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都督请留步 > 第548章 千里建康一日还

都督请留步 第548章 千里建康一日还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8:50:50 来源:小说旗

在得到了刘益守的“暗示”后,黄法氍不顾一切的围攻鄱阳县城,恨不得把吃奶的力气都用出来。

萧坚等人为了活命,亦是拼死抵抗,战况从一开始就进入白热化,拳拳到肉。

十日之后,缺粮少兵、城墙低矮的萧坚顶不住如狼似虎的豪酋私军,鄱阳县被攻破,双方于城内巷战,各自伤亡惨重。

鄱阳县城内大乱,死于乱军之中的士卒与百姓不计其数,财物被劫掠一空。

巷战之中,萧纶的长子萧坚与三子萧踬于乱军中被黄法氍射杀!

次子萧确膂力过人,个人武力强横,带着百余精兵,从鄱阳县东面城门冲出包围。

他们来到河岸渡口,坐船沿着鄱水,向东面的乐安方向逃脱。

一行人在路上被早已埋伏许久的胡僧佑船队拦截,混战中,萧确被斛律羡一箭射杀,其余士卒看到领头的藩王都挂了,自己也没有继续抵抗的理由,于是全部缴械投降。

萧纶的兵马被全歼,因为萧续暴毙引起的这场江州乱局,就此波澜不惊的落下帷幕。

两位藩王原本在江州也颇有势力,若是联合在一起,再蛊惑本地豪酋共同作乱的话,很有搞头。

不说起兵造反攻打建康,起码能够割据一方,对抗建康朝廷的掌控。

然而从战国时期轰轰烈烈的六国合纵结局就已然清清楚楚告诉我们:

人多心更野,草堆不成木。出来混,有时候并不是人越多越好。

身边猪队友一多,别说获胜,就是想自保都难。

神对手不常有而猪队友常有,成了抱团取暖时最容易遇到的问题。

那种感觉和从一大堆庸医里面选一个名医差不多,成败完全看脸,就是看猪队友里面会不会出一条粗大腿可以抱。

只是很多时候都是粗腿没有,螳螂腿一茬一茬的,而且这些螳螂腿还特别喜欢平时没事挡车,关键时刻背刺。

藩王的事情虽然告一段落,但刘益守对江州的攻略却才刚刚开始!

巴山郡是豫章郡往南通往庐陵郡(江西吉安市)的必经之路,地势比较险要,豪酋众多。

而掌控庐陵郡的人,则是刘益守掌控梁国中枢以后,还来不及收拾的一些萧氏宗室外枝,力量比较分散。

毕竟,当时建康局势不稳,权力没有巩固,又是刚刚平息藩王之乱的敏感期,不适合大军南征。

庐陵郡再往南的南康郡(江西赣州市),是由萧衍堂侄萧勃控制。

萧勃麾下兵精粮足,是经典的骑墙派。

不往建康派质子,也不举起大旗反对刘益守。萧衍死后,则连给朝廷交的田亩赋税也截留了。

不管怎么说吧,萧勃这个人肯定不是刘益守的自己人,迟早都要被收拾掉的。

区别仅仅在于什么时候收拾,如何收拾。

庐陵郡再往南就是韶关了!过了韶关就是广州(此时并非是广州市)地界,无险可守。

因此刘益守此前在江州的行动,与其说是清缴当地豪酋,还不如说意在收编这些豪酋的兵马为自己所用。

用江州豪酋的兵马对付萧氏藩王和外围宗室!

刘都督爱惜羽毛不愿意对萧氏一族举起屠刀,但那些江州豪酋们野惯了,可不会心慈手软。

巴山郡等地的山区之兵,吃苦耐劳,而且耐湿热瘴气,普遍擅长山地丛林作战。这些人稍加训练,就会成为南征的好兵。

刘益守的着眼点在将来,倒不需要急吼吼将穷困的巴山郡等地,纳入朝廷的完全掌控之中。因此也没有过分为难余孝顷和黄法氍等人。

如今已经入冬,刘益守将余孝顷与黄法氍二人都招来湓城,赏赐了不少粮草布匹,让他们趁着农闲的时机厉兵秣马,待来年开春后,朝廷还要对临川郡用兵,到时候升官发财机会不少。

至于那些先前承诺刺史太守的职务安排,提都没有再提,余孝顷和黄法氍二人也不好意思再问。

他们二人如今也是心知肚明,此番萧纶自己栽了,他们的战功不值一提,还没办法请求朝廷封官。可以说几乎是白忙了一场。

好在也从刘益守这里得到了很多粮草布匹,这一仗也没亏钱,倒是对刘益守没什么怨气。

余孝顷和黄法氍离开湓城之后的当天,刘益守就把胡僧佑等人招到府衙书房里议事,一开口就让众人吓了一跳。

“我们来都来湓城了,不如从汩水河道西进到洞庭湖,到萧绎地盘上看看情况如何?”

