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之我为刘辩 > 第二卷 黄巾终始乱 第九十二章 春节家宴

夜袭黑山军据点的战略部署是沮授一手着办的,这位军师也没有想到张燕会如此果断的舍弃了大部分的黑山军部众,而决绝的逃亡了。

刘辩对此有不满,沮授也是能够理解的,事实上,他对此战结果也很不满,于是他提了一个建议,“不如搞个为期一个月的搜捕行动?”

搜捕是肯定要搜捕的,总不能让张燕安逸的遁走,而后再出来搞事,刘辩没法容忍这种反复作乱挫事,既然要搞,就要尽全力搞死。

一个月,时间太短,先搜服三个月再说,三个月之后看看效果,效果不行,再延长时间,刘辩手一挥,就这么定了。

若不赶尽杀绝,必定春风吹又生啊!

刘辩把这事交给沮授去办了,长弓营和大戟营留下协助,其他营部皆随刘辩回了中阳城。到此以并州军五营征讨黑山军的战役就算是画上了句号,前后历时近乎四个月,黑山军自此覆灭。

当然刘辩还需要花很长一段时间来做善后工作,黑山军虽然覆灭,但太行山中的民众还有二十来万,这些人都是需要妥善安置的,而早先刘辩对此就做了部署,除了要迁一部分人进入并州之外,其他的都将会留守太行营寨。以太行营寨为中心建立村落,这是甄逸、范稚和荀棐已经在火急火燎的进行了,目前建设事务都很顺利。

战事结束,照例都是会犒赏将士的,大把的钱财赏赐,尤其是底层将士,不仅会得到钱财,还会升官,尽是靠打仗发家致富了,而诸如关羽等高级军官,官职却没有晋升,但丹药被赏赐很多。

打完一次仗就升一次官,这总不太现实的,军功和资历都是需要累积的,往后才会有升官的机会,当然若立下大功,自然也会升官。

此番征讨黑山军战役,刘辩麾下并没有特别单独立下大功的人,本来何安是有机会的,不过两次进山招降都进行的都不是很理想,大致就是何安浪费了两次机会。诸如徐晃、张郃等人在领军执行战术方面倒是中规中矩,并没有特别表现惊艳的地方,只当是累计战功了。

而刘辩也透露过有继精骑军、神机军之后另外新建军队的打算,关羽等人很心动,所以累积战功就很重要了。

此外对于眭固、五鹿和陶升这三人,刘辩也各自做了安排。眭固升任都尉,进入陷阵营,五鹿升任军候,进入长弓营,陶升升任军候,进入大戟营。

围剿搜谱张燕的行动已经持续进行了一个月来月,收获不算大,但也着实真切的围剿了不少追随张燕的小部众,这也给予了太行山中贼寇最后的打击。

时年公元186年,此时的张燕只带了不足百人终究是出了太行山,还跟随他的就只剩下孙轻、王当和于毒了,一时浩荡的黑山军残存无几。往后张燕是继续落草为寇,还是拜一方君主,暂且不得而知,有待后续。

张燕的落寞显然是与刘辩的辉煌产生鲜明对比的,比如此刻的并州王府中便是一片琴瑟喧嚣的景象,当初夏恽奉令建造王府的时候便狠狠下了功夫的,单论奢华或许提不上,但宏观大气是必须的。

今年的春节因战事的影响比以往稍微冷清了一些,两只大军都在外征战,少了四万将士,大概这个春节是少了一点生气的。

这一日刘辩举行了一次家宴,这个家宴不同于一般的家宴,请的人都是与刘辩有着超乎友谊的关系的,要么是连襟,要么还是连襟!

蔡琰跪坐弹琴,唐瑛温柔投喂,刘辩好似被饲养的宠物,被照顾的还是很舒心的,那一边何安与甄脱眉来眼去,这一边关羽和蔡琬正经端坐,再看一旁荀谌与钟芯虽没多少言语交流,但举止之间默契十足,没错了,这次家宴是一对对的,韩奕、卢浗、窦谅、尤俭等一大票的人都携着家眷前来。

乘着春节时候来一场雪月风花,与治下能人共赏并州繁华,这便是刘辩举行这次家宴的初衷。

雪是冬季迎来刚过的雪,白茫一片,天地透亮。月在白日之后,黑夜之上,静候而来。风有寒冷透骨,方显得人情温暖。花自风中独立,寒梅也傲骨,抒情又咏志!

