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都督请留步 > 第397章 开府多如狗,仪同三司满街走

都督请留步 第397章 开府多如狗,仪同三司满街走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8:50:50 来源:小说旗

轰隆!春天的雨来得那样急切,高大巍峨的台城,在雨中显得颇有些苍凉,甚至阴森可怖。

统治摇摇欲坠的皇帝萧纲,无力的瘫坐在式乾殿内的龙椅上,整个人的身体如同被妖怪吸走精气一般,只留下一副等待腐朽的躯壳。

所有的宫人都被屏退,这里就只有萧纲一个人,在感受着封闭的建康宫给人造成的压迫。那种寂静无声,仿佛被全世界抛弃的压迫感。

“没了,都没有了。”

萧纲喃喃自语的说道。

今天早晨得到消息,兰钦在芜湖战败,被烧死在府衙。大军几乎全军覆没,一个人也没有逃出来。这支在前方被萧纲给予厚望的精兵,灰飞烟灭了。

当听到这个消息以后,萧纲异常平静,独自一人来到式乾殿,瘫坐在龙椅上发呆。他已经放弃治疗,怎么样都无所谓了。

就和高考前一个月发现自己依旧还是每一科满分一百五,却永远只能考二三十分的学生一样,再看书又有什么意义呢?

都毁灭吧,就这样了。

萧纲无声叹息,如同死鱼一般动也不动。

“陛下,如今战局未定,不可轻言放弃啊。萧绎不过是赢了芜湖之战而已,还未到建康城下呢。”

柳津慢慢走到萧纲身边,小心翼翼的说道。

不这样说还能怎么办呢,难道现在投降,萧绎会放过他跟儿子柳仲礼么?想想也不可能。柳津现在跟萧纲是一条船上的人,要死大家都会死。

“没了,什么都没了。就算柳仲礼回建康,也不过是多喘息些时日罢了,还能怎么样。”

萧纲本就是个意志力薄弱的人,如今万念俱灰,已经不做他想了。他也知道柳仲礼打不过萧绎麾下的兵马。

“陛下,微臣有三策,同时使用,或可以挣扎些许时日。”

柳津不动声色的说道。

萧纲顿时来了精神。

如果柳津大言不惭的说可以反攻之类的如何如何,类似刘益守前世某个演员总统满嘴跑火车差不多,那他打算直接去寝宫睡觉去,不做他想了。

然而柳津现在说得保守,很可能这些策略是真的有作用。

“说吧,朕听着呢。”

萧纲有气无力的说道,也没做多大指望。

“三吴那边的豪强,他们本来官职低微,在朝堂上身份不显,只能在州郡中任职。我们可以大肆的给他们赋予官职。

像是开府啊,仪同三司啊,散骑常侍之类的啊,能给就给,绝不吝惜。

如果是萧绎占据建康,这些人已经被赋予的职务肯定都会被撤销,所以他们这时候也该实质性的出兵建康勤王了。”

柳津对萧纲出了一个狠招,堪称是“七伤拳”。

“呃,可是这般封赏,我们将来要如何收场?朝廷赏赐沦为儿戏,岂不为天下笑?”

萧纲一脸莫名其妙问道。

现在梁国的豪强,很多并没有得到官面上的承认,特别是南方那些豪酋帅们。饶是如此,都已经在地方作威作福,无法无天,时常叛乱了。

若是给他们官面上的封赏,那些人只怕要蹬鼻子上脸!

“陛下,若是明天都过不去,何谈什么将来?”

柳津痛心疾首的说道。

“嗯,似乎有点道理。”

萧纲不由得坐直了身体,不再像是之前那么懒散了。柳津有句话说得好,如果明天就完蛋了,那何必管将来的将来如何呢?

摆出个特大的烂摊子,让萧绎焦头烂额的收拾,不正是出了口恶气么?

怀揣着“我难过,你也别好过”的念头,萧纲似乎又振作起来了。

“还有呢,快告诉朕,还有什么办法?”

萧纲一脸激动的问道。

“中枢朝臣,有些人不受陛下待见,但他们家中巨富,财帛充满府库,穿铜钱的绳子都烂掉了。

不如将他们一网打尽,抄家得来的财帛,犒赏建康各部兵马。如此一来,想必士卒们打仗都会很有动力的。”

柳津不动声色的说道,至于指的那个人是谁,用脚指头想也能猜出来,说的不就是萧纲登基后被投闲置散,目前赋闲在家等待“起复”的朱异嘛。

然而,恐怕朱异在家中等来的不是“起复”,而是鲜血淋漓的屠刀。

“朱异当了数十年的重臣,直接抄他的家,会不会不太好?”

