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都督请留步 > 第487章 梁王雅望非常,然身后捉刀人乃真英雄

段韶和李业兴为“穴攻”之术,准备了相当长的时间,对于到时候城墙塌陷后如何攻城,也想了很多预桉。

但是很多时候,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最后还是发生了。

尔朱荣所占据的晋阳与北秀容川等地,今年因为蝗灾,几乎颗粒无收。秋收之后,尔朱荣命慕容绍宗带兵南下,从祁县出兵西进,攻西河郡。

慕容绍宗率领两万精兵,趁着高欢军从平阳南下河东的空档期,夺取了西河郡的阳城、虞城、介休等地,大破高欢军麾下莫多娄贷文部、薛孤延部,斩断了晋州其他城池到平阳郡之间的粮道!

也就是说,如果高欢再不回师北上夺回西河郡,那么他们极有可能困守平阳,南北两面都是敌人,东西两面全是大山,可谓是死于绝地。

尔朱荣今年再度缺粮,派兵抢粮不过是底层逻辑,与野兽无异,实在是再正常不过。胡人那边抢不到什么粮食,而无论是河东还是晋州,都有不少屯粮,动手是情有可原,不动手才是不可思议。

慕容绍宗带兵南下看似突兀,实则情理之中。无论高欢攻不攻玉壁城,他都是要来的。只不过高欢攻玉壁,将背后暴露在尔朱荣刀锋之下。慕容绍宗这一刀可谓是又准又狠。

慕容绍宗屡次带兵坏了高欢的好事,高欢对他的恨意,还在尔朱荣之上。当西河郡大部失陷的消息传到高欢军大营的时候,这位统帅在愤恨之余,反而是松了口气。

玉壁之战如此不顺,损兵折将倒是其次,动摇了他在军中的威信,才是最让高欢担忧的事情。如今慕容绍宗来势汹汹,高欢也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台阶。

不是我攻不下玉壁,而是有更大的敌人要抄我们后路!

于是高欢下令段韶带本部人马垫后,屯兵高王城,在此驻守监视玉壁城守军动静。其他人率部北上平阳,等入平阳后,稍作休整再与尔朱荣大军决战。

开局勐如虎的玉壁之战就这样狼狈的落下帷幕,最后的穴攻之术也没有发挥任何作用,高欢酝酿蓄力很久的最后一击,连出拳的机会都没有,就带着遗憾匆匆离去,因为他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虽然带着遗憾离开了玉壁城,但高欢在心中暗暗发誓,总有一天,他会倾尽举国之力攻克玉壁,拿韦孝宽的人头祭旗。

嗯,如果那时候韦孝宽还在镇守玉壁城的话。

……

建康,台城,御书房里,天子萧欢正在请刘益守饮茶。他心里酝酿了很多话,不知道要怎么去开口才好。

这次推行《占山格》的法令,遭遇的阻力之大,就连不管事的萧欢也感受到了。很多世家豪强发力,通过他身边那些不管事的文人向他进馋言,说刘益守这是在挖断梁国的根基,所图甚大。

萧欢虽然不相信刘益守此举是为了“谋反”,但他是个耳根子很软的人,只想自己好好清静,所以想让风波快点平息。

“姑父的新政令,似乎坊间流言颇多啊。”

萧欢意有所指的说道,语气甚为软弱,甚至都不敢直接说明白。

“陛下肯定是听了很多人在鼓噪说在下想谋反吧?”

刘益守轻叹一声说道。

“没有没有,朕没有听过那样的话。”

萧欢着急得否认道,他是真害怕。刘益守虽然明目张胆要改朝换代的可能性很小,但废了他萧欢,换上别的萧氏宗室,可能性却是极大的。

甚至可以说易如反掌!

萧欢怎么可能不害怕呢!刚才的连忙否认,反而坐实了身边有人进谗言的谣言。

“陛下啊,微臣什么也不说,就只问一个问题。”

刘益守双手拢袖对着萧欢一拜说道:“占山格里面分出去给普通百姓们的山川湖泽,收益都是归了我刘某么?”

萧欢没想到刘益守居然问出这么一个问题,随即摇了摇头道:“姑父自然是无法从中得到一分一毫的。”

“陛下所用一切,皆是来自赋税租调。而那些宗室子弟,世家大族,他们是不纳税的,他们有很多合乎律法的手段去规避这些。

微臣用占山格让百姓们富起来,那么国家的赋税租调就有保证。如此一来,陛下的用度也不必担忧了。如此陛下知道微臣为什么要推行占山格了吧?”

