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都督请留步 > 第468章 台下的较量(上)

都督请留步 第468章 台下的较量(上)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8:50:50 来源:小说旗

“主公请看,您之前说的那个什么大棚种植,其实自汉代以来,历朝历代皆有应用。属下将其改良了一番,准备入秋后试用。”

寿阳郊外的田庄里,贾思勰指着晒在院子里面的篷子继续说道:“用竹子搭骨架,丝绸为底,上面粘上特制的纸,涂上防水的油,和挡雨的竹伞类似。”

原来是这样啊!

刘益守微微点头,一看这玩意成本就不低,大规模推广,似乎意义不大。冬天不吃那些反季的菜也没什么问题。

“而且,也不是随便往地里搭棚子就能冬天种菜了。要先挖地三尺成沟,还要在地里准备专门的地方,烧马粪牛粪取暖,或者找有温泉的地方,用泉水保温。如此种菜颇费工夫。那些反季果蔬,将来寻常百姓冬天还是很难吃到的。”

贾思勰叹了口气,这玩意好是好,就是很难量产,只能给权贵和世家高层的人享受。

“今年冬天,在建康城附近找个地方试一下,把这些错季反季的瓜果蔬菜,高价卖给那些世家豪强们享用,得来的钱,全部用作军费。”

刘益守若有所思的说道。这玩意用处不大,倒也不是完全没用。世家豪强的那些肥猪们,总会舍得花钱吃点好的嘛。冬天啥青菜也没有,吃饭都吃得上火。要是能有些反季的瓜果上桌,岂不美哉?

相信舍得掏钱的人还是很多的!

听到这话,贾思勰松了口气。他就是担心自己白忙活了一场,看到刘益守似乎没有完全否决,提起来的心又放下了。

“以前寿阳没有盐,我们不方便批量制作干咸菜、鱼罐头。如今两淮已经尽在掌控之中,这些东西要常备。

还有,遭遇紧急军情,士卒们连番恶战,往往军粮补充不上,种类单一。日常要在府库内囤积一些茶砖和松叶。特别是松叶,煮水后服用,可以解决夜盲的问题。”

似乎想到了一些问题,刘益守忍不住对贾思勰耳提面命起来。

“主公请放心,这些东西,一直都有准备。如今寿阳的府库,或许存粮不多,但您说的这些,属下之前都有关注。”

贾思勰小心翼翼的说道,如今刘益守权倾梁国,哪怕不故意给人脸色看,话语里也带着说不出的威严,让人不得不小心应对。

“你办事我一直都是放心的,只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沙场之上,一点点小错误,可能就会断送三军,我也是不得不小心行事。

将士们吃不好穿不暖,如何能好好打仗呢?”

刘益守拍了拍贾思勰的肩膀说道,有种没由来的疲惫感充实全身。

以前的时候,大家都是在互相比烂,像邢杲、葛荣这样一路打砸抢的都可以横行一方。可是现在局面已经不同了,各方势力都已经慢慢沉淀下来,招兵买马,发展生产。

想办法提高实力乃是应有之意。

别人努力向前,而你不努力朝前跑,那么你就落在后面了。

落后就要挨打,这个天下,最后只会有一个胜利者,失败者最后就会一无所有。

在基本盘不好变动的情况下,把细节做好,积少成多,方为制胜之道。当然,这个道理贾思勰不明白,也不必知道太多,他只要把本职的事情做好就行了。

“主公,近期府库相关的事务颇多,是要出兵了么?”

贾思勰忍不住询问道。

他不参与军务,但从后勤方面的很多动向看,今年秋冬,刘益守是打算对外用兵的,至于从哪里动刀,还不太好说,他也不方便去问。

“谁知道呢,看高欢给不给面子吧。”

刘益守叹了口气,有种全身力气使不出来的憋屈感。

从南向北进军,那是“冲刺型”战争,必须一口气冲到黄河南岸,然后以黄河为分界,巩固地盘,如此一来,才能继续向北攻略。

若是大军打下睢阳什么的就停下来,必须大量兵马屯扎以防备北方反扑,实在是得不偿失。别看现在宇文泰可以守住彭城和下邳,那是因为这些城池,都是下过功夫苦心经营的。

彭城以南的铜山,光挖铜矿挖铁矿的矿工都有数千人。南朝在这一线人力充沛,要补兵很方便。若是大军打到睢阳,那边坚壁清野,你怎么处断?