萧纲还是个要脸的人,现在这个节骨眼抄家,吃相太难看了。

“陛下,我们不抄家,萧绎进城后为了犒赏三军,也同样会抄家的。与其让萧绎来做,不如让我们自己动手。”

很显然,一朝天子一朝臣,柳津的那点小心思,似乎也不打算隐藏什么。抄了朱异的家,既能搞到军费,又把潜在的政敌给消灭了,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貌似这么做也并无不可。”

萧纲沉思片刻说道。他明白,萧绎总归不是什么好鸟的,自己抄家,哪怕最后什么也没落下,也好过把那些财帛留给萧绎。

“第三策呢?”

萧纲感觉今日柳津的主意都说到点子上了,果然,人就是要有些压力,才能有动力去做好事情么?

“在建康城内散播流言,就说萧绎大军的军纪十分败坏,走一路抢一路(这也确实是事实)。然后让那些富户们出钱出力,并将家眷搬到台城里面来!”

呃,如果说前面那两条策略只是有点坏,那么最后一条就是几乎坏到了极限。

这是要让建康城内的富户、官僚、权贵,跟台城共存亡。要死大家一起死。

“如果他们不愿意呢?”

萧纲疑惑问道。这些人平日里就喜欢闹些幺蛾子,特别是乌衣巷那帮人。如今让他们全部住在台城,真的没问题么?

“如果不愿意,那就是萧绎的同伙,这样的人,可以直接抄家,然后家产充公为军费。”

柳津杀气腾腾的说道。

萧纲倒吸一口凉气,兰钦的惨败导致建康西面门户大开,也逼得柳津出了杀招。可以想象,就算这次击退了萧绎,建康小朝廷也彻底丧失民心,没个几年缓不过来。

而且还在国内树立了一大批拿到“朝廷认证”的地方豪酋帅,可以说是遗祸无穷。

以前柳津没有出这种馊主意,是因为投鼠忌器,也是认为凭借朝廷的力量是可以平息藩王叛乱的,没必要给自己找麻烦。

如今情况有变,既然萧纲将来还能不能继续坐这个位置都难说,索性的放开手脚一搏吧。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失手就在阴间,没什么好犹豫的。

“柳卿家……朕真是……”

萧纲吞了一口唾沫,结结巴巴的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

“微臣也是没有其他办法了,就这么几条,请陛下定夺。事后,可以把责任全部推到微臣身上。”

柳津面色平静的说道。

“那……也行吧。”

萧纲轻叹一声,微微点头。一路招降纳叛,萧绎麾下的兵马到建康的时候,估计也不少了。起码是比朝廷的军队要多些,而且士气高昂。

反观建康城内,精锐都跟着萧纲走了,羊侃部又不能完全信任,至于其他人,不提也罢。

“微臣这就去办。”

柳津双手拢袖对着萧纲行了一礼,转身便走,不一会身影就消失在宫外的雨幕当中。

“唉,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萧纲一个劲的唏嘘感慨道。

……

萧映和陈霸先等人带着部曲坐海船到了钱塘,又转船舶水路到吴兴。回到自家地盘,别提多开心了。无论是萧映还是陈霸先,在吴兴都有深厚人脉。

二人很快便跟吴兴沈氏等豪族联络上,约定起兵,北上建康勤王。然而,兰钦战败的消息,好像晴天霹雳,直接让萧映傻眼了。

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萧映就找来陈霸先,二人商议对策。

“如今是不是要北上,是不是要接受萧纲的任命,本王心里也是没底啊。”

萧映一脸苦笑对陈霸先说道:“毕竟,萧绎也没说要我的命,投靠萧绎亦是一条可以走的路。”

听到这话,陈霸先心中暗暗揣摩,只怕有这种想法的人不止是萧映,恐怕芜湖之战后,很多人都会捧萧绎的臭脚。

“殿下,朝秦而暮楚,为世人所不齿。萧绎起兵哪怕说得再冠冕堂皇,也是藩王作乱,起兵夺嫡而已。萧纲无论怎么说都是太子继位,名正言顺。

殿下之前若是不吭声也就罢了,装聋作哑跟着萧绎混也未尝不可。

可之前跟沈氏等大族都已经约定好起兵拥戴萧纲,出兵建康勤王。现在又出尔反尔,吴兴父老会如何看待我们呢?”

