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都督请留步 > 第574章 你真的好勇哦

都督请留步 第574章 你真的好勇哦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8:50:50 来源:小说旗

郢州城(即三国时孙权所筑夏口城)面积不大,地形却是十分险要。城池附近建有水寨,之前是韦氏的水军屯扎,水寨规模不小,不仅可以容纳大船停泊,而且还可以在这里对水军进行日常训练。

城对岸的江面开口(北面)便是汉江入口,官军在汉江入口不远处的某地也建有水寨,用于训练水军。胡僧右等人的水军便是屯扎于此,顺便还护卫着屯粮之地。

之前与韦氏的水军处于“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互相不干涉军令。

并与郢州城互为犄角,彼此之间可以互相支援。

这便是刘益守之前的布局,可以说是因势利导,非常的稳健。

为了驱策韦氏水军作战,刘益守很“识趣”的卡着对方的粮秣,却没有派遣监军。一方面是防止韦氏的人作战时打酱油,另外一方面也是不干涉对方用兵,给予更大的自主权。

巴陵之战后,韦氏水军主力全军覆没,夏口城外的水寨已经只剩下小猫三两只,战力形同虚设。朝廷水军“主力”,变成了汉江水寨中正在训练的新军了。

这支水军战斗力如何没经过实战检验不好说,然而水军士卒编制的规模确实一般。

船只虽然也不少,但都是小船,大楼船连一艘也没有。这种不由得让人捏了把汗。

韦氏水军出事后,胡僧右自然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短短几天时间,便派人去临湘给刘益守送了好几次信求援了。

胡僧右又是担心萧绎麾下的湘东王水军杀奔郢州自己抵挡不住,又是怕郢州城内的韦氏子弟举城投降萧绎。整天吃不好睡不好,慌得一批。

还好同在水寨内担任侦查任务的斛律羡,对刘益守抱着莫名其妙的自信,坚信此战必胜,稳如泰山。

再加上他每天都派人去周边侦查,发现萧绎的兵马并无异动,两人这才合力把躁动的军心稳定下来。

刘益守给胡僧右的回答就是:援军已经在路上,但是会从建康方向而来,在援军没来之前,稳固防守即可,不要出战。

按刘益守事先的计划,吴明彻的船队是先从彭城通过运河走到广陵(扬州),再从广陵进入长江,在京口稍稍修整后,会带着补给前来郢州与胡僧右他们汇合。

沿着长江逆流而上,就不要指望船走得有多快了。哪怕刘益守打了很多提前量,吴明彻的船队也没有在韦氏水军被消灭后的第一时间赶到郢州。

幸运的是,该来的总会来。吴明彻所率领的水军船队,一路紧赶慢赶,终于浩浩荡荡的出现在郢州城外的长江江面上。

无力反抗朝廷,又心存侥幸,不希望投靠萧绎的韦氏族人,打开了郢州城的水闸,放吴明彻的船队入城,以为是等到了主心骨。

然而一见面,韦暗本还想跟吴明彻说点什么,后者却命人不动声色的控制了郢州城防。待众将一进府衙,吴明彻就拔出佩剑,掏出刘益守的军令,将韦氏一众子弟全部拿下!一个都没放跑!

知道刘益守全部计划的吴明彻,完全不跟韦暗讲什么客套,直接把这些人都关进了郢州城的大牢里面。

等待战后“论功行赏”。

紧接着,吴明彻又联络胡僧右等人入郢州城商议军务,讨论要如何在郢州和周边地区重新布防。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填补韦氏水军主力覆灭后的兵力真空与防区空白。重新建立水路补给。

所有人都明白,之前有韦氏这个替死鬼在郢州,出了什么事都好说。

如今这里屯扎的都是刘益守麾下的兵马,万万不能打出个稀里湖涂的败仗了。要是真出事,刘益守治军森严,违反军法打板子那是动真格的。

互相交底后,吴明彻惊讶发现他从北方彭城带来的船队,不仅船只老旧,而且款式居然不如胡僧右等人在水寨中的新式战船,自己这边唯独水军士卒操练多年,对水战很熟悉,战斗力还说得过去。

众人合计了一番之后,从吴明彻所率水军之中抽调精锐,进入沌口胡僧右水寨中学习操练新式战船,磨合新式战术。

而胡僧右麾下已经熟悉船上设备使用的士卒,则是留下来继续操练,与吴明彻那边的精兵进行磨合,同吃同住。

众人一致决定将编制打散后重组,两支水军选出精锐合为一路,操作新式战船作为机动兵力使用,寻找机会与湘东王水军决战。

而那些淘汰下来的士卒,则是使用吴明彻原水军战船,对水路补给的漕船进行护航!重建水运粮道!

