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悔不当初 > 94帝王心术下

悔不当初 94帝王心术下

作者:雨中阑珊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6-22 00:25: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齐疆土广阔,统有十五个郡(相当于现代中国的省),州县更是不计其数。以京都为枢而治天下,实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单是每日由各处发来的公文奏章便多如雪花。以往在位的那些皇帝, 多是将审阅奏章地权力下放给丞相,由他先行审阅,选出某些重要的奏章呈报皇上。由皇帝最后批阅该如何处置。即使比较勤勉的高祖皇帝,也未曾批阅每日呈报上来的全部奏章。

而昊帝齐仲煌的前任――齐仲煌的父皇,他在位的十九年期间,荒于政事,忙于玩乐享受,纳入后宫数以千计的佳丽都不够他陪的。那里能耐得下性子批阅奏章?继位初期尚能顾全面子耐下性子批阅奏章,后来便逐渐的交由李锐安代笔。他荒淫无道安逸于享乐,疏于政事。对这些奏章根本不感情趣,对于上面的朝中弊政从来不闻不问。先皇性情多疑,听信佞臣之言,数百名忠臣尽数惨死而亡。百姓年久流离失所,怨声载道,原本强大的大齐在其手中一日日衰败。先皇去世前的两三年,干脆撒手不理朝事,将全部奏章俱交由李锐安批阅。朝政大权因此被李锐安掌控于手。

齐仲煌继位后的头一二年,真正到了齐仲煌案前的都是些无关紧要的折子。而重要的那些奏章上面都经丞相李锐安之手,批转各部去执行,而给皇帝看的,只是个副本。

去年八月,齐仲煌抓住李锐安延误呈递受灾地方奏章一事发难,借机取消了李锐安先行审阅奏章的权利。下旨要求所有奏章必须第一时间呈递御书房,交由皇帝审阅。这才夺回了批阅奏章的权利。虽然每天需要批阅的奏章数不胜数,但齐仲煌不甘心做一个昏庸之主。更不想让丞相李锐安继续把持朝政。因此,他处理朝政十分勤勉,白天无一刻清闲。上朝研究政事,聆听大臣面奏,商讨各种建议,处理突发事件。晚间则要批阅大量的奏章。且一一写上朱批。一些无异议的奏折,批好后便命小太监连夜送出宫去,交给当值的中书舍人,以便第二天一早便可拟旨下发。可以这么说,齐仲煌是大齐国开国以来最勤勉的皇帝。

三年多的帝王生活使齐仲煌已渐渐适应了其中的节奏。他每天都要去御书房批阅奏折、接见朝中大臣、处理朝中事务。与持朝政的李锐安等朝中权贵玩弄心机、斗智斗勇。每日里都忙忙碌碌的,有时甚至废寝忘食。

将手上的奏章批阅完。齐仲煌伸手揉了揉太阳穴。一旁侍候的内侍总管马英立刻奉上参茶。齐仲煌接过饮了一口,问道,“什么时辰了?”

马英轻声说道,“皇上,快午时正了。您该去歇息了。”

作为皇帝最忠诚的奴才――内侍总管马英,最大的心事便是照顾好昊帝齐仲煌身体,关心他的日常住行。因为皇帝是他的主子,只有皇帝好好活着坐在龙椅上,他才有好日子过。为此,马英听从了太医的建议:每日午膳后定要劝说皇帝去小憩一个时辰。

马英挥手屏退了殿内侍候的太监、宫女。一时间,紫寰殿内一片安静,再没有人敢大声说话。殿内殿外的太监、宫女们走路都小小心心的踮着脚,生怕发出声音吵醒了正午睡的皇帝。

齐仲煌神色疲惫的躺在软榻上。马英上前半跪在包着黄色锦缎的踏板上,轻锤着皇帝的双腿。轻声细语地说道,“皇上,奴才给您敲会儿,您眯会儿眼。”

齐仲煌微合双目,揉了揉眉心淡淡说道,“……若有滁州来的急报,不得耽搁。”他静静的享受着马英服侍。毕竟是有些疲累了,不一会就熟睡过去。

马英慢慢的停下手,起身揉了揉膝盖,将皇帝盖在身上的薄被轻轻地往上移了移。他察觉到似有微风拂过,上前去将窗户关上。又仔细瞧瞧四周没有不妥,才慢慢退了出去。马英对站在殿外的小太监安顺低声吩咐道,“在这里好生守着,我出去瞧瞧。”

小太监安和抱着一个奏折匣,半佝着身子一路向着紫寰殿方向小跑。怕跑起来绊着了脚,他身上穿着的深青笼纱袍服下摆已经掀了起来。因为走得太急,安和帽冠上垂下的缀珠长缨急剧晃动,他却根本顾不得整理。

待进了紫寰殿,安和的脸上已经渗出薄薄一层热汗。他拿袖子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气喘嘘嘘地对寝殿前当值的小太监安平说道,“快去向马公公通报一下,滁州有急报送到。……刑部侍郎温大人在宫外求见陛下。”

