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之我为刘辩 > 第二章 何进身死

汉末之我为刘辩 第二章 何进身死

作者:cm厘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10: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相比起收拾宦官,继承帝位这事可更为重要,然而两派人的争吵是不能够有结果的,于是双方各退了一步,何进表明要等刘辩回到洛阳再定夺帝位之事,而董太后乘机提出先立刘协为陈留王,再封董重为骠骑将军。

双方各自妥协之后又扯皮了几天,朝堂才有了片刻的安宁。董太后和袁隗的计划如了愿,可何进却是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为什么刘宏的遗诏会给董太后呢?难道这遗诏不应该告之臣子吗?至少也得告诉他何进才对,毕竟大将军的身份摆在这里。

何进提出了疑惑,他手下汇聚的这帮人便开始出谋划策,荀彧提出找来十常侍中的郭胜来问问,看看其中是否有隐情。

郭胜如今在十常侍中的处境并不算好,他与何进走的近,也是亲辩派,与张让赵忠等人已经不合。正因为如此,郭胜时常提防着张让赵忠等人,何进唤他来询问,郭胜也没隐瞒,他把打探来的消息如实说出,但说来说去,郭胜并不能够肯定那份遗诏是假的,得证实后才知道。

那要怎么证实?肯定是找知情人来问话了,不得不说何进在这个时候还是很果断的,他直接带人进宫要去捉拿张让和赵忠。何进知道他现在没有借口去找董太后的麻烦,但是张让和赵忠这里还有着隐瞒刘宏驾崩之事的罪责,何进觉得搞不定董太后,他还是可以搞定几个宦官的。

而张让赵忠一得知何进要杀过来,他们合计一番觉得董太后这边是指望不上了,那不如就弃暗投明顺势摆在何皇后那边吧!毕竟当初何皇后能够在后宫上位,张让赵忠这些人可是没少出力的,碍于这份恩情,当张让赵忠向何皇后求情,并且声称董太后弄的是假遗诏之后,何皇后也表示一定会保下他们。

于是事情便出现了重大的翻转,宦官们转手就把董太后给卖了,何进大占上风,他不仅暂且接纳了宦官们还决定顺势把董太后一系给灭了。

董太后玩了一手假遗诏,还被张让赵忠给卖了,这个消息一传出来,大臣们直接就炸锅了。何进做主要废了董太后,人不能杀,但是可以送走,大臣们不敢反对,而害怕暴露自己的袁隗更是默不作声,于是友军覆灭的董太后直接被送回老家,在路上她就忧愤而死了。

至于骠骑将军董重,这家伙害怕何进来搞他,他直接就在家中抹脖子自杀了,自此何进便完全掌控了朝堂。

当然这只是表面现象,现在朝廷的当务之急是立下皇帝,何进肯定是支持刘辩的,他多次声称要等刘辩回洛阳,而且多次派人去传递消息,就连朝中的大臣都派去了好几个。皇帝暂且没有,但是国家大事什么的还得继续处理,毕竟大臣班底还在,于是何皇后垂帘听政,暂且让国家朝堂继续运转。

大臣们就这样一边上班,一边等着并州的消息传来。按理来说,何进派遣了那么多人去并州,早就该有消息传回来了,但是日子一天天过去,朝廷这边却是始终等不到刘辩的消息,所有人都很疑惑而且不安。

难道何进派去的人没能过顺利的抵达并州见到刘辩吗?前后加起来派遣了十几波人,难道就没有一个成功见到刘辩的吗?难不成并州还在打仗?并州王还领兵在外征讨外族?

刘辩当然没有领兵在外征讨外族,至于并州到的确还在打

仗,至少张辽那边还在与修干掐架。那何进派遣的那么多人去哪了?自然是被扣在了并州,倒也不是全扣着的,早先几波人已经放走了,毕竟他们当时并不是来传递刘宏驾崩消息的,后来何进派遣来的人,但凡提及刘宏驾崩一事,以及请刘辩回洛阳一事的,统统都被扣下了。

自史阿派遣蔡中带回来消息之后,刘辩躲在并州王府里面便也可掌握洛阳局势,董太后没了,董重没了,何进与十常侍暂且抱团,袁隗当了缩头乌龟,这些事和历史挺相近的,至少何进干掉蹇硕与历史一般。而现在刘辩就等着何进与十常侍的蜜月期过去,然后这两拨干架起来,让历史走向稍稍回正,那么刘辩就可是顺势而为了。

虽说现在没了刘辩当傀儡皇帝,但刘协依旧是陈留王,历史分差也不算大。

刘宏驾崩的消息很快就传遍大汉各地,并州这块地方是最早得知的,因为刘辩带了孝,不说整个中阳城,就是整个并州地方都挂了白帆。并州百姓纷纷都在传刘辩要为刘宏守孝三年,并州王可是个大孝子,可是刘辩明明没说过这话,有好事者为刘辩博好名声,刘辩能怎么办?他只能够不理睬也不反驳。

守孝三年什么的对刘辩来说根本不切实际,接下来的几年里面少不了的要率兵打仗,守孝的话那还打个屁?再说了,就是守孝期间不得与妻妾同房这事,三个月的话,刘辩到是能够做到,三年的话,那玩蛋呢?

