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都督请留步 > 第396章 湘东一目,亦可入主建康

都督请留步 第396章 湘东一目,亦可入主建康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8:50:50 来源:小说旗

有个成语叫“时运不济”,还有个词叫“时也命也运也”,说的是人要成功,时机,命数,运气缺一不可。

时运不济的人,三个里面缺了两个,办事是办不成的。

樊氏兄弟的船队离得远射射箭还行,一旦接船战,立马露馅。刘益守这边船队的士卒要不就是合肥韦氏水军的精锐,要不就是白袍军残部中甄选出来的勇壮。

短兵相接之后,樊氏兄弟立马感觉压力山大,自己这边士卒一边倒的被砍,几乎是被打得没有还手的力气。

这支船队是哪来的妖孽?

樊毅、樊勐兄弟心中大骇,仗着船快,迅速与刘益守的船队脱离接触,亡命奔走逃往芜湖城。如今萧绎已经击破兰钦,马上就要到建康城下。他们兄弟二人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完全没必要在这江面上跟弄不明白身份的敌人死磕。

麻杆打狼,两头害怕。樊氏兄弟没料到刘益守的这支队伍,刘益守更是没料到会有敌军此时在长江江面上。事实上,如果不是为了追击兰钦之子和欧阳頠,樊氏兄弟完全没必要此时出击,只要在芜湖城内等着萧绎的封赏就行。

船舱内,那位为了保护刘益守而背后中箭的“勐士”,似乎伤势并无大碍的样子。箭失入甲胃后就已然失去力道,入肉一寸,又不是要害,止血包扎后虽然面色苍白,但看上去并无性命之忧。

“我看你们其实都眼熟,但从未打听你们姓甚名谁,这是我的过错。如今你救我于危难之中,今后就到我亲兵队中任职吧。”

刘益守看着那位“壮士”诚恳说道。

他看了看一旁的马佛念和陈昕询问道:“你们不介意忍痛割爱吧?”

“都督哪里话,只要他愿意,我们亦是乐见其成。”

陈昕微微点头,表示自己绝对不会把人扣住。

很明显,这一位偏将是要发达了,很可能被刘益守引为心腹。

事关个人前途,陈昕自然是无话可说,要不然不仅得罪人,而且还会把白袍旧部里面的气氛搞得很僵硬。

“末将……周文育,见过主公!”

靠在船板上的汉子想起身行礼,背后伤口被扯动,只能微微拱手,表示自己愿意。

跟谁会比较有前途,这是明摆着的。周文育此刻几乎快激动得跳起来。

周文育出身贫寒,原名姓项,名勐奴,新安寿昌(浙江建德)人,今年已经二十六七了。他年少的时候颇有勇力,水性极佳。被当地驻军都督周荟看中,收为养子,并改名为周文育。

后来周荟因为工作调动,带着周文育去了建康,并被萧衍指派到白袍军中担任行军司马,随后便跟着陈庆之一同北伐。算是“白袍系”的资深人物。

周文育随之加入白袍军,跟着养父南征北战。

后来周荟死于北伐,周文育在军中升为偏将。跟着白袍军回归梁国后,又随同陈庆之在建康禁军中任职,戍守石头城。

再后来便是作为白袍残部的一员,跟随陈庆之的儿子陈昕拥戴萧欢,投到了刘益守麾下。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经历坎坷的周文育很明白,自己之前的靠山,有教养之恩的周荟已经不在了。下一个靠山,要睁大眼睛去挑。因为这次看走眼,很可能就没有下次选择的机会了。

而刘益守平日里为人仗义,言而有信,爱惜部下,行事端正,赏罚分明,颇有人主之像。至少周文育在知道的那些上层人物里面,还没有比得上刘益守的人。

周文育一直很想投靠刘益守并担当心腹,只是苦于没有机会。贸然投靠,又难获信任,令对方质疑自身人品。

如今飞身一扑“救主”,期盼已久的目的也自然达成。周文育亦是心中感慨到无以言表。

这才明白“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实乃至理名言。

“你安心养伤,之后跟我一同回寿阳修养一段时间,等伤好了以后再入亲兵队任职。”

刘益守温言说道。

马佛念等人都很羡慕周文育。其实他们投靠过来给刘益守当鹰犬也并无不可。但是当差是一回事,很受信任并倚重为心腹则是另外一回事。

他们就是想投靠,难道刘益守会信任他们如信任自己培养的那帮心腹么?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就如兰钦哪怕投靠萧绎,地位也绝不会在王僧辩与王琳之上一个道理。

好言好语劝慰鼓励了周文育一番,刘益守来到另外一个船舱。他也想知道这次被追击的两个倒霉蛋,究竟是谁。

……

芜湖城的府衙大堂,已经被烧得面目全非。到处都是烧焦的尸骸,看上去异常可怖。兰钦的尸体亦是在其中,只是早已分辨不出谁是谁。仟仟尛哾

萧绎站在府衙门外,看着眼前令人不忍直视的场面,幽幽一叹。

“你若是归降于我,又岂会有今日之祸?”