安平还没来得及出声答话,便见内侍总管马英从寝殿里走了出来。听见说话声上前问了安和几句,便说道,“你跟我进来吧。”

安和跟着马英入了寝殿,灵敏的鼻子闻到空气中隐约漂浮着淡淡的檀香味。转过静长的殿廊,入了内殿。马英让他在外稍等,先行去向皇帝禀报。

安和屏息静气站在下首,悄悄抬眼看着锦绣流云屏风之后,依稀便见皇帝斜倚在龙榻之上。马公公近前低声说了什么,一个低沉醇厚地声音似透过屏风上的云水传了出来,“滁州有急报送到?快给朕更衣。”

安和心里有些紧张地厉害。他使劲地平伏了一下自己的呼吸,低眉顺眼地走进去。他小心翼翼地将密封完好的奏折匣双手呈递给马公公后。便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内殿,站在殿门外的一侧听候吩咐。

御书房内,马公公仔细地检查了一遍奏折匣,见密封条完好。便动手拆掉奏折匣上的密封条,从怀里掏出一把银制钥匙插上匣上的锁孔。打开匣子,从里面取出一本折子恭敬地呈给齐仲煌。

齐仲煌接过奏章,仔细的看了起来。他眉头皱地愈来愈紧。面目狰狞,,身上透着冷意,啪的一声将奏章摔在御案上。

那滁州州令胡珲土呈递上的奏章是这样写的:…….四月五日午时,奉旨去边城办差的大理寺少卿杨云山大人在返回京都途中,途径滁州边界的翠叠山时,遭遇山匪拦路抢劫。不幸敌众我寡,杨大人被贼人一路追杀,最后坠入山崖。其他随行人员几乎全部当场丧命于贼人之手。……闻此恶讯,当地官府立即派出人手救援。虽救回两名官员,但因其伤势过重,至今仍昏迷不醒。

为寻找杨大人的下落,滁州当地官府及其驻军派出大批人手,不分昼夜,连续多日在翠叠山四处寻找。苍天不负有心人,前日傍晚,终于在翠叠山的崖底找到了一具残尸。经多方查证,现确认此具残尸为杨云山大人的遗骸。――残尸上遗留着的一些衣服碎片,确为杨大人事发当日所穿之衣物。残尸旁还有一块玉佩,上刻有‘云山’字样。

安抚使6进良将军率军全力围剿山匪,当场毙敌数百人。匪首田xx顽固不化,持械拒捕,被6进良将军失手杀死。……据被捕获的匪徒交代,他们之所以袭击杨大人一行,不过是误将他们当做了那些返乡的富商。原本并没打算杀人,只是想抢劫些财物而已。不想遇到抵抗,才动了杀心……。若是知道是朝廷命官,借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动手的。――这土匪感情还觉得自己很冤枉呢。

齐仲煌端起茶杯缀了一口,似乎觉得茶温不怎么合适.眉头一皱竟是将杯子摔碎在地上。“啪!”的一声,瓷杯化作碎玉溅的地上四处都是。他用一种不相信、非常诧异地语气对马英说道,“……真是天大的笑话!你能想的到吗?我堂堂大齐的治下,竟有这样胆大妄为的匪徒?青天白日就敢袭击朝廷命官?……杨爱卿居然死于一群草莽之手……。”

“皇上,人死不能够复生。您节哀…..。”马英声音也带着一丝的哽咽不住地劝慰齐仲煌。他跟随齐仲煌身边多年,自是知道皇帝对那位杨云山大人是如何的看重。杨大人的死,对皇上可是不小的打击。

齐仲煌强忍下喉间一股异样的腥甜,微合双目,手轻轻捶着额头,心中有份无力。他不是傻瓜,自然清楚杨云山被袭的真实原因,绝对不是滁州州令奏章上写的那样。杨云山之死也绝对不是偶然。杨云山被袭事件的背后必然有那些权倾朝野的士族门阀地影子。对齐仲煌这个当朝皇帝来说,如今朝中门阀世家的势力太过庞大,他们结成一气已经达到威胁皇权地步。为了打破这种局面。齐仲煌才千方百计地培植亲信,组成新兴力量。使朝堂上达到一种不同势力集团的权利制衡。以保障君权的至高无上。

齐仲煌相信良材善用,能者居之这些话。有德有才的人才会深得人心,也会因此得到更多人的维护和支持。也因此,杨云山在冀州任职期间的所作所为,引起了齐仲煌高度关注。破格提拔杨云山为大理寺少卿。

说实话,杨云山的这个职位并不算高。在这大齐朝的皇城底下,聚集了朝廷众多的文武官员。大大小小的朝廷官员若是依官职大小排起队来,就是大理寺卿地官职也左不过是个三品的官儿,算不上有多大,在朝中怕是连前二十位都排不上。更何况这大理寺少卿不过是大理寺卿的副职,为大理寺的二把手。但若是论起大理寺掌控的权利来说,就是朝中一品大员们也得忌讳三分。

