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之我为刘辩 > 第二卷 黄巾终始乱 第一百章 186并州局势

为君主,刘辩是乐意放权的,微末细致的事务,他是宁愿给手下人去办的,但重大事项的发展得他亲力亲为了,尤其是关于并州的发展规划,必须得刘辩主导,而关于发展规划的事项,刘辩一向都很有心得。

毕竟他是挂,还不止一种挂!

如今的并州发展已经是颇具规模,对这个大汉王朝来说,可谓是数一数二的强势州郡,但对刘辩来说,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刘辩毕竟是有过大见识的人,东汉末年时期的落后科技并不算让他满意。

在士农工商这样的社会阶级大背景下,刘辩格外注重工商业的发展。

商业繁荣所带来的收益是无比巨大的,钱财是一切发展的基础,正如那一句有钱能使鬼推磨,所以想要地方发展兴旺,就必须显得有钱。商务局的产生便是商业繁荣所具备的产物,统一商业,或者说给商业制定一条规则,这是刘辩所必须设定的。

有天才地宝商店,诸如西河酒等各类物资是并州特色,也是商贸往来的一大基础。而要维持商贸的繁荣,商品物资就得推成出新,老成守旧是不可取的,所以工业的发展也是很重要的。

工业发达,预示着生产力的增强,投入较少的劳动力而获得更多的回报,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盔甲武器等战备物资的生产。唯有工艺进步,才能够使得军用装备加强,同理会使得兵卒战斗力提升。

而这一切都是以天才地宝商店为基础。

当然,刘辩虽然重视工商业,却也没有贬低士农两个阶级,反而是这两个阶级的地位更高了。农业的发展有目共睹,屯田这个项目在并州是一直没有断过的,如今并州八郡都有大型屯田地,尤其朔方郡最终农业发展。

而这些土地是由官府占据大头,剩下一部分在百姓手中,还有一小部分在士族手中。虽说刘辩经常打压士族,但他也多有支持士族的举措。事实上,刘辩打压的不仅仅是士族,而是不合作。

只要愿意合作的,不管是士族还是寒门,刘辩都乐意支持的,唯有不合作的,才会被列为打压对象,而往往士族会受到更多的关注,所以当士族被打压的时候,才会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应。

并州强盛,最为明显的体现是在军队上,并州军八个营部,加上精骑军和神机军,近乎十万人的兵力,新式武器和盔甲,强力攻城器具,优良战马等等,无不都在向天下人昭示着并州强盛的姿态。而每每战事大胜,鲜卑、匈奴与黄巾,刘辩在军功上的威望已经足以震慑天下,并州军矫健与英勇,这样的形象也早为天下人所知。

民政与军政齐头并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高筑城墙,广修道路,大兴科造,鼓励民生,这是刘辩对地方发展所设定的规划,而有小方世界的帮助,各类设施场所建立后带来的好处也是极多。

正面buff就是一大助力,各种激励与鼓舞,一个郡府都可以提升官员的办事效率和工作绪,其他设施的效果别样更多。

提前预警也是一大助力,比如农田设施就可以提前预判是否

会有蝗灾、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并州这几年内可谓是风调雨顺,产粮量一直居高不下,这都是农田的预警作用,一旦出现问题,刘辩早早就采取措施去应对,地方上积极相应,成功避免了多次的灾害。

此外铸造台,炼丹炉,合成池这三大设施给刘辩也带来了极多的好处,神兵、丹药和宝物,都是刘辩所极为需要的。收拢人心,激励部下,赏赐功臣,安抚百姓,这些都是好用的手段。

而提及人心,民舍设施是具有稳定民心的作用,并州境内民心就没低迷过,其中影响民心的要素有很多,但起到稳定作用的便是民舍设施,而这样的民舍是在并州全境推行的,官府主导,士族和商人协助。

以前的并州是地广人稀,现在的并州是地大物博,而治理并州可是离不开人才的。修心系统在这一点上就有很大的作用,探查功能也好,纳贤功能也好,英雄馆也好,都是在帮刘辩更为轻松的获得人才。

起初刘辩还会为缺少人才而感到焦急,现在他有时依旧会有这样的焦急感,因为盘子是拉的越来越大了,从当初小小的中阳城到现在的并州八郡,这么大的地方所需的人才就更多了。

对于麾下的官员,刘辩向来是不会吝啬的,俸禄高,福利好,待遇优,再加上各种赏赐,可以说在整个大汉天下里,只有并州官员是可以自信的说当官是幸福的。而优厚的俸禄也伴随高效的办事效率,并州官员所需要遵守的律法也是极多的,想要获得优厚待遇,就得做出相应的付出。

