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塔里木恋歌 > 第一卷 第57章 第五十七章

塔里木恋歌 第一卷 第57章 第五十七章

作者:平静的海洋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7: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方锐之所以要在这个场合朗诵这首诗歌是因为她知道,医院里的许多老人是支援边疆来到五一农场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也会越来越思念故乡。把这首诗歌朗诵给他们听,也是对他们一种精神上的安慰。

方锐正带领团员青年们朗诵着,突然,一辆吉普车来到职工医院的门诊房前停下来。五一农场党委书记潘希泉从车里走出来,他是到医院来打吊液的。连日来的奔波,他已经疲惫不堪了,于是来到医院吊液了。当他看见一群老人们坐在外面,方锐正领着一帮年轻人在表演文艺节目,问明情况后,他连声夸奖说:“这种方式不错,是方锐他们组织的吗?”

耿平辉和覃继桃已经在旁边迎接了。看到潘希泉脸上的笑容,覃继桃说:“潘书记,这是团委在我们医院里搞的活动。医院党支部对这项活动是大力支持并提供便利条件的。”

潘希泉笑着说:“这办法不错。”看到方锐已经下来了,一个头发有点自然卷曲的高个人青年上台吹奏笛子,就向她招了招手。

方锐连忙跑过来。潘希说:“方锐,前面的文化艺术节是你想出来的,这次在医院里搞这样的活动,恐怕又是你想出来的吧!”

潘希泉的这番话,说得方锐不好意思起来:“潘书记,听到生病的老人们需要文化生活时,我没想那么多,就组织学校和各分场的部分团员青年们来给老人们表演了几个小节目。”

潘希泉看来今天心情很高兴,不停地点着头。方锐看见他没有立即走进医院里的意思,就把团委成立“爱心帮扶社”的做法向他作了简单的汇报。

因为分管团委工作的是党委常委、政治部主任夏侯霖,方锐的工作只要向他汇报就行了。而夏侯霖是夏侯雨的父亲,方锐的许多工作并不愿意向他汇报,团委的工作就让潘希泉知道得不多了。

听了方锐的讲述,潘希泉低头略微沉思了一下说:“小方,我觉得这个做法很好,场党委是坚决支持你们团委工作的。我认为,‘爱心帮扶社’仅仅建立起来了还不能代表任务就算完成了,还要坚持传承下去。”

方锐接过潘希泉的话说:“潘书记,我也是这样想的。我在想,仅仅将五一农场中学团总支的‘爱心帮扶社’建立起来,在医院里做一些帮扶工作还不够,还应该扩大活动范围,把基层单位四十多个团支部的工作也考虑进去,让更多的团员青年们参与到扶老助残等活动中来,这样活动的覆盖面就大了。同时团委正设想举办一场授旗仪式,把这项活动传承下去。”

听了方锐的设想后,潘希泉赞同地点点头:“你的这个想法不错。我再重申一遍,场党委是坚决支持你们团委的工作的。”然后低头略微沉思了一下问:“你们的授旗仪式计划在什么时候举行?我看必要的时候,我要参加你们的这项活动。”

方锐没想到潘书记会如此支持和重视,连忙说:“谢谢潘书记的支持。我想,授旗仪式在明年的五四青年节大会上举行比较合适,一是这一天要发展一批团员,参加会议的团员青年有很多,二是在这特殊的一天举办这项活动,让团员青年们走向人生的一个新起点,将使自己努力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在学习、工作和献爱心活动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用他们的热情去带动和影响周围的同学和同事们,去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听了方锐的设想后,潘希泉再次赞许地点了点头。他把衣服朝肩上披了披:“方锐,我觉得你们的授旗仪式应该尽快举行,就在今年纪念一二九运动五十一周年大会上进行吧!我不是听夏主任说你们团委正在筹备纪念活动吗?”

方锐连忙答应说:“可以可以,潘书记,那我最近在筹备纪念一二九运动五十一周年大会的时候,把这项工作作为重点筹备进去吧!”

“还有,今后天气越来越冷了,如果再搞这样的活动,就在医院的会议俱乐部里开展吧,如果你去说不方便的话,我和耿院长、覃书记说说去!”

“谢谢潘书记的关心,我去和两位院领导说一样的,他们都很支持我们团委的工作呢!”

“那好,你们继续开展活动吧,我要去吊液了。”

耿平辉和覃继桃看到潘希泉一直在饶有兴趣在和方锐说话,只好站在一边等待着。听潘希泉说要进去吊液了,两人这才连忙将他接进去。

方锐知道给老人们开展文艺活动时间不宜过长,在接下来进行了几个节目后就宣布活动结束了。

团委的工作要说简单比较难,说难也很简单,说简单,只要混一混也就过去;要说难,也不容易做好的,因为农场青年人比较多,场党委许多工作都是和团委有关的,方锐又是一个很要强的人,凡事不做则罢,要做则一定要做出样子来。因此演出结束后,看见张欣在帮助刘燕茹清理场地,就把他叫到跟前问:“张欣,你们单位的青年拾花突击队拾花进展得怎么样了?听柳文强在交接的时候说你们三分场的青年拾花突击队表现很不错,在最后一次的三秋拾花总结表彰大会上能拿到流动红旗吗?团委这几天就要统计青年拾花突击队的拾花数量了。”

张欣如实地回答:“方锐姐,我们三分场青年突击队拾花成绩一直比较高,黄青英的拾花成绩也一直是三分场第一名,在全场也是名列前茅的,至于这次能否拿到流动红旗就不敢说了。不过,我们三分场是不甘落后的,钟海涛、刘兰兰他们也都加入青年拾花突击队行列,对其他人影响很大。”

方锐也听说黄青英的拾花事迹了,她本想去看看她,可一听张欣说钟海涛和刘兰兰在三分场“青年拾花突击队”里,她心里一沉,又打消了这个念头。她在想,此时的钟海涛在想什么呢?他知道自己一直在思念着他吗?

