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之我为刘辩 > 第一卷 初临东汉末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定襄郡(上)

“三公子去定襄郡了,我就对那城门令说了一句,奉了荀太守指令押送物资前来,事后还要去与三公子汇合,我话还没有说话,他就跑掉了。”夏恽一脸的不高兴,他下了马车走到高顺面前,伸手一拍高顺的胳膊又说道:“你们这都安排的什么人啊!唉……算了,快些去安排人手把马车上的东西搬下来,我还得赶回去,荀太守那边离不开人,忙的很!辩爷那边打了大胜仗,我还得去洛阳一趟,可算是奔波死我了。”

“这前去洛阳?”高顺可算是抓住了话题的重点,他十分好奇的问道。

“你说呢?”夏恽狭促的笑了起来,他转悠了一下眼睛对高顺说道:“自然是为了辩爷向陛下讨封赏了,辩爷这打了胜仗,陛下肯定是要表示表示的。到时候我把陛下给辩爷的封赏带回来,你们这些人,该升官的升官,该奖赏的奖赏,就我这老胳膊老腿的,也不知道以后还能够跑几次洛阳了。”

“哎!夏常侍言重了,辩爷可都依仗着夏常侍照顾呢!咋会老呢!不老不老,一点都不老!”高顺笑着说道。

夏恽伸手一指高顺,面带有一丝的怒色,眼神却是带着许多笑意的说道:“高子坚,你跟安爷他们厮混久了,这拍马屁的功夫倒是见涨许多啊!”

“哎!咱们不都是自己人嘛!都是相互学习,相互尊敬,我这说的都是大实话,人人都知道我高顺向来做事严谨,为人诚恳的,我可不是拍马屁,绝对不是。”高顺说着对夏恽拱了拱手。

“行啦行啦!还是赶紧把事情做了,把这些物资都给安排了,我可没工夫跟你扯皮了,今日我就得回中阳城。”夏恽说着便笑了起来。

“如此紧急?”高顺随即转身对着城门口的一众兵卒大吼一声:“左右忙活起来,赶紧卸货!”

此时张汛等人已经赶到,一行人与夏恽相见,客套一番后便忙活起物资的事情,而后韩说与何安姗姗来迟。

何安见了夏恽当即拉着他到走到一边,小声的问了一句:“可带丹药来?”

“未曾!”夏恽的回答简单直接。

“果真?”

“果真!”

“那您老快回吧!走晚了,天都黑了,夜风大,吹的冷,路可不好走啊!”

“你这小子,你都不留我一晚的?”

“丹药都不带一颗,还留什么?”

“你,你……我有丹药都不给你。”

“嗯?别啊!老夏,咱们谁跟谁啊!真有丹药?来一颗先,解解馋啊!”

“哼!晚了,不给了!”

“别啊!老夏,夏公公?夏爷!”

何安想着夏恽求丹药的模样让韩说、高顺等人哄笑一阵。最终夏恽还是受不住何安的没脸没皮,丢下十多颗丹药与他之后,夏恽便乘着天黑之前率领车马离开了阴馆城。张汛和张泛等人因为没有见到夏恽口中的三公子刘三儿很是失望,而刘三儿此刻正坐在定襄郡善无城郡府的高堂上。

话说刘辩率军离开中阳县之时,留了不少的丹药给史子眇,为的就是以后出现急需丹药之时,就算刘辩不在,也有人能够把丹药送出去。刘辩不仅给史子眇留了丹药,还教了他几手炼丹之术,例如十全小补丹、辟谷丹这些常用丹药,史子眇尽在掌握。

夏恽给何安的丹药就是从史子眇那里寻来的,当然了,想要从史子眇那里寻得丹药也不是容易的事情,要么有刘辩的许可,要么有荀谌的许可,若不然史子眇是不会给出丹药的。刘辩把丹药掌控的很紧,一概不允许麾下众人私自出售,更是不允许丹药在刘辩治下流通,一概发现,严惩不饶。

当然了,有些丹药是不能出售的,但有些丹药是可以出售的,甄逸、朱达、宋万、柳拚、苏双和张世平这些人为主的商队还是有奉了刘辩的命令,暗地里出售了一些丹药,他们出售的丹药都是往外地流通,对外所称都是名药,数量也不多,更不会透露这些东西是刘辩所制。

此刻刘三儿能坐在定襄郡善无城郡府的高堂上,就是来给董昭送丹药的。丹药在刘辩认为已经是很重要的物资,唯有信得过的人才可以运送,显然夏恽和刘三儿都是值得信赖的,荀谌也是如此认为的。

刘三儿啃着鸡腿吃的津津有味,多日未出中阳县了,此番刘三儿来定襄郡,也是带着一点游玩的态度。但是这一路上走过来,满眼看见的都是难民,于是刘三儿那游玩的心态顿时就收了起来,他带着一帮中阳书院的学子就加入到了救援难民的队伍当中。三四天下来,刘三儿是累成了狗,所以此刻能吃着鸡腿,他就有一种无比幸福的感觉。

