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之我为刘辩 > 第八十四章 刘备与曹操发迹

汉末之我为刘辩 第八十四章 刘备与曹操发迹

作者:cm厘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10: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头一件事情就是冀州巨鹿郡广宗人郭永前来投奔刘辨。

这郭永是什么人?论说其身份,他大小也算是个冀州士族。论说官职,他大小也是个地方守官,但其还是要比太守、郡丞之类官职先一些。

这么介绍的话,郭永也不为人所熟悉,但他有个女儿叫做郭照,也就是郭女王,历史上曹丕的皇后。当然了,如今的郭女王郭照不过才八岁,以后还会不会成为曹丕的皇后,更不得而知。

可以大胆猜测,自郭永投效刘辨之后,郭照往后的历程必定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必然会与历史相左。

郭永家的儿女尚可,郭家族人也不少,虽然在广宗算不上什么大家族,但到底是有些底蕴的,郭永要来投效,刘辨断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而话说回来,巨鹿郡已经被袁绍所占据,属于袁绍治下,而作为巨鹿郡广宗人的郭永却是背弃了袁绍而转投刘辨麾下,这或许说明袁绍在冀州也不是尽得人心的。具体为何,刘辨还并不清楚,但是他可以猜测得到,袁绍是重用士族,但是士族之间也是有利益关系的,其中亲疏离间,矛盾纠葛也是多了去了。任人不能为亲,也不能光看利益,或许如同郭永这班的家族就在袁绍治下生存不下去,为求出路,他只得背弃袁绍。

郭永的投效对刘辨来说只能算是开胃菜,有没有都无所谓,肚子非常饿的时候只想吃大餐,而刘辨想吃掉的便是袁绍。如今双方对峙,郭永的投效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恶心袁绍而已,到底能让袁绍恶心到什么程度,还得看袁绍的心胸有多大。

郭永的四维属性并不让刘辨觉得满意,他只觉得郭永此人有些名过其实,最多也只是郡官的能力,再往上资质就显得不足了。而刘辨为表示诚意,也为了安抚郭永,还是许了他一个邺城令的职位。此外也破格允许郭永的儿子女儿以及族人子弟去并州书院就学,但郭永以为刘辨是要拿他的子女当人质,便索性替他的子女回绝了这项福利,而事后也证明,郭永后来为此举后悔了许久。

英雄人物:郭永(字无查证)。

身份:士族。

年龄:年)。

性格:冷静。

四维:武力12,统率22,智力31,政治56。

品质:白色。

评定:无。

悟性资质测试:平庸。

忠诚度:100。

特性:治安,从吏,县官,郡官,忠义,忠君,死忠。

效忠:刘辩。

官位:邺城令。

驻守:魏郡。

提示:经服用全能造化突破丹已达到培养上限,不可培养。这第二件事情便是泰山太守应劭击破了青州黄巾贼寇。

应劭此人之前还是有些名不经传的,但事实上汉末时期他参与过数次大战,汉庭抵御西凉叛军,大战羌人等战役,应劭都是有参与其中的,不过他就是去打酱油的,虽然有过一些精彩的言论,但并没有使得他名传天下。而后

应劭就任泰山太守,时下面临青州三十余万黄巾贼寇的袭击,他聚集麾下的文臣武将,全力御敌,结果斩杀敌首数千余,俘虏老弱病残万余人,缴获物资两千余两,这一战可是让应劭成名了。

应劭打仗有点本事,但他更厉害的是经学和法学,并且很有研究。

刘辨颇为欣赏应劭,但他并没有什么机会招揽但应劭,为此也有些遗憾。

而提及黄巾贼寇,至张角三兄弟叛乱至今,黄巾贼寇的影响力就一直没有被彻底的消除,大汉各地依旧残留许多黄巾贼寇势力,也就刘辨治下最为安定,其他地方或多或少都有黄巾势力。青州这里尤其饱受摧残,黄巾势力就如同野草一般,消灭一次,来年又生,不死不灭,很是烦心。

刘辨这是手伸不到那么远,无法去剿灭,而其他诸侯更是势力不允许,都没有决心把这只祸害大汉净土的破败势力给根除了。但说到底,所谓黄巾贼寇不过也是大汉百姓,在刘辨眼里面这些可都是劳动力和生产力,若是能够尽的黄巾势力,则刘辨治下人口可定是要涨几番的。

在刘辨的印象里面,汝南地界的黄巾也很多,何安的护卫何曼就是在汝南跟的何安。据何曼讲述,汝南地界黄巾势力大小三十多支,平常时候他们就躲在深山老林里面,占山为王。大多数还在山里面种田养鸡,自力更生,自给自足,但还是会打劫过往商客旅人,没有所谓的劫富济贫,只有杀人越货。这些黄巾势力彼此之间还相互攻伐,法的吞并小的,小的依附大的,其中龌蹉,数不胜数。

