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都督请留步 > 第386章 五龙闹海(下)

都督请留步 第386章 五龙闹海(下)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8:50:50 来源:小说旗

“废物!都是废物!一个小小的历阳城都攻不下来!”

建康台城的显阳宫内,萧纲对着空气无能狂怒,刚刚历阳那边送来的战报,让他的肺都气炸。一旁眼观鼻鼻观心的柳津,一言不发,丝毫都不来劝阻萧纲。

自从“登基”之后,萧纲的脾气大了不少,几乎看不到从前的温文尔雅。当然,这也跟目前面临的局势有关。

各地战局不顺,特别是韦粲带领的禁军主力,从京口渡江攻打广陵(扬州),竟然被韦载所统领的私军击败,狼狈逃回京口,士气大损。

而羊侃、羊鸦仁等颇有实力的主将,萧纲又不敢用,兰钦作为守卫建康的统帅,不能轻离。夏侯夔、萧映等藩镇,嘴上勤王,实际上没有任何行动,极为敷衍。

如果说战局不顺倒也罢了。现在最不利的情况是,萧续、萧绎等人,都从封地对建康用兵,似乎有“先入建康者为王”的趋势。

这场面像极了西汉时的七王之乱,然而现在朝廷里既没有“周亚夫”,也没有跟拼死拖着藩王叛军西汉“梁王刘武”。

反倒是萧续、萧绎等人势如破竹,沿路城池都望风而降。如今建康这边所需的,是一支足以改变战局的“生力军”。

本来夏侯夔,萧映等人的部曲都可以尝试一下,可如今,这些人的态度,似乎都是墙头草做派。

“陛下,如今之计,唯有收缩战线,将兵力集中。几位藩王都想争夺皇位,其心不齐。等他们的兵马到达淮扬之地后,自然会产生内讧。到时候我们以逸待劳,可以逐个击破。”

柳津沉声说道。

这一招在刘宋末年、萧齐末年都屡见不鲜,萧纲听了之后内心稍安。

“只是这么被动挨打还是不行啊,要如何是好?”

萧纲依然忍不住质问道。

现在局面很不利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当初萧衍留下来保护自己的那些精锐人马,都被萧纲投闲置散了。原因无他,根本不敢用。

当初,他在那些队伍里面也渗透了亲信,如今怎么能相信那里面没有别人的亲信呢!要重新整顿,也必须等政局稍微稳定一些才可以。

“陛下,不如将羊侃招来询问询问吧。”

柳津劝说道。他儿子柳仲礼攻打历阳不克,心急也没有用。总不能说他这一战没打好,就要让萧纲都束手无策吧?

只是如此一来,羊侃又会重新掌控建康兵权,这是柳津不愿意看到,却又无可奈何的事情。

“如此也好吧。”

萧纲叹息一声,局势对自己越来越不利,似乎真要想点办法了。

……

建康城的格局,就是大区域,小据点,城内有城。羊侃因为不是萧纲的嫡系,在萧衍驾崩后没几天就被解除了台城兵权,调离到东府城值守,麾下兵卒也少了许多,基本已经退出建康城的防御核心。

虽然羊氏的立场自渡江以来就是坚定的“保皇党”,但是羊侃跟刘益守的关系很是微妙。当年在青徐羊侃被刘益守暗算,不得不将嫡女送给对方为奴为婢。

可如今听说此女乃是刘益守宠妾,还生有一子。以前这种关系不值一提,可到关键时刻,谁能保证羊侃的立场呢?

当初萧衍不在意,是因为刘益守是驸马,他觉得没什么好说的。然而刘益守又不是萧纲的驸马!翁婿相爱相杀尚且不少,且有“人尽可夫”的典故。萧纲对羊侃也只能“听其言,观其行”,完全不敢托付大事。

一个时辰后,一身戎装的羊侃被带到。一见面,萧纲就沉声问道:“羊将军,听闻你有一女乃是刘益守的爱妾,你们有书信往来么?现在寿阳境况如何?”

开幕雷击,这话让羊侃心中一沉。不过仔细想了想,他做事一向谨慎,应该没什么小辫子被人抓到。于是羊侃拱手说道:“回陛下,自先帝驾崩后,再无联系。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末将岂能不顾公事。”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萧纲也只好微微点头。

“陛下招末将前来,有什么差遣呢?”

羊侃小心翼翼的问道,很明显,看萧纲面沉如水就知道是前线战局不妙。

“目前建康周边的战局,需要朕命人为你讲解一下么?”