刘益守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

其实他这么问也不奇怪。

萧纶萧续手中的实力都差不多,兵微将寡翻不出什么浪来。藩王里头唯独萧绎不好对付,手下兵强马壮不说,还有王僧辩、王琳、樊氏兄弟等名将。

毫无疑问,这帮人就是刘益守下一个或者下下一个要收拾的对象。

从长江入洞庭湖是主要水道,要经过洞庭湖口巴陵郡,萧绎在此地设有重兵把守,严密监控!不仅收过往船只的商税,而且还防着朝廷的水军进入洞庭湖。

但从江州还有一条水道可以直通洞庭湖东岸腹地,那便是从鄱阳湖西岸的河道进入,先走修水再走汩水,便可以水路直达洞庭湖。

“萧绎现在没有防备嘛,我们去一趟正好侦查一下敌情。或者我不去,你们去也可以。”

刘益守笑着说道。

“那就包在末将身上了。”

胡僧佑大包大揽的说道,不动声色的松了口气。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以刘益守如今的身份地位,确实没必要去冒险到一线勘察地形,弊多利少。

正在这时,阳休之急急忙忙的走进书房,门都没敲,似乎有十万火急的大事。

“有紧急军情么?何故如此慌张?”

刘益守略有些奇怪的问道。

如今萧纶一家都已经伏诛,萧续一家除了一个小儿子在鄱阳县就藩外,另一个长子也是以谋逆的罪名送去了建康。

现在江州还有谁敢来捋他刘都督的虎须?

“主公请看这个!”

阳休之浑身肌肉紧绷,从袖口摸出一张极小的字条,递给刘益守。

只见上面就写了几个字,却是让刘益守亡魂大冒。

“天子病危,速归!”

“信鸽送来的,得亏是萧续养了信鸽。”

阳休之小声嘀咕道。

各地藩王,与他们在建康的“驻京办”之间,很多时候都是信鸽联系,特别是有紧急事件发生的时候。

这次萧续所养的信鸽,正好用上了。

“走,现在就回建康!”

刘益守想都没想,抓起身边的佩剑,起身就走,他也没想这张字条是谁写的。

一行人都跟在身后,刘益守忽然转过身对胡僧佑说道:“你留在江州练兵,不要回转建康,也不要对外说我回建康了。就守住湓城,不要对外用兵,安安稳稳渡过这个冬天。

沙雕王,跟我一起回建康,带着你部精锐。

阳休之,伱也留在江州处理政务,小事可以自行决定!”

“得令!”众人一齐答道。

刘益守带着斛律羡和一些亲卫,带着祖暅的遗体,乘坐着那艘传说中顺流可以一日千里的“千里船”,朝着建康城飞驰而去。

……

建康台城所有城门都已经关闭,除了城外的尚书府还在运作以外,台城内的中枢机构全部停摆,中枢官员提前放假休沐,不得借故在台城内逗留。

台城四面城墙的守将每天轮换两次,只有在轮换前的半个时辰才知道是如何对调。羊侃和他那几个儿子,几乎是每日三班倒轮休,保证每时每刻都有人能处理军务。

然而情况却是迅速朝着恶化的方向在发展。

丹阳王萧詧,带兵进入建康外城,并在台城南门的太庙前扎营,每日到城下大哭,说天子病重,他这个孝顺的弟弟居然都不能入宫服侍照顾兄长,情何以堪!

羊侃不为所动,反正没有宫里的诏书,台城的门就是死死关着,你喊破天也开不了。

萧詧此番就没指望羊侃能听话,上次羊侃配合刘益守清缴建康城内反抗的世家大户,早已暴露了他的立场。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羊侃是刘益守的亲密党羽,在能开出更高的价码之前,他对刘益守绝对是忠心耿耿的。

萧詧召集了一些自己的党羽,在台城太庙外哭诉,指责刘益守祸国殃民,乃是想颠覆萧氏的江山。羊侃也是从北边来的白眼狼,妄图囚禁天子,配合刘益守图谋不轨。

很快,天子萧欢的二弟萧誉在广陵起兵,已经控制了京口渡口。周文育守京口城不愿意开城让萧誉进入,萧誉也懒得跟周文育闲扯。

他的目的是入建康外城配合萧詧壮声势!

原理上说,天子病重,天子的子嗣和亲兄弟跟他见面,也确实是人之常情,疏不间亲,任何外人也不应该阻拦。

但是!

