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阳光一直在路上 > 第十三章:入职中环.一周培训

阳光一直在路上 第十三章:入职中环.一周培训

作者:陈清鸿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7: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伴随一场春雨、一场春风、一缕和阳,春天已悄悄降临苏城,大地出现了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给人一种美好清新的感觉。清鸿迈着有弹力的步子,兴冲冲地走着,眼睛新奇而又贪婪地看着四周的景致。

踏入“中环电气”集团苏城工业园区,清鸿的心情异常平静,没有曾经的患得患失。园区的建筑错落有致,生产区规划整齐,不同车间绿植间隔。

办公区更是别有韵味,三栋红色中式建筑在百亩草坪对面,长廊相连,池塘相间,水中绿植鲜艳,伴着水面摇曳的阳光,更显明媚。

起初,清鸿以为这家“中”字头的企业是央企,在同行人的窃窃私语中了解到了是一家大型民营企业。办公区走廊上挂着国家领导人和企业负责人握手的照片,恰恰说明该企业在行业内的不凡实力。

清鸿并未做相关的功课,不知何处来的自信,相信这一轮面试必将胜出。等待面试的七八个,无意于去相识,因为稍后的离别,谁也不会记挂着谁。

偶尔从容坐立,偶尔闲庭信步,大概过了半个多小时,一位人事专员叫到了清鸿的名字,清鸿稍稍打量了一下,跟随而去。

“了解过光伏吗?”面试官问道,貌似审阅着简历一副认真的样子。

“不是很清楚,但通过公司的文化长廊略微知道这是一个朝阳产业,公司在产业发展的前沿。”清鸿唯有如此搪塞,光伏真的是第一次开始接触。

“你说得很对,‘中环’目前是业内光电转换效率世界领先的单位,一旦我国市场开启,必然大有可为——这次招聘就是为国内市场的开启而准备。”面试官的语气平缓和气。

清鸿边听边细细地打量,个头不高、圆脸戴着眼镜、衣着朴素,眉宇间一种淡定的神色。免去了“自我介绍、为何离职”等面试的俗套,清鸿初步断定此人应该是个技术型的领导。

“你的过往偏向市场,应聘我司的销售工程师,你认为你的优势是啥?”

清鸿稍稍思索,调整了一下坐姿。“这个行业我是张白纸,贵司通知我来参加面试,白纸自然不是最重要的。正如您所说,国内市场即将启动,最多只是探索阶段,在这个阶段,我认为白纸一张更善于接纳和创新。”

“执行是我的优点,以往的经验培养了我起码的市场敏锐度,这也算是我的优点。”清鸿补充道。见其微微点了一下头,觉得还是很满意自己的回答。

“在管道建材行业做过市政工程吗?”突然问道。

“做过!”清鸿脱口而出。明白这个问题压根就是一个肯定的设问,尽管自身并未做过,“全道”培训的市政PE管销售的专业足以卖弄。

大约过了二十多分钟,谈了一下待遇和福利的事宜。很顺利,清鸿当场录用。

“我姓汪,负责公司的项目开拓和技术,可以叫我汪工。下周一到人事办理一下手续。”说完汪工便把画有“√”的简历递给了刚才的人事专员。

出了办公区,迫不及待地想把如此消息告诉欣萍,欣萍在电话里亦是同样的兴奋。半年了!终于找到工作,且明显可以感到对此份工作抱有很大的憧憬。

欣萍于是决定早一些下班,清鸿回去之前做好饭菜。当然,首先准备利用工作空闲的时候,先去对面的菜市场买一只鸡。

“‘中环光电’和‘中环阳光’不知道是不是一样的管理,网上评论‘中环光电’和‘中环阳光’的待遇是没法比的,‘中环阳光’在国外上市的。”一行面试的两个人在离开时轻声地嘀咕。