萧纲冷着脸问道。

“回陛下,末将日夜关注战局,并不需要陛下派人讲解。”

羊侃实话实说道。带兵打仗的,怎么能不关注周边战局呢,那样的话业务水平也太烂了。

“依你之见,目前还需要有什么调整没有?”

听羊侃说对前线战局很清楚,萧纲脸上好看不少,毕竟这说明羊侃虽然被调到了东府城,但依然是关心国家安危的。

“回陛下,可在京口整训兵马,时不时派遣水军在入广陵的河道边游弋,等广陵城守军出击后,我们再回来,以此往复,作为疲敌之计。”

羊侃不动声色的说道。

萧纲微微皱眉,面露不悦之色。

韦粲也说不要轻易出击广陵城,不要把萧纶逼得太狠了。以萧纶所在的位置,想攻打建康很困难。

萧纶唯一的杀手锏,是剪断了梁国的“盐路”。广陵乃是淮盐的集散地,被萧纶一封锁,大半个梁国没有盐用了!

看起来虽然要害,可是由于食盐不会放坏,便于保存,所以建康府库内还有不少存货。支撑个一年半载问题不大。

目前来说,这场“皇位之争”不会持续很久,南朝各种政变实在不要太多了,从以往的案例看,一年之内,就会分出胜负来。

当然,继位是一回事,征服国内各地的叛乱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还有呢?”

萧纲问道。

“将柳仲礼部撤退到当涂、芜湖一线修整,沿着长江南岸布防。无论萧绎还是萧续,进军必沿长江而行进。

当涂防守大江,芜湖防守南岸陆路,可止住敌势。”

羊侃这一建议,基本上推翻了萧纲前期的所有军事部署。也就是现在这个建康小朝廷,从“战略进攻”转入了“战略防御”。

世界上最难听的就是实话,尤其是容易令人恼羞成怒的实话。

萧纲冷哼一声道:“柳仲礼若能拿下历阳,人心向背就会发生变化。一味死守,能有什么用处?”

“可是……”

羊侃欲言又止,他想说的是,萧续都踏马的打到石城(安庆)了,目前暂时在石城补给,修整兵马,招募辅兵准备沿着长江继续向东进兵,然后来一波大招。

这个时候要是还盯着萧范和裴之高这两条咸鱼,是不是格局太小了?起码军事上的格局很小就是了!

“罢了,羊将军退下吧,朕自有主张。”萧纲无力的摆摆手说道,不想再听羊侃聒噪了。

“如此那末将告退。”

羊侃刚刚走两步,萧纲忽然叫住他,走到羊侃身边压低声音问道:“羊将军给刘益守写写信,劝他带兵来建康勤王,朕可以要什么给什么。羊将军不妨一试。”

萧纲的声音似乎带着恳求。

羊侃苦笑道:“陛下……罢了,末将尽力而为吧。”

当初栽赃刘益守弑君,就没想过有今天么?

羊侃心想若是以刘益守的脾气,一定会对萧纲当面冷嘲热讽的。这位太子的秉性,真是如刘益守时常说的那句“很傻很天真”,惊人的契合。

……

历阳城下,柳仲礼抬头看着眼前这座让自己恨得牙痒痒的“小城”历阳,也很不齿许多三吴地区的太守刺史听调不听宣,根本不配合朝廷的动作。

就连近在咫尺的合肥,都不愿意出兵历阳,生怕被寿阳的刘益守所偷袭。换句话说,其实韦氏未尝没有以合肥为根基自保的打算。

无论皇帝是不是萧纲,只要合肥还在韦氏手里,那么哪个姓萧的登基称帝,都要巴结着韦氏的人。这其实也是个很浅显易懂的道理。

“将军,大事不妙,有骑兵队伍从西北面而来,离历阳不过十里地了,似乎来者不善。”

一个斥候骑着马飞驰而来,向柳仲礼禀告军情。

“十里地?”

柳仲礼看了看天色,太阳已经快要落山,就剩下一点点余光。这支骑兵队伍现在离大营十里地,可对方却未必会傻乎乎的直接扑过来!

你想着别人跑马跑十里,已经人困马乏,然后被你打伏击。

呵呵,只能说愿望太美好,实际上的战局远不止那么简单。木板再硬,也是死的,所以很多人可以拿木板来练拳。

只是,统帅三军的主将,他面对的敌人,都是木板么?

上次出兵兰陵县,柳仲礼就是吃了上级瞎指挥的亏。这次他作为主将,已经吸取教训,一切以军事上的胜利为主。

“传令下去,留部分人守大营,其余人员现在撤离,渡江去采石,我们在采石以逸待劳。天亮后若是没有遭遇袭击,则让留守大营的人马也渡江。”

萧纲还没有下令撤退,柳仲礼先退了,他已经闻到了一股不妙的味道。

纵观两淮各镇,谁能凑出数千精骑的队伍?答案只有一个,镇守寿阳,控制数州,名义可以调动两淮全部军队的刘益守!