百姓饱受其害,官府又无力征讨,这就使得这些黄巾贼寇胆大包天,任意妄为,四处作乱。

当年一起与刘辨征讨黄巾的人物可有不少,但如今却是没人能管,比如刘备,他现在可是从平原令升任平原相,这个官职还是公孙瓒帮着刘备争取来的,而公孙瓒的意图很明显,他只是想在袁绍的背后树立一个隐藏的敌人而已。

刘备与公孙瓒的关系自然是极好的,但他与袁绍的关系就很淡了。别看公孙瓒与袁绍两个人现在是勾肩搭背,眉来眼去的,可他们暗地里也是相互防备,都准备互相的坑对方一手,不过刘备升任平原相,他却是大大受益的。

官职高了,权利自然就大了,再有军队在手,文臣武将也算齐全,还有卫仲道的支持,刘备也算是彻底的崛起,成为一方小诸侯。

表面来看,刘备的确是有几分的实力,但仔细来看的话,他与刘辨、袁绍,哪怕是臭名昭著的董卓相比也是不够看的,毕竟刘备的根基太浅,底子太薄,威望太低,实力太弱。

刘备手底下有哪些人?

文臣不过的简雍、张纯,都是小鱼小虾。武将不过是于毒、王当、孙轻,皆是不入流的角色,唯一能够拿的出手的只有一个张燕。

张燕是有本事,可他也就比董卓麾下的四健将郭汜等人强了一点,压根不是吕布的敌手。更别说袁绍手下的颜良、文丑、麴义等人了,再有刘辨麾下的张辽、关羽、张飞、黄忠、赵云等一大把的猛将。

就这些

底蕴,可是刘备拍马都赶不上的,实力差距太大了,压根就没有可比性。

当然了,刘备的实力要比他至少强是肯定的,至少他也步入了诸侯的行列,有了逐鹿天下的资格和资本。

有刘备,自然就有曹操。

曹操这哥们回了兖州之后发展的还不错,一路是向前冲锋陷阵,搞得火花带闪电,风生水起,有声有色。大战没有,小战连连,击败兖州黄巾贼寇甚多,他也渐渐的掌控了东郡。

说到底,曹操也是袁绍的小老弟,但之前两个人的境遇是大相径庭的。

自讨伐董卓的诸侯联盟军解体之后,袁绍是混的越来越好,而曹操却是混的不尽人意。曹操的兵马在从洛阳追击董卓的时候中了埋伏,损失惨重,而后他就去扬州募兵。此时的曹操是没地盘,没重位,兵马也没有多少,比起袁绍是差了很多。

但是好在曹操有个铁杆支持者鲍信,鲍信对曹操说咱们要想振兴汉室,光干董卓不行,最好是有自己的地盘,然后借此壮大实力,等积攒但足够的资本,便可以一举消灭那些叛乱势力。

鲍信所说,曹操很是赞同,毕竟刘辨就是这条道路的先驱者,他的地盘很大,而且一直在壮大。而袁绍便是第一个效仿者,他效仿了刘辨的路数,也因此与刘辨结怨,如今搞到了进不能进,退不能退,只能够全力拼一把的地步。

于是曹操就听从了鲍信的意见,从而打算去兖州落脚。而届时东郡正遭受黄巾贼寇袭击,东郡太守王肱不敌便跑了。

这王肱原本是乔瑁的人,但当初乔瑁被刘岱打败而被何安所救便直接投效了刘辨,刘岱就收编了乔瑁的人马,王肱就跟了刘岱。

王肱这一跑,自然便宜了曹操,曹操来了东郡大展拳脚,杀敌立威,安抚百姓,做的是滴水不漏。

曹操做出了成绩,老大哥袁绍自然是要表示一番的,他便上表朝廷,举荐了曹操为东郡太守。袁绍这是一面交好曹操,一面也想在刘辨的背后安个炸弹。

这是兖州这地方,诸侯可是不少,刘岱、王匡、张邈等人可都在这里扎根,曹操要想彻底的崛起,他还有好长的一段路要走。而袁绍与刘辨的战局已经快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如今就等着来年开春大干一场了,至少袁绍和刘辨二人都是这么想的。

曹操立足东郡,对刘辨是没有太大的影响,兖州这地方目前还不是刘辨所能够企图的,他更着力于冀州、幽州两地。此外,相比较起兖州,刘辨更想要进军司隶地方,洛阳、长安这些地方才是刘辨的目标。

身为大汉皇子,刘辨自然是要拿回自己的老家,汉室的国度,这才是他应有的图谋。

曹操的发迹只会让刘岱、王匡、张邈等人所忌惮,可想而知,要不了多久,兖州这地方就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必然是有人要从这场争夺里面黯然退出的。

只是这些,目前都和刘辨无关,他现在所关注的是今年春节后的并州书院学子们的毕业季。

今年秦三儿这小子可算是要毕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