去年底,刘辩可是砍掉了十来个贪官污吏的脑袋,虽然都是一些底层小官,但刘辩并没有姑息。官员之间平常人往来,相互赠送、款待、请宴等这些,刘辩不会管,但若是官员贪污公款,欺压敲诈百姓,累积金额达到一定的量,刘辩是都会要了他们脑袋的。

刘辩并不需要整个并州官场干干净净,但至少风气不能变。

在刘辩麾下,各个阶层的代表带有,士族、寒门、武夫、孺子、宦官、杂学,刘辩不会特意去阻拦这些阶级矛盾,也不会刻意去化解,毕竟这东汉末年大背景下的社会阶层矛盾根本不是刘辩可以阻扰的,但他也不会肆意任由这些矛盾产生,结党营私,拉帮结派,这些是刘辩绝对不会许的。

但有发现,严惩不饶。

作为上位者,刘辩一直都在尽可能的在调和麾下之间因阶级矛盾所带来的恶劣影响,他毕竟是先驱者,是未来者,更是穿越者。

至于刘辩调和的手段,无他,洗脑术尔!

186年之间会有哪些大事发生?这是刘辩此刻重点思量的事。

大概有战事的地方,战事还会继续,有灾害的地方,灾害还会延续,至于到底是哪些地方,刘辩却是记不清楚了。

刘辩只能够掌握东汉末年的历史大方向,那些细节方面肯定是漏了许多,黄巾之乱已经结束,但后面几年大汉天下各地还是会有不少的起义反叛,后续影响力强大无比。但刘辩是顾不着这些了,毕竟并州地方是不会再出现叛乱了,而至于其他州郡,刘辩

暂时可管不着,毕竟连个求援书信都不送来,名不正,言不顺,刘辩不好出兵。

黄巾之乱之后便是董卓进京,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这一大事件刘辩可是记得十分清楚,毕竟在历史上他就死在这个时期。

刘辩不是没想过早些把董卓给料理了,但这样的念头最终都被他打消了,在刘辩而言,历史的走向也是一种外挂。

杀了董卓,是否会改变历史走向?

刘辩大概率认定会改变的,若历史走向改变了,对刘辩来说可就少了一种外挂。虽说这种外挂的重要并不大,但有总比没有好,指不定什么时候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刘辩可以根据历史走向提前做好准备,是预防战事也好,是顺势发展也好,都是可以占据先机的。

再者说,就算刘辩干掉了董卓直接进驻洛阳,而在刘宏死了之后直接登基,他的子也不会太好过。朝堂上矛盾重重,董太后一派,袁隗一派,宦官一派,何进一派,这都是制衡刘辩的存在,势力很大,不容小觑。当然刘辩可以杀了这些人,但为皇帝,杀人也是要找理由的,还得是恰当合理的理由,要不然就成了暴君、昏君。当然有些人不是说要杀就能杀的,搞不好会激起不必要的反抗力量,牵扯太大,很是繁琐。

而地方上,各地豪强士族众多,割据占地,有的是听调不听宣,更有听宣不听调,还有不听调也不听宣的,总之最后都要派兵去打,这就和当不当皇帝没啥区别了。

其中最为主要的是诸如何进、董卓、曹、袁绍等人,刘辩是无法招纳的,就连招贤系统都搞不定,这些天命诸侯明确是要和刘辩逐鹿天下的,不真真正正的打一场是不行的。刘辩已经试验过多次了,他在曹上试验的最清楚。

招贤系统都搞不定的,单凭刘辩一张嘴去招纳,那就能够搞得定了吗?

难啊!

反正最后都得和这些天命诸侯大佬们逐鹿天下,那更得要占据历史走向的优势了,改变历史,太不明智!

讨董得190年,刘辩还有四年的时间来做准备,到时候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争霸天下,毕竟那时候刘宏已经挂了,在大义上,刘辩是占据最为雄厚的资本的,除了能够抢了刘协的那一方可以和他在大义上抗衡,其他的,都是弟弟!

既然是弟弟了,那还不是想打谁就打谁,你瞅啥?瞅就打你!

但现在并州军制还没达到顶峰,除了并州军之外,单行新军建制的只有精骑军和神机军,军队编制还是少了些的,单纯在兵力上,力量终究是薄弱了一点,双线作战是可以的,但三线作战还是吃力了一点,而刘辩所想要做到的是四五线作战。

四五线是夸张了一些,但如今的并州还是有这样的实力,大将是有的,军师也是有的,就剩下扩充军队了。除了匈奴骑营和新兵营之外,陷阵、刀盾、坚枪、长弓、大戟、西蒙,这六个营部都是可以单独拿出来建立新军的。

这一次由陷阵营拔得头筹,刘辩改陷阵营为陷阵军,兵力两万,旗下将领皆升一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