蔡琰一曲终了,她望着刘辩甜美一笑,落落大方,刘辩带头鼓掌,何安率先释放彩虹屁,席间一片祥和,众人欢声笑语,唯有关羽稍微闷闷不乐。

刀盾营被伏击一事始终是关羽的心结,原本他指望刘辩再给予机会,而可以一雪前耻,但可惜关羽没等来这样的机会。五营联合伏击,直接就把张燕的最后一点力量给打没了,关羽之所以郁闷,不是因为刘辩没给他机会,而是因为张燕没能够支撑得住。

关二哥想要亲自报仇了却此恨,但奈何张燕不给力,草草就收场了,到现在都不知道人在哪,关二哥表示心里很不爽,于是他就使劲闷头喝酒,这让一边的蔡琬看着很心痛。

太行山脉那边还由沮授在主持事务,今年春节他也没能回来,若不然的话,恐怕关二哥会向沮授倾诉一些苦闷的,毕竟当时若是沮授在刀盾营的话,伏击之事便不一定会发生了。

相比关羽的苦闷,荀谌的兴致是很不错的,其缘由便是他的妻子钟芯有了身孕,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荀谌这也算是后继有人了,钟芯怀胎已经三个月,肚子不算显,但荀谌的这对那个喜事可是让何安羡慕坏了。

这孩子是怎么怀上的?需要触发什么任务吗?还是要集齐七个龙珠呢?若不是碍于情面,何安都想向荀谌请教是否有什么秘籍,而后他可以装订书籍记录下来,传于子,子传孙,世世代代,流传千古。

若是这么一来,倒也算是一件功成千古的大功德,万一后世人考古的时候挖出来了,打开一看,啧!东汉时期的人玩的挺秀啊!生理科普的十分到位啊!

“辩爷,今年书院那边学子闹腾的可欢了,三儿带头领着人上街卖报,百姓一看,嚯!三公子亲自来卖报,那面子不能不给啊!报纸销售大好,蔡大人可是高兴坏了。”荀谌起头打开一个话题,韩奕与卢浗两人十分捧场的附和上,这种事情,他们都已经习惯了。

在内阁当中,这两个人的存在感就很低,毕竟不管是行军打仗,还是出谋划策,他们都不擅长,但是适当的捧哏,他们倒是做的很到位的。

于是厅中众人纷纷抒发意见,有夸刘三儿行事不拘一格的,也有夸蔡邕终于成功做成一份报纸的,但却没人对中阳书院学子们本身做出什么评价。或许是中阳书院的学子以往的表现已经深入人心,秉着刘辩那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多造福百姓,大力发展民生的态度,使得刘辩治下多方人士谈及中阳书院学子们的时候都会露出会心一笑。

“那廖化近日如何?”刘辩问道。

“按照辩爷的吩咐,已让廖化进入书院学习,安置妥善,也多亏三儿照顾,廖化与学子们相处还算融洽,并无什么矛盾。”荀谌说道。

“要说三儿还真有点本事,年纪不大,倒是能带着一帮小子,做的事也是不错,颇获称赞呀!”何安说道。

“要说做的不错,那新来的钟繇也是个妙人啊!”尤俭接上一句。

“哦?怎么说?”窦谅问道。此番窦谅是从云中郡回来省亲的,如今他与父亲窦忻同在云中郡为官,这中阳城倒是回来的少了,唯有春节或者述职的时候才有时间回来。今日刘辩的家宴,窦谅也是正巧赶上,往日可是没机会的。

这酒估计是喝的有点多了,窦谅脸上都浮现醉晕,摆明是蹭酒蹭高兴了。

窦谅这么一问,尤俭便讲述了几件钟繇的事迹,都是处理民事纠纷的,其大幅度的称赞了钟繇判断办事的果决与手段,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此外,钟繇也写了一手好字,这是让尤俭十分羡慕的,为此他还特意求着钟繇以后能教教他的孩子。但是尤俭与仆兰朵只生育了一个女儿,这是让尤俭很无奈的,于是他决定这番回去之后定要和仆兰朵多多努力,好生出一个儿子,好往后以拜钟繇为师。

呐!不管在什么时代,总有这种自己没法努力,所以想着生个孩子去努力的人。

实话实说,钟繇此行能够来投效刘辩,的确是颍川钟氏起到很大重用的。因履行往日约定,颍川钟氏后来便迁徙到了并州,当然不是全族的人都来,也有一部分还是留在颍川的。那钟氏族长肯定是要来的,而后他给钟繇写了不下十来封书信,请钟繇来并州效力。

说来也巧,钟繇收到第一封书信的时候,他一看是要去刘辩治下为官,几乎是没任何犹豫的,钟繇就动身了,搞得后面的那些书信他一封都没收到。

钟繇到了中阳城,刘辩见了他之后就知道这家伙是个治理地方的人才,但并州八郡太守都齐全了,绝大部分高级且有权的官职也满了,刘辩便犹豫该把钟繇安排到哪里去为官。

于是田丰建议说定襄郡那边需要一位贤能去稳定一下民生,定襄郡虽说现在发展的也还行,但郡都尉尤俭是个偏才,经常把身边的人带偏了,就连太守甄逸都时常搞不定,既然钟繇能力不错,不如让他去制衡一下尤俭。

刘辩这一听觉得不错,他就答应了。于是前定襄郡郡丞提前退休,领了一大笔俸禄而告老还乡了,据说这前郡丞走的时候都是一边笑一边流泪的,出了郡府的时候还在门口大喊道:“终于能够摆脱尤大了,多谢殿下,多谢并州王!”

然后他就抱着退休金美滋滋的离去了,而尤俭对此是很郁闷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