听到这话,萧欢茅塞顿开,终于可以理解为什么刘益守要推行这项法令了。基本上,这法令能带来的利益,跟自己也是有切身关系的。

“如此的话,姑父只管去做便是了,朕不会担心什么的。”

萧欢笑着说道。他确实没什么能力,但是却是有自知之明。所以刘益守对他的限制也很少,二人相处得很不错。

“陛下,今日微臣还有件事想说。”

刘益守收敛笑容,正色说道。

这架势一看就不太对劲,萧欢连忙坐直了,一脸紧张的询问道:“姑父有话可以明言,朕洗耳恭听。”

“陛下虽然春秋鼎盛,但也要考虑储君问题。嫡长子萧栋已经到了识字的年纪,要不要立储呢?”

刘益守话说完,萧欢脸上的笑容就凝固在原地。

“立储……这样啊。”

萧欢言不由衷的感慨了一句,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这件事别有隐情,还不太好跟刘益守明言。

因为萧詧跟他说过,将来要是发生不测之事,希望可以兄终弟及。

萧詧的理由也很充分:主少国疑,到时候国家难免会陷入动荡之中。

当时萧欢勉为其难的答应了,因为他觉得自己身体还不错,要是还能活几十年,也轮不到萧詧当皇帝。

再者,要是刘益守造反,萧氏注定要完蛋,当皇帝会死得更快!现在口头上答应萧詧又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是空头支票罢了。

然而现在刘益守提起这一茬来,他反而是不好回复了。

“陛下可是有难言之隐?为国家计,设立储君乃是天经地义之事,不知道陛下还在顾虑什么呢?”

刘益守疑惑问道。

说实话,就算要谋反的人,也不会多此一举的。刘益守看起来并无私心。

萧欢没什么心机,有些为难的说道:“丹阳王(萧詧)与朕说过,希望将来兄终弟及。朕看他好像也没什么机会,就答应了……”

“陛下难道不知汉代七王之乱时的梁王刘武么?他差点夺了汉武帝的江山啊!”

刘益守一脸震惊的反问道。

萧欢自知理亏,不敢跟他的目光交汇,有些心虚的低下头。

“陛下的兄弟,可不止是丹阳王而已,还有江陵王(萧誉)。若是江陵王起兵造反,如何?若是陛下的那些皇叔们也因此起兵造反,如何?丹阳王之言,可谓是祸国殃民之见,陛下万万不可听信啊!”

刘益守语重心长的说道,双手拢袖对着萧欢深深一拜。

“这么说,朕应该现在立太子咯?”

萧欢不确定的问道。

听刘益守这么一说,他也回过味来了。刘益守以后会不会以驸马的身份篡位另说,但他这个名义上的皇帝,最起码也不该提前自爆!

“微臣建议,颁布诏书,立嫡皇子萧栋为太子,稳固人心。陛下可以好好想想,难道立萧栋为太子,是为了我刘某人么?”

刘益守一脸无奈的反问道。

萧欢叹了口气,说实话,他也不知道萧詧到底想干啥。但听起来似乎刘益守说得更有道理,更是出于“公心”。

萧詧兴高采烈的来到丹阳就藩,已经让萧欢心中蒙上了一层阴霾。很多事情没有人提点就觉得无所谓,被人点醒之后,才会察觉到极为不妥。

“如此的话,册封太子的事情,就交给姑父一手操办吧,唉!”

萧欢叹了口气,还是拉不下脸去办这件事,毕竟要面对萧詧可能的责问,他不知道要怎么去回答。这类似于“背信弃义”,虽然萧詧的要求也很荒谬。

“如此,那微臣便来当这个恶人吧。”

刘益守微微点头说道。

他刚刚站起身,忽然想起一件事情来,又坐下来,对萧欢说道:“有件小事,需要陛下出面一下,微臣不好越俎代庖。”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yeguoyuedu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小事?”

萧欢一脸疑惑,不知道刘益守口中的小事到底是什么事。

“是这样的,柔然可汗阿那瓌,遣使者来建康觐见。”

刘益守沉声说道。

“阿那瓌啊……”

