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都督请留步 > 第317章 跟这种虫豸在一起怎么能搞好政治呢?

刘益守给梁国中枢搞出来一个巨大的难题:抛出来的肉太香,想分一杯羹的人太多,以至于利益完全无法协调。

朱异将这个问题摆到萧衍面前。

萧衍沉默了,一直闭着眼睛数佛珠。

“陛下,此次太子也有意挂帅出征……”

朱异揣摩了一下萧衍的心思,感觉让萧纲挂帅,会不会好些。谁都知道这位太子是捡了萧统的便宜,还写娈童诗什么的,在民间与朝中都威望甚低。

萧衍扶一扶这位“太子”,倒也情有可原。

“诸子之中,除了朕那已故的长子外,还有谁德行最好?”

萧衍睁开眼睛,问了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一句话怼得朱异不知道要怎么回答。还好朱异在朝中数十年,对政务无比熟悉,对诸多皇子的事情,也是知之甚详。

他沉吟片刻道:“八皇子萧纪,自幼勤学,不好轻华,恭俭礼让。一直在建康并未外镇地方。微臣认为诸子之中,论德行,八皇子为最。”

听到这话,萧衍摸了摸自己的长须道:“卿之言甚合朕意,此番挂帅,就让阿八(萧纪)去吧。”

幼子挂帅?

朱异大惊失色,萧衍这一昏招,真是令人无力吐槽,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说了。萧纪都没有开府建衙,身边连班底都没有,靠什么统领三军?

“陛下,八皇子身边都无亲信武将……”

朱异有橘麻麦皮不知道当浆不当浆,如果对面坐的不是萧衍,他早就一巴掌呼过去了!

“阿八(萧纪)挂帅,这个没什么要争辩的。至于副帅人选,你怎么看?”

萧衍一句话就把朱异后面要说的话堵死了。

“石头城的陈都督有意领兵出征,他对北方也较为熟悉。”

“他不能走,朕有时候还要招他来下棋。”

萧衍平静说道。

下棋是假的,陈庆之走了,建康的戍卫让人不放心才是真的。这张关键的护身符,萧衍是不会轻易拿走的。

“夏侯夔前日上书,愿意从闽浙海路到北海郡,在那里屯兵蓄势待发……”

朱异小心翼翼的说道。陈庆之的事情可以随便说,但是夏侯夔现在是被萧衍冷处理的人。

只是朱异已经收了夏侯夔的钱,还能怎么办呢?

“他就好好在那边平民乱吧,朕的家事还轮不到他来操心。”

夺回兰陵县,夺回宗室祖籍地,这是国事,但也确实可以算是萧衍的家事。萧衍对于宗室极为厚爱,甚至已经到了是非不分的地步。

他很反感外人插手宗室里的事情。当然,刘益守这种主动请缨,为他们创造摘桃子机会的是另外一回事。

所谓舔狗嘛,自然是越多越好,萧衍并不反感类似行为。

“兰都督(兰钦)在钟离不可轻动,他也并未主动请缨。不如调马头郡的萧映去北海郡,本来也离得不远。”

萧映这次根本没掺和进来,确切的说,他已经被马头郡等地混乱的民政搞得焦头烂额。刘益守的人马对马头郡的渗透无孔不入,领地内民户逃亡不断,他没到萧衍这里哭诉就已经算是很不容易了。

正因为萧映已经这么惨了,所以朱异才不介意让他死得更快一点啊!墙倒众人推才是社会的基本运行规则之一。

“萧映这孩子,你就放过他吧,朕知道他已经很不容易了。”

萧衍叹了口气,他都觉得刘益守这厮不好对付了,更何况是萧映?萧映又没有梁国中枢的行政力量,靠什么让刘益守乖乖听话?

刘益守愿意给梁国出点力气,不代表他会对周边的宗室客气,这一点萧衍看得非常明白。自己这位女婿,并非北方的胡人做派,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更难对付啊!

你是流氓我不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刘益守就属于那种有文化的流氓。

“请陛下圣裁。”

朱异深深一拜,放弃治疗。

虽然伺候了萧衍几十年,他现在依然觉得这位爷有时候太难伺候。

“太子手下,应该有自己的班底吧?”

