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都督请留步 > 第377章 人生得意须尽欢

都督请留步 第377章 人生得意须尽欢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8:50:50 来源:小说旗

虽然下着小雪,但寿阳城门外延绵数里地,都是本地人家的父老妻儿在迎接大军凯旋。这次刘益守可谓是将兵贵神速发挥到了极致,大军的伤亡也被降低到了不可思议的极致。

因此当大军开拔到寿阳城门口时,刘益守下令就地解散,让本地士卒们去和他们的家人团聚。一时间人声鼎沸,到处都是欢笑声与叫嚷声。

看着眼前热烈的场面,刘益守心中终于有种回到“自家地盘”的感觉。

可惜城门处站着的都是披坚执锐的士卒,而不是穿着超短裙,手里拿着鲜花在热舞的年轻妹子。

那些妹子一边抬腿跳舞一边嘴里还要高喊:都督都督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要是能那样就有意思了。

想到这些无聊的事情,刘益守自顾自的哑然失笑,抱起双臂自言自语感慨道:“英雄平生值坎坷,人生得意须尽欢;休说苍天不由人,我命由我不由天。”

“好!好一个我命由我不由天!”

听到这个熟悉的声音,刘益守回过头,就看到盔甲未脱的于谨走到自己身边,用力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自洛阳丧乱起,南征北战,历经艰险,方有如今基业。前日悬瓠小试牛刀,锋芒毕露。神剑不会一直躲在剑鞘里,唯有敌人的鲜血才能让它永远锋利。

主公抬手间讨灭辛纂,梁国之内,已经无人可制。兵法有云:先发制人,后发必受制于人。既然是我命由我不由天,那么梁国下一任天子还是否是天子,可就两说了。

起码主公说他不是,那他就不是!”

于谨意味深长的说道。

按照刘益守与众谋士所商议设定的“人设”,他是不会跟萧衍明着翻脸的。毕竟,女婿跟老丈人翻脸然后造反,吃相也太难看了点,等同于“白眼狼”,给人的观感很差。

可是如果萧衍退位,皇子继位(无论是哪个皇子都一样),刘益守在法理上就有绝对的理由去对这些人出手,打着“拨乱反正”的名号,游走于各大皇族宗室势力之间。谁也说不出个什么来!

更不会被南面的人当做是所谓的“外人”,那些人只会认为刘益守是在处理“家事”。这样在攻城略地的时候,所遭遇的阻力就会小得多。

于谨那番话,说明他对于时局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萧衍退位之日,无论他那时候是否还活着,就是梁国大乱之时。

到时候英雄不乘势而起,还说什么“我命由我不由天”啊!岂不是贻笑大方!

“走,去我府上喝一杯,今日犒赏众将,你为头功。”

刘益守带着于谨进城,看到家家户户都有人站在门外,见到刘益守来了,纷纷对他弯腰行礼。

“主公在寿阳颇得人心啊。”

于谨感慨说道。

“其实吧,得人心是一回事,不得人心的人都被我干掉了则是另外一回事。我再怎么有能耐,也没法让所有人都喜欢我,你说是这个道理吧?”

刘益守眉毛一挑,对着于谨微笑说道。

有人反对怎么办,把反对自己的人干掉就完事了。如果都反对,那就都干掉,剩下的就是不反对的。

而刘益守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朋友搞得多多的,再把数量占少数的敌人全干掉,很简单的一个算术题。

一行人回到府邸,作为长史的王伟早就命人准备好了宴席,临近过年,再加上此战大胜,府邸大厅内所有人都很是兴奋。

除了外放的某些武将外,其他在寿阳地区的文人与将领今天都来了。一方面是为了庆功,另一方面,很多人也都嗅觉敏锐的察觉到,占据了悬瓠,实际上已经打开了荆襄与河南的大门。

朝西面与北面的通道已然开放,从悬瓠可以走荆襄,亦可以去南阳,还可以出河南北上荥阳。

一句话,这里作为南北交界的关键节点,其重要性是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的。

然而,在实力大增,地盘向西扩张的同时,萧衍和建康中枢的态度,恐怕也会有所变化。毕竟,刘益守现在的实力,已经有些尾大不掉。只是作为驸马平日里还算是“乖巧”,又不太可能投降北面,所以没有引起萧衍的警觉。

可是暂时的安宁并不意味着长久的安全。一旦萧衍有退位的打算,或者身体突然不行了,那么刘益守的处境就会变得很危险了。

一个准备退位的皇帝,是什么狠心的事情都敢做的!

