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都督请留步 > 第486章 安排得明明白白

都督请留步 第486章 安排得明明白白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8:50:50 来源:小说旗

此时的建康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外城郭”,但建康的核心台城反而是守备异常森严,远超历朝历代内城,用“浓缩就是精华”来形容也不为过。

不过今日的台城,却是南门大开,允许建康百姓按照指定的路线,前往新设立的衙门“大理寺”去听审。

按照某些官员的说法,便是“理不辨不明”。所谓的道理,不是哪一个人的道理,而是天下人的道理。所以无论是世家子弟亦或者平民百姓,今日都可以有序前往旁听。

今日审理的案子,便是因新推行的《占山格》法令而导致句容县民乱的那点破事。

因为参与人数众多,又因为大理寺空间有限,旁听者众多,所以人犯都是一个一个的从后堂被带到大理寺大堂上进行审理。

虽然这里到处都挤满了人,但因为事先准备充分,调度有序,倒是没有显得很杂乱。

“开始吧,这么多人等着呢。”

刘益守打了个哈欠说道。

担任大理寺卿的是梁国大儒周弘正,吴明彻的老师。这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大叔无奈的看了刘益守一眼,有句不好听的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某个人在这里“拉偏架”,显得非常碍眼。

“哎呀,本王今日来就是凑热闹的,周公要审问请随意,不用在意我的看法。本王是不会对案情发表任何意见的。”

刘益守往后面退了几步,站到了周弘正身边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

“嗯,崔县令,你可以审案了。”

周弘正眼神疲惫的看了崔士谦一眼,似乎是在说:请开始你的表演。

不,是请开始你们的表演!

他又瞥了一眼在旁边角落里老神在在的刘益守。

这一切都是刘益守布下的局,案子的结局也早已注定,所谓审案不过是走过场而已。

偏偏自己被牵扯其中不能脱身,周弘正心中大骂刘益守卑鄙无耻,却又一点办法也没有。

毕竟,以王谢为首的世家大户,还有各地土豪在朝中的代言人,都在对自己施加压力。他唯有依靠刘益守,在形式上把这个案子审完,才能对彼此都有个交待。

否则两面不讨好,死期不远也!

“带张石蛋上堂。”

崔士谦面无表情的对一位小吏说道,大堂外旁听的人一阵哄笑。底层百姓嘛,叫什么名字的都有,石蛋,狗剩之流的不可胜数。

不一会,一个被刮掉胡须,剃掉头发的犯人被带到。刘益守不动声色的微微点头,崔士谦从政多年,又是崔氏一脉的掌门人,办事果然老道得很。

剃头刮须,乃是极大的羞辱,也是暗示此人永无翻身之日!也就是说,无论此人有罪没罪,在外人看来,他都是有罪的,样子看着就像是坏人!

这种强硬姿态,不仅是给周弘正看的,更是给建康城内大大小小的世家们看的!

崔士谦很机敏的领悟了刘益守内心的真实意图。对方根本就没打算跟那些腐朽的世家豪强们讲什么道理。

愿意陪着你玩“斗法”,不过是为了面子上好看点罢了。《占山格》无论如何,刘益守也是要强力推行下去的。

目的就是为了让现在的梁国政权,能够得到社会基层的支持,也让底层的百姓从战乱中恢复些许元气。

“张石蛋,几年前你曾杀人为盗,后隐姓埋名给人当看家护院的,可有此事?”

崔士谦怒视堂下的犯人大声呵斥询问道。

“不……不知道官爷问的杀人是哪一次?”

张石蛋战战兢兢的,居然把心中所想的话说出来了。

大堂外一阵嘈杂,不少人都在交头接耳。

“杀人偿命,看来你手中人命不少,自己都不记得了。来人啊,带下去,秋后问斩。”

崔士谦冷脸说道。

如今的季节就是秋后,所以此人明日午时便会杀头,但是听上去好像还有很长时间可以活。在场只有很少人明白崔士谦的狠辣。

对方不是在审案,只是在判刑而已。

“带下一个上堂,李善行。”

崔士谦一脸古怪的念到一个“奇怪”的名字。

“周公,此人名善行,身上却背了好几条人命,证人证据确凿。足以见其辜负了父母之望,乃是大不孝之人。

此等人渣,不如直接斩了吧?”

