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都督请留步 > 第552章 你到底会不会武功?

都督请留步 第552章 你到底会不会武功?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8:50:50 来源:小说旗

儿皇帝萧栋很快就没有哭了,倒不是说不想哭,而是被走上前来的刘益守给吓住了。

“本王受命于先帝辅政,诸位文武大臣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刘益守目视大殿内众人说道。

啧啧,萧欢刚刚退位,就成刘益守口中的“先帝”了。大殿内很多人都想起了当年那个金戈铁马的刘裕。

只是不知道他会不会大开杀戒把萧氏一族杀完。

“微臣有本上奏。”

杨愔出列说道。

“杨尚书请。”

刘益守微微点头说道。

“自古便有灾年米贵如金,丰年米不如草之说。米贱伤农已经不是新鲜事,可以说是丰年反而让百姓享受不到上天的福泽。

微臣恳请在梁国各地设立常平仓,丰年中枢及州郡出钱平价购买粮食,囤积于仓中。灾年将仓中米粮平价售出,以抑平粮价。

常平仓战时为军粮仓,周边屯扎兵马以供调度,军民两用,一举两得。”

面对这样的决策,萧詧与萧誉二人都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

反对吧,自己在朝中没什么分量不说,类似政策都是富国强兵之策,好像也不碍他们什么事。

不反对吧,此策明显是刘益守在邀买人心,就这么眼睁睁看着对方坐大,似乎又感觉很不甘心。

想了又想,萧詧萧誉二人选择在一旁看风景。

“臣附议!”

“臣附议!”

不光是刘益守的亲信,很多原南梁中枢的“中立派”也站出来附和。经过几轮“大清洗”,建康中枢不说是刘益守的一言堂,起码那些硬骨头,如贺琛之流,都被外放到京畿以外的地方当官了。

所以只要不是伤筋动骨的大事,朝会的时候,一般都能够通过。

刘益守也需要一些“中立派”,来压一压自己的嫡系亲信,以免国策越走越偏,越来越激进。

这些中立派虽然不会提出什么好主意,治国理政也是差强人意,但却都是南方人,可以起到“镜子”的作用。

“微臣还有常平盐策,可以提供兴建常平仓所需财帛,希望与常平仓之策一同实行,互相补充。”

杨愔继续说道。

“后面中枢再议,可与常平仓之策一同实行。还有没有人上奏?”

刘益守轻描澹写的说道,盐策可不能在大朝会的时候商议,肯定是要吵成一锅粥的。

掌控朝政就是这点好,哪怕不是一言九鼎,用些小套路都能把自己想办的事情给办了。并且可以用经济政策对地方豪强施压。

这是地方豪强或者军阀永远都不具备的先天优势。

“这是微臣的改革商税之法,请吴王过目。”

陈元康上前把奏折交给宫人,后者又转交给刘益守,整个流程都是那么的假模假样,充满了公式化套路。

这次国策,都是刘益守麾下众人早就商议好的结果,在大朝会上提出,不过是走过场而已。且不说会不会有人反对,就算是反对,也是没什么用的。

不过话说回来,要是不走这个过场,那这些重大改革措施,便是“私相授受,蝇营狗苟”,在法理性上大打折扣。

整个朝堂上固然不是刘益守和他麾下亲信们的独角戏,然而高水平的国策,哪怕你想提反对意见,也要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建康中枢在萧衍时代便是庸才满朝堂,大事小事朱异一言而决,中枢朝臣治国水平普遍不太行。如今还剩下的那几个歪瓜裂枣,也不过是象征性的存在。

果不其然,其他朝臣且不说,就说萧詧与萧誉二位藩王,在政务上不学无术,根本就不知道刘益守和他麾下那些亲信们提出的策略,会产生什么效果。

哪怕是想反对,也不知道要从哪里说起。

毕竟设立常平仓也好,改商税法也好,理解这些国策都需要一定政治素养和学识水平。单单从权术的角度,是看不出个所以然来的。

这些对于萧詧与萧誉二人来说,显然是属于“超纲科目”。

听着一条又一条似是而非的“国策”,萧誉怎么想的不知道,反正萧詧听了以后是昏昏欲睡,在太极殿内一站就是两个时辰,到后面他的耳边都是嗡嗡作响,根本不知道别人在说些什么。

反正也没人点他的名,询问他的意见,随它去吧。

朝会一开两三个时辰,事先商议好的法令一条一条上奏,渐渐就到了尾声。

儿皇帝萧栋早就因为疲惫被带回宫休养而不见了踪影,刘益守虽然是站在龙椅跟前有一段距离,却也跟坐在上面没有太大区别。

一言而决,一言九鼎!

