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之我为刘辩 > 第三章 董卓进京

汉末之我为刘辩 第三章 董卓进京

作者:cm厘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10: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何进死了,后续发生的事情近乎和历史一样,袁绍、曹操、袁术这帮小老弟带兵直接冲入宫门,砍杀宦官,只要是没胡子的,见面就是一刀,很多无辜的人都被误杀,还有不少宫女死在乱象当中。

何苗也被何进部将吴匡等人砍杀,蝴蝶翅膀还是没有煽过这一层,该发生的终究是发生了。

机智的张让裹挟了何皇后与刘协想逃跑,结果路上遇见了来救驾的卢植、闵贡等人,一场激战之后,张让投河而死。

好巧不巧的是在何皇后和刘协被迎驾回宫之时,董卓领兵到来,随后发生的事情可以预料。皇帝都没了,继承者还没有确立,大将军被宦官杀了,宦官们全被砍了,朝廷上唯一能够有点威慑力的就只有一个何皇后了,刘协只是个毛头小子,一点威望都没有,这就使得董卓不得不有些想法。

何皇后毕竟只是一个女流之辈,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她是可以代表皇室的,但从另外一定程度上来说,她也得听大臣们的,毕竟权臣若是当道,皇后又能如何?这年头出来混,都是比拼的实力,而董卓认为只有掌握军权,才是真的拥有实力。

至于刘协这个小皇子,董卓压根就没有放在眼里,一个屁大点的毛头小子能搞出什么动静来?有大臣支持,他才是皇子,没大臣支持,他啥都不是,当然了,董卓并不会对刘协下手,他还指望着当好一个权臣呢!

为了当这个权臣,董卓先是给自己增兵,他刚来洛阳的时候以防事情有变,所以带兵不多,现在机会来了就得聚兵威慑。当然光自己有兵了还不够,洛阳这地方兵力可不少,先前何进麾下的兵可都还在的,董卓便派出他弟弟董旻去贿赂吴匡和张璋,使得这两个人投效在了董卓的麾下,如此西园军大半落入董卓之手。

兵力得以掌控之后,董卓找来身边最得力的谋士李儒商议了一番,后续发生的事情就可以猜测到了。董卓先是搞了一个酒宴,以此来试探一下大臣们的心思,当然这个试探不是空穴来风的,如今大汉王朝没了皇帝,群臣无首,那总得立下一个皇帝来的,董卓在酒宴上提出立刘协为皇帝。

眼下洛阳这地方,除了刘协也没其他皇子了,刘宏拢共就两个儿子,董卓提出这话自然是有人要反对的,而反对的这人便是丁原。丁原冒出来出头,他是有私心的,事实上如今的丁原与刘辩的关系还不错,他自然是想迎刘辩回洛阳登基为帝,介时水涨船高,丁原肯定是立下大功的,所以董卓提出要立刘协为帝,丁原便当了反对先锋。

于是董卓和丁原这两个人便掐架起来,结果吕布站出来刷了一波存在感,随后董卓麾下李肃贿赂并且策反了吕布,吕布反手一刀干掉了丁原,从而归顺到董卓麾下,并且拜了董卓为义父。

外来军部势力最大的丁原都被董卓如此轻松的干掉了,他还尽收了丁原部众,军势越来越大,这就搞得董卓十分的膨胀,于是他又把李儒给招来商议。

董卓如此说道:李儒啊!你看我现在有猛将,也有大军,这个时候我再与群臣商议立刘协为帝的事情,恐

怕应该没有人会反对了吧?

李儒虽然现在在董卓麾下效力,但他实际上却早早的就是刘辩的人了,当然董卓却不知道,李儒这个暗棋内奸当的还是很靠谱的,他最近早早就和刘辩埋在洛阳的探子史阿等人取得了联系,该谋划什么,李儒心中有数。

面对董卓的问题,李儒是这么回答的:主公啊!是否立刘协为帝,其实跟群臣没什么关系呀!咱们如今最大的阻碍不是群臣,而是大将军呀!

董卓这一听就纳闷了,他问道:大将军何进?他不是死了吗?

李儒就解释说了:何进虽然是死了,可是他的儿子还在呀!他的部众还在呀!这些人若是不归心,不为主公效力,那必定是咱们最大的阻碍呀!

董卓觉得有道理,他让李儒着手去处理这些人。李儒的办事方法十分的简单,无非就是找个理由栽赃陷害,想尽办法的要把何进府和何苗府给抄了,可世事难料,还未等李儒这边先出手,何进的儿子倒是先跳反了。

何进有两个儿子,一个何尚,一个何咸。何进死后,董卓进京,庶出的何咸为求自保直接跳反,他向董卓供奉了两道圣旨,并且向董卓讲了不少关于何尚的坏话。

曾经的大将军府现在已经是无人问津了,何尚孤坐在庭院内,旁边是满地的酒坛,一把短剑紧贴在他的腰间。不知道是饮了多少酒,何尚直觉得脑袋混混,头沉沉,眼袋浮肿,面色发白。若是说何进的死对何尚打击很大,那么刘辩迟迟不回洛阳则是让何尚感到深深的绝望。