崔士谦询问周弘正道。

这个理由非常荒谬,但又不影响对于事实的判断。崔士谦为什么要这么耍无赖呢,因为他就是要作出某些姿态,给建康城内某些冥顽不灵的人来看啊!

“崔县令言之有理,请自便吧,本官并无异议。”

周弘正一脸麻木的说道。

有什么意思呢,不过是走过场而已,难道还想他拍手叫好么?

这一刻,周弘正内心感受异常复杂。

“带下一个。”

崔士谦依葫芦画瓢的审案,根据刘益守之前的暗示,一炷香之内解决一个世家家奴,有的甚至只要一分钟。

三言两语之下,就判决了嫌犯,总之都是秋后问斩,根本不想跟那些捕奴队的打手们辩论对方是不是无辜的。

杨忠带回来的一百多世家捕奴队成员,无一例外的因为陈年旧案而被判斩首,一条漏网之鱼都没有!

把前戏都做完了,崔士谦这才感慨的对周弘正说道:“句容县民乱的两方,有一方的成员全是作奸犯科之辈,手上血债累累。此事谁是谁非已经一目了然。

民间困苦,生活不易,周大人应该也是感同身受的。

如今这些罪人已经伏法,所以那些乡民们的诉求,我们应该予以维护,是不是这样呢?”

崔士谦皮笑肉不笑的问道。

“崔县令言之有理,鄙人亦是感同身受。此案本是句容县一地之案,崔县令自行处断便好,不必事事过问本官。”

周弘正一板一眼的说道,双目无神,只想快点回家睡个觉,要是能把儿子打一顿出气,那就更舒坦了。

“哎呀哎呀,崔公周公秉持正义,还了乡民一个公道,真是可喜可贺,梁国这朗朗乾坤,果然还是有公义在的嘛。

天子继位后,扫除前弊,国家振奋,万民拜服,天子万岁!”

一直没作声的刘益守如同刚刚睡醒了一样,振臂高呼道。

大理寺大堂外也有人跟着一起起哄,顿时“天子万岁”之声此起彼伏,看得周弘正眉头紧皱。

尼玛的,真是安排得明明白白!太过分了!

“吴王在建康也过得很悠闲啊。”

周弘正忍不住讽刺道。

“家里母老虎太凶,身体吃不消,出来避避风头。”

刘益守在周弘正耳边低声说道。

“陶仙师说吴王身体很好啊,何以夫纲不振?”

周弘正冷笑着揶揄道。

“毕竟母老虎有十个啊,双拳难敌四手,好汉也要流泪。”

刘益守轻叹道。

那你确实比较厉害,十个啊,我连想都不敢想。

周弘正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似乎理解了刘益守的难处。

“以后类似的案子,都照此办理吧。《占山格》当然要不断完善,不过一定要推行下去才行。估计周公到后面还有得忙。”

刘益守忽然正色说道。

周弘正默默点头,一言不发,看上去很抑郁。他很明白,自己根本就没从这个大坑里爬出来,还得跟着刘益守一条道走到黑。

……

段韶想的办法很简单,也很复杂。

简单是说它的原理是很简单的,但复杂就复杂在工程量很大,而且还不能保证一定可以奏效。

挖地道派兵潜入狭小的玉壁城内,确实是一个馊主意。但挖地道是不是思路不对呢,其实恰恰相反,挖地道进行“穴攻”,对守军的威胁反而是最大的,而且韦孝宽其实可以用的破解办法并不多。

地道入口处,李业兴将一张地道的草图放在地上,跟段韶商议如何打破目前的僵持局面。

“每挖一段,都要用柱子支撑住,然后把地道挖成地穴。这样地穴上方的城池地基就空了,这时候我们只要将对应的支撑柱点燃,然后那里就会塌陷下去。

如果上方正好是城墙所在,那么城墙失去地基,自然会垮塌。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可是地道里点火并不容易,点燃后很快就会熄灭,为之奈何?”

