑,分不清楚东南西北了。

不动声色观察了一下众将的面色,萧绎心中一沉,感觉谁都有问题。

除了王琳外,谁都有可能是倒钩狼。

然而他却又没有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总不能说看谁不顺眼,就把谁个做掉吧?不是不能搞这种事情,而是现在还不能这么浪。

“罢了,今日朕招你们来江陵,是要商议一件大事。既然已经拿下江陵城,现在是时候进行下一步计划了。”

萧绎面色恢复平静,澹然说道。

大堂内众将交换了一下眼神,随即齐声应道:“我等枕戈待旦,谨遵陛下吩咐!”

“现在江陵以北,并无多少建康伪朝廷的兵马,永宁郡(荆门市),竟陵郡(钟祥市),襄阳郡(襄阳市)都是守备空虚。

你们兵分两路,分别攻永宁郡和竟陵郡,等拿下这两地后,集中兵力攻襄阳郡,今日便出兵,不必拖沓。”

萧绎若无其事一样的爆了个大雷,把麾下众将全都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些人都是不知道萧绎哪里来的信心,敢说这样的大话!

如果说萧绎之前命令王僧辩主持攻江陵,是为了自己能够在此地登基,而且江陵城确实比较好打,萧绎的操作还算是有点头脑的话。

现在就是纯粹的作死,把建康朝廷大军当傻子在看了。

众将已经无话可说,谁也不敢接这种十死无生的军令,就这样全部低着头,一声不吭的等着萧绎继续表演。

估计这位爷玩累了就会自己消停的。

“众爱卿为何不接军令?”

萧绎装作什么都不懂的样子,看着王僧辩等人询问道。

“襄阳大城,坚固难克。陛下刚刚登基不久,荆襄人心未付,此事还是要从长计议才是……”

王僧辩硬着头皮说道,他也搞不懂萧绎这是发了什么疯。

你踏马打江陵也就罢了,好歹麾下将士都在江陵捞了一笔,巩固军心也算说得过去。但北上打襄阳是个什么操作?

不要把偶然的胜利当成是理所当然啊魂澹!

王僧辩不敢顶撞萧绎,他知道这位爷的脾气特别不好,更何况当了“皇帝”以后,又是膨胀了不少。

“王都督考虑的是一般情况,然而,既然你们都想不到襄阳要被攻打,刘益守估计也想不到。此消彼长之下,怎么能说一点机会都没有呢?之前不就顺利拿下江陵了吗?

打下了襄阳,这盘棋不就活过来了嘛。”

萧绎振振有词的说道,一点也不觉得自己的军令有什么荒谬的。

“陛下,此战末将愿为先锋!不破襄阳誓不返回!”

樊勐站出来,很是激动的拱手说道,身上披着的筒袖铠都一抖一抖的,看得王僧辩一脸错愣。

在他印象里,麾下将校里面就属樊勐跳得最高,最反对萧绎胡乱指挥。上次攻江陵樊勐就差点炸毛了,这次他居然主动站出来请战!

有点不对劲哦!

王僧辩心中暗暗警惕。

“陛下,听闻襄阳城守将叫徐度,以前是跟在独孤信身后打杂的,祖籍荆襄本地人,不是刘益守那边嫡系人马,加入的时间不长,也从未听说什么过人的战绩。

此番确实是攻打襄阳的好机会。”

这回站出来说话的人,是被萧绎任命为江陵太守的王僧智,负责江陵地区的户籍整理,兵员招募和粮草输送等事宜,总管后勤的。

他身份特别就在于是王僧辩的亲弟弟。

王僧辩若有所思的看了自己的三弟一眼(王僧辩家中排行老二),随即移开目光没有吭声。

令他感觉疑惑的是:来这里之前,二人有过谈话,王僧智暗示目前的局势看似有利,实则危如累卵,要早做打算。

这种大逆不道之言,容易落人口实,当时王僧辩岔开话题不置可否。

没想到王僧智现在居然主动站出来支持萧绎的计划。

连王僧辩自己都觉得不靠谱完全是在瞎整,为什么王僧智会站出来表态呢?

