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都督请留步 > 第354章 高王的愤怒

都督请留步 第354章 高王的愤怒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8:50:50 来源:小说旗

坐镇邺城的高欢,最近的心情,堪称是跌宕起伏。

一开始,他接到秀容地区密探送来的情报:尔朱荣带兵撤离秀容城,在秀容南面的九原城暂避。当然,附近还有更大的城,之所以选择九原城,是因为那里到南面的晋阳陆路通畅,乃是北秀容南面门户。

得知这个消息后,高欢大喜。尔朱荣退出北秀容,等于是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基,这个人,已经不足为虑了。无论是尔朱荣消耗了纥豆陵步蕃,还是被对方消灭,都不是一件坏事。

纥豆陵步蕃在晋阳以北地区毫无根基,哪怕打赢了,也无法站稳脚跟。那时候,正好就是他高王的军队收拾残局的时候!

结果没过几天,密探又送来紧急军情:纥豆陵步蕃所部被尔朱荣全歼,几乎被杀得片甲不留。尔朱荣为了震慑北面的游牧部落,这次是下了黑手!城外挖了好几个乱葬坑!埋了几万尸体!

看到这个消息,高欢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不可能!

纥豆陵步蕃麾下兵马在河西横行霸道,为害一方。怎么会被尔朱荣毫不费力的歼灭呢?

考虑到消息的延时性,高欢认为,这几乎是前一批使者送信来以后,立刻就发生的事情。

也就是说,尔朱荣撤出北秀荣几天后,纥豆陵步蕃就领盒饭,那就更不可能了!

然而当窦泰那边的消息传来以后,高欢哪怕再不相信,也不得不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当年叱吒风云的尔朱荣,那位大爷还是你大爷。

窦泰在信中说,此战失去先机,已不可为,大军现在屯扎大王山,长子城就在眼前,进则谋取晋州,退则班师邺城,请高王决断。

下面落款,窦泰、韩轨、张保洛三人都签了名按了手印,显然是众人集体商议的结果。

窦泰虽然是要高欢决断是否进兵,但里里外外都是暗示退兵为好。

然而,对于高欢来说,出兵这种事情,就跟约妹子到寺庙里鬼混一样,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岂能说退就退?

从军事角度看,那确实需要退兵,寻找更好的机会。然而从政治角度看,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邺城的魏国朝廷运转顺畅,一切都在走上正轨。既然高欢当初承认了元子攸的统治,宣扬元颢为伪朝廷,那么,为元子攸报仇,也是应有之意。

换言之,他跟尔朱荣在政治上是无法和解的。这一点,跟偏安关中的贺拔岳一样,贺拔岳同样的打着为元子攸报仇的旗号反对尔朱荣,所立新帝,也是“继承”了元子攸的帝位。

因此出兵晋阳,讨伐尔朱荣,乃是政治上的重大举措,表明高欢在兑现自己的政治承诺。

打不打得过,这是个能力问题。大军走到半路就返回,这是个态度问题。如果连尔朱荣大军的面都不见,就急急忙忙退回邺城,政治上失分太多了。

精通政治,善于权术的高欢,又怎么能接受窦泰带着大军直接返回呢?如果他们不打招呼就退回邺城,高欢定然会拿他们当替罪羊,一顿板子是少不了的。

无奈之下,高欢只得把孙腾叫来,商议对策。

……

将几封信摊开在孙腾面前,高欢给对方倒了一杯酒,起身将书房的房门关好。

“龙雀(孙腾表字)啊,你以为我们要如何应对才好呢?”

高欢轻叹一声,满脸哀愁。尔朱荣的强悍超出了他的预料,纥豆陵步蕃的虚弱,也是他没有想到的。说好的鹬蚌相争,结果一方太弱,被一棍子打死了。

他也很无奈啊!

“此刻进兵,无异于以卵击石,十有八九要败。”孙腾沉声说道。

打仗具体的细节他不懂,但是大势他是看得到的。比如说项羽,在大势不利的情况下,也能经常打出反杀的战绩,这个是跟谋划无关的。毕竟战争很复杂,也不是光动动嘴皮子。

“我也正是担忧此事,但撤军回邺城,实在是心有不甘。”

高欢深沉一叹,尔朱荣一番折腾,将自己的计划全部打乱了。

“晋州要害之地,谋取晋州后,则可以对晋阳虎视眈眈,想动手就动手,无须劳师远征。尔朱荣大军主力在秀容与晋阳,南面的晋州空虚。大军若是谋取晋州后固守,尔朱荣也未必有什么好办法。”

孙腾捏着胡子说道。

没错,这番话从大势上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对于尔朱荣这种五千骑兵破几十万葛荣军的沙场大神来说,大势有时候就不那么管用了。

起码事情不是绝对!他这番话一出,高欢明显有些意动。

“晋州守将是谁?”