陈霸先说的道理,就跟某妹子听说某男家财万贯主动贴上去确定关系,结果某男家中突然破产成为穷光蛋,妹子又飞速投入到另一个家财万贯之人怀里。

世人会如何看待这样的人?仟仟尛哾

不得不说,陈霸先的话一针见血,指出了萧映所忧虑的事情。作为麾下有部曲,又有稳固地盘的藩王,岂能不爱惜羽毛?声望很多时候,比财富更重要。

谢安当年就是凭着“谢安不出,奈苍生何”的名望出山,并玩出了“东山再起”这个梗。

萧映现在就是觉得一旦投靠萧绎,之前的功夫全部白费,还会成为世人眼中的笑话。简单的说,就是沉没成本太大,以至于难以割舍。

“兴国(陈霸先表字)所言甚是,本王亦是忧虑这些,不知道要如何处置。”

萧映轻轻一叹,看着陈霸先不说话。

“在下有上中下三策。”

陈霸先伸出三根手指说道。

“比如说?”

萧映兴致不是很高,并不认为陈霸先可以想出什么高明的点子来。

“上策嘛,即刻出兵建康,接管建康城防,领兵击败萧绎。如此一来,殿下可以名利双收,不亚于再造国家。”

上策,说白了就是硬刚萧绎。看起来似乎不可取,但陈霸先比萧映想得更多更远。

如今不管萧纲怎么封赏萧映,萧映也只能在吴兴和周边地区豪横一番,终究不过是地方势力。然而入主建康后,那就成为了“中央势力”。

其中能够带来的政治便利,当真是一言难尽,应有尽有。

当然,高回报,高风险,这也是应有之意。

“如今本王畏惧的,就是萧绎兵势强横,不可正面交锋。上策虽然斩获极多,可风险太大不能承受。”

萧映缓缓摇头,否决了陈霸先的所谓“上策”。当然,这也是在陈霸先的预料当中,如果萧映有那样的气度和胆魄,他就不是萧映,也不需要来询问自己的意见了。

“中策如何?”

“等萧绎攻建康时,我们再带兵去救援。若是萧绎落于下风,我们则痛打落水狗。

若是萧绎处于上风,我们则接萧纲回吴兴,统帅管理三吴地区兵马和钱粮,割据一方,以图将来北上扶持萧纲再入主建康。

就算我们什么都做不到,也可以从容带兵撤回吴兴,向世人展现了我们勤王的姿态。那时候萧绎忙着占领建康城,哪里顾得上我们?”

按刘益守前世的话来讲,陈霸先的所谓“中策”,就是一条进可考研,退可搬砖的康庄大道。弹性简直大得离谱。

萧映听了以后心花怒放,紧紧握住陈霸先的手笑道:“如此良策,岂能是中策?”

他察觉到自己有些失态,叹了口气问道:“那下策呢,索性也听一听。”

“若事不可为,殿下可以在三吴自立,对外号称监国。”

陈霸先不动声色的说道。

监国这个意思嘛,我不是皇帝也不是太子,但是国家太乱了,我作为宗室子弟帮忙看管一下。

听起来好像有那么点意思,然而萧映暗自揣度,只怕自己资历名望还不太够,贸然割据自立,三吴地区豪强世家太多了,没哪个是省油的灯。

步子太大,那是要扯着淡的。

萧映摇了摇头说道:“所谓监国,本王虽无愧于心,可世人愚昧,却未必会如此看待。到时候万一认为本王要称孤道寡,本王也无法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所以这才是下策,万不得已而为之。”

陈霸先双手拢袖行了一礼说道。心中暗笑萧映想偷鱼还嫌腥。

“殿下,吴兴与建康,看似相隔很远,实则从太湖出发,走水路便可以直接到丹阳。我们做好准备,出兵到建康,并不需要多长时间。只要建康城不是被一战而下,我们完全有时间去增援的。”

听到陈霸先这番解释,萧映这才微微点头,心中安定不少。

“出兵一事,莫要声张。如今萧绎势强,吴兴豪族并不能完全相信。”

萧映忍不住告诫陈霸先,怕他得意忘形。

“请殿下放心,末将去处理军务,至于出兵之策,不会对别人提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