萧欢不懂国事,也不知道此人是谁,只能听刘益守说而已。柔然派人到南朝联络对抗北魏,本就不是什么新鲜事,甚至在刘宋时期还非常频繁,有模有样的。

可是到了南齐永明三年(485年)的时候,南齐使者至柔然,因不拜可汗被杀害,致使双方交恶。到了南梁萧衍在位时,柔然又派使者,向南梁献马匹、貂裘等物。

因为北魏的阻隔,所以这条线路是从西域到吐浑谷,再到益州,绕路一大圈得以成行,非常不易。

至于后面北魏六镇之乱后,柔然遭遇的压力骤然减轻,在新可汗阿那瓌的励精图治之下,再度复兴,利用北魏内乱,接连吞并六镇之地,虎视魏国。

高欢等人亦是不敢得罪,频频派出使节交好柔然。

但雄才大略的阿那瓌想要的东西,显然不是安于现状,他更希望与南梁合作,夹击魏国,远交近攻。

这次柔然使团途径蜀地的时候,得到了萧纪的配合,之后便一路无阻的来到建康,已经有些日子了。刘益守一直将这些人冷处理,没有接待他们。

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就不会懂得珍惜,这个道理走到哪里都通用。之前把这些人冷处理,就是为了磨一下他们的心态,免得他们看不清大势,蹬鼻子上脸!

如今火候差不多,是时候跟那帮人谈谈合作了。对于梁国的政局,这些草原人或许很难理解,所以把萧欢拉出来还是很有必要的。

按中国人说话的习惯,最后说的事情是最容易被人记住的,也是最重要的,俗称“压轴戏”。刘益守故意把此事放到最后,其实正是因为这件事才是今日聊天话题中的重中之重。

萧欢一听,不以为意的说道:“此事姑父安排便是,朕在宫里比较清闲,什么时候都可以的。”

听他这么说,刘益守微微点头道:“那便明日午时宣柔然使者进殿,进献礼物后,便打发他们离开,这便是上国之姿,不必太谦卑。”

刘益守忍不住提醒道,生怕萧欢姿态过于殷勤,惹得那些有奶便是娘的草原狼子们看轻。萧欢这个皇帝,并不具备帝王的潜质,怎么训练都是训练不来的。这种人当皇帝对刘益守来说是喜忧参半。

好处是这样的人很容易控制,也没什么野心,相处也比较容易。反观萧詧这样的,志大才疏之下,会有很多不应该有的想法,你连调教都没法调教。

但是萧欢这样的人当皇帝,坏处也很明显,就是你要不断对他耳提面命的提醒,免得他搞不清状况。

“朕知道了,姑父请放心。”

萧欢点了点头,深感当家不易,处理政务真是太难了,连跟草原上游牧部落的使者见面,都有如此多的道道。

倘若没有刘益守的鼎力扶持扶持,他这个皇帝还能不能当下去,答桉简直就是不言自明的。

第二天正午,柔然使节龙无驹被带到,此人来自西域,在柔然国内当官,服饰发辫居然与当初刘益守在北魏见到的官僚区别不大,倒是让萧欢有些吃惊。

现在除了侍卫以外,太极殿内也就龙椅上坐着的萧欢和站在他身后,扮做侍卫的刘益守。

“昔日尔等来中国之地,皆是辫发、小袖袍小口袴深雍靴,今日一见,似乎传闻之中颇有夸大之处啊。”

萧欢看到龙无驹一身汉人装扮,也忍不住出言调侃说道。

“我王重农耕,修大城,早已不是茹毛饮血的习俗了。梁国天子莫要闹了笑话。”

“把礼单留下,便可离去了。”

萧欢想起刘益守的嘱托,轻描澹写说道。

“中原人常说礼尚往来,我主派我等千里而来献上牛羊,梁国天子莫非没有回礼?”龙无驹一脸傲慢反问道。

“那自然是不可没有回礼的,说吧,你们想要什么。”

萧欢故作大度的问道,反正他也就听听而已,做决定的是刘益守。

“我主仰慕中原文化,请贵国派遣医师、工匠前往柔然,感激不尽。并不需要天子回什么礼物。”

龙无驹狡黠一笑说道。

“咳咳!”

身后的刘益守轻咳了两声,萧欢这才回过神来,面色不虞道:“此事之后自有答复,柔然使者请先回驿馆休息。”

龙无驹深深看了一眼刚才故意咳嗽的那名“侍卫”,随即拱手行礼告退。

回到驿馆,一个汉人文官打扮的中年人看着风尘仆仆的龙无驹,笑着问道:“梁国天子如何?”

龙无驹想了想说道:“梁国天子懦弱不堪,心无城府。倒是他身后一名侍卫看上去颇为可疑。淳于公,联梁灭魏之策,只怕难以执行。”

“无妨的,不过投石问路罢了。我料定你见到那人定是权倾梁国的吴王刘益守。

明日你备好礼物,我亲自上门找他便是。”

说话的这人叫淳于覃,阿那瓌的谋主,也是手下最大文臣。现在柔然的一切政策几乎都是出自他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