高欢假装若无其事的问道,实际上则是在心里权衡利弊。

“元天穆。”

“原来是他啊。”高欢有些不以为然的说道。这厮被陈庆之吊打的场面,高欢依旧是历历在目。

呵呵,区区元天穆。

“要不,给窦泰下令,命他们进军长子城?”

高欢不太确定,以前无所畏惧,反正依靠尔朱荣有人兜底,自从在邺城立国后,凡事反而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主公应该亲率一千精骑前往大王山督战!以示对尔朱荣作战的决心。如此哪怕此战无功而返,世人也会感慨高王忠义。”

孙腾小心翼翼的建议道。

“妙啊!”

高欢抚掌大笑,孙腾之言深得他意。

“此外,属下还有一计!”

孙腾狡黠一笑,似乎胸有成竹。

“计从何来?”高欢困惑问道。

“关中贺拔岳,也是尔朱荣欲要除之而后快的人物。我们不妨写信给贺拔岳,与之讲和。尔朱荣统辖北秀容、晋阳、晋州等地,就连河东也在其威慑范围。尔朱荣要对付贺拔岳,似乎并不需要费什么力气,从平阳往西一路打到长安即可。

要说贺拔岳不怕,那也不尽然吧?”孙腾有些得意的说道。

此时尚未有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高欢快乐城”玉璧,也就是说,从晋阳出兵,其实是可以畅通无阻的抵达关中的。

难道贺拔岳真就心那么大,看着尔朱荣坐大?

相反,高欢管辖的地方,毗邻关中的只有洛阳,中间隔着一个几乎不可能被攻克的潼关。高欢对于贺拔岳的威胁,在这个时候几乎是没有!

孙腾可谓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贺拔岳之前确实是想高欢快点死,但是现在有共同的敌人,彼此之间又没有直接的领土冲突,为什么不能联合起来干掉尔朱荣以后再来分个胜负呢?

“龙雀此计,确实大胆。”

高欢沉吟不语,一时间还没转过弯来。

“我们大可以把此事宣扬出去。若是贺拔岳不与我们合作,他们立元氏为帝自然不得人心。若是与我们合作,则可以牵扯住尔朱荣的力量。无论贺拔岳怎么处置,尔朱荣都会防着关中有兵马攻打晋阳,反正我们都不吃亏,何乐不为?”

武的一手,带兵去前方督战,文的一手,跟贺拔岳联合对付尔朱荣,两手抓,两手都硬。孙腾这一招确实不错。

“好,好,好!”

高欢走过去重重的拍了拍孙腾的肩膀,兴奋的说道:“如此一来,便没有什么问题了。你替我代笔,敦促窦泰他们切莫撤军,我自引一千精骑去前方督战。”

……

毛栖忠这几天在源士康的陪同下,去芍陂转了一圈,心中对刘益守治理芍陂的成果颇感惊讶。一个军阀头子居然也这么懂得治理地方,实在是令他有些意外。

这起码说明了两件事:

第一是刘益守麾下有不少能人甚至是大才。第二是此人相当沉得住气,肯在自己的地盘上精耕细作,野心不可谓不宏大。

毛栖忠之子毛喜如同跟屁虫一样,跟着他爹四处闲逛,一言不发,就像是哑巴了一般。

几天之后,已经探明了刘益守的底细,毛栖忠便前往对方的府邸辞行,准备返回建康。

驸马府的书房里,毛栖忠满是钦佩的对刘益守说道:“在下奉朝廷之命,也是去过不少地方,水灾旱灾处理过不少。

只见过地方让朝廷来兜底的,没见过地方上就把事情办好,不需要朝廷操心的。刘驸马这里堪称是典范了。”

毛栖忠这话一半是恭维,一半是出自本心。

“这些都是分内之事,毛侍郎客气了。”

花花轿子人抬人,毛栖忠一路上如此知情识趣,刘益守自然不会给他脸色看。

“此番赈灾的花费,朝廷自然是不可能补足。不过在下会尽力为刘驸马争取一些,然后在建康采买一些布匹、粮草、铁料等物送来。”

毛栖忠对着刘益守拱手说道,这就是很懂事了。

作为在户部里面混的中枢官员,自然是知道铜钱铁钱是怎么一回事。给钱不如给物,这才是真正的赈灾。

“毛侍郎仁义,我替马头郡的父老谢谢您。”

