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之我为刘辩 > 第一卷 初临东汉末 第一百一十一章 雁门郡(下)

现在已经有了刘辩的回信,他的决断是不杀这位前雁门郡太守,毕竟是朝廷任命的官员,刘辩不好决定此人的生死,得他的便宜皇帝父亲刘宏来决定。但是刘辩也不想把此事禀告给刘宏,他料想刘宏也没啥心情处理这等小事,而刘辩自然也不会让这位前雁门郡太守官复原职的,所以他最终的处理结果是就让前雁门郡太守真的弃官而逃,放其自由,不再录用。

高顺遵行了刘辩的指令,因而便放了此人。

前雁门郡太守出了牢房,抬头看着当空的太阳,心中感慨无限。

这雁门郡是待不下去了,西河郡王手下的人动不动就要杀人,比鲜卑人还要凶狠,我看我还是赶紧回老家养老去吧!也别想着当什么官了,这当官有什么好的?雁门郡也穷,一点油水捞不到就不说,还要为自己的小命担忧,一会儿是鲜卑人入侵,一会儿又被高顺关押,唉……我这当个官怎么这么困难呢?算了算了,料想那并州刺史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好过,还不知道朝廷怎么处置呢!乘着朝廷还未有动静,我还是赶紧跑吧!回老家,带着那三个小妾回老家!

前雁门郡太守怀着满心的担忧走了,李愈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悠悠的叹了一口气。

“为何叹气?”高顺见状问道。

“只是觉得这位太守也是个可怜之人罢了!”李愈回答。

“辩爷说过,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身为太守,弃官而逃,鲜卑入侵,不做抵抗,百姓受难,不予处理,这样的人又值得什么可怜的?”高顺显然很不满,他冷哼了一声。

李愈未回答,他见着高顺那不满的目光当即便拱手拜了拜说道:“高统领说的是,我身为西河郡王门生,自当谨记殿下教训。”

如同李愈所说一样,并州十五吏都是刘辩一手提拔起来的,对外他们都是自称西河郡王门生,他们对刘辩的忠心可见一斑,平常行为都严格遵行刘辩的指令。

而针对这位前雁门郡太守,刘辩也是有所考量的,他肯定是要拿下雁门郡的,若是让这位前雁门郡太守官复原职的话,那么计划十有**是会落空的。人是不能杀,也不能留,唯有让他走了,刘辩的考量,高顺等人自然是明了的。

高顺点了点头说道:“雁门郡已经安定,幸得辩爷和荀友诺的计策,我未曾辜负辩爷所托。辩爷来信说了鲜卑中部部落的主力军已经打败,草原战事基本平定。辩爷交代之多一两个月就会返回西河郡,在此期间,我等自当恪尽职守,遵令行事。”

“那是自然。”李愈应答一声。

雁门郡遭遇鲜卑人入侵,虽有破坏,但好在损失不大。高顺依照刘辩的指令,依靠刘辩绘制的雁门郡地图,很是轻而易举的就驱逐了雁门郡内的鲜卑人。地图上把雁门郡内大大小小的县城村落绘制的一清二楚,山川河流,道路桥梁,历历在目。高顺凭借这份地图行军,未有迷路现象,依靠地势伏击鲜卑人更是轻松无比。

此外刀盾营装备精良,每个兵卒都装备了皮铁盔甲,单刀和大盾,防御力足够,行动也方便,攻击力也不弱,遭遇鲜卑人,直接正面攻击,依靠大盾防御根本不怕鲜卑人的骑兵。鲜卑中部部落的后方部队、前方部队相继被击溃,所以雁门郡内也没剩下多少鲜卑骑兵,所能够阻止起来的军事力量,不过就是几个鲜卑小部落的青壮年而已,那战斗力可想而知。

高顺可谓是一路横推,强势扫清了雁门郡内所有的鲜卑人,战果满满,收获的物资都已经填充进雁门郡府库。高顺的战绩也给刘辩提供了一波的修心值,为此刘辩特意在心中对高顺有所称赞。

“辩爷说几日后会有一批物资送到这里,韩太守政务繁忙,肯定顾不得这些,安爷又不问事,你接手便是。”高顺说道。

“诺!”李愈应答。

“辩爷还交代了,此战过后,会让你在雁门郡任职,目前暂时定下你为雁门郡郡吏一职。”高顺说着停顿了一下,他又继续说道:“我会向辩爷保举你为雁门郡长史的,料想最低也能够为你谋得个郡从事的。”

“多谢高统领,能为郡吏,在下已经心满意足。”李愈笑着回答,他的笑容很真诚。李愈是以并州十五吏出仕,如今尚为西河郡中阳县吏。别看县吏与郡吏只相差一个字,其中的资历、待遇却是相差许多,李愈不过出仕一年不到,从县吏升为郡吏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晋升了。

“你到任雁门郡,所做只是尽心尽力,我保举你不过是看中你的人品和才学。你又自称为西河郡王门生,料想辩爷也不会亏待你的。”高顺说着似乎想到了什么,他继续说道:“你和那个叫林诵的算是并州十五吏当中的佼佼者,我听韩太守说林诵在定襄郡颇有功绩,大家都把你们看做是竞争对手呢!”