“哈哈哈哈哈哈!好!好!王太守忠勇可嘉,不过你就在江陵布置城防,不用随军出征了。其他一切军务都听王都督调配,朕在江陵等你们的好消息!”

萧绎很是自然的甩锅,把麻烦丢给了王僧辩。

“陛下,巴陵郡……末将想带水军在洞庭湖巡视,防止朝廷断我们后路。”

王琳站出来请战道,很显然,虽然不知道樊勐和王僧智打的是什么主意,但是王琳的头脑还是很清醒的!

若是把交战双方所有的兵力,指的是那种可以上阵野战的部队加起来,湘东王大军可能连朝廷平叛大军的三分之一都没有。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 huanyuanapp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唯一可以依仗的便是湘东水军活跃于江河,可以随时阻断敌军汇合,方便他们逐个击破。

听到王琳的话,萧绎无奈点了点头。等众将都离开了以后,萧绎把王僧智留了下来,找他商议在江陵建造皇宫的事情。

要建造宫殿就要花钱,王僧智现在就是管着钱的。一听到萧绎提出这么荒谬的要求,王僧智想也不想,满口答应。

王僧智表示:没有钱,那就找江陵城的富户和百姓们要,陛下的要求就是天理。既然陛下要在江陵建宫殿,那么刮地三尺也要完工。

搞钱的活他很在行,此事就包在他王僧智身上。

就差没表态说“苦一苦百姓,恶名我来背”这样的话了。

果不其然,听了王僧智这番顺耳之言,萧绎“龙颜大悦”,当即便给王僧智加官进爵。什么侍中、开府仪同三司这些后缀都瞬间拉满。

建皇宫这件事萧绎想偷偷的办,等开始修宫殿了以后,再告诉麾下那些文臣武将们。现在还得保密。

……

“仁义礼信,天下之达道,而王霸之所同也。故王者之道,虽不求利,而利之所归。霸者之道,必主于利,然不假王者之事以接天下,则天下孰与之哉?

盖君子之为政,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

临湘城某个大户人家的宅院书房里,刘益守正在写“自己的”治国思想。

正在这时,羊姜端来一杯茶,放在桌桉上。她看了看刘益守正在写的东西,不明所以,在一旁都哝了一句道:

“阿郎现在都不写什么战神归来了,妾身完全看不懂了呢。”

“那种东西写了又有什么意思?”

刘益守放下笔,深深叹息了一声。

“阿郎不是说萧绎是个跳梁小丑不足为惧么?怎么还一个劲的叹气呢?”

羊姜疑惑问道。

刘益守站起身,指了指羊姜说道:“表面上看,你贤良淑德,温柔可人。但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好吃懒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女人罢了。

且不曾种过一亩地,产过一粒米,织过一尺布。你最大的功绩,就是生孩子,和伺候那位吴王,也就是我。

如果我是蛀虫,你也跟着一起是蛀虫。”

刘益守又指了指自己说道:“表面上看,这位吴王勤政好学,仁而爱人,英明神武。

但实际上,日常用度无一不是来自民脂民膏。他同样是好吃懒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曾种过一亩地,产过一粒米,织过一尺布。

简单的说,这位吴王殿下就是梁国最大的蛀虫,而且将来会变成天下人的大蛀虫。

享受的事情,他会排在最前面;倒霉的事情,他会排在最后面,普通的民间疾苦与他无关。天下再苦也苦不到他身上。

这个人可能造成的危害极大,甚至很多恶贯满盈的人都难及万一,说起来真是一言难尽。

普通人说错一句话,不过是哈哈一笑就过去了。

他说错一句话,就很可能会导致很多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那些苦主还没办法把他怎么样,甚至都不知道事情都是起因于这个人的一句无心之言。

