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忽如一夜风雨骤 > 第七十六章 平台再召袁崇焕

忽如一夜风雨骤 第七十六章 平台再召袁崇焕

作者:闲云了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8:55: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眼瞅着毛文龙扬长而去,袁崇焕好长时间才缓过神来,从牙缝里挤出四个字:“竖子该死!”

祖大寿接话道:“竖子竟敢对督师如此无礼,着实该死,可,我就弄不明白了,督师又为什么不让末将杀了他?”

袁崇焕叹了口气道:“我说他该死,并非因为他对我不敬,而是因为他不守规矩,不听招呼,恣意妄为,迟早要坏了咱们的复辽大计。

可是,他手握重兵,又持着先帝赐予的尚方宝剑,若是杀了他,咱们又如何善后?他的兵又如何节制?宁锦防线浸透着孙督师和我的心血,我岂能自毁长城?”

赵率教道:“可是,若是继续留着他,迟早有一天,辽东诸将都跟着学,岂不是麻烦?”

何可刚道:“绝不能任由那种情况发生,须得寻个法子,及早除了他。”

袁崇焕沉吟着道:“不过,机会机遇很重要。你们几个哪,不要只顾着发狠,得抓紧设计渗透,一旦时机成熟,不,要迅速推动机会机遇出现。”

话音刚落,中军匆匆进来道:“启禀督师,兵部八百里快马传讯,命督师即刻进京,皇上要再次平台召对督师。”

“再次召对?啥意思?”袁崇焕一愣,暗自揣测着,未及说话,祖大寿已扯着嗓子道:“说召对就召对,这个皇上老子,以为咱们在边关斗鸡遛狗闲着玩呢。”

赵率教道:“怕没有这么简单吧,咱们这一年多虽是辛苦异常,复辽却并没有多少成效,前段又凭空多出些督师偷偷地跟后金人和谈的谣言,怕是皇上信了。不过,正好,督师借机跟皇上讲明白。”

祖大寿冷笑道:“哼,能讲明白就好了,依我看,督师此去,怕是凶多吉少。”

何可刚道:“后金大使离间计,再经了朝堂上的那帮老爷们的撺掇,皇上生疑是铁定的,但皇上绝不会动督师,为啥呢?陕西已经生乱,目前的朝廷已经腹背受敌,皇上必是要催促督师尽快建功,以腾出手来解决陕西问题。”

祖大寿道:“也有些道理,哼,真的要动袁督师,他是不是也得考虑考虑咱们关东铁骑?”

“他们的话,虽有点儿粗,却也不乏道理。对了,咱就快马进京,向皇上至诚报告,以争取皇上的信赖,说不定正好可以解决毛文龙的问题。果那样的话,辽东无虞矣。”

拿定了主意,袁崇焕冲向祖大寿道:“休得再胡言乱语,你等且按既定方针办,我这就起身去京城。”说完,简单收拾了,驱马直奔京城。

非止一日,这一日,终于到得京城。虽说天色已晚,袁崇焕不敢稍有耽搁,径直入宫觐见。

崇祯降过旨之后,就啥也不再做,专心在保和殿等袁崇焕。

说是啥也不做,其实,他在想:“若是那些传言是真,他肯定不会奉诏。可是,如果他奉诏进京呢?嗯,那就说明他还没有异志,朕就尽力安抚他,靠他解决辽东问题,实现大明之中兴。

当然,朕也不能让他把辽东变成他的家天下,免得将来尾大不掉。怎么才能不让他把辽东变成他的家天下呢?自然得掺沙子,相互制约才能真正地平衡。”

他每天都在这样想,显然地,他已想过无数遍了,但他还是忍不住要想,不然,他就会坐卧不安。

正想,王承恩轻声道:“启禀皇上,袁崇焕到了,现就在殿外候旨。”

“到了?嗯,看来他还没有异志,朕必须得先拢住他。”崇祯闻言,暗想着,已起了身,亲自迎了出来。

其时,虽仍春寒料峭,但袁崇焕一路狂奔,免不了要浑身燥热,斗篷不自觉地也滑了下来。

待王承恩进去禀报,刚欲整装,却见崇祯亲自迎了出来,受宠若惊,哪里还顾得上,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嘴里道:“臣袁崇焕给皇上请安,愿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嗯,不错,他还算恭顺。”崇祯暗道着,心情转好了些,过来亲自扶他起来,顺手帮他扯了扯斗篷,关切地道:“春寒凉,注意保暖,莫要伤了身子,影响了复辽大计。”