清鸿瞥了一下二人,同时又瞥了一下园区西边的“中环阳光”。未在意,也不想参与二人的讨论,清鸿此刻只想尽快赶到公交站台,尽早回去。

“中环阳光”作为“中环电气”在国外上市的下级公司,待遇的确优于“中环光电”,仅从上下班来往班车的区别和住房公积金是否缴纳便窥一二。

回到了住的地方,饭菜已做好,房东陈浪夫妻尚未回来。欣萍把平时用餐的折叠桌搬至客厅,桌面上垫上了一层报纸。

土豆炒鸡、青椒干子、红烧鲫鱼、西红柿蛋汤,荤素搭配,色香诱人,清鸿迫不及待地先下了筷。欣萍瞅了一眼,让清鸿先去洗手,顺手给他装饭。

“不能慢点啊!”清鸿嘴里含着热乎乎的鸡肝,难以一时咽下去,强吸了几口气,一只手接着,烫得有一些受不了。

清鸿告诉欣萍,鸡肝是最好吃的,比不上鸡肉香嫩,但吃鸡肝在家宴上可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在老家只有长者或有出息的孩子方可下筷,一种尊重。

欣萍不以为然地又给清鸿夹了一块鸡肝,但在内心里却是希望他在外得到一种尊重,工作上取得成绩。

销售工程师的职位此次只录取了四名——任跃信、严军、廖凯和清鸿。周末的时候,欣萍为清鸿添上几件衣服,心情轻松、愉悦!

周一清晨,清鸿早早出发至公司班车指定的集合地点,“中环光电”和“中环阳光”往返班车的待遇的确悬殊。

“光电”是一窝蜂地挤上包租的105路公交车,是否有座听天由命,若未有座,大约站立四十分钟左右方才至园区。

“阳光”是厂区的大巴,按员工的数量安排相应的班车,总计四条线路,凭工卡上车,秩序井然,犯春困的员工完全可以在车里补上个回笼觉。

到达园区后,清鸿径直来到了人事部,员工陆续到达,楼道里熙熙攘攘,祝早声不绝于耳。任跃信和严军早到了一些,人事专员小何拿出一张表格让严军填写,任跃信献着新员工的殷勤,正在帮小何打水。

约十分钟左右,廖凯赶了过来,气有一些喘,忙着解释跑到一号红楼了,才发现是组件公司的办公室,微怨着三栋建筑太像了。人事专员小何并未计较,催促着大家尽快填写完,稍后便帮四人一起办理入职的手续。

“中环电气”总部位于苏城,形成了变压器、光伏、新材料等几大板块,其中光伏板块的“中环阳光”在国外上市,成为苏城首家在美国上市的企业。

下属“中环光电”以研究销售光伏应用为主;“中环阳光”从事电池片、组件的生产,以国外市场为主;“中环科领”以国内市场组件生产为主。

上午的培训让清鸿对集团有了初步的了解,亦为公司的成就振奋,中午人事部根据招聘需求安排了部门和办公用品的发放。清鸿和廖凯至项目一部,以风光应用系统销售为主。任跃信、严军至项目二部,以小型光电建筑开拓为主。

项目一部总经理宦定强,中年男子,个头挑高,清瘦的脸庞,话不多,一副紧张的做派。其让清鸿和廖凯这周主要以培训为主,说话时眼睛不离电脑,清鸿和廖凯亦不便多问,不经意间却发现他正研究着股票的K线。

项目二部总经理曹光,微胖,带着银色眼镜,说话时嘴角上扬,给人一种随和的感觉。半天不到任跃信和严军就和他打成一片,楼道里便多上几个烟蒂。

任跃信原在“苏瑞集团”工作,对光伏有一定的了解,严军原单位“中胜光电”,整个行业都较为熟悉,谈起来又多了几分话题。

下午的培训以光伏应用的理论为主,清鸿第一次接触到光伏发电应用,光伏发电是一种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阳光辐射转换为电能的一种应用,分独立运行和并入电网运行两种方式。

火电、风电,水电等都是电磁物理原理发电,真未想到阳光照射在光伏组件上竟也能发电,算是颠覆了清鸿对以往发电理论的认知。

疑惑中的惊讶,传说中的“光生伏打”效应,听得不甚真,只知道发电的光伏组件须有高纯度的硅料制成。硅是地球上最不缺的,但提高纯度的门槛却是很高,纯度越高,光电转换效率越高,这便是上游的硅料和硅片等产业。

