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刀啸苍穹 > 第一卷 第十六章 雪中送炭的孙师兄

刀啸苍穹 第一卷 第十六章 雪中送炭的孙师兄

作者:江牡丹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6-21 23:21:2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林华临走前自二楼西屋内,取了两本入门书籍交给独孤煜,分别是《伏龙七笺》和《天佑星感》,伏龙一书,是天下所有功法的基础讲解。星感,则是尹天佑关于星纹一道的初学心得体会。

“星纹一道先难后易,初时研习,进境尤其缓慢,未必取得多大成就,尹师兄当年醉心星道三十余年,才略有小成,能否修成除了天资,还要看你肯不肯吃的了苦,耐得住寂寞了(这句话也写给正在写字的自己)。

独孤煜躬身双手接过赠书,感激道:“弟子必不负师尊所望!”

林华淡淡地应了一声道:“今日之后,你就在此竹楼中修行吧,明日一早,我来传授你内息搬运之法,之后自行修炼即可,往后每月初一,十五我会来这竹楼对你加以指点,星宿一道我也只能助你入门,要想精深还需你自行钻研了。”

交代过后,林华缓步走出竹屋,身影渐渐没入竹林之中,眼角湿润,口中喃喃道:“师兄啊,你是否,也曾这般稚嫩过呢。”

林华走后,独孤煜开始熟悉竹屋的布局,准备为未来的修行和生活做好规划。

竹屋二层诸多隐秘禁制不算,首层共有一厅三屋,独孤煜挑了一间最小的偏室住了下来。好在竹屋内床铺用品一应俱全,又一尘不染。想来师父林华多年来,应该没少来这竹屋整理打扫,睹物思人,追忆师兄。

躺在床上,望向窗外竹林,独孤煜陷入沉思之中,师父林华此人今日所见,好像并不像尹天佑所说是个心胸狭隘的怨妇,每每说道尹天佑时,也是真情流露,哀伤之外并无丝毫怨恨之意。

再者,林华并不知道自己与尹天佑的关系,也无需在自己一个弟子面前演戏,可那尹天佑又确实被人所害死于镇龙狱中,难道这其中还另有隐情?难道师尊林华是被人陷害,尹天佑直到死,都被蒙在鼓里么?

可惜有关尹天佑此人的秘密,又牵扯到那位神秘的戚先生,否则大可向掌门或者师父交代的一清二楚,让其定夺了。想到戚先生,独孤煜不禁想起那枚将来可能要了自己小命的穿心针,总算在此针相助之下,顺利过了天心钟和掌门这两关,终于进入内门。

也不知那戚先生七日后,要自己取偷什么东西,眼下自己半点修为都没有,又能帮那位神通广大的戚先生偷什么呢,现在想得再多也是徒增烦恼。

当晚,有位内门师兄送来许多米面肉菜和数件内门弟子所穿服饰,说是掌门亲自交代送来,每个内门弟子都有每月固定的配给。

孙师兄来之前,独孤煜正在发愁日后吃饭大事如何解决,虽说修道之人可以辟谷,终日不食。可独孤煜并没有半点修为,又是食欲旺盛的年纪,只是一两顿饭,倒可以去竹林中挖些竹笋野菜充饥,但这毕竟不是长久办法。

在外门之时弟子众多,有膳堂负责供应伙食,自此昨日进了内门之后,便被直接带到这四下无人的竹楼之中,和师尊林华在空中云遁的路上,他已大概看过,方圆十里之内没有半个人影。想到自己的处境,不禁想起老年曾教过他的两句家乡成语“前不巴村,后不着店”。

“难不成,内门弟子各个都自己耕田种地,或者打猎充饥不成么?”

前来送食物的孙师兄,名为孙仲鸣,向来在门中人缘极好,负责分配内门弟子及各位师长的吃穿用度。

见到孙师兄送来各种吃穿用品,独孤煜紧紧握住他的双手,激动不已,说什么都要留他吃顿饭才走,孙师兄禁不住独孤煜的盛情邀请,外加软磨硬泡,只好留下了尝尝这位新入门师弟的手艺。

独孤煜虽然生于侯门,但自小独立,兴趣广泛,与师傅在塞外习武之时,就做会些粗浅饭菜,这两年回到家中,又跟老年学过几手厨艺,刚入外门时就曾做过几样拿手的好菜,诸位师兄弟们尝过之后都赞叹不已。

刘师兄所带之物着实丰富,各式粮米,瓜果蔬菜,各种肉类,甚至调料都一应俱全。十余袋粮食,三大桶瓜果,五大桶蔬菜,鸡、鸭、牛、羊、猪、鱼肉各一大桶,全都从刘师兄腰间斜跨那个“乾坤袋”中一一掏出。

当晚独孤煜做了四道拿手好菜,招待孙师兄:“塞外手抓肉,蜜糖香烤五花腩,竹筒叫花鸡和灌汤黄鱼。”

刘师兄看着一道道香气扑鼻的佳肴摆上桌来,不禁食指大动,四道菜上齐之后,他甚至还情不自禁的拿出一坛“私货”与独孤煜分享。

“独孤师弟,你我修行之人讲究清心寡欲,所以师门每月配给之物,虽然丰富却并没有酒,师弟你这厨艺之高,已然近乎于道,可是佳肴还要有美酒配才有滋味,这瓶三十年即墨老酒,可是师兄我上次出山偷着带回来的私藏,只有十坛。师弟你这么款待我,师兄我要是藏私那就是我的不对了,不过饮酒容易误事,你我今日只饮这一坛就罢!”