林诵此人,李愈自然晓得,只不过林诵虽然颇有才学,人品上佳,但奈何性格孤傲,平常不喜与人交流,所以李愈和林诵并未有深交。

这下听到高顺提及,李愈连忙拱手手说道:“在下只是为殿下尽心而已,不曾有与人比较之心。”

“你这人,就是太拘谨,太谦虚,该争的时候肯定是要争一下的嘛!”高顺说着便摇了摇头,他心道:你若是不争,安爷那些家伙肯定会觉得你不合群,到时候跟你开什么小玩笑,就别怪我没提醒过你了。安爷那些家伙,可是坏的很的啊!

“诺!”李愈并未解释,只是应答了一句。

高顺刚想再说些什么,远远的他就看到了几个人快步走了过来,高顺认得为首的一人,他更是知道此人与张辽还有血缘关系。快步而来的这人正是张辽的兄长张汛,在张汛的身后还有张辽的族兄张泛,这两个人颇有勇武,在雁门郡内也有一定的名望。

在张汛和张泛的身后跟着的都是张家的族人,当日张辽给张汛写信,信中表明希望张汛带领张家众人投效刘辩,如今张汛和张泛能够出现在这里,便是这两个人听了张辽的建议。

张汛不仅有武艺,头脑也很好使,他在得知张辽已经成为刘辩的亲卫长,还又任了帐下督盗贼一职,这位张家年轻一代的领头人的心思立即就活络了起来。

刘辩是什么人?大汉皇子,西河郡王,名望已经传遍整个大汉王朝,或许有人没见过刘辩的真面目,但鲜少有人没听过刘辩的名号,从炼丹风波到太子位之争,又于离石县率领八十骑冲阵,如今更是率军北上草原抗击鲜卑,这一桩桩的事情,张汛是如数家珍,了如指掌。

张泛更是对刘辩推崇有加,不为别的,但是率八十骑冲阵,这样的豪情壮举就让张泛打从心底里对刘辩佩服。要知道刘辩当时才九岁,张泛自认别说是他九岁了,就算是他现在也做不出来这样的壮烈举动。

并州儿郎重侠义,轻生死,尤其敬佩勇武之人,显然刘辩如今已经成为并州境内少年儿郎的偶像人物。

再加上张家如今的处境,要想振兴家族,重振家族往日荣耀,在这近乎凋零的大汉王朝有所出路,张汛和张泛一合计,投效刘辩无疑是如今最为明智的选择。

所以在韩说等人到达雁门郡阴馆城的第二天,张汛和张泛就带着张家族人、食客将近三百人前来投效。毫无疑问,这两个人的投效为韩说直接解决了士族豪强这一方面的麻烦,有张汛和张泛代表张家做了表率,雁门郡内其他的士族豪强随后纷纷表示支持刘辩,支持韩说治理雁门郡。

“高统领,西河郡有车马到来,运来粮食、酒水、兵器、盔甲等,人已经到东城门口了,在下特来请示。”张汛迎着高顺拱手行礼说道。

“这种事情,告知韩太守即可,不必过问我。”高顺摆了摆手说道。

“在下已经向韩太守做了请示,韩太守让在下来请示高统领。”张汛说道。

“这事我也管不着啊!”高顺说着便转过目光看向了李愈。

李愈当即上前对张汛拱手说道:“还是在下去吧!”

有人能够站出来处理事情,张汛自然高兴,他当即就上前拉住了李愈的手说道:“若此甚好,快随我等前去。听闻这次押运车马前来的人是殿下的义弟,中阳学院的三公子,在下不敢怠慢,你与三公子熟,自然可好生招待。”

“三公子来了?”高顺这一天,脚步也跟了上去,“荀友诺能让三公子来,肯定是辩爷的指令,三公子如今能够出门一趟也不容易,秦夫人看管的紧,事事都按规矩来办,这我可要去瞧瞧了。”

“来的不会是三公子的,我离开中阳县的时候就听荀太守说过,就算要让三公子出门,也只会让他去定襄郡的,毕竟定襄郡的情况要比雁门郡困难许多。”李愈笑着说道。

“可手下的人来报说是什么三公子来着的,难道是听错了?”张泛这个时候插上一句话。

“就别猜来猜去了,赶紧去看看再说吧!”高顺对着旁边招了招手,一个兵卒牵了一匹马过来,张汛等人一看都愣住了。

咋忘记骑马了呢?高统领,分一匹马给我们啊!

张汛等人的想法根本没有得到高顺的回应,高顺打马边走,马后尘土铺了张汛等人一脸。一行人用手挥散尘土,只看着高顺的身影越离越远。

高顺驾马直入阴馆东城门口,远远的便看见了一车马队,等他到近前下马,入眼便看见了夏恽坐在一辆马车上吃着大枣。

“高子坚!”夏恽见着高顺就大呼一声,“这城中的官员呢?我在这等了好久了。”

子坚是高顺的字,见着夏恽急切的模样,高顺尴尬的摸了摸后脑勺说道:“三公子呢?听说他也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