所以高欢若是今年不来,刘益守也就只能把高敖曹的兵马赶走,像是用扫帚扫垃圾一样的清理得越远越好。多半对方会在任城和兖州一线留下一军监视梁国动向,然后其他兵马班师回朝。

也就这样了。

“罢了,那些都跟你没什么关系。养鸡养鸭养鱼,这些都抓起来,国强民富,自然可以北伐征讨高欢。”

刘益守看着寿阳郊外正在忙碌的造纸工坊,一阵唏嘘感慨。如今他正处于积累量变的阶段。各种忙着种田练兵,在勐虎还没出笼的状态下,对手并不知道你的实力与耐力如何。

在南阳的时候,刘益守也是尽量避免全国动员,不想过早的暴露实力。

等向高欢真正摊牌的时候,就是收回洛阳,商议迁都的时候!刘益守才不想跟高欢玩什么“逐鹿中原十多年,棋逢对手”这样的把戏呢!

“主公,还有件事。”

看到刘益守似乎要回去,贾思勰连忙叫住了他。

“还有什么难处么?”

刘益守疑惑问道。

“主公,以前属下在青州为官的时候,专管农事。以属下之见,今年各地或许有蝗灾。寿阳周边的蝗虫虫卵,属下已经处置,派人焚烧后掩埋了。

但梁国其他地方,属下鞭长莫及,没法管这些事情。这些要不要支会建康中枢一声?”

贾思勰办事还是很踏实的,不过有点书呆子气,很多事情就这样默默的做完了,有时候并不会及时禀告刘益守。

“第一件事,我会给你配一个得力的郎中(官职名),帮你把这些事情都记录下来,并且定期汇报。第二件事嘛,关于蝗虫防治的条例,写一份给我,我再上书朝廷,让长猷(陈元康表字)来办,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

自刘益守到洛阳出道以来,基本上要不就是战乱,要不就是饿殍遍野,田地荒芜,还真没蝗虫什么事!那时候北方存了几十年的粮食,也足够霍霍一阵子的,压根也没去想怎么种地的问题。

如今安定下来有稳固地盘了才发现,种地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年头没有农药没有化肥没有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人力、气候、水利、种植经验,就是影响土地收成的绝大部分因素。当然了,害虫防治,也是种植经验的一种。

“好的主公,属下一定把这些事情办好。”

贾思勰恭敬的说道。

上行下效,刘益守心里想的是天下大事,手下就会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如果刘益守整天都是摸狗斗鸡,那么他下面的人,也同样会被影响。

要么集体摸鱼,要么集体造反,或者皆而有之。

刘益守麾下众人,都是对他由衷的佩服,并且一点小心思都不敢有。至少刘益守还活着的时候,他们都会乖乖的听从其驱使。

当然,将来刘益守的后人压不压得住这些人,就是另外一件事了,什么时候就说那时候的事,刘益守也没法对手下人要求更多。

“嗯,今年就这样了,很多地方蝗虫估计已经制不住,从现在开始,日子过紧一点吧。到了明年,一定要把扑杀蝗虫这件事抓起来。

秋冬季肯定会有不少人因为蝗灾背井离乡,到时候赈灾的事情,你也辛苦一下,到时候要把那些人安置好。”

吩咐完这些事,刘益守便带着源士康回了寿阳城,等着他的还有各种关于秋收的事宜。今年南阳无粮,只产出棉花等物。光物资的调配就是一件大事。

走在回城的路上,刘益守回忆了一下今日从起床到现在的种种遭遇,终于能够体会为什么历史上很多皇帝都喜欢当昏君当庸君了。

因为要当一个称职甚至是优秀的帝王,需要管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精力,根本毫无乐趣可言。

人生短短几十年,既然不能做个有为之君,那还不如彻底摆烂好了!反正历史上那么多的昏君暴君,多自己一个不多,少自己一个不少。

美酒美人伺候着,每天不是正在玩乐就是在去玩乐的路上,这样快活的日子岂不美哉?

“唉,命苦啊!”

