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都督请留步 > 第318章 读作盟友,写作沙雕

都督请留步 第318章 读作盟友,写作沙雕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8:50:50 来源:小说旗

“回殿下,我那不肖子,无论如何,也是不会背叛殿下的。让他去历练一下,将来可以作为殿下的助力。

再者,这样也是让天子安心。如果殿下随便打发个人去领兵,或者派个老成持重的,那岂不是给八皇子增添羽翼?”

老硬币总是会两手准备,想法难以预料。而柳仲礼是铁杆心腹,老爹都在太子身边,他不可能跟着别人跑路。

既然这波什么好处也捞不到,不如历练人才好了。哪怕打输了也好说,毕竟,萧衍又怎么会希望看到太子身边的班底,有攻无不克,谁都得躲着的战神呢?

柳津这个建议,非常老成持重,虽然是举荐自己的儿子,但出发点却是从公心上来说的。当然,萧氏一族能不能夺回兰陵县,对他而言并不重要。

他是河东柳氏出身,又不是兰陵柳氏!

梁军能不能攻克兰陵县,他不在意,他在意的是儿子柳仲礼能不能崭露头角!萧衍欺负萧纲都欺负到这个份上了,显然是对于萧统的死耿耿于怀,不希望萧纲坐太子的位置坐得太舒服。

看来,这位痴迷佛教的天子,大概只会在弥留之际退位了。柳津心中一黯,从萧衍命萧纪带兵这件事上,他感觉萧纲最大的威胁,其实是幼子。

不得不说,萧衍之前真的藏得不错!

“殿下,天子现在对于储君的位置,有些不同寻常的想法,今后,殿下还是要更加的低调些。乐游苑那一次,殿下有些莽撞了。”

柳津不动声色的劝道。

想起被刘益守当众打脸,结果这件事居然不是闹着玩,如今又变成二次打脸。萧纲有些后悔,自己当时怎么就站出来了呢,要是不站出来,刘益守也未必有机会向萧衍呈现地图啊。

他把热度炒作起来了,现在诺言兑现,建康城内不知道多少权贵都会暗地里跟他互通款曲。

“当时脑子一热就……谁知道刘益守会玩这么一招呢?”

萧纲懊悔的说道。

“殿下,慢慢笼络朝臣们就行了,只要不联络方镇,天子就不会有实质性的举动,殿下还年轻,等得起。”

柳津意有所指的说道。

萧衍已经六十八大寿都过了,现在萧纲唯一要做的就是等!只要忍得住,皇位就会自己空出来,礼法有时候比千军万马都管用!

其实萧纲也是这么想的,但是,为什么萧衍的身体看起来却总是那么好啊!萧纲听说萧纶盼着萧衍死,然后找了个跟萧衍很像的人,把那人当众打死了。

诅咒父亲死有违孝道,萧纲做不出来这样的事情。然而他内心深处却认为,嗯,其实萧衍现在就自然衰亡,似乎也挺不错的。

……

萧纲提出让自己潜邸旧人柳仲礼担任副帅,顿时就引来了一大堆非议。主要问题是,柳仲礼资历太浅,乃是萧纲在襄阳当王爷的时候,带过兵打过仗,对阵北魏有些战绩。

但是跟陈庆之气吞万里如虎的北伐比起来,那真是差得太远了。甚至没有带领大规模军队行军打仗的经验。这样的人,怎么能当实质上的统帅呢?

不少人觉得这是在儿戏。

意见反馈到朱异这里来,朱异也是一个头两个大。萧衍现在老了,做事都是一根筋的执念。刘益守说夺回祖地打动了他,他就执意要派兵去。

萧衍打定主意要平衡儿子们的势力,为萧纪上位铺路,那这一遭就必然跑不掉。没办法,朱异再次把意见捅到已经不理朝政的萧衍那边。

萧衍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解决办法:三路大军齐出发!一路为主,两路为辅!