其实,钟海涛在刘兰兰的帮助下,不仅淡化了与方锐之间的许多往事,而且精神面貌也好了许多。再加上刘兰兰经常和他探讨、交流,这使他的精神有了很大的寄托。所以,他和刘兰兰不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了三秋拾花定额任务,还比规定数量超出了许多;而且,两人的感情也因频频接触和交流得到了升华。

生活在农场的人都知道秋冬季节的日子过得特别快。因为从早晨到傍晚一直忙于拾花,有的吃住都在地里,一晃就是十天半月,大有“棉田无甲子,寒尽不知年”的感觉。到了十二月份,已是场光地净了。瓜果特别香甜,棉花格外洁白的农场,灿烂的收获季节几乎就宣布结束了。

按照农场惯例,到了年底,职工们都要参加冬季全员培训和军事训练。全员培训的内容涉及棉花栽培和管理、文明建设、法制教育、国家形势宣传等等;军事训练则是由复员退伍军人担任教练,对职工们进行国防教育和基本功训练,大多数是会操,也有练习擒拿动作的。这就是农场职工和地方农民的最大区别。同时,每年年终也是调整领导班子的时间,因为部分干部要办理退休手续,也有少数干部需要调动,甚至有的干部已经调动到别的单位和岗位上班去了,任职通知也等到年终才下发。这些年,五一农场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到了退休年龄的干部,如果是赶在下半年,一般也要到年底才办理退休手续,以延续单位一年来的工作。所以一到年底,各单位除了需要应对各项大检查和支部班子及领导个人考核考评外,还要应对场党委对班子调整,对拟新聘用或新提拔起来的业务干部还要由基层单位写出干部的评语鉴定。五一农场有个比较好的传统,就是新提拔使用的年轻干部首先要经过劳动关,然后再通过考试关。今年,五一农场干部退休较多,同时,一些六十年代上海支边青年或病退或自动离职回去了一批,干部比较缺少,需要大量进行补充。按照五一农场干部的任用程序,先由各单位职工进行推荐,支部上会研究后写出推荐报告上报到农场党委组织部门。党委组织部门再根据基层单位上报的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和考察,然后进行试卷考试和面试,综合考核合格后,最后再上党委常委会研究讨论决定,各方面都没有问题了才下发聘书,一般试用期为一年。如果在一年试用期内能够胜任本职工作且不犯错误的,才正式下发任命文件。

钟海涛因为是高中生,又经常替代三分场支部书记闫俊辉给职工们上课,同时方锐调走后,他兼职三分场文教,除了干好机务上的工作外,业余时间大多数用在为三分场出黑板报、写广播稿和汇报材料等工作上,所以他在职工群众中的威信还是比较高的。虽然他并没有谋求一官半职的想法,更没有像有些人那样或跑跑路子找找关系,或在下面活动活动以博得职工的好评,但许多职工还是推荐了他。三分场党支部也因为他给三分场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又因为许多职工踊跃推荐他,经过支委会研究,决定将他作为三分场后备干部推荐给五一农场组织部门。

五一农场组织部门根据三分场党支部的推荐报告,经过政审后来到三分场,对钟海涛进行综合考察,其中的一项内容是找几名干部和职工代表进行座谈。

在与职工代表们进行座谈时,大家对钟海涛看法褒贬不一。有的说他勤奋好学,工作表现也比较好,有的说他爱犯冷热病,工作好一阵歹一阵的,情绪也不太稳定。组织科长岳默涵已经退休了,新任组织科长马承钢是从党委办公室副主任位置上提拔起来的,是土生土长的五一农场人,他对钟海涛的情况比较了解。听到大家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就引导性地说:“我们一定要客观公正地看待一个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不足,但要看到缺点和不足是否影响到一个人的整体发展。如果其缺点和不足能改正且不影响到工作,就不会影响一个人的发展大局。所以我们常说看一个人一定要看主流,就是这个意思。同时,我们还应该将缺点指出来,并帮助改正掉,才是我们应该要做到的,而不是抓住那些缺点和不足不放。我听说钟海涛的工作表现还是不错的,我也听人说过,他犯‘冷热病’是有原因的。”

闫俊辉听到大家的议论,又听到马承钢这番引导,首先作了表态:“我是同意钟海涛同志参加这次聘干考试的,我个人觉得他的缺点并没影响到他的发展,同时要给一批有文化的年轻人一次机会。事实上,我们三分场的文化晚会就是由他组织发起的。同时从他兼职三分场文教工作来看,写作水平和综合能力确实还是不错的。”

刘天明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对于钟海涛同志的品行是应该给予肯定的。我在三分场呆了这么多年,几乎没看到他做过损人利己的事,同时工作责任心也很强,所以我个人也表示同意。”

看到闫俊辉、刘天明两名主要领导都明确表态了,其他人也纷纷表示同意。

农场的冬天虽然没有春天时节特别养眼的山明水秀,也没有盛夏时节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更没有秋天满满当当的丰硕果实,但它也有献给大自然的含蓄的美。被誉为南疆“母亲河”的塔里木河,隐去了夏日的大气磅礴,静静在躺在那里积蓄着力量。远处的天山横立在寰宇间,与天相接。天山脚下的田野里,作物虽然已经收完了,仍能看到人群忙碌的身影,他们或在运送农家肥,或在拉线修边为来年的生产做准备。田野一望无际,林带绵延连亘,再加上农人的身影点缀其间,宛如一幅优美的素描水墨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