因韦氏水军全军覆没所造成的一系列混乱,随着吴明彻援兵的到来而消失,郢州政务军务都恢复了正常秩序。

两天后,独孤信派人送来消息,他已经得刘益守军令,陆路到达了长江南岸的沙洋与江对岸的川陵。这两地不仅只隔了一条长江,而且在郢州城的上游,可以监视和骚扰湘东王水军在郢州附近的活动!

至少可以起到预警的作用。

独孤信的兵马在外围警戒,吴明彻的兵马坐镇郢州严阵以待,胡僧右与斛律羡等人继续编练水军,守卫粮仓。

三地都可以互相支援,每日都会彼此传信。

不得不说,刘益守布下的这个局,确实是无懈可击。哪怕湘东王水军全军出击,也未必能在郢州这边讨到好。

然而,所有人都没有料到的是,一心想在江陵登基称帝的萧绎,却没有按刘益守规划的剧本走,给了朝廷的平叛大军当头一棒。

……

战胜了韦氏水军主力后,王僧辩让本屯扎在武陵郡的樊毅回防巴陵郡,丢弃洞庭湖另外一端的战略要地,实际上是已经放弃了之前决战洞庭湖的布局。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 换源app】

也就是说,不再将注意力放在罗县的杨忠身上,就连巴陵郡的战略地位,都连带着下降了不少。

毕竟,萧绎要北上江陵,那敌军的步伐显然也会跟着到江陵周边,所以继续守着洞庭湖的另外一端毫无意义。从前巴陵郡丢失就兵败身死的情况,也出现了极大变化。

樊毅的人马假扮王琳麾下的精锐,继续在洞庭湖沿岸巡视,装出一副什么都没发生过,一切照旧的假象,欺骗朝廷平叛大军的斥候侦查。

而湘东王军的主力,则是趁着夜色,从巴陵郡出发,水路从长江口往上游进军,一路静默,把船队直接开到了江陵城下!

整个行军过程,仅仅只用了一天一夜!沿路没有惊动任何巡游的朝廷斥候!

由于独孤信已经带着大军前往江陵下游的沙洋等地,王琳所率的湘东王军前锋,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江陵城!

事实上,就算独孤信在江陵,也很难守住城池,到最后他依然要向北撤退回襄阳。

能不能守住江陵,不在于城内兵马有多少,而是看水军能不能堵住敌军的去路!

水军败,则江陵不保,这是一件没什么争议的事情,哪怕是粗通兵法的人都能看出来。

韦氏水军被全歼,朝廷这边失去了对长江江面的控制,自然是没办法守住江陵城。哪怕是派兵去增援,人在陆地上跑的速度,也不可能比船更快!

这便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刘益守等人看来,打江陵的问题只在于对战略态势的改变可有可无而已,这一战本身的胜负是没有什么悬念的。

拿下江陵城后,萧绎下令麾下士卒甩开膀子劫掠,百无禁忌!

公开劫掠三日不封刀,所得战利品皆无须上缴,可以自留。

在江陵劫掠后,湘东王麾下士卒,可谓是一个个都吃得脑满肠肥,身躯都膨胀了不少。一时间,城内到处都是高呼万岁的士卒,军心士气直冲云霄,这些人恨不得让萧绎带着他们去建康捞一波才好。

一个江陵城都这么爽了,要是能在建康不封刀的抢三天,那岂不是做完一这单就可以回老家娶媳妇了?

萧绎军中不少人都这么想。

安抚和笼络住了底层,萧绎开始笼络麾下大员与中层军官。

萧绎在江陵登基称帝,国号依旧是“梁”,也就是说,他自称自己才是萧氏正统,而建康朝廷,不过是受到刘益守摆布的傀儡,早就跟萧氏宗室没什么关系了!

其实他这么宣称,倒也问题不大,起码说的大部分都是事实。

萧绎封王僧辩为大将军,荆州刺史,京畿大都督。王琳为都督十州诸军事,扬州刺史。其他各将都是加官进爵,不吝惜高官厚禄。

反正都是虚的,要是能打赢,将来自然是要啥有啥,到建康去封侯拜相也不在话下。若是输了,所有人一齐上路奔赴黄泉,倒也热热闹闹的,不会孤单寂寞。

攻下了江陵后,王僧辩又命王琳、樊勐等将四处出击,先后攻下了江陵以南的南平郡各城,并在毗邻的洞庭湖岸边建立渡口,停泊战船,重新建立与巴陵郡之间的补给运输线和水军活动路线。

一番布局之后,湘东王军队的控制区,几乎是向北面“挪动”了两三个郡的范围,彻底放弃了对于湘州的争夺,将重心转移到了北面的江陵。

如今巴陵郡依然是处于最前线,但萧绎已经坐镇江陵,湘东王大军打出来了一点点“战略纵深”,总算是有点异军突起的模样了。

哪怕这种“雄起”的姿态,更像是临死前的疯狂与回光返照。

……

“萧绎居然打江陵了,而且还登基称帝了,这算是过把瘾就死么?”