萧衍平静的问道,朱异感觉自己后背汗毛都竖起来了,这种问题,怎么回答都不合适。他一句话都不说,恭敬行礼,将头垂到地板上。

“你亲自去问问太子,他有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可以推荐一下。”

萧衍脸上无悲无喜,看不出什么情绪来。

朱异被这个古怪的操作弄得迷惑了。

幼子挂帅,然后让太子派亲信手下领兵,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让萧纪跟太子麾下的将领亲近亲近?

那以后岂不是……

朱异都不敢继续往下面想了,只觉得萧衍的心思就像是山里的六月天,说变就变!

“微臣领命。”

朱异再次行礼,准备躬身告退。

“对了,下政令通知刘益守,在东海郡和下邳郡固守,不得出击兰陵县,破坏整体部署。”

萧衍淡然说道。

果然如此!

朱异心中吐槽,就知道这位皇帝绝不会把夺回祖地的荣光给予外人。也不知道那位桀骜不驯的驸马,心中会作何感想呢?

他没法多说什么,只能恭敬退出大佛阁。出了同泰寺,被江边的冷风一吹,朱异清醒了几分。他心中有个难以解释的疑问,直到现在都无法释怀。

刘益守也算是自己见过的顶层次人物了,让他深为畏惧。偌大的建康城里,都找不到能与之相提并论之人。

这家伙平日里一举一动都有深意,绝不会在大事上有昏聩之举。他这次“义务劳动”,为萧衍夺回祖地铺路,两袖清风,难道真就是因为兰陵县风景好看么?

……

身后一辆又一辆的平板车,堆满了货物,刘益守带着贾思勰在寿阳周边的村落里面走街串巷,挨家挨户的“送温暖”,都是些布匹之类的东西。

寿阳今年和北方一样,也是丰收年景,粮食或许不缺,但这不代表普通人家不缺穿的用的。类似的东西,其实已经属于“工业”的范畴,只不过因为生产力层次较低,被称为“手工业”。

“阿翁,平日里吃河鲜么?”

刘益守问一位院子里晒太阳的老汉道。

“吃啊,除了河鲜外,平日里就没有肉了,不吃这个吃什么呢?”

老汉理所当然的说道,要不是刘益守等人给他们送东西,又是统管寿阳一方的大佬,他都觉得对方是多此一问。穷苦人家,除了河鲜外,几乎就没有其他动物蛋白来源了。

民间吃河鲜的方法最多,不是没原因的。

“吃河蚌不?”

刘益守笑眯眯的问道。

老汉没说话,进厨房里端出来一锅还没煮的河蚌。刘益守和贾思勰对视一眼,心说果然如此。寿阳周边河蚌众多,几乎家家户户都吃。

河蚌最喜欢在浅水湖、浅水河这样的浅滩生活,芍陂一望无际,水却不深,沿岸密密麻麻的都是河蚌。

刘益守他们走访了好几个村子,得到的消息,跟自己之前预料的一样。

“阿翁这边,在河蚌吃出过珍珠么?”

刘益守冷不丁的问道。

原以为这人也会跟之前走访的那些人一样满脸莫名其妙,没想到对方竟然眼神闪烁,支支吾吾的不肯回答。

“阿翁,我们就是想见识一下,珍珠还是你的,在下也不缺那点钱。”

刘益守从袖口里掏出几枚铜钱,抓住老汉的手,将钱拍在对方手掌心。

估计是平日里刘都督名声甚好,不是那种欺男霸女之辈。那老汉长叹一声,引刘益守和贾思勰入屋。从枕头下面摸出来一块布包,打开布包,就看到里面有一颗拇指大小的珍珠,还泛着蓝光,十分惊艳。

刘益守隔着布端详了一下,将珍珠还给老汉问道:“出珍珠的河蚌是在哪里捡来的?”

“刘都督啊,唉,老汉我时不时就去那边捡起河蚌,只是再也没出过了,就这一颗!”

那老汉摇头叹息道,他总算明白这位刘都督到底是打的什么主意了。不是要他这颗珠子,而是要知道哪里产珠。

可是河蚌产珠,极为罕见,岂是你说有就有的?这未免也太异想天开了吧?

“带我去河边,然后告诉我们是哪种河蚌,重重有赏!”