萧纪所率的右路军,从地图上凸出来的北海郡出发,向西行进,攻打位于沂水岸边的重镇郯县。占领郯县后,将这里交给北海郡的郡兵镇守,然后继续向西攻打兰陵。

左路军从下邳郡出发,攻打位于兰陵县西边的承县,保护侧翼。

还安排了一个后军,从东海郡出发,向北行进,屯扎位于沂水要害的良城,保证两路大军的退路。

不知道这个军事部署是不是陈庆之提出来的,总之看起来还像是那么回事,说不定就是萧衍找陈庆之下棋的时候随口一问,陈都督也就随口一说。

有大军作为后援,有大军保护侧翼,一般来说,应该是没问题的吧?当然,也不排除是萧衍想让更多人进来分蛋糕,平衡一下朝野势力,谁知道呢?

只是这个军事部署,需要刘益守把他的大军撤回来!换言之,这样严重侵害了刘益守和他部下们的既得利益。刘益守只是在寿宴上说要那啥,而现在却只是要求朝廷派遣文官去治理郡县,可没说让朝廷派兵顶替他们在下邳郡和东海郡的存在啊。

朱异忍不住劝说萧衍,没想到吃了个闭门羹。大概是近期让萧衍决断的次数太多,已经耽误了修行。萧衍干脆命人锁上了同泰寺大佛阁的大门,不接见任何外人!

朱异只好心怀忐忑的将政令快马加鞭的派人送去寿阳。

……

冬天悄然就来临了,寿阳作为淮河边的城市,兼有南面与北面的气候特点,热的时候可以很热,冷的时候又会很冷。一场大雪下来,也能把简陋的茅屋压塌。

刘益守穿着厚厚的冬衣,双手拢袖在府邸的院子里晒太阳。他弄了个捉鸟的陷阱,也就是在一个簸箕下面放些谷子,然后用根树枝撑着。

可是因为院子里经常有人走动,不少人进进出出的,所以吓得鸟儿根本不敢来。等第二天早上的时候,里头的谷子都被吃光了。

“原来门可罗雀这个词,是有感而发啊。”

刘益守轻声感慨道。

“主公,独孤将军和赵将军派人送信来,询问下一步要不要前出攻打武原城!”

王伟气喘吁吁的跑到院子里来,一见面语气就有些着急。

刘益守之前只是说固守下邳郡和东海郡,可是这两个地方,死守是守不住的,必须要占据一些前哨来预警。

独孤信和赵贵二人应该是通过气,感觉不能这么白忙活。哪怕不能攻打兰陵,把战线往前面挤一挤也好嘛。

这种情况就跟舔狗睡不到女神,能摸摸女神的小手不也挺好么。

刘益守一眼就看穿了他们的小心思,低着头沉吟不语。

“主公意下如何?”

王伟也觉得可以搞,他甚至觉得可以趁乱把北海郡洗劫一遍,然后被人问起来就说是高欢派人干的。

“向朝廷上书,你来代笔。就说我军深感前线压力太大,不堪重负,后勤补给不利。所以希望朝廷能送些赏赐来,我军将士拿了赏赐,将二郡交给禁军,心里也踏实。”

刘益守慢悠悠的说道,好像这些事情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似的。

嗯?主动把吃到嘴里的肉丢出去?王伟以为自己听错了。

在他看来,兰陵县确实是萧氏祖地,你说动不得,动了是众矢之的,这个他承认。但是下邳郡和东海郡都是真刀真枪打下来的。就这么拱手让人,会不会太怂?

“主公,我们此举,会不会太软弱了?恕属下直言,独孤信赵贵部,并非我军精锐啊。”

王伟觉得,他们现在都没用什么力气,就更别说全力了,凭什么把军队撤回来啊!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现在还轮不到我们出头。”

刘益守看着院子里的茫茫白雪,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

正在这时,阳休之同样是急急忙忙的跑进来,拿着一份梁国的公文,送到刘益守面前。

“使者送来就走了,只怕大事不妙。”

阳休之对这些小细节很在意。如果使者跑得快,那说明里面绝对没有好消息。

刘益守拆开火漆,看了半天,哑然失笑,将其递给王伟。王伟左看右看,没看出个所以然来,弄不明白萧衍这个安排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三路大军?互相协调?”