临湘城府衙的书房里,刘益守看着桌桉上一封又一封的战报,难以置信的自言自语道。

难道登基称帝比活命还要重要么?

刘益守完全不理解萧绎是怎么想的,打下江陵确实可以爽一波,毕竟江陵城很富庶啊,捞一笔不在话下。劫掠一番后,用来犒赏将士也是常规操作。

然而,有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是:这些财富都是带不走的!总会有聪明人注意到这一点。

江陵往西边走是三峡,萧绎不可能往那边发展,更别说那还是朝廷的控制区,獠人啊,洞主啊之类的山野之民并不好打交道。

南面是洞庭湖,朝廷的兵马随时可以杀回来,北面是襄阳,易守难攻不说,徐度还在那边镇守,屯扎重兵。

东面的郢州已经被刘益守的人马封死。

可以说江陵城对于萧绎来说,也就是个大一点的监狱罢了。

在监狱的牢房里面捡到钱,然后被封为大官,却不能出去,这种事情,真的很爽么?爽在哪里呢?

刘益守完全不能理解萧绎是怎么想的,但是他知道,这一波他可是被萧绎给狠狠的打了耳光,面子上过不去,那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主公,您从前不是说欲要谁灭亡,必先让其疯狂么。萧绎如此狂妄,已经离死不远了,主公又何须动怒呢?”

王伟不动声色的劝慰道。

一向算无遗策的刘益守这次居然在萧绎这样的废物身上栽了跟头,不得不说,确实挺令人意外的。

究其根本,却又不能都算在刘益守身上。

谁也没有料到萧绎不走生路,偏偏要走绝路啊!

一时间,王伟居然觉得萧绎很勇!在这个时候选择攻打江陵,那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气魄。

“主公,如今的局面要怎么办?”

王伟疑惑问道。

他也是没招了,除了强攻外,还能怎么办呢?巴陵郡这个硬骨头,总是要啃下来才行的。

“萧绎如此疯狂,他不要命,难道他手下的人都不要命?就没人看出萧绎现在走的是一条不归路么?”

刘益守疑惑问道。

之前他判断萧绎会攻郢州,那是因为那里是长江的咽喉,湘东王大军要反攻,要反客为主,不拿下郢州是不行的,朝廷的兵员与辎重,会通过长江水道源源不断的聚集在郢州。

如同头顶上挂个堰塞湖,等山体无法承受湖水的压力时,会发生什么还需要想么?

萧绎是蠢货觉得无所谓,难道他手下的人,也都觉得无所谓么?恐怕未必是这样!

王僧辩和王琳是死忠,不可能被说服,但是萧绎军中其他将领,也是如此么?刘益守觉得世间总是会有聪明人的。

“派个人,去给萧绎送一封哀求服软的信,再去打探一下城内是哪个将校在负责城防。只要不是王琳和王僧辩二人,便可以试试。

哪怕是王僧辩的亲属,也可以试着游说一下。这件事你派人去办一下吧,湘东王大军控制的几座城池,都派人去一下。

我现在就写劝降信,到时候让我们的使者给萧绎麾下每个将领都交一份出去,探探路。”

刘益守若有所思的说道。

炮弹不行那就用银弹,都是老银币的常规套路了。刘益守现在财大气粗,身居高位,开得起价!

“喏,属下这便去办。不过主公啊,真的可以说服萧绎麾下的将校投诚么?他们不是刚刚劫掠过江陵么?应该都变成死忠了才对吧?”

王伟迷惑不解问道。

按道理说,已经抢的盆满钵满的,难道不该对萧绎更加死心塌地么?

他有点想不通。

“没有钱的时候,那些人都盼着萧绎给钱。现在有钱了,那些人反倒是要考虑下怎么留着自己的小命去花那些钱。

如果钱还在,人却没了,那么抢钱的意义何在呢?

萧绎正是因为放开麾下将士劫掠才有了破绽,你这便去办吧,我心里有数。”

刘益守面色平静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