这次宴会以后,指不定刘益守会“面授机宜”,为对抗建康朝廷做准备。

换句通俗的话讲:造反的准备,要扎扎实实的进行,一旦时机成熟,那就扯旗造反,扶持萧氏宗室上位,玩大家“懂的都懂”的游戏。

“得胜归来,不如主公赋诗一首,以为庆贺。”

阳休之端起酒杯对刘益守敬酒的时候说道。

这厮又在拍马屁!

在场众人心中暗骂,却又无法指责对方,只恨自己没有提前想到,被阳休之抢先。

刘益守端起酒杯,在大堂内走动,边走边吟诗道: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军旅之事,向来是一战功成万骨枯。活着只是侥幸而已,得胜归来捡了一条命,没有什么值得自夸的。”.qqxsΠéw

说完,他举起酒杯道:“这一杯敬起兵以来所有战死沙场的将士。”说完,将今年新酿的葡萄酒倒在地上。

被刘益守这么一弄,大堂内的气氛也沉重了许多。大家都是干的刀口舔血的活计,指不定哪天就一命呜呼的,谁敢言自己英雄不死?

同时又有一点很明白的摆在那里:只有跟着能打会打且爱惜麾下将士的主帅,才能活得更久!

比如刘益守这样的。

正在这时,门外值守的源士康不动声色的走了过来,在刘益守耳边嘀嘀咕咕说了半天,随即退到一旁不说话。

“罢了,扫了你们的兴致。我有点事情要去办一下,你们吃好喝好玩好,今天谁没醉,谁就不许走,不然军法从事!”

刘益守脸绷得有点紧,众人猜测应该是私事而非公事,只是不知道这府邸就那么大,能有什么私事呢?

一时间大堂内的气氛弥漫着某种诡异的不安。

……

“原来是你!”

府邸书房里,刘益守看着眼前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几乎跟陈庆之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此人便是陈庆之的儿子陈昕。

当年刘益守与陈庆之接洽的时候,与对方有过一面之缘,此人亦是随同陈庆之北伐,而且还上阵杀敌过。

“是天子让你前来的么?此番悬瓠大胜,辛纂亦是被我俘虏,不日即将启程将其押送到建康。”刘益守微笑说道,搞不懂陈昕来这里到底是为了什么。

按道理说自己这一年来几乎已经成为梁国的“边镇之光”了,要是没他刘益守,梁国边境不知道要糜烂成啥样,只怕陈庆之也要出山去收拾烂摊子。

“刘驸马用兵如神,在下一向敬佩不已。不过此番前来却不是为了公事,而是为家父的私事。”

说完身材高大威猛的陈昕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双手递给刘益守。

拆开信一目十行的看完,刘益守心中了然,长叹一声久久没有说话。

“家父身子一直不太利索,乃是北伐旧伤所致,只怕是时日无多了。如果刘驸马有时间的话,可以走一趟建康,或许这就是见家父最后一面……”

陈昕也是叹息不已,欲言又止。不过他乃是带兵打仗的将领,不作女儿家姿态,很快便收敛了情绪。

“这样吧,外面在下雪。等雪停了以后,我亲自押送辛纂奔赴建康,你也可以回去复命,如何?”

刘益守面色平静的询问道。

陈庆之在信中说想见自己最后一面,他恐怕已经时日无多。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想不去也不行了。

“如此,那便拜托刘驸马了。”陈昕拱手说道。此人比预想中的好说话很多,亦是翩翩有礼,陈昕觉得外界传言刘益守骄横跋扈之言,多半只是妒忌其年少功成名就。

毕竟,恨人有笑人无乃是人之常情而已。

这天夜里,刘益守没有陪府里的妹子玩耍,而是一个人待在书房里沉思。

他记得史书上说侯景之乱前几年,侯景带着东魏大军入侵铜山(徐州地界),萧衍派夏侯夔去支援,结果夏侯夔还没出发,在当地镇守的陈庆之就把侯景吊打得生活不能自理,几乎是仅以身免。