听他这样说,袁崇焕放了心,待要谢恩,却听他又道:“爱卿离京也有一年多了,恐怕还不知道,陕西又闹起了盗贼。朕的意见是,安内先攘外。所以,复辽计划须得加快实施,以便腾出手来安内。这也是朕再次召对爱卿的主要原因。爱卿说说情况吧。”

“他这样单刀直入,分明就是责备咱这一年劳而无功,看来,咱有必要汇报一下。可是,咋说呢?总不能说为了粮饷疲于奔命吧。没办法,只能适当地自夸一下吧。”

拿定了注意,袁崇焕道:“启禀皇上,这一年多来,臣无日无时不在想着为皇上分忧,为此,臣打造了一支关宁铁骑,目前的关宁防线可以说牢不可破,一旦时机成熟,臣即亲率关宁铁骑收复辽东。”

“哼,你擅自把宁远、锦州合为一镇,把所有重要的关口都安排你的亲信去守,你以为朕不知道?你又是何居心?朕且不揭穿你,看你如何说?”想着,崇祯道:“难道就没有其他方面的问题?”

“他必是听信了谗言,所有的辩解都意义不大,倒不如咱不做正面回答,继续把话说足更有利。”盘算着,袁崇焕道:“没有,因为臣得了祖大寿、赵率教、何可刚三员猛将,臣的五年复辽计划全靠这三人来实现,如果五年后没有实现,臣将亲手将这三人斩杀,臣自己到司法部门领罪服死。”

“哼,朕最不怕的就是你把话说满,即便你不把话说满,朕也要逼你把话说满。”暗自道着,崇祯道:“好,爱卿如此说,朕无忧矣。朕决定,加封爱卿为太子太保,赐蟒衣银币。”

袁崇焕不想竟会如此,心里涌上一阵感动,嘴上道:“臣何德何能,竟蒙皇上如此恩宠,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崇祯违心地笑道:“对于忠臣良将,理当如此。”

袁崇焕不知其所想,愈发感动,由衷地道:“臣之前曾向皇上建议过,臣在宁远,敌必不得越关而西;蓟州单弱,宜宿重兵,却不知皇上因何只调了一个朱梅?

惟蓟门陵京肩背,而兵力不加。万一夷(指蒙古)为向导,通奴(指后金)入犯,祸有不可知者。”

“哼,你说啥就是啥?你给朕推荐的那些人,指定都是你的亲信,你想连蓟州也控制了,朕没有那么傻。”暗想着,崇祯道:“朕知道了,爱卿无需再言。”

“他还是对咱有所提防,他怎么能这样呢?这可是事实啊。”袁崇焕大为失望,还欲再说,崇祯已又道:“爱卿此一去就是万里,难道就再没有要跟朕说的话吗?”

袁崇焕知再多说无益,却冷不丁地又记起毛文龙来,试探着道:“辽东还有一事,须得皇上定夺,便是东江的毛文龙……”

“哼,毛文龙这个家伙确实不咋地,朕也知道,但他却是辽东唯一能牵制你的人了,你想拿掉他,朕将来怎么拿掉你?”想到这里,崇祯打断了他,道:“他就是那样的人,手里又有先帝的尚方宝剑,没办法,再看看吧。”

“他这是啥意思?难道他竟连最起码的是非标准也没有了吗?”暗想着,袁崇焕偷偷地去瞧崇祯,但见他再无商量的余地,暗自叹了气,道:“皇上教训的是,臣必铭记于心,皇上若再无教诲,臣这就赶回辽东去。”

“铭记于心?哼,你若能记住一星半点儿,朕就烧高香了。”崇祯心里说着,嘴上客气道:“也不必这样急嘛,辽东终究不比京城,好好休息几天再回。”

话虽如此说,人却已起了身,过来牵了袁崇焕的手,亲自送他出来,又道:“边关不可一日无帅,爱卿若能撑得住,就此回吧。”

袁崇焕忙应声不迭,却听他又道:“记住,朕把辽东就交给爱卿,爱卿切不要负我所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