啃完一根鸡腿,刘三儿吮干净自己的手指,董昭埋头公文之间,无暇理会刘三儿不雅的吃相,尤俭在堂上来回的走动,满脸的愁容,根本顾及不到刘三儿。刘三儿伸手又抓来一根鸡腿,张口就塞进嘴巴里面用力的咬下一口,这鸡腿都是养殖场的鸡出产的,有着刘辩的那一手催熟神水,鸡鸭鹅这些家禽成长的也很快。

原本同刘三儿一起前来定襄郡的还有张开、李整和李典,但是碍于身份,这三个人若是没有正当理由,则无法跟董昭、尤俭同立于高堂上,刘三儿则不同,一来他是刘辩的义弟,二来他还是这次押运车马的负责人,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官吏了,当然他这个官吏只是荀谌临时任命的,可没有得到刘辩的允许。

“先生,想到办法没有啊?”尤俭来回走动的脚步终于停了下来,他略有些急切的看着董昭问道。

董昭放心手中的竹简,他无奈的笑了一下说道:“我没有想到办法。”

“咋能没想到办法呢?那鲜卑人都在城外驻扎了,看样子就快要攻城了啊!”尤俭说着又开始来回走动起来,一边走着一边小声的嘀咕着,声音太低,董昭和刘三儿都听不清楚。

“我虽然没想到办法,但是城外的鲜卑人很快就会退去的。”董昭说道。

“什么?鲜卑人怎么会自己退去?难道他们来到这里驻扎一下就会走?那不是没事找事嘛!”尤俭又停下了脚步,他狐疑的看着董昭,满脸的疑惑。

“辩爷那边来消息了,他们打了打胜仗,鲜卑中部部落的主力部队都被消灭了,南匈奴大单于之子于夫罗率领两千匈奴骑兵,协同坚枪营几日内便会到达定襄郡,到时候城外的鲜卑人自然会走的。”董昭说着便把一块锦布递了出去。

尤俭急忙走上前接过来,他瞪大了眼睛仔细的盯着锦布上的字看了看,片刻之后,他又抬起头望着董昭说道:“先生,你明知道我不认字的,这我也看不懂啊!”

尤俭的话一出口,刘三儿当即就大笑了起来,董昭也不禁咧了咧嘴巴。

你不认字,你接过去看个啥?

“三公子,有什么好笑的?我就是一个粗人,不认字怎么了?”尤俭完全没有作为一个文盲而觉得羞愧。实际上刘辩为了给麾下的将领清扫文盲,还是让一大批的兵卒去中阳书院读书的,尤其是像尤俭这类的军官,更是布置了硬任务,是必须要学会写自己的名字的。

可尤俭完全不是一个能读书的人,煎熬了几天终于学会写名字之后,他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上课睡觉,作业不写,这都是小意思,逃课、旷课也是家常便饭,就连周进布置的课业检查,都是尤俭求着刘三儿帮他做完的。

“没什么,没什么。”刘三儿摆了摆手说道,他收敛了一下笑容,继续啃气鸡腿。要算起来,刘三儿与尤俭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他觉得此刻不应该当着董昭的面嘲笑尤俭不识字,面子这种东西,刘三儿明白适当的时候还是要给尤俭一些的,虽说平常尤俭也没啥面子可言。

尤俭把锦布放在了桌案上,他对着董昭拱了拱手说道:“既然鲜卑人迟早会退去,那我还是去城头上盯着,别让鲜卑人再搞出什么幺蛾子。”话音落下,尤俭拔腿转身就走。

董昭无奈的摇了摇头,尤俭这一副风风火火的样子倒是让他觉得有些佩服,至少董昭明白尤俭是真的担心善无城的安慰,也知道尤俭是认真的在执行刘辩的命令。

话说这鲜卑人之所以如今会在善无城外驻扎下来,这事也是尤俭搞出来的。当初董昭和尤俭带着两千常规营被刘辩留在定襄郡,他们接手了善无城之后才发现这里的情况到底有多么的糟糕。

鲜卑中部部落的骑兵在定襄郡肆虐过,太守被杀,大小官员死的死,跑的跑,不少青壮男丁被抓走当俘虏,城中到处是一片惨象,死伤遍地,鲜血染墙,东城门的城墙都被推倒了一大块。

好在还是有不少城中百姓躲起来逃过了一劫,但是鲜卑人的凶残让存活下来的人害怕,他们担心鲜卑人会再次来犯,所以很多人都选择离开定襄郡,前往他处躲避战乱。

难民之事就这样发生,官道上每天都有难民聚集,解决这个事情也没少让董昭头疼。

董昭被刘辩任命为暂代定襄郡太守一职,他入手第一件事便是安抚郡内的百姓,在收敛百姓尸体,重建房屋,修补城池等等一系列的举动之后,善无城勉强算是安定下来。再加上荀谌及时的派出车马队伍前来支援定襄郡,使得定襄郡的难民也逐渐开始返乡。

民政上开展的很顺利,那么军政上自然是要有所举动的,而这样的事情自然就落到了尤俭的身上。

话说董昭原本是有些不太明白为什么刘辩会安排尤俭带领两千常规营,虽说常规营的战力不如精骑营等其他三营,武装装备也不是最好的,但是常规营好歹也有两千兵卒,在王越平日的训练下,还是颇有战力的。

那尤俭是什么出身?就是一个山贼嘛!山贼能够领兵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