萧绎摇了摇头,转过身对王琳问道:“芜湖城内是否已经肃清?”

“回殿下,已经肃清了。”王琳小心翼翼的说道。如今湘东王威严日重,他虽然是小舅子,也不敢在对方面前摆谱。

“嗯,今晚城外大营设宴,通知樊氏兄弟和其他人都一起参加,本王要论功行赏。”

萧绎难得露出微笑。攻克芜湖,此番进军建康的行动就成功了一大半。下一场,就是建康城下论真章的时候了。

当然,现在可以松口气,却也不能彻底放松警惕。南齐末年萧宝卷醉生梦死,昏庸无道。然而各地藩镇起兵造反,都屡屡在建康城下折戟沉沙。

得亏是萧衍准备充分,外加萧宝卷也把之前的运气彻底用完,才得以代齐建梁。要不然这种藩镇起兵的闹剧还要持续下去。

行百里者半九十,多少人是倒在成功的最后一步,真是如过江之鲫,数也数不清。

到了入夜,芜湖城外大营帅帐内已经摆开了宴席。

除了王僧辩、王琳和麾下数得上号的将领外,此番在兰钦手下当二五仔,成功打开城门的樊毅、樊勐兄弟居然也在。

不过樊毅比较倒霉,被斛律羡一箭射中肩膀,绑了个绷带的模样看着着实有些狼狈。

“智烈(樊毅表字),你怎么受伤了?”

萧绎温言问道,面带笑容十分关切。如今他心情大好,自然不介意对手下表示一下“亲切”。

“回殿下,追击逃亡的兰钦之子与欧阳頠的时候,被一支船队拦截,不幸身中流失,并无大碍。”

樊毅沉声说道。

他看着也确实不像是有事的样子,萧绎顿时放下心来。

“对了,那支船队是什么人,弄明白了么?可曾抓到俘虏?兰钦之子呢?”

萧绎忽然记起这一茬,既然是被拦截,你们难道就这样回来了?兰钦的后人和欧阳頠到底抓到没?

樊氏兄弟面色发白,樊勐无奈苦笑道:“不怕殿下笑话,这支人马异常精悍,在下折损了不少好手也挡不住攻势,最后是狼狈逃回来的。”

嗯?

王僧辩和王琳等人一愣,樊氏兄弟弓马娴熟,也是一号人物了,居然还被对方打得落荒而逃?当然,如果他们知道那艘船上有不少白袍旧部,估计也就不会觉得惊讶了。

如果他们都要哭,那绝对优势兵力被白袍军打得丢盔弃甲的元天穆只怕要泪流成河。

不过可以肯定,哪怕这支规模不大的船队很是厉害,他们也绝对不是建康那边的人马。萧绎略一揣摩,估计那些人应该是合肥韦氏的私军,于是便放下心来。

“君才(王僧辩表字),你记不记得那刘益守是怎么骂本王的?”

萧绎笑着问王僧辩说道。

“呃……”

王僧辩是个老实人,实在是不知道要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倒是王琳坦然说道:“檄文中讥讽殿下说:湘东一目,宁为赤县所归?”

听到这话,萧绎一点都不生气,哈哈笑道:“都是些小儿之见,逞口舌之快,无知之言。”

别人骂你是傻子,如果你自暴自弃做傻事,那你真就是傻子;但假如你后来表现得聪明睿智,傻子就不是你,而是骂你傻子的那些人。

同样的道理,如今萧绎麾下大军攻破芜湖,大军马上兵临建康。刘益守那边檄文里面讥讽萧绎的话,反而会让他们成为世人的笑话。

所以萧绎此刻不仅不介意提起这句诗,甚至还希望别人多提一提。因为对比自己目前的成就,这句话已经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

“殿下,我兄弟二人此番不过是开芜湖城门而已,比起各军都督浴血奋战,实在是微不足道。请殿下将这次的功劳先记下不赏,待攻打建康,我兄弟二人愿为先锋。

到时候若能率先入城,殿下再赏不迟。”

樊毅忍痛拱手表忠心说道。

王僧辩与王琳等人不由得看了他们兄弟二人,这两位不是简单角色,很会审时度势啊!