刘益守语气激动的说道,难掩兴奋。

河蚌的种类实在是太多太多了,甚至不同的河流里,同种河蚌还有不同的亚种。并非是每一种都能结出珍珠的。

一行人来到河边,找到了老汉所说的那种河蚌,果然是很常见的种类,刘益守自己都吃过,当然,他没那么好的运气吃出珍珠来。

“阳休之,你和源士康领着车队,把剩余的物资都分配给村民,我们回寿阳城了。”

事情办完,就不必多花时间去卖弄来收买人心了。刘益守吸取萧衍的教训,要行的是大善,而不是惺惺作态行小善,作大恶。

与其把时间浪费在作秀上面,还不如办点实在的事情。人生苦短,他实在是没有精力去搞类似的亲民作秀。

……

寿阳城内都督府衙书房里,刘益守摊开大纸,用炭笔在纸上画了个图,然后打开河蚌的盖子,对着贾思勰一番描述。

“简单的说,珍珠呢,就是沙子掉到河蚌的肉里面,河蚌为了保护脆弱的身体,分泌出很多液体将沙子包裹起来,这个球越变越大后,就变成了珍珠。当然,这里的沙子只是个比喻,也可以是别的异物。”

河蚌产珠的原理并不稀奇,唐宋时期,就有很多学者观察到一种“小珠换大珠”的现象,也就是找来一个很大很健康的河蚌,然后将米粒一样的小珍珠趁着河蚌张开的时候将其塞进去。

然后用干净的水养着,时间差不多了,就可以将珍珠取出来。那时候珍珠已经变成了一颗超大的珍珠,价值跟之前的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贾思勰是研究农学的人,一听刘益守这么说,立刻就明白对方到底是想做什么了。

“养河蚌,肉可以拿来吃,又不占田亩。如果我们能把异物塞到河蚌里,就能出珍珠。然后把珍珠丢到建康去卖,如何?”

那就简直不要太爽了!

“主公此举大有可为啊!极妙极妙!”

贾思勰拍掌大笑,刘益守的思路跟他完全在一个频道上。

“冬天农闲,我想在芍陂以南,引一条大渠,造一个大堰塘,在这里试点养河蚌,顺便灌溉农田,开垦新田。这样就不影响原有农户们的生活,推行下去也就没什么阻力了。”

“主公深谋远虑,在下佩服之至。”

贾思勰心悦诚服的说道,他是真的服气,要是换了别人,像刘益守这样的年纪有如此成就,谁还不声色犬马的浪起来啊!

“独孤信和赵贵等人在前方作战,我们也不能在家里玩不是么?如果放纵懈怠,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到时候会发生什么,我都不敢想象。”

刘益守忧心忡忡的说道。

高欢天时地利与人和,现在已经进入东魏上升期阶段了。刘益守记得这段时间东魏恢复了北魏末年造成的生产力断层。国家实力急剧膨胀。

要不然,跟宇文泰争锋被打得经常大败,就北魏那点家底早就败光了。

所以刘益守压力很大,时间并不在自己这边,最起码,不在梁国这边,梁国越来越弱,几乎是定局不可逆转。

过两年自己这边就会遭遇高欢的强大军事压力。

“主公,前方并无强敌,独孤将军他们还是能应付的。”贾思勰安慰道。

他自己就是青徐人士,对那边的情况很清楚。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啊,你还没有深切体会。”

刘益守感慨的来了一句,令贾思勰不明所以。

……

建康台城太子府的书房里,太子萧纲大发雷霆,气得想摔东西又不敢摔。因为自己暴怒的消息,都会被人送到萧衍那里,后果难料!

“天子太过偏心!太偏心了!让本王与阿八(萧纪)搭台子,是可忍孰不可忍!”

萧纲猛锤桌案,怒不可遏!

“殿下,现在说这些已经无用了。”太子詹事柳津无奈说道。

柳津是萧纲潜邸旧臣,来自河东柳氏,跟羊侃一样,都是北来之人。萧氏宗室收留北来人才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萧绎麾下便有王僧辩父子。

“那你以为要如何处断?”

萧纲不动声色问道。

“举贤不避亲,微臣举荐不肖子柳仲礼挂帅出征。”柳津深深一拜说道。

这个提议,倒是有些意思啊。

萧纲心中琢磨了一番,发现柳津此举,还真不是单纯是为儿子铺路。

“详细说来听听。”

萧纲的气也消了,萧衍的决定无法更改,说那些已经没什么用处。现在要看的是,到底要怎么去应对,谋求利益最大化。

------题外话------

珍珠养殖是现代芍陂地区本地产业哈,不用较真这里的河蚌能不能产珍珠,能不能养类似河蚌,绝对是可以的,事前调查我已经做得很足够了。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