当然,那是在萧衍任命的官职还算数的情况下是如此。假如没有官面上的庇护,刘益守就是占据两淮重镇的叛匪!这也是当初萧纲对其异常强势的原因所在。

既然刘益守已经派出骑兵偷袭历阳城外的攻城队伍,为历阳解围。那么足以证明战局出现了重大变化!现在这个时候退却,正是时候。

再晚点,就走不掉了。

柳仲礼从容布置,善于“转进”的都督赵伯超经验丰富。两万人马留下两千人守住大营,其余的人坐船迅速撤离历阳的河道进入长江,随即在江对岸的采石扎营。

当天夜里,刘益守派出的彭乐、杨忠二将,领精骑三千,夜袭大营。由于失去大将调度,大营内守军稍作挣扎就彻底躺平投降。

解除历阳之围,天亮后萧范和裴之高亲自出城迎接,杨忠将刘益守嘱托的话和“感谢信”带到,萧范二人无不感激涕零,赞颂刘益守忠义无双。

……

“呃,刘都督,我们现在应该如何是好呢?”

萧欢所在的别院书房里,这位萧统的长子和嫡子,小心翼翼的问道。

萧欢很谨慎,在刘益守面前,似乎不敢称“朕”。当然,不称朕是对的,因为还没经历登基大典,算不上是一国之君。

萧欢本来还有些兴奋,以为来到寿阳后,立马就会出兵建康。没想到几天过去了,竟然什么事也没发生!

唯一的军事行动,就是刘益守派遣骑兵解历阳之围,然后就没有别的了。这种情况,似乎跟当初刘益守天花乱坠般的描述不太一样啊!

“现在还不是时候。殿下请放心,在下已经在厉兵秣马,一旦时机合适,就能立刻送殿下入建康。这一点,在下可以用人格担保。”

刘益守信誓旦旦的说道。

本来想问什么时候合适,一想到现在的处境,萧欢隐约有些后悔,似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哪怕算是所谓的“亲戚”,自己的小命也没有任何保障。

现在坐镇建康的还是自己的嫡亲叔叔呢,难道自己现在因为血缘的亲近能去建康投靠他么?在权力面前,亲情是那样的单薄,不值一提。.qqxsnew

“殿下,没什么事情的话,在下就告退了。如今一切都在计划与预料之中,请殿下放心便是。”

刘益守温言说道。

“如此便拜托刘都督了。”

萧欢礼貌的说道,他这番谦逊,倒是让刘益守有了些好感。只要不闹事,刘益守不介意让萧氏之人多活几年。

回到自己府邸,在书房里坐下,刘益守才感觉身心俱疲。

如今各路藩王的军队,已经渐渐逼近建康。萧绎与萧续的人马,行军路线有些重叠,一前一后。他们二人说不定会达成某种妥协,毕竟,萧续这厮脑子有点不太好使。

而坐镇建康的萧纲,掌控着朝廷大义,三吴方向的军队目前还没有动,不是因为他们不想扶持萧纲,而是打着和刘益守一样的算盘,想“先看看再说”。

一旦萧纲开出让那些人满意的条件,一定会有人北上勤王的。

刘益守觉得自己究竟什么时候出手,其实是件颇费思量的事情。

正在这时,书房门被人推开,羊姜如同做贼一样的进来,从身后抱住刘益守,咬着他的耳朵低声呢喃道:“阿郎啊,要不要我给父亲写封信,等你带兵入建康的时候,在台城开个小门让你进去?”

她的话语里充满了暧昧的暗示,想来刘益守如果同意,今晚少不了要把她伺候得舒舒服服的。

“呃,你父昨日给我写的信已经收到了,他现在已经被调离台城,负责东府城的防务。那时候就算给我开门让我进东府城,也没什么大用啊。”

刘益守无奈苦笑道。

“啊?”羊姜如遭雷击,愣在当场。

“那他还找我借钱?说什么事成之后让我给他一百万钱?”

羊姜从怀里摸出一封信,正是羊侃给女儿写的私信。上面说只要女儿把孝敬自己的钱给到位,当公公的自然会为外孙着想,在刘益守进城的时候他会提供一些便利,却没说具体是什么便利。

“有时候,我觉得你是我的亲人和朋友。然而我和你父之间,才是真正的爱情啊。”

刘益守看完信,将羊姜搂在怀里,感慨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