如今梁国的情况有点特殊。

天子萧欢病危,不能下床,不能说话。萧詧要是入宫,跟萧欢见个面。出来以后萧欢咽气,然后萧詧再对外公布说萧欢让他继承皇位,到时候刘益守回建康来要怎么处理?

杀掉萧詧,还是放萧詧回去让对方造反?

似乎都不合适。

在皇权更迭这种事情上,造谣的成本很低,辟谣的成本却高得无法想象!

萧詧虽然无法证明萧欢将皇位托付给自己,但是刘益守也不能证明萧欢没说过这话啊!再怎么说萧詧也是萧欢礼法上的亲兄弟!

兄终弟及,这年头还是有点市场的。

如果二人争执起来,世人会觉得谁的话比较可信?

那显然是萧詧的。

如此一来,刘益守极有可能捏着鼻子认了这个傀儡皇帝!

可是,萧欢无欲无求随便刘益守怎么改造梁国,他都不理睬,与自家这位“姑父”相处比较愉快。

萧詧却明显是个不甘寂寞的主。

羊侃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所以才死死的拦着萧詧不让对方入台城,严防死守!

只要萧詧不入台城,那么萧欢将皇位传给他的流言就不会传得满大街都是!

“羊侃,先帝待你不薄,给予你直阁将军一职,给你锦衣玉食,高官厚禄!可如今你是怎么报答先帝的?如今天子病危,你却死守宫城,不让我等天子亲眷入城,你是何居心!”

台城南墙司马门下,萧詧举着佩剑指向城楼,他身后是自家私军与萧誉的私军,总人数合计有三万人,几乎是倾巢出动,把能带来的都带来了。

刘益守麾下嫡系精兵,因为被陈元康和王伟严令不得出动,因此都屯扎在东府城与石头城等地待命。

他们与杨忠商议过,此时按兵不动是最好的。

这些人不动,萧詧也不可能没事找事跟他们冲突!

陈元康等人是看到现在天子还未驾崩,贸然行动,容易造成整件事都是刘益守在策划的假象。

他们认为等天子驾崩后,再后发制人动手亦是不迟,到时候刘益守便可以直接登基称帝!

他们这些人,会在建康玩一票大的!陈元康每天都在天子寝宫呆着不走,几乎寸步不离。

如果刘益守在建康,萧詧和萧誉等人估计根本不可能跳出来!王伟他们也是打着郑伯克段的主意,想让萧詧先动手,便可以在舆论上占据主导地位。

萧詧只要敢动手,他们便可以把建康城内的萧氏宗室一波带走,就说那些事情都是萧詧丧心病狂之下办的,谁能说得清楚?

不是陈元康他们对刘益守不忠心,而是他们太忠心了,看到刘益守迟迟不造反,比当事人还着急,生怕刘益守变成了功败垂成的桓温。一遇到大好机会就忍不住想一步到位。

“我羊某人是天子给饭吃,天子有诏令,羊某就开门,天子无诏令,你把嘴皮子说破,这城门也是关着的。

你们无故带兵入建康,形同谋逆,还不速速退去!”

羊侃大嗓门对着城下吼道。

“兄长,攻城吧。事不宜迟,迟则生变!”

萧詧红着眼睛对身边的萧誉说道。

“现在攻城,会不会有点着急?”

萧誉心中不安,如今萧欢情况如何,两眼抹黑,怎么能随便攻城呢?

他们带兵围城是希望能控制台城,但攻城却是下下之策。

“你们都围在这里,是不是想造反!”

萧詧刚想说话,只听到身后传来那个令他每夜都从噩梦中惊醒的声音!

萧詧与萧誉的军队从中间分开一条道,刘益守带着斛律羡和身后几十个亲卫,雄赳赳的朝着台城走了过来。

“姑父……”

刚才还能说会道的萧詧,现在像是被扼住脖子的公鸡一般。

“藩王无故带兵入京,是谋逆死罪,你们是想做什么?”

刘益守站在那里,不怒自威,扫过萧詧与萧誉二人,谁都不敢与他目光对视。

“让麾下将校把私军带回封地,你们随我一同入城!”

刘益守板着脸大吼了一句。

很快,萧詧与萧誉的队伍就各自散开,分成两股。一股往京口驰道而去,打算回广陵,一股往南面的丹阳方向而去。

台城的大司马门,也缓缓打开,一场剑拔弩张的危机,消失于无形。

刘益守怎么回建康回得这么快?

萧詧与萧誉二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脸上的惊诧表情。

“愣着干什么,还不随本王入城!

你们不会忘了本王是驸马吧?天子病危,这难道不是本王的家事么?”

刘益守皮笑肉不笑的看着萧詧与萧誉二人说道,眼中寒光一闪。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