总之刘辩不理会也不反驳,随便外界怎么传,反正跟他无关。但是有些人听了谣言反应就不一样了,诸如伏寿这姑娘得知之后当即就要哭晕过去了。

殿下守孝三年,那我怎么办?殿下都和我亲亲抱抱了,难道殿下不要我了吗?呜……哭死我算了。

伏寿这姑娘性子倔强,哪会如此就算了,她当即拜访王府求见刘辩,为的就是要个说法。

好你个殿下,把玩过人家的身子就不负责任了吗?呸!渣男!

见着哭哭啼啼十分委屈的伏寿,刘辩是既好气又好笑,“你才十四岁,那么着急嫁给我啊?不过是三年嘛!三年之后,我娶你呀!”

得到了刘辩的肯定,伏寿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去,呐呐呐!并州王可是亲口答应三年之后就会娶我的,本小姐才不是着急出嫁呢!

伏寿这里高兴坏了,赵云和刘香儿可是十分的郁闷,原本两个人被刘辩下令定了亲,尤其是赵云原本还指望着回到中阳城之后直接顺势就把刘香儿给迎娶了,结果好巧不巧刘宏这个时候驾崩了,刘辩要守孝,刘香儿自然得跟着,这就使得她与赵云的婚事得延后,至于延后多久,那至少得延后一年的嘛!

赵云表示他心里面很委屈,他想找刘香儿抱抱寻求安慰,可刘香儿表示等候一年之后再抱抱,如此赵云就更加的委屈了。

刘辩要守孝,唐瑛蔡琰二人自然是陪同,一身孝服的两女可是让刘辩大饱眼福,俏丽模样直勾的刘辩食指大动,这就使得刘辩越发的肯定守孝这事最多就守三个月,三个月之后,谁特马的爱守谁守,反正小爷不守。

在这期间,荀谌等并州大佬们经常频繁的出入并州王府,刘辩不出门,大佬们只能够进去了。要么开会,要么下达命令,总是大佬们来了便不可能无所事事的离去

刘辩虽然不愿意回洛阳,但他一直在为后面的事情做着积极的准备,而如今知晓其中关系的并州官员越来越多,声称让刘辩回洛阳登基为帝的声音也越来越弱,大佬们早早就统一了口径。

殿下所图甚大,我等应当齐心协力,军营大门紧闭,将士日益操练,以待备战。各个郡县严查出入,谨防奸细,但凡是洛阳来的人,不管是商队还是旅人,只要是自称是什么朝廷使者想面见殿下的,一律都严密扣押,若是有反抗者,就地格杀,绝对不能够走漏半点风声。

并州已经进入全面戒严状态,而刘辩则继续躲在幕后关注着洛阳的局势。

洛阳这边,局势发展的如同刘辩猜想一般,何进与十常侍的蜜月期很快就过去了。何进在朝堂上的权威越来越大,反对他的声音越来越小,亲辩派碍于刘辩也稍稍给予了他支持,这使得何进很快就得意忘形了。

而投靠何皇后的十常侍为了自保不得不对何进摇尾乞怜,可尽管是如此,十常侍的日子也变得很不好过。何进倒是目前对十分听话的十常侍没什么太大的想法,但是他那帮小弟却是想法多多,诸如袁绍、曹操这帮人,哪一个都想把十常侍给弄死了,就连袁隗和亲辩派的大臣都这么想的。

袁绍劝说何进:大将军,以前窦武想弄死宦官而反而被谋害,主要是他说的话都被泄露了出去,而且当吃满朝文武百官都害怕宦官,但大将军现在可不一样,你与何苗兄弟二人手握朝廷内外兵权,还有并州王强力的外援,如今乘着并州王未回来洛阳继承帝位之际,大将军只要把宦官给弄死,介时并州王肯定欢喜,大将军为天下立下大功,更是为名垂后世啊!况且大将军麾下又有英俊名士,各个乐于效命,这事只要做了肯定能够成功的啊!

何进这一听那是心花怒放,但他觉得现在是何皇后垂帘听政,这事得和她商量一下才行。另一边宦官们也明白何进迟早是要对他们再出手的,所以他们也早早开始巴结何苗,以及何进的后母舞阳君。

如此何进这边还没有开始动手,张让却是先得到了消息,他带着宦官们立即就到何皇后那边开始求情,那哭诉的场面让何皇后心软无比,随后何皇后、舞阳君与何苗都为宦官们说话,这就使得何进无法动手。

接着袁绍又出一计说:大将军不如下令召集四方州牧,太守以及大批英雄豪杰,让他们都引兵前来洛阳,大家一起威胁何皇后杀了宦官,到时候何皇后看了这样的阵势,不会不听你的。

何进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可是陈琳和曹操反对,何进却没有听从这两个人的劝谏,何进便连夜发出檄文,将在外刺史州牧等人召入洛阳,其中便有董卓和丁原。

结果宦官那边得知此事,觉得大祸临头,死期将近,他们便合谋一番决定先下手干掉何进。于是宦官们假借何皇后之令,召何进入宫,何进轻信,便带人入宫。

且说何进要入宫,袁绍等人担心出事便披甲领兵守在宫门外等候,而何进独自一人便进了长乐宫,只是他刚到嘉德殿门口,围墙两侧便忽然涌出来百余名宦官,个个手持刀剑,何进尚在惊慌大乱之际,宦官中为首的张让却是指着何进大骂一通,随后宦官们一拥而上,砍杀何进,尚方监渠穆下手拔剑,将何进斩首在嘉德殿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