独孤煜会心一笑,接过酒杯,与孙仲鸣月下对饮。

二人推杯换盏,言谈甚欢,直到亥时孙仲鸣才盛兴而去。临走前,还不忘帮独孤煜启动在竹楼地窖中的冰纹禁制,否则在此初春时刻,那些菜肉,恐怕不需几日就都烂了。

独孤煜如此热心巴结孙仲鸣,也是为了长远考虑,他在内门举目无亲,除了那位冷若冰霜的师父,连个能说话人都没有,能够结识孙仲鸣这种负责内门日常杂务的师兄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吃饭饮酒之中,孙师兄果然和他讲了许多内门弟子需要注意之事,只是独孤煜向他请教法术的时候,这位孙师兄却严词拒绝,说是内门中颁有严令,所有弟子的功法修行只能由其师父教授,他人擅自传授是要受到重罚的。

这项规定看似无理,实则却是为了内门弟子的终生修行所考虑的,严格来讲所谓仙家法术,本质上和世俗武艺并无多大区别,世俗武技的威力,来自于习武之人自身的体魄和招式的运用。而在仙家法术中,这体魄就被换成修道之人所调动的天地元气。

世俗武技依靠蛮力,最多不过力能举缸,拳能碎石而已。

修行之人,调动天地元气施展法术则是:小则化水成冰,保存菜肉不腐,大则行云布雨,移山填海,二者判若云泥。

能够调动天地元气的多少,便是衡量一位修行之人,功力深浅的标准。初学此道时需要借助法纹,汇聚些许天地元气存于自身脏腑之中,作为施展法术的根本。

存储元气的位置,也根据各人不同功法而有所区别,或存于五脏,或存于丹田之内。只丹田而论还有上,中,下之分。

上丹田,居于督脉印堂之处,又称“泥丸宫”。

中丹田,为胸中膻中穴处,为宗气之所聚。

下丹田,为任脉关元穴,脐下三寸之处,为藏精之所。

两眉间者为上丹田,在心下者为中丹田,在脐下者为下丹田。

所谓修行,就是将天地元气引入体内的五脏六腑,八脉十二经之内,利用天地元气反哺自身精元,天地元气在周身诸脉循环流转,就被称为“搬运”,不同人修炼不同功法之时,搬运过程所沿用的经脉也不尽相同,都需要师长通过内视之术,仔细分别才能因材施教。

若是不顾自身体质,贸然强炼功法,使用法术,轻则元气大伤影响修为,重则经脉尽毁爆体而亡。

天下能够领会法纹,与天地元气产生共鸣的人虽多,但真正修仙得道之人却极为稀少,这原因就在这里,如独孤煜一般,初次修行功法搬运内息开蒙之时,必须要师长在旁倾力相助,容不得半点马虎。

教导弟子,传授衣钵,本身就是一件极费心血,有碍修行的事情,尤其初次“开蒙”更需要师长一连七日,不断输送真气,为弟子打通经脉,灌注与其相合的天地元气,留下日后修行的种子,这七日开蒙所消耗的真元最少也要数月才能修养过来。

所以即使各大门派为了薪火相传考虑,强令门下弟子收徒,这些道法有成的仙师们,也大多在极苛刻的条件下只收一个徒弟,一脉单传而已。

窃天地者是为仙,多一人多一仙,自己能窃的天地,便又少了一分。

第二日清晨时分,林华依约,来到竹屋传授独孤煜内息搬运之术,为其开蒙。

林华用了整整一个上午,为独孤煜疏导经脉,在这期间,独孤煜一直处于半昏迷的状态。浑浑噩噩的,只能感觉到体内有六七道暖流,在体内左支右绌,最终暖流都归于脐下三寸之处,并沉积下来,化成一方浅浅水塘的模样。

“所谓仙家修行,有修丹,修婴,修神主要三大流派,为师所修的乃是金丹一路。这三种修行方式,并无高低之分,只是根据不同天资不同功法,而互相取舍而已。

修丹者在调动天地元气和功法威力上略胜一筹。

修婴者注重寿元增长,修行至高深时,可以脱去凡胎元婴重生。

修神者修习阴阳二神,注重精神境界。

三种修行,殊途同归,最终目的都是修成无量法身,达到天地归一的境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