然而可悲的是,这位吴王已经是类似大蛀虫里面最好的一个了。

天下人选也得选他,不选也得选他,只有他是这类人里面最好的。如果不选,那便只有更坏的,没有最坏的。

不选他,等待天下百姓的将是一个更自大,更能折腾,且更没有自知之明的大蛀虫。

都已经这样了,我又怎能不唏嘘感慨呢。”

刘益守无奈说道。

“你都想这么远,我也不知道要怎么安慰你了……”

羊姜拉着刘益守的袖口,低声说道,她想说对方是天下最好的男人,却又不知道要怎么去反驳这番令人寒彻骨髓的话。

“那你这写的东西……”

羊姜指了指桌桉上的那张纸问道。

“这些不过是管理国家,压榨百姓的一些套路罢了。

其实我将来能让天下安稳,没有战乱,再多减轻一些赋税,多开垦一些田亩,让普通百姓耕者有其田,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人力有时而穷,一个人想得再多,也改变不了天下大势。坐在那位置上当蛀虫也就罢了,要是连正经事都不办,未免也太废物了。

这些事情想起来就觉得很可笑啊。”

刘益守是特权阶级,享受着别人享受不到的美女和权力,逃避着别人不能逃避的苦难和辛劳。这一点与那些朱门酒肉臭的狗大户没有多少本质区别。

刘益守和那些人唯一的区别是,他知道自己是什么人,心里有逼数,时常因此惴惴不安。

而与他类似的人物却都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都是他自身“奋斗”来的,那些民脂民膏理所当然就应该是他的,将那些剥削压榨看做是天经地义。

没有丝毫的羞耻愧疚,甚至以此为荣。因为他们是这个时代的“成功人士”。

“当年我父送我到阿郎身边之前,我想过很多情况,唯独没想过阿郎是这样的人。本以为是羊入虎口,现在想来是我高攀了。”

羊姜抱着刘益守的腰深情说道。

正在这温馨宁静的时刻,书房外传来一声咳嗽的声音,两人连忙分开。

“主公,江陵那边,有人送信过来,而且还不止一封!”

王伟走过来,将信递给刘益守说道。然后目不斜视的退到一旁。

“看来收买拉拢这一套,真是什么时候都管用啊。”

刘益守忍不住一阵唏嘘感慨,随手将信纸拿出来。

“萧绎要攻襄阳啊……”

看完信,刘益守面色一阵古怪,不知道要怎么吐槽这封信才好。

如果说这是诱敌之计,那么此举实在是有点蠢。因为朝廷的兵马加强襄阳的防守,实际上是不费劲的,也有充沛的兵力可以调度,不怕拆东墙,补西墙。

如果说萧绎真的是这么打算的,刘益守就觉得那是自己有些跟不上萧绎的节奏了。

这位藩王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他是看不出现在自己这边军队已经拉开了空档,很容易被人逐个击破么?

“你怎么看?”

刘益守沉声问道,将信交给王伟阅览。王伟一目十行的看完,也是感觉不可思议。

“属下觉得吧,这封信上的内容如果是真的,那么萧绎这是在自取灭亡。如果是诱敌之计,那又是何苦呢?”

王伟百思不得其解。

下套也不至于说这么下吧,要是假装去攻郢州,半路埋伏什么的还有点道理。王伟就是不知道萧绎的勇气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那个叫程灵洗的,不是个武状元,而且还回家乡招募乡勇么,让他带着子弟兵去支援徐度吧,其他的兵马也不方便调动了。”

刘益守沉声说道,决定“以不变应万变”。老实说,他真的被萧绎搞得有点疑神疑鬼的。这位藩王的脑回路,他硬是接不上,猜不透对方下一步要怎么折腾。

“喏,属下这就去办。”王伟拱手领命而去。

“对了,还有件事。”

刘益守叫住他。

“派人散布消息,就说王僧辩想投靠朝廷,把萧绎的人头当投名状寻求高官厚禄。”

刘益守嘿嘿笑道,对王伟使了个眼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