萧绎见樊氏兄弟如此识趣,欣慰点头道:“你们都是我的股肱之臣,有心了。放心,此战你们的功劳,记得清清楚楚的。待攻克建康后,本王,不,朕一定不吝赏赐。”

陛下毕竟还是比殿下听着舒服,萧绎很自然的就改口称朕了。

他环顾四周补充道:“你们也是一样。”

“末将谢过陛下!”

众将齐声说道,心中乐开了花。

萧绎若是登基为帝,他们会有怎样的前途,几乎不需要赘言,只能说懂的都懂。

“哈哈,湘东一目,亦可入主建康。朕就是要让世人看一看。你们莫要让朕失望!”

萧绎虽然在笑,话语中却隐隐带着些许威胁。

众将一起拱手说道:“敢不为殿下效死,不攻下建康,誓不为人!”

“好!好!你们有此志向,朕就安心了。”

萧绎满意的点了点头。

……

船舱里,听明白来意以后,刘益守无奈对欧阳頠和他身边的少年苦笑说道:“如果你们要找那个在寿阳当大都督的刘益守,那估计就是在下了。”

其实欧阳頠早就猜到了,不过当刘益守亲口承认后,他还是厚着脸皮说道:

“兰钦将军说当年在建康对刘都督有恩,希望都督能够照拂他的后人。

在下无能,逃难途中,兰将军长子兰夏礼中箭落水只怕已经遇难。在下身边这位是兰将军幼子兰京,希望刘都督能够收留他。”

兰京有些畏惧的看了刘益守一眼,作为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突然遭遇大变,很难再去信任别人。

他现在只信任欧阳頠,因为欧阳頠是父亲兰钦的挚友,可以托付家小的那种朋友。

刘益守长叹一声道:

“当年,我被天子软禁在建康某院落,兰将军为守军统领。

后萧正德将被萧玉姚绑架的长城公主送到在下软禁之处,兰将军明明知道此事,却故作不知。让在下顺利抱得美人归。真要说起来,兰将军还算是在下的媒人。

在下非常感激兰将军成就在下的好姻缘,所以收留之事不必再提,这是应有之意。”

当初萧玉姈在刘益守那边玩得很开心,两人闲来无事整天就各种花样的尝试,兰钦只当自己是聋子啥也听不到。

如今听到这桩密辛,欧阳頠和兰京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为什么兰钦要让他们来投靠刘益守了。原来那时候萧玉姈就跟刘益守鬼混上了,难怪萧衍会同意这桩婚事。

兰钦作为当时的“看门狗”,又怎么会不知道院子里面住了什么人呢?

“你父之死,非常可惜。但事已至此也无可挽回。

你就在我亲兵队里学习文武艺和做人的道理,我必以恩人之子对待,不会怠慢。也不需要你为我冲锋陷阵,出生入死。

待你觉得可以自己闯荡了,想去哪里我都不会阻拦。

这就算是我对你父的一个交待吧。”

刘益守微笑拍了拍兰京的肩膀说道。

这位少年再也忍耐不住,拉着他的袖子嚎啕大哭。

等兰京哭够了,刘益守看向欧阳頠问道:“欧阳将军想在我军中任职么?”

这话算是把欧阳頠问住了。

“其实吧,严格说起来,萧纲是在叛乱。天子过世之前,已经准备换太子,并命在下接前太子后人来建康。

如若不然,在下岂能让对天子忠心耿耿的陈庆之将军出面保证,岂能让白袍旧部跟随?这位便是陈将军之子陈昕。在下所言,你可以问问他是不是真的。”

听完这番话,欧阳頠一脸震惊看向陈昕,只见陈昕无可奈何的点点头道:“刘都督深明大义,江陵王殿下目前就在寿阳,欧阳将军一去便知。”

忽然间,欧阳頠感觉兰钦死得太不值得了,只怕将来还要背负骂名。

“休明(兰钦表字)所托非人,何其不值!”

欧阳頠痛惜摇头,几乎无言以对。

“好好跟着刘都督吧,他值得托付。”

欧阳頠一脸认真的对兰京说道,用力的拍了拍兰京的手。

“叔父,我知道了。”

兰京有模有样的对欧阳頠一拜,又对着刘益守一拜。

“你父英雄了得,莫要堕了他的威名,跟在我身边,我会请名师好好教你。”

刘益守看着兰京殷切说道。

兰京这是第一次觉得这世间除了老爹和欧阳頠以外,还是有好人的。刘益守知恩图报,侠义心肠,乃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