刘益守忍不住叹息了一声。

听到这话,源士康心有所感的说道:“主公所言极是,大丈夫活在世上就是历经苦难。在下自成亲以后,深感乐趣闲暇减半,肩上重任加倍。每次回家,都是心有惴惴。”

你家婆娘怎么就没把你给打死呢?

刘益守一脸古怪的看了源士康一眼,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能这么想,说明你大有长进啊,实在是令人欣慰。”

……

长孙俭、达奚武、韦孝宽三人带着数十名亲兵,出蒲坂一直向东,沿着汾水,按照地图上标识的地方寻找。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野果阅读,.yeguoyuedu 安装最新版。】

没几天,众人就在挨着汾水的南面山脉处,找到一个大豁口。有一条平坦的大道,从豁口中穿过。

这处豁口,北面是汾水,其东、西、北三面皆为深沟巨壑,地势突兀,险峻天成,只留下南面一条路。

高欢那边的人,可以从容的从平阳出发,一路抵达这里,然后从南面大道穿过隘口,随后便可以直取河东。

如果不想搭理河东大族那帮墙头草的话,也可以一路向西攻打蒲坂渡口,或者向西南攻龙门渡口。从任意渡口过河,就已经进入关中,剩下的阻碍就不值一提了。

爬上玉壁山的土丘,长孙俭、达奚武、韦孝宽三人眺望不远处的汾水,心中都是感慨万千。

“刘益守奇人也,此地形胜,天然关隘。若是在此地筑城,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啊。”

长孙俭忍不住感慨说道。

他并没有见过刘益守,也没有打过交道,甚至连“隔空过招”也没有。然而单看刘益守能指出此地的险要地形,就足以证明对方的本事了。

“庆明(长孙俭表字)兄以为如何?”

韦孝宽不动声色的问道。

“这里实在是太厉害了,当然,刘益守这个人,更是厉害。不如我们先去别处看看,如果其他地方还有这样的隘口,可以绕路的话,那玉壁的价值也就不值一提了。”

长孙俭很是保守的说道。

一扇门上的锁再怎么好,如果还有其他门可以进屋子,那么这把锁的价值,就要大打折扣。

“如此甚好。”

达奚武点了点头,他不太相信刘益守居然可以知道河东的地形。要知道,刘益守可是从来都没来过河东的。要是对方的建议真的被贺拔岳采纳,那么这背后说明的问题,就相当可怕了!

如今刘益守已经是梁国的驸马,掌控实权的大都督,说句难听的,迟早是他们这帮人的死敌。

刘益守十分了解河东的地形与民情,这对贺拔岳他们来说,真的是一件好事么?其实稍微深入想想,就知道此事不妙了。

三人离开玉壁山,带着亲兵一路沿着汾水向东继续四处查看地形。果不其然,这一路上只有玉壁山所在的豁口,可以让大军直接进入。

其他那些羊肠小道,不提也罢。只有当地人可以个别的登山穿过,粮草辎重什么的,想都别想了。

“虽然不想承认,但事实摆在眼前,刘益守说对了。”

查探完周边山川河流的地形之后,韦孝宽无奈的对长孙俭说道。

“嗯,确实如此。”

长孙俭微微点头,面沉如水。

之前他们还有那么一丝侥幸,如今被事实打脸,心中真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只要扼守住了此处,不仅可以将河东纳入旗下,而且还可以保护蒲坂渡口和龙门渡口,在战略上就占据了主动。

将来便可以随意出兵平阳,而高欢无可奈何,无法反杀。

忧虑的事情虽然很久远,暂时还不是什么威胁,但静下心来想想,却是细思极恐。

刘益守有如此手段,一封信就能改变他们与高欢之间的力量对比,那么此人若是将来势大难制,带兵入关中,又会是何等光景?

“如今那刘益守已经羽翼丰满,我们担心这些那些的,也毫无意义,还是把实情告知主公再说吧。”

达奚武叹息一声说道。

长孙俭和韦孝宽都不知道刘益守这个人有多可怕,但是他却知道得很清楚,只能用深不可测四个字来形容。

“不知道苏先生有没有说服河东世家投向我们。”

听到达奚武的话,长孙俭若有所思的自言自语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