刘益守感激的说道。

“许多话在下不方便说,源将军对鄙人说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而非萧氏之天下,在下虽然不能说什么,但是深以为然。

宗室之中,狂逆之辈不少,更有萧玉姚弑君,萧纶咒父早亡之举。如刘都督这样为国为民之人,几乎是凤毛麟角了。”

毛栖忠感慨的说道。至于对方做这一切是不是为了积攒力量造反,那就不是他要关心的问题了。萧衍自己都是造反上位的,他能做,自然是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对了,在下有一个构想,正好毛侍郎在这里,不妨将这个计划带回去给中枢商议商议,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刘益守从桌桉的抽屉里拿出一张布,用磁石固定在墙上。

“从大别山余脉丘陵地带开始,一直到寿阳、马头,再到合肥,这一系列水系,就是两淮洪涝的根由所在。大旱之后有大涝,以此往复循环不惜。我派人打探过了,几乎三年就有一次大灾。

之所以朝廷无法治理,是因为各郡利益并不等同,难以协调一致。

寿阳有芍陂,可以洪涝时蓄水,干旱时灌既,因此洪灾旱灾还在可控之中。然而别处并没有这样的古人遗泽。

这个水系,我想分为四个灌既区,以寿阳的芍陂为核心,治理上下游的梅山灌区、淠河灌区、史河灌区、杭埠河灌区。地跨十多个州郡,需要一同治理。”

刘益守洋洋洒洒说了一大通,淠史杭灌区说原理也很简单,在关键处开挖水库蓄水,并开垦灌既区以防洪涝,控制水源。使得整个水系都有“天然湖泽”的蓄水效应。

这样的话,洪涝灾害自然就被消弭了。

然而,理论上很简单的事情,实际上涉及到方方面面,在这个时代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刘驸马真是……”

毛栖忠酝酿了半天,都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

他原以为刘益守这位枭雄,所做一切都是为了谋取萧衍屁股下面那个位置而行动的。他所有的一切都应该是围绕着这个目的进行的。

没想到此人竟然还有如此“幼稚”的一面。

你在梁国兴修水利,这就跟对牛弹琴差不多,无论是萧衍还是朱异,都会对此不屑一顾嗤之以鼻的。

“刘驸马这个淠史杭灌区的设想,还真是挺有新意的。”

毛栖忠若有所思的说道,他抛下心中的杂念,沉下心去思考这个水利方桉本身的优劣。一番思索下来,竟然觉得这个方桉极具可行性!

问题只在于梁国各地难以协调,中枢又不肯拨款罢了!从这个整体治理的思路看,此规划简直惊为天人!m.qqxsnew

“这是刘驸马自己所想,还是麾下大才的主意?”

毛栖忠好奇的问道,并未明说这个可行还是不可行。

“是鄙人的设想,当然,我麾下文士也参与其中补充了细节。”

刘益守不明白对方为什么这么问,不过依然老老实实的回答。

“既然刘驸马一心为民,那在下也豁出去了,回建康后,在下要亲自面见天子,陈述此事。成与不成,在下也说不好,驸马别作太大指望便是。”

毛栖忠恭敬的双手拢袖对着刘益守深深一拜,将那份水利布置图收好。

“如此,便拜托毛侍郎了!”

刘益守也行了一礼,他也是没料到,梁国中枢竟然也有好人啊。

“呃,在下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刘驸马可否通融一下。”毛栖忠有些不自在的坐直了身子。

“毛侍郎但讲无妨。”刘益守大方的说道。毛栖忠如此给自己面子,他也不介意给对方一些好处。

“犬子毛喜,自幼熟读诗书,颇有文采。玉不琢不成器,如今朝廷各地乌烟瘴气,中枢皆是朱异之辈,他在那里难以发挥才华,或又会遭人妒忌被人打压,颇多困扰。

不知道刘驸马这里,还缺不缺一个记室之类的职务,提携一下犬子。”

参军记室经常在一起读,实际上前者的官职比后者大多了,参军乃是“参军事”,而记室则是“记室参军”“记室督”。

参军可以为主公出谋划策,乃是极为要害的职务。而记室只是抄写文书,发布民政军政的“秘书”,如果没有主公宠信,那么职责也很简单,就是个抄抄写写的工具人罢了。

“嗯,此事倒是不难,不过在下记得毛喜似乎一言不发……”刘益守对毛栖忠的儿子印象可太深了。

“无妨的,在下这就叫他过来,驸马有事直接问询他便是,若是驸马觉得不妥,就当刚才在下什么也没说过好了。”

一看事情差不多成了,毛栖忠也是难掩兴奋,心中祈祷毛喜这混球千万别装x,把面试搞砸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