光伏组件经阳光辐射后,所发电量为直流电,同时阳光辐射的不稳定性导致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这种电力难以应用到日常生活,这便需要相关的控制及变压设备,同时直流变交流,需要相关的逆变设备。

光伏发电应用根据所使用光伏组件的功率(W)来定义容量,功率*有效日照辐射时间,便是所发电量(KWh)。每个地区的日照有效辐射时间,可以根据相关的气象资料得到。

至于光伏应用容量的合理配置,如满足不同功率负载的组件容量、逆变器的容量、变压器的容量、离网独立运行保证一定阴雨天数供电的蓄电池容量等,考虑到很多新员工并非项目条线上的,讲师并未过多的言到。

这一天过得很是充实,满脑子的新鲜。回到住的地方,清鸿一股脑地给欣萍宣贯,欣萍听后是一脸的懵圈。“这种状态要继续,不要新鲜不过三天啊!”看着清鸿那有趣的劲头,欣萍也是乐了。

第二天,以参观工厂了解产品的生产流程为主,同时增加了对光伏产品的直观印象,更是惊讶于这蓝、黑色的片子吸收阳光后竟然能有发电的效果。培训效果很好,互动较多,集团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全产业链公司。

首先了解了晶体硅的特征,然后来到了拉棒、铸锭的车间,学习硅材料的生产工艺,参观了硅片切片的成品,同时到了“中环阳光”电池片的生产车间。

车间是无尘车间,所有员工都换上了鞋套,跟着讲师深入到每一道工序。流水作业,忙碌的氛围,传送带上的每一件半成品都显得格外精致,让每一个员工都充满了好奇。

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车间,乍一看就知晓是劳动密集型的,层压、封边、撕膜、贴牌等不同工序的员工不断地重复忙碌。

最后讲师带着所有员工来到了光伏组件的成品库,根据讲解的内容指着单晶硅和多晶硅组件即兴提了一些问题,所有员工皆回答得朗朗上口,其实单晶、多晶的特征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硅料提纯技术的壁垒较高,目前国内大部分的硅料还是依赖于进口,由于光伏应用成本过高,还未出台相关的补贴政策,故源头和应用都是以国际市场为主,这也就是目前产业发展的弊病——两头在外!”

“不过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技术进步、成本降低,以及国家对产业的支持,我们相信这种弊端即将得到改善。”讲师充满着期待的神情说道。

当天的培训在讲解光伏组件功率的问题上接近尾声,让大家明白了光伏组件的实验室功率和现实应用功率的不同,同时重申了“中环阳光”的电池片光电转换效率世界领先,优质的电池片是优质组件的必要基础。

第三天上午培训完太阳能光伏应用的知识,下午人事专员小何通知所有员工至组件工厂体验光伏组件的生产流程——大家不折不扣地成了体力劳动者。

组件层压搬运、太阳能玻璃擦洗、铝边框撕膜、组件功率检测、封装等,一干便干到了周五。严军颇为抱怨,清鸿反倒觉得劳有所值。

光伏组件下线功率正负功差的检测、电池片的色差和形状的判断、电池片“165x165、125x125”尺寸型号等基本业务进一步地加深了印象。

太阳能光伏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硅料、硅片等属于这个产业的上游,利用上游产品生产出来的中游产品是电池片以及利用电池片生产的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实现发电应用便是下游所谓的清洁能源应用领域。

近一周的培训,这是在清鸿的脑海里大致形成的一个产业链概念:硅沙——高纯度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应用。光伏组件吸收阳光后所发的电量供用电负荷使用,一切是如此的神奇!

周五下午,汪工给大家宣贯了企业文化、行业前景和“中环光电”的骄人成果,尤其是在应用中的领先地位——国内最大的光电建筑项目。

规模50KW的项目在以后的工作里简直不值一提,不过在当时确实是一项极具示范意义的工程。最后,培训在汪工对大家的期许中完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