萧詧与萧誉二人,都在原地闭目养神了许久,就差没睡着了。

“吴王,微臣有本上奏。”

太医院郎中姚僧垣站出来说道。

萧詧还没醒,刘益守却是心中一紧。

原以为这个人会保持一定的中立,没想到,他居然会投靠得如此彻底!

“姚太医请讲。”

刘益守紧绷着的脸上露出微笑说道。

姚僧垣拍了拍衣袖上的尘土,正色说道:

“先帝被迫退位,并非是体弱多病,而是有人下毒!

先帝因为中毒而腑脏受损不能理事这才不得不退位。

这个下毒之人,便是先帝的异母弟,丹阳王萧詧!

萧詧!你敢不敢站出来跟我对质!”

好大一个瓜啊!

昏昏欲睡的朝臣们瞬间不困了,特别是刘益守麾下的亲信,此刻看萧詧的眼神就像是在看死人一般。

“嗯?”

差点睡着了的萧詧忽然听到有人在喊自己的名字,勐的一个激灵,环顾四周。却发现众臣都在看着自己,心中一沉,暗叫不好。

“丹阳王何在?站出来与姚太医对质!”

刘益守大喊了一声。

萧詧硬着头皮上前,对着姚僧垣行了一礼,眼中恨不得要喷出火来。

很多人从来都不认为错的是自己,不是我的错,错的是世界。萧詧便是如此。

“丹阳王,本王问你,姚太医指认你下毒行刺先帝,可有此事?”

刘益守装模作样的询问道,好像是第一次听闻此事一般。

“这是污蔑,先帝乃本王兄长,本王有什么理由这么做呢?”

萧詧梗着脖子强辩道,只是看上去有些气急败坏。

“天子本无事,然而吃下你送来的糕点后,就一病不起,宫中可以作证者不计其数,不是你下毒的,还能有谁?”

姚僧垣声色俱厉的指着萧詧说道。

萧詧是做梦也没想到,姚僧垣这个本可以“明哲保身”的人,竟然会主动站出来指认自己。因为对方是为萧欢诊断的太医,因此他的话要比刘益守的话有更多的说服力。

换做刘益守来指认自己,只怕很多朝臣都会认为那是故意栽赃嫁祸。

“清者自清,本王无话可说。想来姚太医已经检查过那些糕点,没有发现有毒。要不然本王就不可能站在这里说话了。”

萧詧有恃无恐的说道。

然而单凭这句话,前世看过一千多集名侦探柯南的刘益守,便知道萧詧妥妥就是下毒的凶手。

“姚太医,你怎么说?”

刘益守再次询问姚僧垣说道。

“吴王,微臣以世代行医的姚氏家学发誓,先帝就是被人投毒而中毒,最大嫌疑之人就是丹阳王萧詧。

除了他以外,微臣想不到谁还会是凶手。”

姚僧垣斩钉截铁的说道。

“诸位,弑君之罪,不可饶恕。然而丹阳王是否真的行刺过先帝,单凭姚太医之言,也无从判断。你们以为如何?”

刘益守就像是个秉公执法的判官一般,立场很是“客观”。

“吴王,空穴来风未必无因。若是此事真乃丹阳王所为,一定会有蛛丝马迹留下。若此事不是丹阳王所为,相信朗朗乾坤自有公义所在,定能还他清白。

所以微臣建议,让刑部尚书崔暹带队,搜查丹阳王府。并派遣一队经验老到的官吏长期驻扎丹阳王府,日夜清查,定然能还丹阳王清白。”

陈元康出列,皮笑肉不笑的看着萧詧说道。

而此时此刻,萧詧大脑中一片空白,做贼心虚的他,根本不知道要如何去辩驳。

“丹阳王,按姚太医所言,先帝是吃了你送的糕点才中毒的,相信他不会在这样的事情上信口开河。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

你若是能自证清白,那就现在开口自辩。若是不能,那就让中枢派人搜查你的府邸吧。什么时候抓到真正的凶手,什么时候就撤回对你的搜查,你觉得怎么样?”