大理寺,掌刑狱案件审理,审核各地疑狱重案。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庭。凡是送入大理寺待审得案子,都有可能直达天子案前,得到天子的关注。而天子亲问的案子不是谋逆,就是王公大臣们犯了事儿,牵涉到这些上面的哪个也不能算是小案子吧。因此,这大理寺的官员虽然职务不高,却是个权力不小的要害部门。

大理寺卿所掌为“审谳平反刑狱之政令”。要做到“推情定法”,“刑必当罪”,使“狱以无冤”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大理寺官员选任之当否是非常重要的。历朝历代担任大理寺卿这个职务的官员俱是当朝皇帝信任之人。只是大齐现下的情况有些特殊,现在在任的这位大理寺卿是先皇时老臣,已是风烛残年,年老体弱,就连日常事务都无法保证正常处理。大理寺的日常公务处理都交由副手大理寺少卿处置。

上一任大理寺少卿的范之贤,是丞相李锐安地门生。因其涉嫌贪污受贿,包庇罪犯等等罪行,被铁面御史顾同秋当朝弹劾。齐仲煌则趁机将其削职查办。同时,以杨云山救灾有功之名,迅速将他调至大理寺,任少卿之职。

杨云山调任京都后,齐仲煌借了解案情之由多次召见杨云山。齐仲煌越和杨云山相处,就越是看好他。杨云山精明细致,才学丰富,虽然也有一些时下文人特有的意气,但是经过几年的沉浮磨练,那些书生意气少了很多。再加上他出身士族,师从名师,曾在京都任过职。对京都官场上的事了解地还是比较清楚的。最重要的是齐仲煌觉得杨云山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吐露出一些独特的想法,对其启发很大。

齐仲煌揉揉自己的太阳穴,胸间频频袭来的剧痛逐渐缓和。他猛地从椅子上站起,“砰”的以手击案,唇角祭出丝冷厉的锋芒,恨声说道,“将那些贼人抄家灭族,碎尸万段!方解朕心头之恨!”

“抄家灭族?碎尸万段?”听到御书房里传出来的皇帝咆哮声。几个在御书房外侍候的太监、宫女面面相觑,都在对方的目光中看到了害怕。深宫内院、宫闱禁地,哪里没个辛秘之事。可私下知道是一回事,现场听到主子们谈论或是撞见又是一回事。一干众人互相递了一个小心的眼神,争先恐后的挪动脚下往院子里溜。――这时候离御书房越远的距离,就越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齐仲煌站起来在大殿内走了几步,突然出声问道,“马英,你怎么看这事?”

马英在旁沉思一会儿,恭敬严谨的说道,“皇上,奴才觉得这事有些蹊跷。……有那么大数量的土匪隐藏于滁州地界,当地官府怎么从未有消息奏报?不管是被抢劫财物的商旅还是路人。为什么单单要抢杨大人一行?一般的土匪可没这么大的胆子公然与官府作对。”

话说至此,齐仲煌眉头猛的一皱,马英停了下来。齐仲煌看了看他,手指在桌案上敲击了两下,沉声道,“还有什么,都说出来。”

马英默想了一会儿,继续说道,“为保护杨大人的安危,皇上当初不是特地调了池大人几人随行。池大人他们几个的武功都不弱,身上携带的武器装备也是最精良的。说起来,对付些许毛贼应该不在话下。此番居然栽于草莽之手,奴才有些不可思议……。”见皇帝露出震惊的表情,知道他已经了解了自己的心意,马英便没有再说下去。

齐仲煌强抑着心头的伤恨,拿起笔伏在桌子上迅速的做了批示。他吩咐马英道,“传刑部尚书温致远入宫觐见。”

“是,奴才立即就去办。”马英连忙答道,小心翼翼的退出了御书房。他觉察到皇帝身上透着阴狠之气。看到了皇帝眼里的阴鹜,突觉自己身上的冷意更重,不舒服的打了一个冷颤。

齐仲煌忽然间像是被抽空了所有的气力,浑身瘫软地靠在了椅背上。缓缓闭上了眼睛一滴浊泪打湿了他地眼角。“哈哈~~” 齐仲煌突然放声大笑,笑声越来越凄厉,眼中隐隐有泪光浮现。他咬牙切齿,在心底里发誓,“总有一天,朕要将你们这些乱臣贼子统统杀光。”

天色清明微微隐没在渐暗的天边,刑部尚书温梓钧方才脚步有些虚浮的自御书房退了出来。虽是春暖时节,但一想到皇上刚才在御书房里说的那些话,温梓钧便似冰寒刺骨,霎时冷汗透衣衫。他低垂着眼里亮光一闪而逝,暗自长舒了一气,“想不到,皇上继位不过三年,言语却是越发的锐利,几句大话压下来,真能活活的压死人。”

被皇上连削带打的责骂了一番,温梓钧气闷的不行。可又无计可施。如今的皇上已羽翼渐丰,正寻机拿朝中权贵开刀。自己的位置已然如履薄冰。若是被抓住什么把柄,只怕是官职不保…..。他站在阶前稳了稳心神,这才慢慢往宫外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