段韶疑惑问道。

经过几天相处,他还是很佩服李业兴的为人。这个人就是个喜欢办事又不争功的老实人,遇到高欢这样喜欢听好话的可谓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每隔一段就做标记,将土打穿后在地面上插旗,而且我们还可以先试试地陷的效果如何。至于火焰熄灭,那是因为里头没有气,派人在洞口鼓风即可。”

古人不知道氧气,但是阴阳之气还是知道,更是知道阳气可以助燃。要不然,沙土覆盖灭火的办法根本不可能推广应用开来。

他们认为,洞穴里面点火容易熄灭,是因为“阳气”耗尽了,必须让外界的阳气进来,才能继续燃烧。

李业兴学富五车,自然不会不懂这些道理。

很快,段韶命人迅速挖了一条玉壁城反方向的地道,在里头用柱子支撑。最后点燃地道里的柱子,用洞口鼓风的方法往里头送气,让柱子保持燃烧。

然而,柱子燃烧的速度不一样,地坑塌陷的速度也不一样。最后全部柱子都烧完了,地面确实塌陷了,却不是一起塌陷,而是逐步塌陷。

如果对着玉壁城的城墙用这一招,那么韦孝宽有足够的时间组织人员堵住缺口!

“好像不太行啊。”

段韶皱眉看着李业兴说道,现在他已经把对方当做可以商议计划的合作者看待,早已改变了当初不屑一顾的看法。

因为柱子离洞口的距离不一样,所以燃烧的速度也不一样,离洞口越远,燃烧的速度就越慢。管你灌进去多少猛火油都好,只要是没有新鲜空气,火就是烧不起来!

二人都陷入困顿之中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正当一筹莫展之际。高欢又在催促挖掘地道,似乎把段韶最后提出的“穴攻”方案当做救命稻草一般。

无奈之下,段韶和李业兴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他们打算先挖洞,然后用木料支撑,最后放火焚烧木料。至于燃烧的速度不一样导致地面只能缓慢局部塌陷这样的细节,他们实在是无能为力了。

正当段韶带着人在玉壁城东北面四处挖地道的时候,城内亲自督战的韦孝宽,也察觉到了事情有些不对劲。

因为高欢军已经放弃派人从地道潜入玉壁城的行动,而城外又一点动静都看不出来。高欢军围而不打,显然是跟之前心急火燎,病急乱投医完全不同,判若两军。

“韦将军,高欢的人会不会是想穴攻呢?”

副将蔡佑指了指不远处那道孤零零的城墙说道。这道斜坡上的城墙,可谓是东北面高台唯一的缺口了,东面北面两个方向可以夹击,攻城的一方若是从地面进攻,遭遇的阻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穴攻啊,确实有可能。”

韦孝宽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道。

在北方,挖地道**攻也不是什么大秘密了,知道原理的将领不少,虽然不是人人实操过,但历朝历代都有战例摆在那里,吃这碗饭的人,谁会不当回事呢?

“韦将军,若是高欢的人在城墙下面穴攻,我们一来无法提前破坏,二来防御起来也会捉襟见肘啊。”

蔡佑有些担忧的说道。但韦孝宽脸上却没有一点惊慌的神色,似乎心中颇有算计。

“此事,我已经提前准备好了,现在是时候耍耍了。”

韦孝宽微微点头说道。

这话听得蔡佑一头雾水的。

见他迷惑不解,韦孝宽将其拉到一边,压低声音说道:“此番我去南阳,得见梁军作战,皆以木栅为屏,随取随用,将其连接摆设,变化无穷。

我已经提前命人制作好了许多这样的木栅栏,一旦城墙塌陷,便以木栅为屏,堵住高欢军进兵之路。待敌军退却后,以木栅为骨垒土砌墙,修复城墙缺口。

高欢的人来多少次穴攻,我们就堵多少次缺口。看是他们累还是我们累。”

韦孝宽不以为意的说道。他是个很善于总结学习的人。南方缺马,所以打仗的时候,使用木栅栏阻拦骑兵。与刀盾兵和步槊兵配合,搭建临时的阵线,已经成为军队标配,使用非常普遍。

这是经历无数血与火考验下凝结出来的宝贵经验,韦孝宽觉得自己可以活学活用。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

“蔡将军,你选拔出一队最精锐的士卒,到时候堵住城墙的缺口。”

韦孝宽交给了蔡佑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