刘益守看着萧詧询问道。

萧詧吓得身子瘫软,却是被身边的萧誉扶住了胳膊。萧誉慎重的对着萧詧点了点头,示意他不要在朝堂上轻举妄动。

“一切听从吴王吩咐。”

萧詧低下头,咬牙切齿的说道。不认怂不行,朝堂里里外外都是刘益守的人,只要引出一个话头,那就是没完没了的打压。

如果你会武功,那么你就是犯人;如果你不会武功,我会让你爽到极点!

姚僧垣这临门一脚极为精彩,补齐了刘益守计划的最后一块短板。剩下的事情,便是慢慢的将萧詧绞杀抹除。

如果萧詧谋反,因为丹阳距离建康近在迟尺,所以他起兵会被迅速扑灭;如果萧詧当自己是死猪,随便刘益守怎么查,那最后也是被花样迭出的手段玩死。

这年头的藩王,还经得起查么?要么是已经造反,要么是准备造反。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萧詧完全没问题,刘益守也可以派人偷偷在他书房里丢个龙袍什么的,或者是伪造一份勾结广州那边叛逆的“联名信”。

墙倒众人推之下,萧詧能靠什么脱困?

利用朝廷中枢,对藩王进行制度上的打压和清剿,是无敌的套路。失去先机的藩王,只能等死,或者叛逃。

只要你让中枢来调查,就说明你本身就已经失去自保的能力,退一步和退十步没有本质区别。

“既然没有其他事情要启奏了,那就退朝吧。对了丹阳王,为了配合朝廷的清查,你的私军也请配合一下,调离王府吧。

不是不相信你啊,而是朝廷自有规矩,可不能由着你任性呢。”

刘益守看着萧詧笑眯眯的说道。

萧詧忽然浑身发冷,他像是突然明白自己的大哥萧欢为什么宣布退位就立刻离开了,或者说为什么要今日朝会一开启就宣布退位!

因为刘益守要做的一切,都是对方默许的,也就是说,要对付自己,并不是刘益守一个人的意思。

萧欢软弱,一直被人认为是“老好人”“无作为”。如今萧詧终于知道,“老实人”一旦生气起来,也是会报复的。而且还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杀招。

朝会散去,其间许多对后来影响深远的新法令,此刻却没有受到世人的重视。

人们关注的,只有萧欢的退位,儿皇帝萧栋彻底成为连开口都办不到的傀儡,刘益守完全架空了建康中枢,将其变成了自己的一言堂。

而对各路藩王的清缴,似乎也被正式提上了日程。

……

“主公!主公!出大事了!”

几天后,正在玄武湖岸边垂钓的刘益守,远远就听到源士康的叫喊声。

“说吧,什么事。”

刚刚打好的窝,一听源士康的叫喊声,鱼儿都跑了。刘益守微微皱眉问道。

“萧詧在丹阳造反了!杨将军已经前往镇压,击溃了叛军,并将丹阳王府围困起来了。主公要不要前往丹阳去劝降?”

源士康虽然喊着出大事,但脸上却是喜上眉梢。

“知道了,我就不去了吧。你派人去给萧詧喊话,让他自刎。他的家卷和子女被废为庶人,朝廷不会再追究责任,去吧。”

刘益守轻叹一声,萧詧最终还是被逼反了,当然,他不造反也没什么好下场,刘益守已经给他准备了豪华套餐。

当初答应萧欢的是,给萧詧留后,不要赶尽杀绝,如今自己也算是兑现了承诺。

“主公,斩草要除根啊。”

源士康压低声音建议道。

“罢了,我心里有数的。如果将来有人造我们的反,把我们拉下马,那一定是我们在倒行逆施,不为天下所容。

萧詧的后人,多他一个不多,少一个也不少,随他去吧,上天有好生之德。”

刘益守摆了摆手,很是随意的说道。

赵氏孤儿不是没有先例,但那也要看具体是什么情况。萧氏宗族树大根深,历史上唐朝的时候还回春过,不是一个萧詧的后人就能影响大局的。

相反维护自己的政治信誉,却是一件十分要紧的事情。两害相权取其轻,也只能放过萧詧的后人了。

“喏,此事属下会盯着的。”

“嗯,去吧。”

刘益守微微点头,建康的事情处理完了,也是该趁着这个机会,解决梁国的藩王坐大问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