他像是见了鬼一样,这份公文里每一个字都荒谬不堪,但合起来看,又实在是挺切合梁国国情的。

“梁国是一地方镇管一摊事情。所以攻兰陵这件事呢,常规来说,就应该完全交给我们来办,这就是梁国正常的规矩。他们也是一直这么玩的,效果嘛,也不能说太差,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刘益守中规中矩的评价道,他不需要通过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

方镇之法,确实有可取之处。比如说各地边镇,反应速度非常快。这样应付边境摩擦,很是得心应手。一般主将只需要有五千到一万精兵就能镇住场子!

“所以呢?”

王伟好奇问道。

“但是这种组织方式,一旦乱套后,就变得没法收拾。夺回兰陵这样的事情,萧衍和梁国中枢显然是不可能交给我这样的人去办。萧衍又不能打乱边镇的建制,所以他只能调动所谓客军来作战。

客军同样是来自不同的方镇,一摊子人马有一个管事的,谁也不会服谁。所以萧衍干脆来了个九龙治水,各管一摊!”

这样做非常荒唐,可是细细想来,在不大刀阔斧改革梁国军政的情况下,萧衍还有其他办法么?似乎也没有了!

像汉武帝时举全国之力讨伐匈奴,这种国家动员模式,南梁是无法采用的。还是那句话,有什么材料就做什么菜肴,一大堆白菜也做不出五香牛肉。萧衍这么做也算是因地制宜了。

“再下一道命令,让独孤信屯兵垞城,赵贵屯兵吕县,守住彭城的北大门跟东大门,其他的事情,丢一边就行了,不要劫掠下邳郡与东海郡,直接把军队撤回来,和吴明彻一起,保护彭城安全。”

刘益守下了一道令王伟不解的命令。

“主公,您是觉得,魏国那边,会大动干戈么?”

王伟觉得刘益守这个部署,像是在为打败仗做准备。可是高欢又能派出多少人马呢?高欢这么做,会不会是太小题大做了?

“主公,青徐不是河北,并非高欢统治下的核心区域。小小的一个兰陵县丢失,他至于大兵压境,跟梁国一决雌雄么?”

王伟有些不能理解刘益守的思路。

“两国使节在边境见面,一个踩了另外一人的脚,两人从互骂到斗殴,最后引来边军冲突,战争规模持续扩大,最终,一国被另外一国消灭。

你觉得,这件事的根源是什么?”

刘益守看到有只鸟在吃簸箕里的谷子,又招来它的子女们一起吃,他舍不得拉手里的绳子将这些鸟捉住,而是长叹了一口气。

“造成这件事的原因,就是因为两国的上层都觉得自己能赢,都想武力消灭对方,所以战争规模才会越来越大,最后无法收场。

如果不想惹事,踩了脚道歉就行了,何以引来两国的灭国之战?”

刘益守淡然说道。

这句话是至理名言,一切故事皆有因果。

王伟恍然大悟道:“原来是高欢早有控制青徐的心思,如今萧衍挑衅,他会借着这股东风,以对抗梁国入侵的名义将青徐的零散力量整合起来。等这一战打完,无论输赢,起码能控制不少新地盘,名正言顺!”

“所以啊,这趟浑水,还是有本事的人去淌吧,我自认细胳膊细腿的,一个大浪打过来人就没了,不去凑那个热闹了。”

王伟领命而去,估计是回家写公文了。刘益守在院子里踱步,越想就越是感觉高欢会玩一把大的。高欢那边是霸府说话,响应速度比梁国要快多了,只怕现在对方已经在隐秘行动当中,而刚刚出发的梁军却毫无察觉。

当然,这些都是刘益守的猜测,他是觉得自己是高欢就会这么玩,谁知道那位软饭硬吃的大佬会怎么玩呢?

“拥有开启战争的能力并不算什么,拥有结束战争的能力,才是真正的大佬。萧衍啊,这方面你可不行。”

刘益守感慨的自言自语道,猜不到建康城内为了争一个出征的名额,究竟多少世家子弟会打破头去镀金。

只是这条路,却未必会如众人所想的那样好走。

“真理啊,有时候还就是站在在少数人那边的。”

刘益守叹了口气自言自语了一番,然后去后院安慰自家一个又一个的大肚婆去了。萧衍要操心的事情,让他去操心吧,刘都督决定甩手不管了。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