“你怎么就不回来呢?你为什么不回来呢!为什么……”何尚喃喃低语,执迷不悟,他话语中的这个‘你’自然指的便是刘辩。

何尚着实想不明白,几个月前刘宏驾崩,若是刘辩早早归来洛阳,那么登基为帝这事就板上钉钉了,可是弄到现在,何进死了,十常侍死了,董太后死了,可偏偏刘辩还不回来,眼下董卓大兵压境,掌控朝廷,纵使何尚再是个无谋之辈,他也知道接下来刘协很快就会当上皇帝了。

然而这一切本可以不用发生,只要刘辩回归洛阳就行。何尚是真的想不明白,明明信使探马派出了那么多,几个月过去了,并州那边一点动静都没有,何尚也怀疑是不是刘辩领兵出征没有收到消息,可他又一想,刘辩能够掌控并州,难道会疏忽对洛阳的探查吗?

“你迟迟不回来,难道是不想回来吗?我何家落入此境地,难道你就眼睁睁的旁观吗?当初你要我去并州,难道今日之景你早就预料到了吗?可到底是为什么?你既有那么大的本事,还怕我们何家挡了你的路吗?”心灰意冷之际,何尚顿悟前因后果,想通一切,他忽然的夸张大笑起来,满脸神色却是悲愤无比,大笑逐渐变成了嚎叫,哭腔四起,可泪水早已经干涸。

没了泪水,还有酒,何尚痛快的饮完最后一坛酒,“咣!”酒坛被砸在地,狼狈不堪的何尚从地上爬起来,他伸手摸向腰间短剑,“若我死,便没人挡你路了吧!”话音一落,短剑割喉,一阵鲜血,何尚的身体软倒在地。

而恰好此时何咸亲自领兵入了庭院,何尚自裁的一幕正被他看了一个清清楚楚,这一刻预料中的快意却是没有出现,反倒是错愕和惊讶不满了何咸的脸。

何尚就这么死了,何咸投靠了董卓,风光无比一时的大将军府彻底落寞,李儒抄家的计划落空,他反倒是有些庆幸,要不然以后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刘辩呢!

何家这最大的阻碍搞定了,董卓又招来李儒商议,来来回回问题就这么一个意思,时机是否成熟?咱们是否可以动手?

李儒说道:“主公可是从何咸那里得了两道圣旨?”

“是啊!不过何咸说这两道圣旨是假遗诏。”董卓回答。

“真作假时假亦真,主公认定这是真的,难道还有人敢说是假的吗?以这遗诏行事,则事半功倍!”李儒说道。

“哈哈!这我当然知道,不过这遗诏里面有一道是给那并州王刘辩的,难道我们还真按照这遗诏行事?”董卓说道。

“是也!在下料想若主公极力要立刘协为帝,那么刘辩必定会兵出并州,以攻洛阳。刘辩乃嫡皇子,不论是声望还是功勋都远超刘协百倍,他若是不答应刘协为帝,恐怕群臣也不会轻易松口,介时并州军打过来,与我军必定是死战一场,胜负难料啊!”李儒这最后一句胜负难料其实已经给了董卓很大的面子,并州军强悍到了什么地步,董卓心里面可是十分清楚地,那是连鲜卑匈奴都可以击溃的军队,未有败绩,再加上刘辩的威望,登高振臂,一呼百应。

董卓如此一想就觉得头疼无比,他不想与刘辩交战,可要当权臣就得立刘协为帝,而立了刘协便会引来刘辩进攻,这好像是个死循环,遂董卓追问道:“你以为该当如何?”

“在下以为当把这份遗诏送给刘辩,河北王说到底只是个名头,那么大的地盘他得能够吃得下才行。刘辩若是接了这份遗诏,那万事大吉,他若是不接,咱们手上不是还握着何皇后的吗?”李儒如此一说,董卓立即了然。

利诱与威胁,最后实在不行,那就只有两兵交战了!

董卓不是个狭隘的人,河北王的名头的确很大,四洲之地,算是刘辩新开疆扩土的地方,那可是相当大的一片地盘了,只是在这么大一片的地盘上,大大小小的刺史、州牧、太守也不是吃素的,刘辩若是想要完全掌控这些地盘,得花相当大的功夫才行。

接了遗诏,就得尽心去掌控地盘,那么刘辩哪还有心思来争夺皇位?那么多的地方官哪那么容易听从刘辩的号令,有的是勾心斗角的肮脏事呢!可若不接遗诏,何皇后便成了刘辩的命脉,董卓就会利用何皇后来要挟刘辩,到时候孝道还要不要了?人子还当不当了?

想明白这些,董卓便哈哈大笑起来,李儒见着得意忘形的董卓又说道:“主公需切记,若刘辩接了遗诏,应当送何皇后入并州才是!”

“为何?”董卓顿时面露不快,他一想到何皇后那丰满的娇躯,内心就很火热,把这么一个美人白白送走,他还是挺不舍得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