足以见得那时候陈庆之的身体还是可以的,起码指挥打仗没问题。

而这一世,因为北伐的时间更长,受的暗伤没好利索,现在陈庆之就已经撑不住了。虽说侯景之乱某种程度上算是“偶然事件”,但梁国的武力衰败之快,几乎赶得上自由落体了。

此番曹义宗被辛纂暗算,某种程度也算得上是这一现象的表征。简而言之,梁国这棵老树,能给自己的庇护越来越少,现在自己麾下众将都是急不可耐的要“谋反”,看来,很多事情确实是要提前准备了。

“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

联想到陈庆之很快就会撒手人世,刘益守也忍不住唏嘘感慨。

这对陈庆之而言,或许是一件好事。毕竟,陈庆之看到自己忠心耿耿效忠的萧衍出家或者惨死,看到建康陷落,藩王内乱,看到自己想维护的梁国烽烟四起。

只怕也会痛心疾首,捶足顿胸而无能为力。

还不如提前离世,眼不见心不烦呢。

陈庆之不在,建康这里缺了一大块,萧衍必然会补人上位。可是上来的人能跟陈庆之一个档次么?

忠心的人没能力,有能力的人心怀叵测(如刘益守之辈),萧衍的选择还真是不多。

刘益守心中暗自揣摩,或许陈庆之一死,萧衍最后的护身符没有了,各大藩王都将蠢蠢欲动。某些人既然可以玩嫁祸萧正德的戏码,毒杀萧衍也不无可能。又或者可以在萧衍渡江渡河的时候弄一出“不慎落水”之类的。

其实萧衍的子嗣想“弑父”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甚至萧玉姚几年前就已经动过手。现在萧衍那几个儿子之所以不动,是感觉萧衍年岁大了,很可能自己就会寿终正寝,何苦背负一个“弑父”的恶名呢?

陈庆之一死,萧衍身边已然没有绝对信得过的大将,难道萧衍那几个儿子,真的没一点想法么?

脑子里想了许多事情,刘益守就在书房里枯坐了一夜。第二天雪停了,他便命源士康带着辛纂,轻车简从和自己一同前往建康。

……

两天后,建康内城的一间小别院内,刘益守见到了正在院子里扫雪的陈庆之。

此刻他面色蜡黄,早年间的锐气已经看不到,剩下的只有这具被疾病摧残的瘦弱身躯。

“天子曾与我打赌,若是你此番推脱,他便发兵寿阳,绑你过来。”

一看到刘益守,陈庆之便调笑说道。

你踏马这真是开幕雷击啊!

刘益守心中暗暗吐槽,无奈苦笑道:“再怎么样,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下还是会来的。”

“罢了,刚才只是说笑。天子对你雪夜袭悬瓠极为满意,封赏已经准备好了,等你见他的时候,自然会给你。”

陈庆之咳嗽了几声,似乎不能多说话。

二人进了书房,屏退闲杂人等之后,陈庆之从书柜里拿出一本册子。

“这些都是我往年领兵的一些心得与战例,我观我那几个不肖子,没有用兵的天赋,当个勇将或许能够胜任,再多的就不可能了。

我写的这些东西,唯有你才能真正看得懂。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你就收下吧,技多不压身。”

原来是衣钵传承!

刘益守满脸古怪的准备接过册子,却见陈庆之死死的不松手。

“答应我一件事,这东西就是你的。”

陈庆之死死盯着刘益守的双眼,言语之中甚至带着一丝凶狠。

“师父请说。”

刘益守平静说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既然这个册子很重要,那么陈庆之自然是不愿意白白交给刘益守。有求于人,很合逻辑。

“你不是经常说什么: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么。答应我,天子在位的时候,你不要造反!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天子在位你要遵守诺言,他退位或者不在人世了,一切由得你折腾。

我在院子里已经埋伏了刀斧手,你不答应,我便与你共赴黄泉,在泉下再好好教导你!”

陈庆之用枯瘦的双手捏着刘益守的大手,死死都不松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